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固井和完井1、学时分配: 10学时。2、本章重点: ( 1) 井身结构的概念及设计方法;( 2)套管柱强度设计;( 3)常用的固井方法;( 4)提高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3、难点:( 1)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2)套管柱强度设计。4、解决方法: ( 1)重点讲情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2)利用课堂例题讲解设计方法;( 3)布置相应的作业加深理解。5、作业:P299, 1; 4; 5; P300, 7; 9; 11; 15; 16。 第一节 井身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套管层次和每层套管的下深,以及套管和井眼尺寸的配合。一、套管的分类及作用1、表层套管 封隔地表浅水层及浅部疏松和复杂地层; 安装井口、悬挂和支撑后续各层套管。2、生产套管(油层套管)钻达目的层后下入的最后一层套管,用以保护生产层,提供油气生产通道。3、中间套管(技术套管)在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之间由于技术要求下入的套管,可以是一层、两层或更多层。主要用来封隔井下复杂地层。4、尾管(衬管)二、井身结构设计的原则1、有效地保护油气层;2、有效避免漏、喷、塌、卡等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快速钻进;3、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而发生井涌时,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具有压井处理溢流的 能力。三、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数据 地层岩性剖面、地层孔隙压力剖面、地层破裂压力剖面、地层坍塌压力剖面。6个设计系数:抽系压力系数 Sb: 0.024 0.048 g/cm3 激动压力系数 Sg: 0.024 0.048 g/cm3 压裂安全系数 Sf: 0.03 0.06 g/cm3 井涌允量 Sk: 0.05 0.08 g/cm3 压差允值 p: PN: 15 18 MPa , PA: 21 23 MPa四、裸眼井段应满足的力学平衡条件( 1) d pmax+ Sb 防井涌( 2) (dmax-pmin)Dpmin0.00981 P 防压差卡钻( 3) dmax+ Sg + Sf fmin 防井漏( 4) dmax+ Sf + Sk Dpmax/ Dc1fc1 防关井井漏其中: d 钻井液密度, g/cm3;dmax 裸眼井段内使用的最大钻井液密度, g/cm3;pmax 裸眼井段钻遇的最大地层压力的当量泥浆密度, g/cm3;Dpmax 最大地层孔隙压力所处的井深, m;pmin 裸眼井段钻遇的最小地层压力的当量泥浆密度, g/cm3;Dpmin 最小地层孔隙压力所处的井深, m;fmin 裸眼井段最小地层破裂压力的当量泥浆密度, g/cm3;Dc1 套管下入深度, m;fc1 套管鞋处地层破裂压力的当量泥浆密度, g/cm3;pfpmaxDpmaxfc1Dc1pminDpmin五、井身结构设计方法1、求中间套管下入深度的初选点( 1)不考虑发生井涌由 f =pmax+ Sb + Sg + Sf计算出 f ,在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出 f 所在的井深 D21 ,即为中间套管下深初选点。( 2)考虑可能发生井涌由 f =pmax+Sb+ Sf + Sk Dpmax/ D21用试算法求 D21;先试取一个 D21,计算 f ;将计算出的 f 与 D21处查得的 f 进行比较,若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不大且略小于实际值,可以确定 D21为中间套管初选点。否则,重新进行试算。一般情况下,在新探区,取以上( 1)、( 2)两种条件下 D21较大的值。D3D2D1fpf1f22、验证中间套管下到深度 D21是否有被卡的危险首先求出裸眼中可能存在的最大静压差: P=(pmax1+Sb -pmin)Dmin0.00981pmax1:钻进至 D21遇到的最大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g/cm3。Dmin :最小地层孔隙压力所对应的井深, m;(当有多个最小地层压力点时,取最大井深。) 若 P PN ,则中间套管深度应小于初选点深度。需根据压差卡钻条件确定中间套管下深。求在压差 PN 下所允许的最大地层压力:在地层压力曲线上找出 pper 所在的深度即为中间套管下深 D2。3、求钻井尾管下入深度的初选点 D31根据中间套管鞋处的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 f2 ,求出继续向下钻进时裸眼井段所允许的最大地层压力当量密度:用试算法求 D31。试取一个 D31,计算出 pper ,与 D31处的实际地层压力当量密度比较,若计算值与实际值接近,且略大于实际值,则确定为尾管下深初选点;否则,另取 D31进行试算 。4、校核尾管下入到 D31是否有被卡的危险校核方法与中间套管的校核方法相同。只是将压差允值 PN 变为 PA 。5、计算表层套管下入深度 D1根据中间套管鞋处的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p2 ,计算出若钻进到深度 D2发生井涌关井时,表层套管鞋 D1处所承受的井内压力的当量密度:根据上式,用试算法确定 D1。试取一个 D1,计算 fE ,计算值与 D1处的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值比较;若计算值接近且小于地层破裂压力值,则确定 D1为表层套管下深。否则,重新试取 D1进行试算。五、设计举例某井设计井深为 4400 m,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和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剖面如图 7-2。给定设计系数: Sb=0.036 ; Sg=0.04 ; Sk=0.06 ;Sf=0.03; PA =12 MPa; PN=18 MPa,试进行该井的井身结构设计。解: 由图上查得, pmax=2.04 g cm3, Dpmax=4250 m( 1)确定中间套管下深初选点 D21由: f =pmax+Sb+ Sf + Sk Dpmax/ D21试取 D21=3400m 并代入上式得:f =2.04+0.036+0.03+0.06 4250/3400=2.181 g/cm3由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得 f3400=2.19 g/cm3, f PN =12MPa,故中间套管下深应浅于初选点。由:在地层压力曲线上查得对应 pper=1.435的深度为 3200m。最后确定中间套管下深为 D2=3200m。( 3)确定尾管下入深度初选点 D31由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得 : f3200=2.15g/cm3;由:试取 D31=3900m,代入上式算得: pper=2.011g/cm3;由地层压力曲线查得 p3900=1.94 r , r 可以忽略。变为双向应力问题。由第四强度理论: z2 + t2 - z t = s2 变换为椭圆方程:按拉为正、压为负,根据以上方程可画出椭圆图形。 t z r在椭圆图上, t/s 的百分比为纵坐标, z /s 的百分比为横坐标。由强度条件的双向应力椭圆可以看出: 第一象限: 拉伸与内压联合作用。轴向拉力的存在下使套管的抗 内压强度增加。 第二象限: 轴向压缩与内压联合作用。在轴向受压条件下套管抗内压强度降低。 第三象限: 轴向压应力与外挤压力联合作用。在轴向受压条件下套管抗外挤强度增加。 第四象限: 轴向拉应力与外挤压力联合作用。轴向拉力的存在使套管的抗挤强度降低。由于这种情况在套管柱中是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软件测试技术实战教程与案例分析
- 临床老师教学规范课件
- 2025年汽车维修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集
- 2025年物业管理高级考试备考指南及模拟题答案
-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
- 甲状腺疾病护理课件
- 甲状腺滤泡课件
-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 中文教学课件新年
- 甲流乙流课件
- 2025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郑州人才公司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跨境电子商务测试题及答案
- 防蚊培训课件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讨论
- 2025年医院血透室人员培训工作计划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必做题(附答案)
- 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厨房刀具安全培训课件
- 私密抗衰培训课件
- 护理烫伤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