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问室管理制度_第1页
候问室管理制度_第2页
候问室管理制度_第3页
候问室管理制度_第4页
候问室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候问室管理制度篇一:讯问室、候问室、询问室的管理及使用规定候问室管理规定 一、侯问室有被继续盘问人时 必须由民警值班看管 严禁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人员参与值班看管。 二、看管民警应坚守岗位 切实履行职责 认真记录值班情况 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严禁脱岗和睡觉。 三、严禁将未批准继续盘问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擅自送入侯问室 禁止将不同性别的被盘问人送入同一侯问室。 四、被盘问人送入侯问室时看管的民警应当问清其身体状况 发现被盘问人有外伤、严重疾病症状和其它异常情况时 应当立即报告办案单位带班领导 及时妥善处理。五、将被盘问人送入侯问室时 对其随身携带的物品应当制作暂存物品清单 经被盘问人签字或捺指印确认后妥为保管。 六、在继续盘问期间应当为被盘问人提供基本饮食对继续盘问 12 小时以上的 应当为其提供卧具。 七、看管民警带领被盘问人离开侯问室如厕时 必须严加看管 防止发生事故询问室管理规定。 一、询问室主要用于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及其他证人 不得从事其他无关工作。 二、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及其他证人 必须由不少于两名民警进行。 三、询问前 应当了解被询问人的身份以及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及其他证人之间的关系 并告知其如实提供证据 办案人员不得 向被询问人泄露案情或者表示对案情的看法。四、应当告知被询问人 对办案人员的提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以及对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五、询问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时 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 可以通知其教师到场。 六、询问聋、哑人时 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 并在询问笔录上注明其聋、哑情况以及翻译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和职业。 七、询问笔录应当交给被询问人核对或者向其宣读允许更正或者补充 笔录经核对无误后 应当由其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并捺指印 询问笔录上所列项目 应当按规定填写齐全 办案人员、翻译人员应当在询问笔录上签名 询问情况可以根据需要录音、录像。 八、被询问人请求自行书写陈述的 应当准许 被询问人应当在陈述的末页上签名并捺指印 办案人员接收后 应当在首页右上方签注收到的时间、地点、总页数 并签名。 九、对询问中涉及的隐私和秘密 应当保密。 讯问室管理规定 一、讯问室主要用于讯问犯罪嫌疑人 严禁在讯问室从事其他工作。 二、讯问室原则上只限单位内部使用 因工作需要本局其他单位或外地办案人员要使用讯问室 必须由单位负责人批准 并做好 登记。三、讯问过程须全程录像 并刻录成光盘存档保存。 四、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 讯问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并且不得同时讯问多名犯罪嫌疑人。 五、讯问过程中 犯罪嫌疑人必须坐在讯问椅上 并将座位上锁。 六、讯问犯罪嫌疑人时 应当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和辩解 严禁刑讯逼供或者使用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供述 如实记录嫌疑人的陈述和辩解。 七、讯问人员在讯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讯问纪律保持态度严整 言行文明 不得在犯罪嫌疑人面前谈论和从事与讯问工作无关的事。 八、讯问期间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讯问室。 信息采集室管理规定 一、违法犯罪嫌疑人信息采集由办案单位民警负责信息员负责信息采集室的日常管理。 二、信息采集坚持“谁承办、谁负责、谁采集、谁录入” 的原则。 三、应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指、掌纹、血样、人员信息等资料的全面采集。 四、信息员负责保养好设备 确保完好无损 良好运转 档案资料管理规范、科学 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人身安全检查管理规定一、对进入办案区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以及投案自首人员 首先要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是否藏匿危险物品、违禁品 必要时 进行人身检查 查看其的身体表面特征 确定其身体各部有无缺损、伤害 确定生理状态情况等。 二、对女性的人身、安全检查 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医生进行 性病检查只能由医生进行。 三、对拒绝人身、安全检查的犯罪嫌疑人 经办案单位负责人批准 可以强制检查。 四、对安全检查发现被嫌疑人员身上有伤情的 在讯 询 问时 要问清致伤的具体原因、致伤地点、致伤人员 并在讯 询 问笔录中记录 同时要对伤情摄像或拍照固定。 五、检查后发现有伤情的 应当立即将被询 讯 问人员及伤情情况报督察部门备案。 六、对被询 讯 问人员身上有伤情未按规定进行检查并报备 引起其他问题的 按照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及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篇二:候问室管理制度候问室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候问室日常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候问室人员登记、值班看管、物品管理、情况报告、日常检查等规章制度,根据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特作如下制度: 一、出、入登记、询问 (一)候问室值班民警凭批准继续盘问手续接收被盘问人,并在候问室使用情况登记簿详细登记进出候问室的人员、时间和身体健康状况。带出、释放被盘问人应严格履行有关手续,并做相关记录。 (二)候问室值班民警应对被盘问人身体健康基本状况进行询问,如有高血压、心脏病或传染病等病史,并对身体外观进行目测检查,填写在候问室使用情况登记簿中的入室健康状况栏。 发现被盘问人有外伤、有严重疾病发作的明显症状,或者具有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候问室值班民警必须立即报告派出所领导,然后由所领导报告县、市公安局或城市公安分局警务督察部门和主管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部门,并做好详细记录。 继续盘问结束后,被盘问人送出候问室时,候问室值班民警应再次检查被盘问人的身体状况,填写在候问室使用情况登记簿中的出室健康状况栏。 二、检查、保管 被盘问人被送入候问室前,候问室值班民警应对被盘问人携带物品、衣服及人身进行检查,防止带入可疑物品或者可能被用于行凶、自杀、自伤的物品。对不能带入的物品,必须制作暂存物品清单 ,并妥为保管,不得侵吞、挪用或损毁。 被盘问人暂存物品中属于违法证据或违禁品的,应当依法随案移交或者作出处理;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释放被盘问人时立即返还,并在暂存物品清单上注明,由被盘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对被盘问人人身进行检查时,应由至少 2 名以上同性人民警察进行。 三、值班、看管和巡查 (一)候问室有被盘问人时,应当由人民警察值班、看管,并在候问室值班记录簿中如实记录有关情况 (二)派出所值班领导应定时对候问室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巡查情况应在候问室值班记录簿中如实记录。 四、交接班 交班民警必须认真填写候问室值班记录簿 ,接班民警确认无误后签字交接。 五、继续盘问期满通知 候问室值班民警应在被盘问人继续盘问到期前 1 小时通知承办民警办理手续。如继续盘问期限届满仍未接到释放、延期或作出其他处理手续的,候问室值班民警应当及时报告值班所领导,并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六、情况报告 候问室发生以下情况的,候问室值班民警应立即报告值班所领导,并迅速逐级上报,妥善处理。 (一)被盘问人逃跑的; (二)被盘问人死亡或者行凶、自杀、自伤的; (三)被盘问人骚乱、劫持人质等; (四)有其他严重违反继续盘问工作管理规定的。 七、岗位责任 派出所主要领导是候问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值班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候问室值班民警负直接责任。 八、安全保障 (一)平时应保持候问室内及物品清洁、卫生,被盘问人离开候问室后必须进行消毒。 (二)男、女被盘问人或同案中的被盘问人不得送入同一个候问室。 (三)候问室值班民警带领被盘问人离开候问室如厕时,必须严加看管,防止发生事故。 (四)在继续盘问期间,公安机关应当为被盘问人提 供卫生、洁净的基本饮食。 九、档案管理 除规定设定的法律文书外,对候问室使用情况登记簿 、 候问室值班记录簿等有关资料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归案保存,以备查验。 被盘问人在侯问室内要遵守的规定 一、服从值班民警的管理,随身物品必须交由值班民警登记保管; 二、有事必须向值班民警报告,不得大声喧哗; 三、不许损坏侯问室内的相关设备,不许踢砸侯问室门墙,严禁打架斗殴。 四、保持侯问室室内卫生整洁,严禁乱涂乱画。 篇三:公安侯问室使用管理制度办案区工作流程 将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带入办案区 A 区的人身安全检查室/人员信息采集室。 1、由二名以上民警予以搜身检查、对涉案物品、随身携带各种物品进行登记封存,并立即将上述物品和登记扣押单等文字材料,一同送交到物品保管室进行集中保管。2、进行人员信息信息采集和对其身份进行核查。 3、将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带入类别适合使用对象的询(讯)问室进行审查。 4、审查后,符合报备条件的按要求向市局督察部门报备,研究处理意见并予以审批。 办案区准入角色 办案区(A 区): 准入角色: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协助工作的协警,未成年违法嫌疑人,报警人、被(受)害人、证人、当事人、监护人,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工作的辨认人、辨认陪衬人、见证人、翻译人员等。 办案区(B 区): 准入角色: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到案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监护人,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翻译人员等。 办案区使用对象 1、讯问室为讯问犯罪嫌疑人使用; 2、询问室(A区、)为询问相关证人、被(受)害人、当事人使用;3、询问室(B 区、)为询问违法行为人使用; 4、约束室与讯问室共用,为醉酒违法犯罪行为人、或者是精神病肇事肇祸人员保护性约束使用; 5、辨认区设在辨认室及值班室内,为辨认人、辨认陪衬人、见证人使用。 侦查人员必须遵守 以下规定 1、办案区内不得放有可能被直接用以行凶,自杀、自残的物品。 2、办案区内严禁烟火,严禁吸烟。 3、在讯(询)问期间,侦查人员要看好管好被讯(询)问人,防止发生逃跑,自杀、自残等事故。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