第45章统计指标11111_第1页
第45章统计指标11111_第2页
第45章统计指标11111_第3页
第45章统计指标11111_第4页
第45章统计指标111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5章统计指标内容及学习重点教材第 4-5两章合并。全课程最基本的统计分析,主要介绍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重点是算术平均数、变异指标的计算及应用。第45章统计指标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总量指标第二节 相对指标第三节 集中趋势的测定第四节 分布的离散程度第五节 运用集中趋势指标的原则第45章统计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统计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到的反映总体规模和水平的总和指标,其表现形式是具有计量单位的绝对数。(二)计量单位实物单位v自然单位 : 如:汽车辆;人口人;电脑台; 狼只v度量衡单位: 如:吨;公斤;米;桶一、总量指标的意义(一)概念第45章统计指标复合单位: 如:吨公里;千瓦小时标准实物量单位: 如:能源折合成 7000大卡 /公斤标准煤价值单位 (以货币为单位计量价值总量)v 例:工资总额 35万元;固定资产 3亿元; GDP585亿元劳动量单位 (可加总有同种类、规格产量)v 例:工时;工日 第一节 总量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三)总量指标作用1.从总体上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 起点2.计算其它统计指标的 基础3.是编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实施社会经济管理重要 依据第一节 总量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反映总体本身规模大 小的)如:在校生人数 , 企业数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反映总体中标志值的之和)如:工资总额,谷物总产量(一)按反映的具体内容划分为第45章统计指标(二)按反映的时间状况分为v时期指标 : 说明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的总量。如产品的产值、商品销售额等。特点: 1.可相加性 2.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3.数值由经常登记取得v时点指标 : 表明总体在某一时刻的数量状态。如人口数、资金占用额。特点: 1. 相加无实际意义 2.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密切关系 3.通常情况情况下,数值由一次性调查取得第一节 总量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三、 应用总量指标注意的问题有明确的计算范围(口径)、计量单位现象的同类性第一节 总量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第二节 相对指标计量单位 : 有名数(复名数) : 人 /平方公里无名数 : 1.倍数 2.成数 3.百分数 4.千分数一、相对指标的意义(一)概念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又称相对数。计量方法 : 相对指标 =对比数 /基数特点 : v1.将对比基础抽象化 ,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v2.抽象化掩盖了绝对数的规模 第45章统计指标(二)作用1.反映现象间数量对比关系如:男:女 =119: 100 三次产业之比为 10: 47: 432.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程度、速度、效益如: 2003年 GDP增长 9.1%3.弥补总量指标不足,便于比较如:大小企业经济效益对比,劳动生产率高低第二节 相对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定义 : 是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的比值。说明总体内部构成情况。表示 : 一般用公式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第二节 相对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n特点 :v各部分计算结果 1v各部分比重之和 1v分子分母不能互换第二节 相对指标应用 : 研究总体构成及发展变化第45章统计指标某企业有职工 1000人,其中男职工 700人,女职工 300人,结构相对数如下:男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7001000 70女职工占全体职工的比重() 3001000 30第45章统计指标2.比例相对指标定义 : 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表示 : 比例形式,也可用一比几或几比几例如烟台市 2000年三大产业比重为14.3:51.8:33.9或 1:3.6:2.4公式 :第二节 相对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 例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1990年 7月 1日零时,我国男性人数为 584949922人,女性人数为548732579人,则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是 106.6: 100。第45章统计指标n特点 :v分子、分母可互换v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比较v各部分比例不存在相加的关系第二节 相对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3.比较相对指标定义 : 两个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对比。(不同总体,同一指标的对比)第二节 相对指标公式 :表示 : 倍数,系数第45章统计指标 例 两个类型相同的工业企业,甲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8542元 人 .年,乙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560元 人 .年,则两个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比较相对数为:1854221560 86第45章统计指标n特点 : v对比的分子分母必须是同质现象v分子分母的数值分别属于不同的总体。v分子、分母可互换 第二节 相对指标第45章统计指标4.强度相对指标定义 : 是两个不同总体而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 (不同总体,不同指标对比)如 :电脑台数 /学生数,汽车数 /人口数,人口数 /地域面积第二节 相对指标公式 :表示 : 一般用复名数第45章统计指标 例 我国土地面积为 960万平方公里, 1996年底人口总数为 122389万人,则我国 1996年末人口密度 122389960 127(人 平方公里)第45章统计指标特点 :v 分子分母可互换,形成正指标和逆指标 如:资金周转次数,资金周转天数v 不同总体对比 v 具有平均含义,但不同于平均指标 如:人均 GDP, 人均钢产量第二节 相对指标应用 :反映生产条件及公共设施的配备占用情况反映经济效益的情况第45章统计指标5.动态相对指标定义 : 同一指标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特点 : 不同时间的对比分子分母不能互换同一总体第二节 相对指标公式 :表示 : 一般用百分数第45章统计指标 例 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67559.7亿元,1995年为 57494.9亿元,如果选 1995年作基期,则199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与 1995年对比,得出动态相对数为 117.5,说明在 1995年的基础上 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第45章统计指标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定义 : 某一时期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与计划指标数量对比第二节 相对指标公式 :表示 :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第45章统计指标长期计划的检查 : 可以计算计划完成程度,也可以计算提前完成时间v 水平法(当年数) 如: “九五 ”计划到2000年某产品年产量达到 4500 万台,实际4800万台,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106.7%,v 累计法(累计数) 如: “九五 ”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52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530亿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101.9%。第二节 相对指标(1) 计划数为绝对数 (使用一般公式)第45章统计指标检查长期(通常是五年)计划完成情况( 1)水平法:若计划指标是按整个计划期的末年应达到的水平来规定的,用水平法。公式为: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中规定的末年水平) 100( 2)累计法:若计划指标是按整个计划期内累计完成量来规定的,宜用累计法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期间累计完成数 计划中规定的累计数) 100第45章统计指标计算提前完成时间只要在连续一年时间内(不论是否在同一个日历年度内) 实际完成数达到了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就算完成计划,往后所余的时间就是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第45章统计指标 例 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 最后一年 产量应达 45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时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上半年第三年下半年第四年一季度第四年二季度第四年三季度第四年四季度第五年一季度第五年二季度第五年三季度第五年四季度产量300 320 170 190 100 100 110 120 12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