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行道宽度规范篇一:人行道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1 总则 为加强和规范城镇道路人行道设计,给行人提供安全、顺畅、舒适的通行条件,改善市容环境,提高城镇人行道的服务功能,特制定本设计指南。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重庆市城镇各种道路类别新建、改建和维护工程的人行道与步行街设计。工业园区、居住区和工厂、码头、铁路站场、机场等相关人行道、广场等可参照执行。 人行道设计,应根据道路性质和功能,结合通行条件、周边景观、材料来源及环保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确定。 人行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2 引用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199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XX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XX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XX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XX 透水砖 JC/T 945-XX 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 DB50/T 305-XX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DB 50/T232-XX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DB50-064-XX 3 术语 人行道 sidewalk 本指南所指人行道,是指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规划确定的用路缘石、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供行人通行和铺设其他设施的区域。 透水砖 Permeable brick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砖体结构渗透性能的铺地砖。 透水水泥混凝土 Permeable cement concrete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 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 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 透水系数 Permeable coefficient 表示透水砖水渗透能力的指标。 整平层 Leveling layer 是设在面层以下基层以上的整平、找坡作用的构造层。基层 grassroots 是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人行、车辆荷载,并将荷 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垫层 cushion 设于人行道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 路基 subgrade 指人行道结构下面支承人行道的土体或岩体。 4 人行道宽度 一般规定 人行道应布置在道路车行道两侧,其宽度应根据道路规划红线宽度、道路等级、行人流量、公共设施布设要求,以及沿线建筑规划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人行道宽度由人行通道和设施带(包括公共设施带和道路绿化设施带)组成。公共设施带及道路绿化带宽度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50-064-XX)有关章节要求确定。对于新建和改建人行道工程,其最小人行通道宽度应按照表 1 要求确定。对于旧路改建工程,如受条件限制达不到表 1 规定的要求时,其宽度可适当调整,但不得小于原有人行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的安全和通畅要求,由下式计算: wp=NwNw1 式中: wp-人行通道宽度(m): Nw-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Ph); Nw1-1m 宽人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hm) 人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人行通道最小宽度 项目人行通道最小宽度(m)中心城、新城新城镇各级城镇道路 33 商业文化中心、大型商店或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 53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5轨道交通站、长途汽车站附近路段 44 注:特殊道路人行道宽度不小于。 人行道在净空要求范围内不得设任何障碍物,其净高不应该小于。 5 人行道铺装面材 一般规定 主色调选用 铺装材料色彩以不超过三种颜色为佳。充分考虑人行道所在的区域与周边建筑风格和整体环境相协调,宜选用冷灰色调铺装材料和同一色系。 专用通道(盲道)材料的色彩 一般情况下应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XX 规定的中黄色选用,如考虑到与人行道铺装色彩的协调,可以采用与人行道相近或一致的色彩。图案的运用 人行道铺装图案应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突出地方文化内涵。图案组合应简洁大方、朴实美观,特定场所(如广场、步行街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项设计。 材料的要求 1 面层铺装材料在相同的功能区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选材的风格应保持一致,其规格尺寸、力学物理性能、防滑和渗透性能、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等指标应满足相关要求。人行道基层应采用水稳定性好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 2 面层材料可采用透水砖、青石板、水泥混凝土预制砖(板) 、花岗岩等材质或几种材质相结合。宜采用并推广使用透水砖、青石板、花岗石。 人行道面层的铺砌应与临街建(构)筑物地坪妥善衔接。建(构)筑物紧靠路边时,人行道应铺设至建(构)筑物边,两者有高差时,可由人行道边界起设一定坡度衔接,高差较大时,采用台阶处理;在建筑后退线和未建成区域,应按设计宽度铺设,外侧边缘应采取护边措施;各种管线井盖应调平至与人行道面平,井盖材料尽量与人行道面层材料相协调。 人行道横坡度建议与周边进行衔接协调,横坡控制在 1%2%。 技术指标及要求 铺面砖(板)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 30MPa,抗弯折强度不低于 4MPa。人行道上有机动车停放要求时,应根据荷载计算确定人行道结构抗压抗弯折强度指标。 透水砖宜采用规格为200mm150mm60mm,25020060mm,230 mm115 mm60mm;透水砖安装缝宽 2mm。 花岗石宜采用长度、宽度均按 300mm 模数控制,厚度不小于 30mm,重庆地区主要采用规格为600mm300mm30mm 和 900mm600mm40mm(不上车) 。花岗石板面应为毛面;安装灰缝 6mm8mm,缝内灌石材专用密封胶或水泥砂浆作装饰处理。 青石板宜采用长度、宽度均按 300mm 模数控制,厚度不小于 60mm,青石板板面应为毛面;灰缝 2mm。 水泥混凝土彩色砖和磨石砖适应于广场、庭院、公园干道,各种形状的花砖使用于各种环境。常用规格有250mm250mm50(40)mm,300mm300mm50(40)mm。 表 铺装面材技术指标要求汇总表 面层类型无停车人行道有停车人行道(总重小于 3t的轻型车)透水砖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 C30,透水系数/s;透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 C40,透水系数/s。花岗岩、青石板等天然石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 30MPa,抗折强度8 MPa,磨耗率4%。防滑等级为 R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40MPa,抗折强度8 MPa,磨耗率4%。防滑等级为 R3。预制混凝土类路面砖抗压强度不小于 C30,抗折强度,防滑等级为 R3。抗压强度不小于 C40,抗折强度 cfs.防 滑等级为 R3。透水性人行道边缘排水设施宜采用沿道路纵向碎石盲沟配合软式透水管,每间隔一段距离接入雨水收水井。图 透水性人行道铺装结构及边缘排水设施 铺装类型适用范围 居住生活区,以人行为主,兼顾停车需求,满足休闲、防滑、美观、环保生态等要求。建议选用透水砖、磨石砖等。 商务办公、商业街、宾馆酒店等的人行道需体现其使用功能和主题风格,材质的选用上应满足豪华典雅、抗滑特性、坚实耐用、便于维护、且和周边环境协调,推荐采用花岗石、透水砖、广场砖等。 文化风景区,图案丰富、色彩明快或古朴深沉,建议采用文化石、青条石、卵石、透水砖等。 工业园区,按不同的功能分区,选用简单、明快、大气、现代为主的广场砖,青石板、透水砖等。 人行天桥和地通铺装材料的选材既要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舒适,又要满足耐久、美观、经济。建议采用花岗岩、广场砖,天桥还可选用塑胶材料。 人行铺装选用表 表 铺装类型选用表 区域铺装类型功能需求适用范围居住生活区透水砖、磨石砖以人行为主,兼顾停车需求,满足休闲、防滑、美观、环保生态等要求各级道路商业、商务区花岗石、透水砖、广场砖满足豪华典雅、抗滑特性、坚实耐用、便于维护、且和周边环境协调各级道路文化风景区文化石、青条石、卵石、透水砖图案丰富、色彩明快或古朴深沉各级道路工业园区广场砖,混凝土预制砖、透水砖满足简单、明快、大气、现代。充分考虑其耐久性各级道路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通花岗岩,广场砖、塑胶材料既要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舒适,又要满足耐久、美观、经济 6 人行道结构组合设计 一般规定 人行道结构一般由面层、整平层、基层、垫层等组合。垫层可根据土基和基层材料特点按需设置。 应根据人行道的定位、面层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相应的结构组合。 人行道结构组合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 有特殊功能需求时,应根据不同的荷载要求、景观要求及工程投资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结构层强度和厚度,选择适宜的人行道铺装结构组合。 人行道铺装结构组合各层间必须紧密,应达到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满足抗滑、平整度、生态环保和城市景观要求。 设计要求 人行道常用结构组合如表所示。 表 人行道铺装常用结构组合 结构层类型面层类型预制混凝土类路面砖现浇压印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天然石材(花岗岩、青石板等)广场砖面层整平层柔性基层 刚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 垫层注:表示可以采用。 结构厚度 1 根据人行道使用功能要求,各结构层应满足最小结构厚度和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 2 对于不同的基层的人行道各结构层的厚度给出了推荐的范围,可依据路段的实际荷载情况进行合理选取。避免盲目采用较厚的人行道结构而增加的工程造价。采用适宜的人行道结构并结合规范的施工工艺有利于缓解目前人行道病害严重的局面,降低人行道后期养护维修费用。 3 常见人行道结构层适宜厚度见表。 表 常见人行道结构层适宜厚度 项目结构层类型适宜厚度(mm)无停车有停车或步行街面层预制混凝土类路面砖(含透水砖)406080120 现浇压印水泥混凝土 100150200 花岗岩、青石板等天然石材4050120 广场砖 6080100 沥青混凝土 4080 整平层水泥砂浆 3030 中、粗砂 30503050 柔性基层级配碎石100150100200 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 100150200220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 100200350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 150200250 垫层级配碎石、砂砾石等 100150150200矿渣、路面旧料等 100180150220 注:车辆荷载指上人行道机动车总重小于 3t 的轻型车 4 若人行道上有机动车辆出入时,出入口路面铺装结构应采用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其厚度应根据实际车辆荷载计算确定。 常用人行道典型结构组合 1 无停车人行道典型结构组合如表所示: 表 无停车人行道典型结构组合 面层 600mm300mm40mm 花岗石/100mm 100mm20mm 广场砖/600mm300mm60mm 青石板250mm120mm60mm 透水砖 230mm115mm20mm 烧结砖/25025050mm 普通面砖全透水面砖透水整平层 30mm 厚M10 水泥砂浆 30mm 中粗砂 30mm50mm 厚 M10 水泥砂浆30mm 厚 M10 水泥砂浆基层 10cm15cm 素混凝土10cm15cm 厚透水混凝土 10cm15cm 厚水泥混凝土10cm15cm 厚水泥混凝土垫层 10cm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10cm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 10cm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 10cm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路基素土夯实地基(压实度93%) 注:采用素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结构层,应保证人行道下所有管线同步敷设完成,人行道铺装设计应标注铺装缝宽要求,并明确铺装完成后应进行的缝处理。2 有停车人行道典型结构组合如表所示: 表 有停车人行道典型结构组合(总重小于 3t 的轻型车) 面层 600mm300mm60mm 花岗石/100mm100mm50mm 广场砖/600mm300mm120mm 青石板 250mm120mm60mm 透水砖 250mm250mm60mm 普通面砖全透水面砖透水整平层 30mm 厚 M10 水泥砂浆 30mm 中粗砂 30mm50mm 厚 M10 水泥砂浆 30mm 厚 M10 水泥砂浆基层 2025cm 素混凝土 20cm25cm 厚透水混凝土 2025cm厚水泥混凝土 20cm 厚水泥混凝土垫层 15cm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 10cm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 10cm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路基素土夯实地基(压实度93%) 篇二:公路宽度标准公路宽度标准 国家对公路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是有标准的,三级以上多车道公路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为米。中央隔离带无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单纯的水泥制中央隔离带宽度为一米(中央隔离带两侧白实线之间的距离) ,如果是中央绿化隔离带,宽度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形象工程”路可以做到几十米宽。城镇间的公路一般不设人行道(一般穿越城市段才设) ,城市干道必须设置人行道,城市干道人行道按实际人流量计算,一般最少 3 米宽,宽的可以达到15-20 米。 以一条红线 26 米的一级公路来讲,一般是这样:双向六车道 18 米,中央隔离带 1 米,两侧路肩各米共 3 米,剩下的两侧各 2 米为排水沟等配套设置。 而一条红线为 80米的城市一级干道一般可以这样分:双向八车道 28 米(城市干道每条机动车道米) ,中央绿化带 5 米,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各 3 米共 6 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米共 11 米,剩下 30 米两侧人行道各 15 米。按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同时也和全世界通用标准相差无几,城市道路每车道宽度为米,交叉路口分流车道每车道为米,干线公路(包括高速公路)每车道宽为米,路肩(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为米。 高速公路收费站每车道宽度为米,必要时必须设立米以上的超宽收费车道,宽度保持通畅公路。 篇三:人行道板技术标准人行道维修 相关技术标准及要求 1、 修补人行道的结构强度不得低于结构,结构、材质、颜色、功 能、道板尺寸等,均应与人行道一致,整体换铺时应与原路面协调衔接。 2、 所选维修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有质量合格证明;防 滑性能需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根据原设计要求所用材料铺设。 。 3、 铺装工序 技术措施及施工步骤:清理工作面、铺设基层、铺砌道板砖、养护 1. 清理表层,人行道板铺装前先清理干净基层上的废旧杂物,使铺设面整洁、干净,并洒水湿润。 2. 基层铺设(预拌砂浆) (参考配合比) ? M10 砂浆配合比(经验配比):水泥砂=2401221=1 C15 混凝土配合比(经验配比): 水泥水砂碎石=1 ? 刚性基层一般采用 C20C25 普通水凝混凝土,宜采用再生混凝土 ? 柔性基层适用于土基层状况较好,碾压条件良好的路段或要求人行道结构透水的路段。人行道板材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满足相应技术标准。? 半刚性基层可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碎石等。 3. 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新员工培训体系
- 稽查小组奖励方案范本
- 培训机构回顾历程
- 2026届四川广安市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水泥砖房施工方案
- 2026届四川省巴中市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中学阶段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事行政专员个人年终总结
- 钢筋质量重点培训
-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量化评分表
- DL-T5503-2015直流换流站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办公楼物业服务技术方案
- 《中国古代建筑》课件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
- 假期安全提醒小学
- 物流运输市场调研报告
- 初中生学习的最佳策略
- 全科助理医生培训
-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前药效学与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