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经济指标的控制方法_第1页
高层住宅经济指标的控制方法_第2页
高层住宅经济指标的控制方法_第3页
高层住宅经济指标的控制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层住宅经济指标的控制1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要求前提下,按照经济性最优的原则进行结构设计。2 高层住宅结构的经济性一般以单位面积用钢量控制为主,单位面积混凝土折算厚度控制为辅,应分开地下室、裙楼及塔楼进行控制。3 塔楼的经济性控制指标可根据项目建设地点的设防烈度、基本风压及建筑高度等条件确定,常规情况下高层 住宅塔楼单位面积用钢量指标可参考表 3 选用,并应根据项目的设计特点(层高、建筑面 层做法、平面 规则性、是否转换等)进行适当调整。表 3 塔楼单位面积用钢量控制标准(kg/m 2)设防烈度 1219 层60m2026 层80m2026 层100m备注6 度(0.05g) 3640 4043 43477 度(0.10g) 3842 4245 46507 度(0.15g) 4246 4447 47528 度(0.20g) 4347 4750 49548 度(0.30g) 4549 4952 5560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一般不规则、不需 进行结构转换且建筑面 层不大于 5cm 的高层住宅。2 当结构采用转换时,按 标准层面积均摊的用钢量一般增加 22.5kg/m 2。3 钢筋配置方案:板钢筋 HRB400;梁主筋 HRB400,箍筋 HPB300(直径 12 及以上 HRB400);柱、剪力墙暗柱主筋 HRB400,箍筋 HPB300(直径 12 及以上 HRB400),剪力墙分布筋HRB400(直径 10 及以下 HPB300)。4 计算钢筋含量指标统一以建筑面积作为基准面积。5 本指标适用于场地类别类,如 为类场地应 略减, 、类场地应增加。6 本指标适用于基本风压0.6KPa 以下地区,大于 0.6KPa 地区的 2732 层住宅应略增。7 本指标适用于塔楼标准层层高不大于 3m 的高 层住宅, 层高大于 3m 时,每增加 0.1m,用钢量增加 1kg。8 一般情况下,用钢 量可拆分为板 10 kg/m2、梁 1518 kg/m 2、墙柱 2025 kg/m 2。9 本指标未考虑施工损耗量,不包括砌体构造柱及砌体拉结筋。4 高层住宅塔楼单位面积混凝土折算厚度一般不宜超过 300mm/m2(不包括装饰构架及建筑造型);当 结构采用转换时,可根据转换的程度按转换层单位面积 650900mm/m 2计算。25 地下室及基础的经济性控制指标可根据项目建设地点的设防烈度、地质情况及人防等级等条件确定,常规情况下高层住宅地下室用钢量指标可参考表 5 选用。由于地下室结构经济指标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项目的设计特点(地下室深度、层高、 设防水位、覆土厚度、人防区范围、消防车道范围、塔楼区域范围及设备荷载等)进行必要的调整。表 5 地下室单位面积用钢量控制标准(kg/m 2)设防烈度 塔楼高度 结构体系 塔楼外地下室 塔楼内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JLQ 120130 14515580m框支-JLQ 150160 165175JLQ 130140 1501606 度80m框支-JLQ105115(单桩基础)110120(多桩基础)115125(独立基础)125135(筏形基础)160170 170180JLQ 125140 15016580m框支-JLQ 155170 170185JLQ 135150 1551707 度80m框支-JLQ110120(单桩基础)115125(多桩基础)120130(独立基础)130140(筏形基础)165180 175190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顶板覆土厚度不大于 1.2m、设防水位为室外地坪、层数不超过两层及埋深不超过 10m 的(核 6 级人防)多塔楼的大面积地下室,单塔楼时应做调整。2 一般情况下,单层地下室可取高 值,两 层地下室可取高 值。3 钢筋配置方案:板钢筋 HRB400,梁主筋 HRB400,箍筋 HPB300(直径 12 及以上 HRB400), 柱、剪力墙暗柱主筋 HRB400,箍筋 HPB300(直径 12 及以上 HRB400),剪力墙分布筋HRB400(直径 10 及以下 HPB300)。4 计算钢筋含量指标统一以建筑面积作为基准面积,以地下室底板(含承台)、侧墙及顶板包围范围的地下室结构钢筋用量为计算依据,不包括 桩 基础或复合地基中刚性桩的钢筋用量。5 整体地下室的用钢量应根据塔楼区域面积、塔楼以外面积及人防地下室面积的比例确定,塔楼区域一般指塔楼投影外扩半跨的范围,当塔楼区域与人防区域重合 时, 应按人防区域取值。6 塔楼区域地下室及人防地下室指标适用于桩基础的情况,当采用独立基础或筏形基础时,用钢量一般增加约 1520KG/m2 。7 当顶板覆土厚度大于 1.2m 时,覆土厚度每增加 0.5m,用钢量增加 510KG/m2 。8 地下室楼层高度按人防区 3.8m,非人防区 3.6m 考虑,层高增加时应适当调整经济指标。6 高层住宅的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 1.2m、设防水位 为室外地坪、层数不超过两层及 埋深不超过 10m 的地下室,非人防地下室 单位面积 混凝土折算厚度不宜超过 1000mm,人防地下室不宜超过 1200mm,并应根据项目的设计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7 高层住宅塔楼范围以外普通地下室楼盖结构选型,以及综合工期、造价、施工等各3方面因素的方案对比分析方法可参考表 7-1 及表 7-2。表格中每平方米混凝土用量及钢筋用量仅供参考,实际工程选用时应根据地下室的柱距、设备荷载、人防等 级等做相应调整。表 7-1 地下室楼盖结构方案经济指标参考6 楼盖类型部位 柱距 m 框架截面mmmm框架梁截面Mmmm次梁截面mmmm楼板厚度mm砼用量m2/m2钢筋用量Kg/m2中板 - - 250 0.30 34方案 1无梁楼盖 顶板 7.88.3 500900 - - 400 0.50 49中板 400700 - 200 0.29 39方案 2大板楼盖 顶板 7.88.3 500900 500800 - 350 0.44 81中板 600450 - 200 0.27 41方案 3扁梁楼盖 顶板 7.88.3 500900 800650 - 350 0.45 82中板 300700 250550 120 0.24 33方案 4十字梁LG顶板 7.88.3 500900 500800 300700 160 0.27 90表 7-2 地下室楼盖结构方案经济对比分析 6 6荷载较小情况(中板) 荷载较大情况(顶板)楼盖类型 优点 缺点 荷载(横/活)对比结果综合效果荷载(横/活)对比结果综合效果方案 1无梁楼盖造型美观、净空利用率高,有利于通风,便于布置管线,施工方便快捷。抗侧刚度较差,首层嵌固时不宜采用,砼量较大,比梁板结构容易开裂,抗裂措施需加强。4/2.5 2/4 较好 27/7.2 1/4 较好方案 2普通框架梁+大板成熟的楼盖体系,施工简捷。梁高较高、板厚较厚、钢筋直径偏大。4/2.5 3/3 一般 27/7.2 2/2 较好方案 3宽扁梁+大板梁高较小、净空利用率高,施工周期较。板厚较厚、钢筋直径偏大。4/2.5 4/2 一般 27/7.2 3/3 一般方案 4主次梁楼盖常用的楼体系,传力路线清晰,侧向刚度大。现场的模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