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至玉屏施工组织设计1~3章部分1_第1页
铜仁至玉屏施工组织设计1~3章部分1_第2页
铜仁至玉屏施工组织设计1~3章部分1_第3页
铜仁至玉屏施工组织设计1~3章部分1_第4页
铜仁至玉屏施工组织设计1~3章部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施工组织设计(一)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 总体工程概况1.1.1 项目简述1.1.1.1 工程范围本项目为新建铜仁至玉屏铁路站前工程,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北起渝怀铁路铜仁站,与铜仁车站共站。线路自铜仁站站房侧引出,沿渝怀线右侧并行,穿铜仁一号隧道、越锦江后,线路连续紧坡而上,经铜鼓坡、杨家坳至万山特区老山口,设万山站。出万山站后,沿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南下,从田坪镇西侧跨 S201 省道,经五里桥分左右线引入在建沪昆客专,设大宗坪站。全线桥隧总长度为 35.205km(左线拉通),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 73.79%(左线拉通)。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1:图 1 新建铜仁至玉屏铁路站前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本次招标共两个标段,本标段为 TYTJ-1 标,标段范围为设计起点铜仁双线大桥(不含)、桐木坡双线特大桥(含)设计终点。起讫里程桩号:K527+180(渝怀线2里程)IDK1+868.75(台尾)、IDK27+626.35(台尾)IDK46+570(右线YIDK45+770),全长 20.813 正线公里。主要工程为:铜仁东桥梁预制、铺架基地,铜仁站,全线桥梁预制、架设,有砟轨道铺设,隧道 8 座(凉风坳隧道、江口隧道、川洞隧道、刘家陇隧道、白马山隧道、大坡垴隧道、长岭隧道、岩上隧道),特大桥 7座、大桥 20 座、中桥 4 座。本标段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为白马山隧道、龙屯河双线特大桥和全线桥梁预制、架设等工程。本标段范围内工点分布情况见表 1-1、表 1-2、表 1-3。表 1-1 本标段路基工点分布一览表序号 起迄里程长度(m) 位置 工点名称 备注1 K527+211K527+389 178 右侧 陡坡路基2 K527+564K527+932 368 右侧 陡坡路基3 K528+107.82K528+154 46.18 右侧 陡坡路基4 K528+172K528+205 33 路堑边坡 人工填土铜仁车站及相关工程5 IDK1+710IDK1+868.75 158.75 右侧 锚杆挡土墙6 IDK1+851IDK1+868.75 17.75 右侧 陡坡路基工点铜仁万山区间7 IDK28+520IDK28+538 18 右侧 路堑高边坡8 IDK28+781.23IDK28+860.33 79.1 左侧 陡坡路基9 IDK28+781.23IDK28+852 70.77 右侧 路堑高边坡10 IDK29+026.93IDK29+032.93 6 右侧 陡坡路基11 IDK29+341.6IDK29+353.6 12 左侧 陡坡路基12 IDK29+928.82IDK29+964.82 36 左侧 陡坡路基13 IDK31+270IDK31+410 140 基底 软土工点14 IDK32+961IDK32+968.75 7.75 左段 路堑高边坡15 IDK33+005IDK33+047.5 42.5 基底 软土工点16 IDK33+047.5IDK33+081 33.5 右段 路堑高边坡17 IDK33+448IDK33+547 99 基底 软土工点18 IDK33+630IDK33+696 66 左侧 陡坡路基工点19 IDK33+671IDK33+745 74 基底 软土工点20 IDK33+770IDK33+855 85 左侧 路堑高边坡21 IDK36+110IDK36+169.6 59.6 基底 软土工点22 IDK36+192.5IDK36+206.3 13.8 基底 软土工点23 IDK36+955.95IDK37+210 254.05 右侧 深路堑24 IDK37+255IDK37+295 40 右侧 陡坡路基25 IDK37+175IDK37+245 70 左侧 高路堤26 IDK37+345IDK37+395 50 左侧 高路堤27 IDK39+004.29IDK39+043.29 39 右侧 陡坡路基28 IDK42+162.25IDK42+169.75 7.5 左侧 陡坡路基29 IDK42+912IDK42+972.5 60.5 左侧 路堑高边坡30 IDK44+187IDK44+308 121 右侧 深路堑31 IDK44+181.74IDK44+189.74 8 左侧 陡坡路基32 IDK44+305.26IDK44+310.26 5 左侧 陡坡路基万山大宗坪区间3表 1-2 本标段桥梁工点分布一览表序号 中心里程 桥梁名称 孔跨式样 全长(m) 基础类型轨底至沟底高度(m)备注1 IDK28+098 桐木坡双线特大桥 2(132+124+2532) 886.24 桩基础 252 IDK28+743 岩湾双线中桥 2(232) 76.46 桩基础 13.53 IDK28+956 岩湾双线大桥 2(124+432) 166.6 桩基础、明挖 26.54 IDK29+238 白沙井双线大桥 2(632) 206.2 桩基础 27.55 IDK29+679 胡家堰双线大桥 2(1532) 499.57 桩基础 366 IDK30+184 杨家双线大桥 2(832) 272.76 桩基础 22.57 IDK30+856 凉家寨双线中桥 2(332) 107.16 桩基础、明挖 13.58 IDK31+972 凉风坳双线特大桥 2(2332) 762.56 桩基础 29.59 IDK32+493 凉风坳双线中桥 2(332) 107.11 桩基础 15.510 IDK35+083 龙屯河双线特大桥 2(124+1532+124) 549.9 桩基础 61.5 跨越龙 坉河11 IDK36+836 桃树坪左线大桥 732 239.97 桩基础 1612 IDK38+363 杨家坪左线特大桥 124+732+324+3632 1517.64 桩基础、明挖 3813 IDK39+230 五里左线大桥 1132+124 396.89 桩基础 1614 IDK42+628 朱家湾左线大桥 1132 370.92 桩基础 27.515 IDK43+440 大坡培左线大桥 832 272.76 桩基础 3016 IDK44+029 弯里左线大桥 932 305.48 桩基础 42.517 IDK44+463 关家屯左线大桥 932 305.48 桩基础 31.518 IDK45+551 汪家溪左线特大桥 2132 697.75 桩基础 3119 IDK46+492 禾梨林左线大桥 432 141.88 桩基础 12.520 IDK46+838 雷公塘左线大桥 124+432 166.55 桩基础 15.521 YIDK36+835 桃树坪右线大桥 732 239.95 桩基础 1622 YIDK38+378 杨家坪右线特大桥 5732 1875.15 桩基础、明挖 35.5 跨越裤 裆堰23 YIDK39+733 云洞右线大桥 432 大桥 141.88 桩基础 1024 YIDK40+192 马坡右线大桥 632 208.52 桩基础 1625 YIDK40+897 庙堂右线大桥 932 305.41 桩基础 1826 YIDK42+543 范家湾右线大桥 124+1032 362.7 桩基础 22.533 IDK44+615.74IDK44+651.74 36 左侧 陡坡路基34 IDK44+615.74IDK44+664 48.26 右侧 深路堑35 IDK46+150IDK46+270 120 基底 软土工点36 YIDK41+057.5YIDK41+237.5 180 左侧 膨胀土路基37 YIDK41+270YIDK41+410 140 基底 多向水泥土搅拌桩38 YIDK41+365.1YIDK41+400 34.9 左右侧边坡 多向水泥土搅拌桩39 YIDK42+712YIDK42+725 13 右侧 陡坡路基40 YIDK43+986.1YIDK44+053 66.9 右侧 膨胀土路基41 YIDK44+218.02YIDK44+427.5 209.48 右侧 深路堑42 YIDK44+602.3YIDK44+750 147.7 右侧 深路堑43 YIDK44+790YIDK44+830 40 右侧 软土工点44 YIDK45+625.5YIDK45+724.5 99 基底 软土工点万山大宗坪区间427 YIDK43+408 刘家右线特大桥 3532 1155.95 桩基础 4228 YIDK44+114 关家屯右线大桥 332+224 158.6 桩基础 2029 YIDK44+523 长冲垄右线大桥 124+332+124 158.6 桩基础 18.530 YIDK45+022 汪家溪右线中桥 332 109.16 桩基础 1131 YIDK46+031 雷公塘右线大桥 432 141.8 桩基础 13表 1-3 本标段隧道工点分布一览表洞口里程进 口 出 口序号 隧道名称 中心里程洞口里程 分界里程 洞口里程 分界里程全长(m)1 凉风坳隧道 IDK32+783 IDK32+615 IDK32+605 IDK32+951 IDK32+961 3362 江口隧道 IDK33+234 IDK33+091 IDK33+081 IDK33+377 IDK33+387 2863 川洞隧道 IDK34+311 IDK33+865 IDK33+855 IDK34+757 IDK34+767 8924 刘家垄隧道 IDK35+672.5 IDK35+370 IDK35+357.45 IDK35+975 IDK35+985 6055 白马山隧道 IDK40+842.5 IDK39+568 IDK39+558 IDK42+117 IDK42+127 25496 大坡垴隧道 IDK43+141.5 IDK42+995 IDK42+985 IDK43+288 IDK43+303.62 2937 长岭隧道 IDK44+807 IDK44+674 IDK44+664 IDK44+940 IDK44+950 2668 岩上隧道 IDK42+035 IDK41+770 IDK41+760 IDK42+300 IDK42+310 5301.1.1.2 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主要工程为:路基土石方 293.4 万方,特大桥(下部)7 座,大桥 20 座,中桥 4 座,全线 24mT 梁、32mT 梁预制、架设及桥面系,涵洞 31 道,隧道 8 座,轨道正线 93.317 铺轨公里,站线 5 铺轨公里,铺新岔 25 组,粒料道床(正线、站线)240043 方,铜仁车站 1 处,站场建筑(旅客站台墙)450 米,汽车运输便道27.66km(新建便道、改扩建、整修、隧道弃渣便道),铺轨基地(含制存梁场)1 处,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1 处,填料集中拌和站 1 处,给水管路 2.80km,电力线路42.17km,迁改工程等。具体详见下表 1-4。表 1-4 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挖土方 立方米 1908023挖石方 立方米 914144利用石填方 立方米 125409借石填方 立方米 111355AB 组填料 立方米 237181A 组填料 立方米 8945区 间 、 站 场土 石 方级配碎石(基床表层、过渡段) 立方米 112636路基工程区间、站场路基附属工程浆砌石(混凝土及砌体及其它) 圬工方 36455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混凝土(混凝土及砌体) 圬工方 82707.2锚杆框架梁(混凝土及砌体) 圬工方 3444.9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及砌体) 立方米 20400.7复合土工膜 平方米 38999土工布 平方米 2274土工格栅 平方米 146183土工网垫 平方米 144039填砂(垫层) 立方米 11225填碎石(垫层) 立方米 11902填砂夹卵砾、混凝土(垫层) 立方米 319复合排水板、塑料排水板 平方米 47811水泥搅拌桩(多向多轴) 米 38908水泥搅拌桩 米 10635CFG 桩 米 33147冲击碾压 平方米 27500地基处理平整场地 平方米 108415挡土墙、板桩挡土墙、锚杆挡土墙、抗滑桩 圬工方 73951.4支挡结构预应力锚索(6 束) 米 1539声屏障 平方米 14067降噪声工程隔声窗 平方米 1570路基护轮轨 路基护轮轨 单侧公里 3.647综合接地引入 综合接地引入 处 336路基工程线路防护栅栏 线路防护栅栏 单侧公里 25.168特大桥 延长米座 7445.19/7大桥 延长米座 5062.52/20中桥 延长米座 399.89/4桥梁桥面系(含全线制、架 T 梁) 延长米 17155.96桥涵涵洞 框架涵 23 座、渡槽 1 座 横 延 米 座 721.69/312kmL3km(单线隧道) 米/座 2549/1L1km(单线隧道) 米/座 1089/3隧道L1km(双线隧道) 米/座 2119/4正线 铺轨公里 93.317轨道站线 铺轨公里 56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铺新岔 组 25铺粒料道床(正线、站线) 立方米 240043铜仁站 处 1站场旅客站台墙 米 450综合管沟 米 450地道 平方米 940站场排水槽(站场附属) 米 2344汽车运输便道(新建、改扩建、整修、隧道弃渣便道) 公里 27.66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处 1填料集中拌和站 处 1大型道碴存放场 处 1铺架基地(含制存梁场) 处 1电力线路 公里 42.17大临工程给水干管路 公里 2.80自动站间闭塞 站 1计算机联锁 联锁道岔 16集中监测系统 站 1车站系统防雷 站 1调度集中系统(CTC) 站 1接触导线新建(接触网) 条公里 2.4回流线(接触网) 条公里 1.4过渡工程(铺架基地)房屋 平方米 120改移道路 公里 5.857给排水管线迁改 米 815810kV 架空线路(平行接近) 公里 3低压架空线路(平行接近) 公里 210/0.4kV 变电台 座 7迁改工程电缆线路(10kV、低压线路过轨) 处 281.1.2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I 级铁路。(2)正线数目:双线。7(3)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200km/h。(4)正线线间距:4.4m。(5)最大坡度:一般 20。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 25的坡道上。(6)最小曲线半经:一般 2500m,困难 2200m。(7)到发线有效长:650m。(8)牵引种类:电力。(9)列车类型:动车组。(10)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11)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我单位承诺严格按照本项目招标文件第七章“技术标准和要求”规定对本标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并在中标后将严格按该技术标准和要求组织施工。1.1.3 自然条件1.1.3.1 地形、地貌项目位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中低山脉向湘西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总体地形中间高,两端低。铜仁杨家坳:为锦江河谷丘陵区,地面高程 250550m,相对高差 50200m,自然坡度 1530,地势较开阔,地面多辟为旱地和水田。杨家坳田坪:为低山区,地面高程 550800m,相对高差 200400m,自然坡度 3540,基岩多裸露,常见悬崖峭壁、障谷、隘谷景观。田坪玉屏:为舞阳河谷丘陵,地面高程 350550m,相对高差 50200m,自然坡度 1530,地势较开阔,地面多辟为旱地和水田。1.1.3.2 工程地质特征(1)工程地质线路与 NE 向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顺层较普遍,工程地质条件总体一般。地层岩性:沿线底层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碳酸盐岩、碎屑岩相间地层,局部出露奥陶系灰岩、白云岩。第四系各类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广布全线,以河谷、低洼地带较为集中,且厚度较大。沿线第四系成因复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厚度变化大。主要有坡积、残积、崩积、冲积、洪积等地层。主要为人工填筑土、粘土、红粘土、次生红粘土、砂土、8碎石土、细角砾土、粗角砾土和卵石土等,厚 225m 不等。沿线寒武系仅出露下统分乡组(O1f)及南津关组(O1n)地层,主要分布于田坪镇附近。岩性为白云岩、灰岩、页岩。寒武系地层出露较全,有上统追屯组(3z)的结晶白云岩,分布于玉屏端;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的块状结晶白云岩、鲕状结晶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白云岩,广泛分布于铜仁端;中统高台组(2g)的纹层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主要分布于锦江大桥至铜锣坡隧道段。中统敖溪组(3a)的上部为纹层状白云岩,有十分发育的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细脉或团块;下部岩性杂,变化大,以薄层泥质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家白云岩、炭质页岩或黄绿色页岩。分布于铜仁至田坪段,该层沿线分布最广。(2)地质构造该区属梵净山拗掐陷褶皱带,构造作用强烈,褶皱断裂构造发育,致使岩层风化破碎带较为强烈。构造线多为 NE 向,部分为 NW 向,线路与 NE 向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3)不良地质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顺层、危岩落石、滑坡及岩堆、有害气体等。沿线碳酸盐岩地段分布极为广泛,影响铁路工程的溶洞、溶蚀洼地、隐伏岩溶、暗河等岩溶形态较多,主要分布于寒武系及奥陶系的灰岩、白云岩中,岩溶弱中等发育,部分地段为强烈发育。地表岩溶形态多为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岩溶泉等。水平循环以暗河和水平溶洞为主。岩溶发育明显受岩性、构造、地貌所控制。单层厚度大,碳酸钙含量高的地层岩溶发育程度最高。白云岩岩溶发育程度相对次之。可溶岩与非可溶岩互层,岩溶发育程度最低。构造控制岩溶发育的分布,暗河、地表岩溶槽谷、漏斗、洼地等多言构造线发育。地表河流则控制岩溶的发育深度,大量的岩溶大泉和暗河均在河岸边出露,部分受费可溶岩地层所阻断,形成悬挂泉和悬挂暗河。岩溶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三方面:一是隐伏岩溶洞穴对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的影响;二是岩溶地面塌陷,是岩溶路基地段普遍存在且具有灾难性的威胁;三是岩溶涌水对地下工程造成危害或因排泄不畅形成地面积水、冒水,对路基和其他地面工程造成危害。沿线隧道多为可溶岩隧道,尤其长大可溶岩隧道多,洞身段落位于地下水水平循环带,施工中可能遇溶洞等岩溶现象,也有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涌水、9突水、突泥灾害,地勘资料显示,铜老上隧道、铜锣坡隧道、黄豆田隧道、杨家坳隧道等遭遇突水、突泥等灾害性危险最为突出。顺层:当线路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夹角小于 45(路基)或 30(隧道)时存在顺层(路基)或顺层偏压(隧道)问题。路堑顺层:全线顺层段落共计 45 段,长度 11.115km。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小于45,极软岩和存在软弱泥化夹层的软岩倾角大于 8、无软弱泥化夹层的软岩和存在软弱泥化夹层的软岩倾角大于 12、无软弱泥化夹层的硬岩倾角大于 18,时应考虑顺层问题,节理贯通性好的不利结构面按粗糙程度(平顺起伏与否、光滑与否)通倾角相结合考虑顺层问题,影响产生顺层的因素主要为:存在软弱层面、节理发育,且存在贯通节理、工程活动人为产生临空面、地表水及地下水影响。在施工工程中,局部顺层地段可能由于对层间软弱夹层认识不足,工程措施偏弱,开挖后引起堑坡顺层坍滑。沿线顺层路堑一般采用顺层清方,对于清方量大,设抗滑桩或大锚杆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隧道顺层偏压: 全线隧道顺层偏压段落共计 15 段,4.815km。隧道洞身两侧岩体严重不对称时可能产生偏压地质构造部位,施工中可能铲射岩体顺层滑动,偏压严重的,在浅埋地段可破坏原有山体稳定性,形成山体错落。围岩级别为级及以上、岩层走向与线路中线夹角小于 30,岩层层面(主要是软岩)在洞身横断面上的视角在2070之间、极软岩或软质岩埋深 050m 或埋深大于 250m 的地段顺层影响比较严重。危岩落石:主要分布在铜仁一号隧道进口、锦江双线特大桥玉屏端附近坡面、黄豆田隧道进口等位置。这些地段坡陡谷深、构造复杂,切割破碎的灰岩、白云岩组成的峡谷河段或陡峻山坡地带极易发生崩塌、落石,在坡脚及缓坡地带形成岩堆。滑坡和岩堆:滑坡主要分布在铜仁车站工程滑坡及锦江特大桥铜仁端桥台滑坡。有害气体:寒武系敖溪组地层含有炭质页岩,可能局部存在有害气体聚集,隧道及深基坑施工时应加强监测和通风加以解决。(4)特殊岩土人工填土:主要为填筑土和素填土,厚度 225m 不等,主要分布于既有渝怀线铜仁车站、锦江特大桥、万山站道岔特大桥、禾梨林左线大桥等处。软土、松软土:沿线共计 43 段,长度 14.5697km,部分位于桥址范围,分布于丘间沟槽、河漫滩地带、10山间低洼处、岩溶洼地等,多呈透镜状,厚度 26m 不等。1.1.3.3 地震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新建铁路铜仁至玉屏先工程场区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中国地震局地壳盈利研究所 2011 年 1 月),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属于0.05g 分区,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35s。1.1.3.4 水文地质特征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沿线舞阳河、锦江的河床阶地、合股两安和小流域沟谷较平缓地带的第四系堆积层中。舞阳河谷、锦江河床卵砾石土地下水最为丰富,具供水意义。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喝水和岩溶水补给。其他斜坡上堆积的粘性土、碎石土层,厚度小、地势高、堆积床陡,泄水条件好,富水性差。岩溶水:主要发育与寒武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水量受大气降水补给,从各种溶洞、溶孔、溶缝中以泉或暗河方式排泄,六两随季节变化大,泉水流量一般为25L/s,个别可达 10L/s,集中暴雨后会更大,暗河流量一般为 1050L/s 不等,丰水期更大。沿线水质对混凝土侵蚀评价:经对沿线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了取样分析,大部分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少数对砼化学侵蚀类型为硫酸盐侵蚀及 CO2 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 H1。由于寒武系敖溪组地层中一般含有汞矿,与之伴生的常常有硫酸盐(如石膏)等,因此寒武系敖溪组地层中地下水一般具化学侵蚀类型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 H1。经过本区域的河流主要有锦江及其支流岩屋河、龙硐溪河、舞阳河及其支流车坝河,水库主要有打谷冲水库、民主水库、幸福水库及一些大的池塘。1.1.3.5 气象条件所在区域属温湿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理念平均降水量12501500mm。12 月至翌年 1 月降水量最小,从 2 月份起降水量渐增。48 月为雨季,降水量最大,站年平均降水量 70%以上。历年平均雨日 162169 天,历年平均蒸发量 13001400mm,历年相对湿度 8083%,潮湿系数 0.961.05,为湿度适中带湿度充足带。由于海拔较低,铜仁为贵州的高温中心,夏天最高温度可达 42.5,玉屏县气候要素在年际间变化大,灾害性天气较多,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11秋绵雨、冰冻、霜冻、大雾等。1.1.4 工程建设条件1.1.4.1 交通运输情况(1)铁路区域内已形成怀化、贵阳枢纽为龙头,重庆枢纽为辅助,以渝怀、焦柳、湘黔等干线为骨架的路网格局。与本线相交或相邻的既有铁路有渝怀、沪昆线。但既有铁路均与本线走向基本成垂直相交,具备办理货运业务且距离较近的车站为渝怀线上的铜仁东站,沪昆线上的大龙站等 2 个站点。施工期间,钢轨、道岔、厂制轨枕、接触网支柱等甲供物质及钢材、水泥、电力电杆等物质,可利用既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将材料、设备从生产厂运至工程附近办理货运的车站或铺架基地。砂、石、砖、石灰等材料,以汽车运输为主。(2)公路目前本线玉屏端已全程开通贵阳玉屏怀化高速公路,玉屏铜仁为省道S201,省道 S201 走向基本与本线平行,路线全长 56.5km,可作为本线运输主干道。连接省道 S201 与本线相交的还有县道 X504,以及乡村公路和机耕道纵横交错,构成了较为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3)水运本线区域内只有锦江具备通航条件,且只有小型游船通航,无货船通航。1.1.4.2 沿线水源、电源等可资利用情况(1)水资源本标段沿途水资源丰富,除局部地段水源点分布间隔稍大,水资源较贫乏外,全线没有特别困难的缺水地区,各工程均可就近取水。施工水源主要来自天然河流、水库及地下岩溶水。锦江、龙洞河、瓦屋河、防土江、龙屯河、防土江水库、黑塘水库等,水流丰富,水质好,可供施工及生活用水。(2)电源铁路沿线电力系统供电营业区属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管辖,下辖万山及铜仁市代管县局,玉屏直管县局,沿线分布有 220kV10kV 等供电网络。沿线地方电网较为发达。能够满足本线施工的需要。施工临时用电可就近电源供应。12(3)燃料本线路经过地区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供应。1.1.4.3 当地建材分布情况本线所经大多为山区,除局部地段外,山体岩石风化较轻,路基填料较丰富,部分路堑挖方和隧道弃砟可作路基填料。石场主要分布在铜仁市近郊周边和万山特区城镇附近,分布不均,但至本线运距基本在 220km 以内。各采石场均生产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各种规格的碎石、机制砂及片(块)石,且产量较大,能满足本线建设需要。沿线无天然河沙采砂场,除梁部外工程用砂可采用砂石场所产机制砂。现浇 T 梁预制等高标号混凝土用中粗河砂,可由湖南株洲供应。火车运至铜仁东站或大龙站,再由汽车运至工地。线路所经主要城镇和较大居民点,都有砖瓦烧制,可就近选用;本线经过石灰岩地区,石灰供应充足。1.1.4.4 其他与工程相关的情况1.1.4.4.1 卫生防疫(1)施工驻地必须设置办公室、传达室(门卫室)、宿舍、食堂、厕所、盥洗设施、洗浴间、开水房、卫生、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箱等临时设施。并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源等化学危险物品。办公区、生活区卫生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保持整洁卫生。(2)生活区宿舍内应有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必要的生活空间,设置可开启式窗户,保持整洁和通风。根据季节变化,宿舍应设有防暑降温、除湿和灭蚊蝇措施等。(3)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食堂必须有食堂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身体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的食堂和操作间相对固定、封闭,具有必要的通风排风设施、清洗消毒设施和杜绝传染疾病的措施。食堂制作间灶台及其周边应贴瓷砖,地面硬化,保持整洁卫生,炊具干净,生熟食品分开加工保管。食堂内应有灭蝇灭鼠灭蟑措施。(4)施工现场生活饮用水必须符合规定,供应卫生饮水应有固定的盛水容器和专人管理,并定期清洗消毒。(5)办公区、生活区垃圾应存放在封闭式容器内,定期灭蝇,及时清运。生活垃圾13和建筑垃圾不得混放、混运。(6)厕所应根据人数合理确定坑位,离食堂应在 50m 以外,居生活区下风口,接有供水管,设化粪池和沉淀池,并加盖密封。厕所应有专人负责清扫,定期消毒。(7)生活区和大型工地应设卫生室,并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巡回医疗,并制定卫生急救制度和措施,配备常用药品及急救器材。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作业人员应配备有效的防护用品。(8)现场必须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急救措施,培训急救人员,便于及时抢救,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应立即报告,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调查处理。1.1.4.4.2 民俗民风沿线穿越少数民族地区,工程建设期间应注意熟悉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遵守乡规民约,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到平等待人、和睦共处,把握和谐、平等、团结三要素,构建民族路、和谐路。1.2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1.2.1 工程特点1.2.1.1 综合特点本项目的工程特点是:本项目的隧道、桥梁所占比例大,重点及控制工程多;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区段长,沉降控制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本标段的工程线路总长 20.813km,其中路基总长(含站场)3434.99m,桥梁总长12907.6m,隧道总长 5757m。主要工程有迁改工程、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制架全线 24mT 梁、32mT 梁及桥面系、轨道(铺轨和粒料道床)、站场(车站改建)、通信、信号及信息、大临及过渡等,工程类型多,施工干扰、影响大。前一道工序能否按期完工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按期开工。本标段主要特点为桥梁、隧道在本标段中占比大,是重点主体工程,对工期影响大,路基在本标段占比小,对施工影响较小,路基多以较短路基形式分散布设于桥梁、涵洞、隧道之间,路基工点较为分散。本标段无全线控制工期工程,龙屯河双线特大桥为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中心里程 IDK35+083,桥长 548.9 延长米,孔跨式样为 124+1532+124m 简支 T 梁,圆14端型墩(最大墩高 56.5m,平均墩高 36.6m),钻孔桩、明挖扩大基础,T 形空心桥台。1.2.1.2 路基工程特点沿线地形差别大,各区段路基结构类型多,管理难度大。深路堑、陡坡路基多。路基点多分散,短小路基较多,线路纵向刚度均匀性要求高。保证短小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是路基施工的一个重点。高边坡防护要求高。如何进行高边坡防护,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是路堑施工的重点。工后沉降控制标准高。为满足工后沉降控制技术要求,路基工程须严格控制地基和路堤的工后沉降。与站后工程接口多。路基工程与综合接地、电缆沟槽、管线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等站后工程的接口复杂,须统一设计、统筹施工,加强组织和协调,保证接口合理、施工有序、质量可控。本项目路基工点分散,过渡段多,不利规模化施工,不利组织大型机械化作业。1.2.1.3 桥梁工程特点本标段共有特大桥 7 座,中小桥各 24 座,结构形式为明挖基础、桩基础、圆端实体墩(有高墩)、桥墩空实分界为 30m,30.5mh60m,采用外坡 40:1 圆端形空心墩;双线桥台一般 T 型空心桥台;单线桥台采用 T 型实体台;桥梁为后张预制 T 梁,本标段预制 T 梁的制、架及桥面系除包括本标段内桥梁外,还包括 TYTJ-2 标段所有桥梁预制 T 梁的制、架及桥面系。 本标段桥梁工程在本标段中占比较大,有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的龙屯河双线特大桥,该桥长 548.9 延长米,孔跨式样为 124+1532+124m 简支 T 梁,圆端型墩(最大墩高 56.5m,平均墩高 36.6m),钻孔桩、明挖扩大基础,T 形空心桥台。各桥梁下部工期安排必须服从于制梁、架梁节点工期,制梁、架梁工期安排必须服从于铺轨节点工期,过隧架梁通道上的隧道工期安排必须服从于架梁通道上桥梁架设节点工期。1.2.1.4 隧道工程特点15本标段隧道地形陡峻,交通条件较差,同时受不良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长大隧道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及工期风险较高,施工难度大。地质构造较复杂,不同级别围岩穿插分布,隧道围岩主要为、级,其中级 1235m、级 2160m、级 2902m,级、级围岩所占比例大,约占 80.4%。白马山隧道为架梁通道上最长隧道,全长 2549m,工期压力大。1.2.1.5 轨道工程特点本标段轨道工程主要为全线有砟道床铺设、轨枕运输、安装、线路铺轨等。材料供应集中,运输条件差,运输压力大,应提前做好计划,统筹安排。技术标准高,工艺复杂。和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较多。1.2.1.6 高新技术应用多。一是应用耐久性混凝土,提高桥梁、隧道的使用寿命。全线主要承重结构均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以满足 100 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这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二是运用先进的路基动态检测技术,确保路基的压实质量;采用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技术,动态控制路基位移和沉降变形。1.2.1.7 技术难点多。全线河流沟谷遍布,地形起伏大,道路纵横,施工难度大;对桥梁墩台沉降和相邻墩台的差异沉降、桥梁上部结构的线型稳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施工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技术和工艺保证措施,以控制由墩台沉降和梁部收缩徐变所引起的结构线型变化。沿线经过地区大部为富水区域,对隧道与路基施工要求高。1.2.1.8 轨道结构影响因素多。轨道施工条件与路基填筑预压、隧道施工、预制梁架设及长轨铺设工序密切相关,必须根据路基及结构物的沉降观测和桥梁徐变观测的结果分析评估确定。1.2.1.9 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难度大、对外协调难度大线路周边分布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线路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难度比较大。1.2.2 工程重难点1.2.2.1 工程的组织管理16本标段线路长、工程量大,工程类型多,有条不紊组织好各项工程的衔接、搭接施工以及工期安排,是本标的组织管理重点,尤其是做好重点主体工程白马山隧道(本标最长隧道) 、龙屯河双线特大桥(跨河且有空心高墩)的施工组织安排。1.2.2.2 地材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本标段结构物比重大,对地材的需求量大,能否保质保量供应地材是本标段的关键,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一上场需重点解决地材的来源、数量,并确保质量。特别是后期施工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用量大且集中,需及早储备。1.2.2.3 桥梁工程重难点本标段特大桥 7445.19m/7 座,大桥 5062.52 m/20 座,中桥 399.89m/4 座,占比较大,桥墩均为低、矮桥墩、高桥墩,其中重难点工程龙屯河双线特大桥(桥长 548.9延长米,孔跨式样为 124+1532+124m 简支 T 梁,圆端型墩)最大墩高 56.5m,平均墩高 36.6m。因此,桥梁工程重难点主要为墩台群桩、大体积承台、高桥墩施工,水中墩基础施工时受洪水期影响大。1.2.2.4 隧道工程重难点本标段共有隧道 5.76km /8 座,最长隧道为白马山隧道,长 2549m。本标段隧道重难点为突水、突泥、岩溶塌陷、顺层偏压、岩溶及地下水侵蚀等工程地质处理。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此类工程地质问题,需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护、帷幕注浆、径向注浆、局部注浆、提高结构耐久性,控制爆破、分多部开挖等措施。施工中的重难点是白马山隧道不良地质地段的开挖、支护,通风、出渣、以及掘进施工中的岩溶处治、治水、防水和施工中的防灾预测预报、环境保护等。1.2.2.5 轨道工程重难点本标段轨道工程主要为本标段轨道工程主要为全线有砟道床铺设、轨枕运输、安装、线路铺轨等。因此本标段轨道工程重难点为:全线铺轨基地轨枕运输、运输安装、有砟道床铺设、线路铺轨等。材料运输受铺轨基地至工点段运输通道上桥梁、隧道进度影响大,施工中需在积极协调、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组织安排。1.2.2.6 满足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标准本工程主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 100 年,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及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正确维修与例行检测。17就本标段而言,重在从施工过程控制的方面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即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作用等级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选配,并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特别是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湿度控制等。由于耐久性混凝土比常规侧重于满足强度需要的混凝土有更多、更高的施工要求,因此如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本标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在耐久性混凝土方面开展科技攻关,消化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保证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1.3 工程建设目标1.3.1 质量目标工程初验合格率达到 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车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确保全部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3.2 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质量重(较)大及以上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人员伤亡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1.3.3 工期目标本标段总工期 36 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3 年 12 月 15 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6年 12 月 14 日,按期完工。本标段阶段工期见下表 1-5。表 1-5 本标段阶段工期标段 计划工期 (月) 计划开工日期 计划竣工日期 架梁开始日期 架梁结束日期 铺轨开始日期 铺轨结束日期 轨道精调开始时间 轨道精调结束时间TYTJ-1 362013 年12 月 15日2016 年12 月 14日2015 年11 月 15日2016 年8 月 25日2015 年11 月 15日2016 年9 月 14日2016 年9 月 15日2016 年12 月 14日按照总体施组安排,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期保证措施,优化各种资源配置,以完成阶段性工期来保证建设单位总工期的实现。1.3.4 环保、水保目标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1.3.5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8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注重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1.3.6 文明施工目标健全管理体制,加强职工教育,进行功能分区,做到现场整洁、物料清楚。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1.3.7 文物保护目标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精神,积极与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实施协议,严格遵守保护程序,制定可靠保护预案,全力配合文物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发现的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确保文物不被损坏、不遭流失,安然无恙。1.3.8 投资控制目标工程招投标后的总费用不突破鉴修概算总额;竣工决算总费用控制在批复总投资范围内。1.3.9 标准化管理目标认真贯彻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发包人标准化管理要求,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方式实施管理,构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落实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实现对现场安全、工程质量全过程的有效控制。1.3.10 信息化管理目标根据招标人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配备相应的终端硬件设备,承担相应费用,纳入发包人统一接口,并接受发包人的统一管理;在拟投入本工程人员构成表中设置专人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按照招标人标准化管理要求承担运用主体责任,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使之作为现场管理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手段和支撑。1.3.11 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目标铜玉铁路沿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投标人应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把握和谐、平等、团结三要素,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遵守乡规民约,做到平等待人、和睦共处,构建民族路、和谐路。1.4 施工总体规划及施工组织措施191.4.1 施工总体规划贯彻“统筹安排、科学组织,重点先行、分段展开,均衡生产,有序推进”的组织原则,本标段以施工准备、白马山隧道施工、过白马山隧道架梁、上砟整道、铺轨、轨道精调等施工为建设的关键线路,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安排服从关键线路工期安排,系统策划合理布局。 施工准备工作要尽早完成,达到四通一平,完成迁改工程,从而进入全面正常的施工状态。贯彻重点先行的原则,强化关键线路的专业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节点工期的实现。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本标段工程的特点,经过全面考察与磋商,成立“新建铜仁至玉屏铁路站前工程 TYTJ-1 标项目经理部” ,承担本标段的施工任务。按照统筹安排,兼顾考虑各作业工区承担任务尽量平衡”的原则, 施工机构设置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两级管理,全面推行架子队建设;分别设置路基、桥涵、隧道、站改、铺轨基地、桥梁预制场、运输、架梁、道床、轨道、砼集中拌合站、填料集中拌和站、综合等专业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内的施工任务;同时设置中心试验室、测量组等,具体负责本标段的技术指导、监测、监控工作。1.4.2 施工组织机构及队伍安排1.4.2.1 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本标段工程的特点,经过全面考察,按照标准化管理组建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和中心试验室、测量组共 7 个职能部门及 37 个专业队伍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调具有丰富的国内铁路干线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曾参与过国内大型铁路干线建设、大型桥梁工程、高填深挖路基、隧道、铺架、轨道、站改等施工任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管理。按专业化的原则组织施工,分别由路基施工队、桥梁施工队、涵洞施工队、隧道施工队、站改施工队、铺架施工队、道床施工队、运输队、综合施工队、填料集中拌和站、砼集中拌和站、预制场、铺轨基地等负责本标的施工任务。施工人员进场先进20行安全生产、质量意识、施工规范、操作规程、验收标准、治安消防、法则法规、文明施工、安全维护、环境保护等教育。施工组织机构见“(二) 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表 6-1 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及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见表 1-6。表 1-6 管理职责表(1)序号 岗位部门 管理职责一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质量、安全、工期以及成本等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质量体系贯标活动,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工程项目上的有效运行及劳、材、机资源的需求。负责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制订项目质量规划及实施计划,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负责。二项目常务副经理项目常务副经理代表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处理本标段的各项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质量、安全、工期以及各施工相关事务;具体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安全体系在工程项目上的有效运行及劳、材、机资源的需求;具体负责贯彻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组织制订项目质量、安全规划及实施计划,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负责。三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全面、全过程完成本项目合同的实施和履约,具体主抓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管理,从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和进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如期完工。推动全标段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确保实现安全、质量目标。四 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项目施工质量、技术、进度、计量测试和重难点攻关全面负责;负责组织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进度计划、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的制定及批准后的实施,解决施工中有关技术难题,协助项目经理解决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并负责指导施工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活动;负责组织指导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五 技术专家组由外聘专家和内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重点负责设计图纸审查、重大技术方案编制与审查、质量计划编制与审查。制定企业内部技术质量内控标准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开展不员培训。把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科研工作切实放到第一线,直接为施工生产服务。六 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职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