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均线系统分析全集_第1页
超强均线系统分析全集_第2页
超强均线系统分析全集_第3页
超强均线系统分析全集_第4页
超强均线系统分析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强均线系统分析全集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例如: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沿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我非常看重均线,本人在多年的实战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市场成本变化规律-均线理论。他用于判断大趋势是很有效果的。 一、均线回 补均线反应了市场在均线时期内的市场成本,例如:30 日均线反应了 30日内的市场平均成本。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由于成本偏离,将 导致股价向均线回补(回抽),在牛市里表现为上升中的回调,在熊市里表现为下跌中的反弹。例如:大盘在 99 年5.19 行情时,由于短期内的,导致股价远远偏离了中长期均线,在大盘冲到 1756 点时,30 周均线处于 1212 点,60 周均线处于 1249 点,当股价在高位放出天量出现剧烈震荡时,已经明确的表明:大盘见顶,指数将向均线回归。 2002 年年初,当大盘暴跌到 1400 点以下时,30 周均线在 1763 点,60周线在 1931 点,股价偏离均线的距离很大,30 周的偏离达到 400 多点,60 周的偏离达到近 600 点。当大盘在 1400 点以下出现剧烈震荡时,表明:大 盘见底,将向均线回补。 2002 年年初的 1339 点见底时,我当时在中财论坛曾经发过两个帖子提醒网友抢反弹。一个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千万多头千万军”,在里面提出:1400 点以下是空头坟墓。另一个是“我爱低价股”,指出了超跌的低价股是反弹的主流。 二、均线收敛均线的状态是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当多条均线出现收敛迹象时,表明:市场的成本趋于一致,此时是市场的关建时刻,因为将会出现变盘!大盘将重新选择方向。 例如:99 年 519 行情前,5 周,10 周, 30 周, 60 周等多条重要的均线由过去的发散状态趋于收敛状态,在技术上表明:大盘将要出现重大的变盘选择。2002 年 8 月末 9 月初时,大盘的 5 周,10 周,30 周,60周等多条均线也是趋于收敛状态,表明:大盘将变盘选择方向,后来大盘从 1683 点一路下跌到前期的 1311 点。 当均线出现收敛时大家都能看出来,这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在变盘前,如何来判断变盘的方向呢?判断均线收敛后将要变盘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投资成败的关建,判断的准,就能领先别人一步。 判断变盘方向时,应该把握另外两条原则:均线服从原理和均线扭转原理。均线服从原理是:短期均线要服从长期均线,变盘的方向将会按长期均线的方向进行,长期均线向上则向上变盘,长期均线向下则向下变盘。日 线要服从周线,短期要服从长期。 短期服从长期:99 年 5.19 前的 5 周 10 周 30 周均线的方向都是向下的,但 60 周 线走平,而 120 周线却仍然强劲上行,因此,此时变盘的方向要服从长期的 120 周线的方向,长期均线的上行是牛市存在的基础,当利好政策配合时,大盘在 1043 点产生了无比的暴发力。2002年 8 月末 9 月初时,5,10, 30,60 周线处于收敛,30 周线是向上的,而 60 周线是下降的,因此,要服从 60 周线的方向,向下变盘。 日线服从周线:2002 年 5 月初,大盘的日线来看,5 日,10 日,30 日,60 日,120 日线发生收敛,30 日向下 60 日强劲向上,120 日走平,此时,从日线得出的变盘结论是向上,大盘应该向上突破。但当时的周线 5 周,10 周, 30 周线收敛, 5 周走平,10 走向上, 30 周却向下,此时周线得出的变盘结论恰恰相反,是向下的,因此,当大盘跌破 1600点反抽无力后,应出局止损,大盘将向下变盘。 利用均线服从原理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一定正确的,它只是一种最大的可能性,而且他还存在一个重要确陷:也就是迟钝性,不能用来判断最高点和最底点,只能用来判断总体大方向。另外在实战中,市场往往会发生出人意料的逆转,此时均线服从原理就要完全失效了,而此时要利用均线扭转原理。 均线扭转原理是指:当市场出现与均线服从原理向反的走式时表明:市场见底反转或见顶反转,此时要看扭转力度。均线服从原理具有较大的惯性,一般情况下都有效,想扭转它并不容易。在低位时多条均线收敛,你并不能知道此时是底部还是下跌中继平台,因此不能盲目进场,底部时利用均线服从原理得出的结论都是向下的,因为长期均线的方向是向下的。但当市场在低位出现连续的巨大成交量时,并向上逆转,此时就是均线的扭转原理在发生作用!底部向上的扭转必需要有巨大的成交量,成交量大小代表扭转的力度大小!例如:2002 年年初的 600057 夏新电子在 6 元多的价位见底扭转时的连续巨量。当时在论坛时和网友曾经讨论过它,它是提前于大盘见底的,当大盘见底后,他已经从 6 元多涨到了 9 元,而当时的很多低价股的价格很低,3 元,4 元的遍地都是,因此, 虽然在技术上表明 60057 有大资金进场,后市应该向上,但是从当时超跌抢反弹的角度来看,他的短期利润远远不如 3 元 4 元的股票,因此我当时并没有选择他,而是在 4 元多的价位选了 0728 化二和 5 元出头的 0650 九江化纤。就当时的短期内的涨幅而言,600057 远远不如 0728 和 0650。但 600057 后来的长庄控盘走式很吓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另外,高位见顶后,当股价跌破均线后回抽无力就要止损,虽然均线还在上行,但已经发生了均线扭转,所以此时要执行纪律。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他们都有自身的缺陷,不能只迷信一种,应该把多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例如:均线分析要结合型态分析和趋势线分析,如果再考滤到基本面分析,那么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三、均线修复 均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市场成本,而市场成本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均线的运行,当牛市时,随着股价的不断上升,市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均线 向上稳步运行,当市场进入熊市时,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市场成本也随之不断下移,此时的均线向下运行,在实际抄做中,我们会发现,股价与均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而均线的方向就是股价运行的趋势方向,这是为什么呢?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根据就是成本因素,当市场上升时,市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当股价在短期内上涨过快时,由于换手率不够充分,将在短期内导致市场的获利盘增加,从而产生多头了结,形成获利卖压,导致股价向成本(均线)回调。当股价在短期内下跌过快时,同样,由于市场成本并没有快速下降,导致市场的平均成本出现亏损,此时抛压减轻,并且出现空头回补,形成逢低买盘, 导致股价出现反弹。股价和均线之间存在强大的吸引力,当股价远离均线时,由于成本因素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归,从而形成回调或反弹。这一现象就是“均线修复”(股价和均线之间修复乖离率),乖离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在实战中十分重要,它很直观的反映了股价偏离均线的程度。 股价在修复均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主动修复。2,被动修复。 1,主动修复(趋势改变)是指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出现剧烈波动,并且成交量放大,主动而且快速向均线回归,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顶部和底部时。 A,底部的主动修复,当股价连续暴跌以后,此 时出现恐慌性卖盘,股价由阴跌进入直线跳水,股价迅速远离均线,而同时整个均线系统出现发散状态,中长期均线由于跟不上股价的运行速度,导致市场在技术上产生巨大的乖离率,当恐慌性的非理性抛售结束后,市场的抛压迅速减轻,此时看空的人基本都已出局,而多头的逢低买盘开始大举介入,由于抛压减轻,因此低位买盘很轻松的就能造成股价的快速反弹,股价出现剧烈震荡,前期抛空的人手里握有大量现金,股价一旦反弹,空头惧怕踏空,也随时空翻多进场接盘,于是股价出现放量上涨,向上方均线进行主动的快速攻击,这就是均线在底部的主动修复。此时表明市场见底,至少也是短线见底 B,顶 部的主 动修复,当股价连续以后,此时出现消耗性上升,股价由缓涨进入直线,股价迅速远离中长期均线,而同时整个均线系统出现发散状态,中长期均线由于跟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导致市场在技术上产生巨大的乖离率,当消耗性上升的结束后,市场的买盘迅速减轻,此时看多的人基本都已进场,而巨大的获利盘造成空头的大举抛压,由于买盘减弱,因此高位卖盘很轻松的就能造成股价的快速下跌,股价出现剧烈震荡,前期买入的人手里握有大量股票,股价一旦在高位下跌,多头惧怕套牢,也随时多翻空离场止损,于是股价出现放量下跌,向下方的中长期均线进行主动的快速回挡,这就是均线在顶部的主动修复。此时表明市场见顶,至少也是短线见顶。 2,均线的被动修复(中继信号,趋势延续),均线的被动修复是指当股价偏离均线以后,并没有出现主动修复,而是在原地踏步,被动的等待均线向股价靠近,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上涨或下跌的中途,具体表现为强势整理或下跌抵抗。他是市场的一种中继信号,一旦均线跟上来以后,股价仍将保持原有的上涨或下跌趋势。A,上升途中的被动修复,此时市场处于上升途中,股价偏离中长期均线,但由于成交量连续活跃,场外资金不断进场接盘,换手充分,导致股价 虽然偏离均线,但获利盘被源源不断的场外接盘所消化,导致股价无法深幅回调,一旦下方的均线跟上来以后,由于换手充分市场成本趋向一致,股价在消化获利盘以后再度上升。具体表现为:股价上涨后在相对高位原地踏步,回调力度不足,而买盘源源不断,这就是强市整理。 B,下降途中的被 动修复,此时市场处于下降途中,股价偏离中长期均线,但由于买盘不足,场内筹码不断的离场场抛压,导致股价虽然偏离均线,但买盘和空头回补盘被源源不断的场内卖压所消化,导致股价无法出现有力度的反弹,股价在下跌后原地踏步,一旦上方的均线压下来以后,由于换手充分市场成本重新趋向一致,股价在消化完空头回补盘以后,再度下跌。具体表现为:股价下跌后原地踏步,缺乏弹性,反弹无力,这就是下跌抵抗。 在实际抄做中经常会遇到均线修复现象,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去发现它,因为它本身就具体表现在图形上,谁都能够看到,而对于我们来说,关键问题是在于如何判断他属于哪一种修复方式,从而帮助我们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势方向,这一点,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判断均线的修复方式可以根据如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A,成交量因素:上涨时的成交量连续活跃程度。注意:成交量 连续活跃是判断问题的关键,如果成交量连续活跃则形成强市整理的可能性大,从而产生上升途中的被动修复,如果成交量不连续活跃的话,则可能会回调,从而形成主动修复。下跌时, 买盘不足成交量低迷,反弹无力,则说明市场进入下跌抵抗,从而产生下跌途中的被动修复。 B,上 涨或下跌速度的因素:主动修复均线一般是出现在快速的暴跌之后。而被动修复均线一般出现在股价温和上涨或下跌时。 C,乖离率因素:主动修复均线一般都是在产 生巨大乖离率之后出现的,此时股价远远偏离了中长期均线,主升段或主跌段都已基本完成。被动修复均线一般都是在乖离率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产生的,此时股价虽然偏离了中长期均线,但偏离的距离有限,主跌段或主升段尚未完成。 D,均线稳定性因素:主动修复均线一般是产 生在均线大幅发散的状态下,而被动修复均线一般是产生在均线发散的程度有限时。值得注意的是,均线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对于一些筹码高度集中的高控盘老庄股来说,由于筹码的控盘度极高,因此股价已经完全被人为抄纵,因此,对于这样的筹码被绝对控盘的庄股来说,任何技术分析都在很大程度上失效。 另外,在均线分析中,均线的状态以及均线周期的长短也非常重要,均线排列状态以及均线的周期和涨跌角度是判断市场未来趋势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全面综合的考虑,不能把一种分析方法绝对化,因为市场的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况且各种形态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有他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比用单一的角度分析出来的结论的把握性要大得多。四、均线背离 均线理论的本质是市场的成本趋势,而股价的涨跌始终围绕市场成本,因此代表成本的均线在实际抄做中十分重要。 股价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沿着均线的方向波动,而均线的周期长短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周期短的均线的敏感度高,但是准确性相对较低,而周期长的均线敏感度低,但稳定性和准确度相对较高,例如,3 日均线比 5 日均线敏感,240 日均线比 120 日均线的周期长,但 240 日线所代表的趋势的方向更准确,周期越长的均线越重要。均线背离现象在实际抄做中经常能够遇到,它对于把握短线机会很有帮助,所谓均线背离是指两种情况: 1,当股价下跌见底后,从底部上涨时,此 时中长期均线的运行方向一般都是向下的,当股价突破一条均线以后,股价的运行方向与所突破的均线的方向是“交叉”并相反的,这就是均线背离。 2,另一种情况是,当股价上涨见顶后,快速下跌的过程中,此时的中长期均线的运行方向仍然向上,当股价快速击穿一条中长期均线后,此时股价的方向向下,而被击穿的均线的方向确是向上的,股价与被击穿的均线的方向也是“交叉”并相反的,这也是均线背离的现象。 均线背离现象一般发生在或者暴跌时,他对于判断底部和顶部很有帮助,股价对均线有拉动的作用力,而同时均线对股价也有吸引的作用力,股价与均线的方向发生交叉背离,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状态,是短期的行为,由于均线的吸引力,将导致这一现象得到修正。同时由于均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趋势的方向,而一个趋势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趋势会对出现偏差的股价进行修正,从而出现反弹或者回调,这一方法对于判断短期的底部和顶部很有效。 例如,在本轮行情中,大盘从 4 月 9 日以后在指标股的带动下,快速上拉,并快速突破了年线。这样的走势一般都是一鼓作气,此时,虽然大盘上涨力度较强,但是被指数突破的年线的方向仍然向下,年线的方向与指数的方向完全相反,此时就发生了均线方向上的交叉背离,此时一旦大盘出现高位震荡,并跌破短期的 10 日均线的话,则表明大盘短线见顶。指数需要向其所突破的均线回调,这是市场本身的一种客观规律。在前期 4 月分大盘见顶前后,我当时在一篇帖子里和大家说过,帖子的题目是“关注行情的生命线”里面提到 10 日均线是行情的生命线。其理论根据就是均线交叉背离。 再例如,97 年 5 月-7 月间,由于大盘暴跌,当时曾经多次发生均线交叉背离,并产生反弹,97 年 5 月中旬股价在暴跌中快速击穿 30 日线,但此时 30 日线仍然向上,而指数击穿均线向下,此时就是均线交叉背离,并出现反弹。 97 年 6 月中旬,大 盘击穿 60 日线后,60 日线仍然向上,指数与均线再次出现交叉背离并出现反弹。97 年 7 月初,当大盘击穿 120 天线时,也是指数与均线出现交叉背离,后来也出现反弹。股价与均线的交叉背离现象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只是技术上的一种参考指标,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参考指标,还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我们在运用均线背离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1,股价的 K 线与均线必须发生交叉,并且在方向上相反,如果股价与均线没有发生交叉时,即使此时两者方向相反,也不属于均线背离。 2,在均线背离 发生后,判断短期的底和顶时,应当注意:股价必须出现剧烈震荡的情况下才可靠。如果在均线发生背离后,股价并没有出现剧烈的震荡,而是出现强势盘整或者下跌抵抗的情况下,表明市场并不理会均线背离,原有的上涨或下跌状态仍将持续。例如 000002,万科在今年 3 月初时突破 120 日均线后,股价与 120 日均线发生交叉背离,但此时他的股价在高位进入控盘状态,小阴小阳的方式震荡上行,股价在均线背离的情况下,并未发生剧烈的震荡,因此,此时均线背离已不适用,因为股价进入控盘后的“超强状态”,此时所发生的现象属于另一种均线状态-“均线扭转”。关于“均线扭转”的问题以后再和大家讨论。再例如,沪深大盘在 2001 年 7,8 月份时的大顶破位后,当时也出现了短时间的“均线背离”现象,但是大盘后来所出现的是在均线下方进行下跌抵抗来修复均线背离,此时表明市场进入“极弱状态”,这时的情况下,也不能运用均线背离技术,此时的均线状态也属于“均线扭转”的一种情况。 3,均线背离技术只适用于一般状态下的市场,当市场进入“极强”或“极弱”状态时,应当运用“均线扭转”理论来判断大势。此时的市场状况是有两种情况: A,极强市场。此 时是连续 放巨量突破均线与均 线发生背离,突破后股价在高位强势整理拒绝回调,判断这种现象的关键因素在于“连续”放巨量,成交量的“连续”是十分重要的。 B,极弱市 场 。此 时是连续阴跌破位后所出现无量的下跌抵抗,股价无力回弹,即使股价暂时起稳,也不能进场抢反弹,因为股价是在半山腰被动等待均线下压,属于均线的被动修复,一旦上方的均线压下来,股价仍将破位下跌。5、均线“将死未死”选强势股 。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有两种类型:1、 标准型:在 30 天均线上方,5 天均线勾头下行与 10 天均线刚触碰,两条均线数值相同,然后, 5 天均线开口上行。例:振华港机(600320),2003 年 12 月 12 日,在 30 天均线上方,5 天均线勾头下行与 10 天均线刚触碰,两条均线数值相同,第二天 5 天均线开口上行,且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 13.30 元买入,2004 年 2 月 17 日以均价 17.00 元卖出,每股赚 3.70 元,38 个交易日获利 27.8%。2.强势型:在 30 天均线上方,5 天均线勾头下行接近 10 天均线,但未触碰,然后,5 天均 线开口上行。例:云南铜业(000878),2003 年 12 月 12 日,在 30 天均线上方,5 天均线勾头下行接近 10 天均线后重新开口上行,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 5.00 元买入,12 月 22 日以均价 6.00元卖出,每股 赚 1.00 元,6 个交易日获利 20%。 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可演变成“上山爬坡”型走势。特征:在30 天均线上方,5 天、10 天均线多次出现“将死未死”情形,股价震荡上行。这种走 势是强势股特征,上升潜力大。买入机时:每次出现“将死未死”买入信号均可买入。例:华夏银行(600015),从 2003 年 12 月4 日开始至 2004 年 1 月 7 日这波上升行情,5 天、10 天均线在 30 天均线上方就发生了三次“将死未死”的买入信号,走出一波强势上升行情。 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可推广到任意两条均线。常用的有:1.20 天均线与 60 天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例:沪东重机(600150),2004 年 1月 29 日,20 天均线与 60 天均线出现“将死未死”买入信号,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 5.90 元买入,2004 年 2 月 17 日以均价 7.80 元卖出,每股赚 1.90 元,13 个交易日获利 33.3%。2、20 天均线与 120天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6、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特征:在 30 天均线上方,5 天、10 天均线先死叉(第一次握手)后再金叉(第二次握手)。买入时机:在 30 天均线上方,5 天、10 天均线死叉后再金叉当天,且出现放量阴线便可买进。例:中海发展(600026),2003 年 11 月 18 日,5 天、 10 天均 线在 30 天均线上方发生死叉,11 月 26 日再次金叉,当天出现放量阳线,发出“二次握手”买入信号。以当天均价 7.20 元买入,12 月 23 日以 9.10 元卖出,每股赚 1.90 元, 19 个交易日获利 20.8%。 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可演变成“逐浪上升”形走势。特征:在 30天均线上方, 5 天、 10 天均线多次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股价呈波浪式震荡上行。这种走势,股价有较大上升空间,买入时机:每次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时出现放量阴线均可买入。例:石炼化(000783),从 2003 年 10 月 28 日开始这波上升行情,出现了 6 次“二次握手”买入信号,股价震荡上行,是一只强势股。 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可推广到任意两条均线。常用的有:1、在120 天均线上方,20 天均线与 60 天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例:宝钢股份(600019),2003 年 9 月 22 日,在 120 天均线上方,20 天均线与60 天均线发生死叉,10 月 28 日,20 天均线与 60 天均线再金叉,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 6 元买入,2004 年 1 月 7 日上升到 8.06 元,走出一波强劲上升行情。2、南京水运(600087),2003 年 10 月 22 日,20 天均线与 120 天均线发生死叉,11 月 26 日,两均线重新金叉,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以当天均价 6.10 元买入,12 月 23 日以 8.00 元卖出,每股赚 1.90 元,19 个交易日获利 23.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波上升行情中,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与“将死未死”买入法会交替出现。例:齐鲁石化(600002),从 2003 年 9月 18 日至 2004 年 2 月 10 日这波上升行情中,“将死未死”买入法与“二次握手”买入法就是交替出现,股价震荡上行。大多数强势股都会出现这样走势。7、均线“并线三线开花”选强势股形态特征:120 天、250 天这两条中长期均线极度接近且近乎平行(有时 两条均 线粘合在一起),横走一段时间后,20 天均线从下向上穿越两条已并线的中、长期均线。这种形态的形成是中、长线强势股的标志。买入时机:股价放量向上突破已并线的 120 天、250 天均线,此时, 20 天均 线勾头上行将要穿越 120 天、250 天均线。20 天均线从下向上穿越已并线的 120 天、250 天均线,此时,股价在穿越点上方附近。例 :清华同方 (600100),2003 年 11 月 20 日开始,120 天、250 天均线形成并线,2004 年 1 月 8 日,一根放量阳线向上突破已并线的 120 天、 250 天均线,此时, 20 天均线在两条中、长期均线下方勾头上行。以当天均价 16.40 元买入,2004 年 2 月 18 日以均价 19.40 元卖出,每股赚 3.00 元,20 个交易日获利 18.30%。例:五矿发展(600058),2003 年 10 月 10 日,20 天均线从下向上穿越已并线的 120天、250 天均线,此 时,股价在穿越点上方附近。以当天均价 14.00 元买入,12 月 8 日以均价 18.10 元卖出,每股赚 4.10 元,40 个交易日获利 29.30%。20 天、60 天、120 天均线形成“并线三线开花”也可选到强势股。例:大厦股份(600327),2003 年 12 月 16 日,20 天均线从下向上穿越已并线的 60 天、120 天均线,此时,股价在穿越点上方附近。以当天均价 14.00 元买入,2004 年 1 月 30 日以均价 16.50 元卖出,每股赚2.50 元,23 个交易日获利 17.80%。20 天、 60 天、120 天均线形成的“并线三线开花”更适于次新股。8、 如何利用“均线形态”技巧抄黑马 不同周期的均线结合在一起,技术上有不同的意义。均线长期在低位平躺,类似一条水平线的个股,容易形成宽阔扎实的底部。从形态上看,股价经过长期深幅的调整之后出现放量反弹,并企稳在 30 日线上方,其后不断有成交量温和放大现象,并主动放量上攻触及 120 日均线,投资 者即可等待 30 日、60 日均线走平粘合后进入。股价若能同时站稳在 120 日均线上方,则意味着中长期趋势的逆转。例如菲菲农业自 2001 年 6 月之后一直处在调整格局之中,股价跌幅达到70。今年 8 月份之后 30 日均线慢慢走平,9 月 29 日之后成交量骤然放大,股价开始企稳在 30 日、60 日均线上方,并一度触及 120 日均线, 显示中 线买入机会已悄然来临。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个股中,若目前价位已远离前期密集成交区、前期高点、整理平台这些阻力区,长短均线在低位长时间粘合,股价在均线上下来回震荡,某天股价放大量拉出长阳线,或是向上跳空形成突破缺口,30 日线支撑有力且仍保持上升趋势。此时往往是最佳买点。20 日、30 日向右上角爬行且呈两线保持平行状态,是安全的持股信号。若 30 日均 线保持上升趋势可一路持有,该线不宜出现拐点,若出现,立即离 场。良好的均线形态应是短中长期均线均保持同步平行匀速向上的,这样的涨势长久而稳健。均线系统“过分向上发散,意味已进入快速上扬期,升势可能难以持续。短中长期均线之间的乖离率过大,也意味着短线利润丰厚,随时可能转势或出现回档调整。 股价运行在 120 日、250 日均线之间,两条均线成剪刀之态势,说明股价上行乏力。此时下行的一般是 250 日均线,上行的 120 日均线。根据均 线原理,此时 120 日周期的持股成本在上升,250 日持股者成本在下降,随着股价上升,一方面面临长线买家套现的压力,另一方面主力成本与市场成本同步递增,抛压将会越来越大,犹如推着石头上山,注定升势难以持续。 在均线形态分析中要注意,关于 120 日、250 日均线的作用还体现在分时之中,而且短线效果更加明显。在均线应用中,短周期用长期参数,长 周期用短期参数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例如在五分钟图中,使用 120、250 的参数,常能 寻找到 较佳的买点。九、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小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通道 以日线为例,5 日、10 日、20 日、 30 日均线是多数投资者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系统参数,观察这些均线形成的通道方向对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股票操作重在于趋势的把握,通道描述的是趋势的发展方向,持有上升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赢利,持有下降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亏损。在标准的上升通道中,日 K 线位于 5 日均线的上方、5 日均线在 10 日均线的上方、10 日均线在 20 日上方,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下跌受到均线系统的支撑;而在标准的下跌通道中,情形正好相反,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上涨受到均线系统的压制。 十、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大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压力和支撑 大参数通常以菲波纳奇数字中的 55、89、144、233 和其他的数字如72、113、187、288、384、576、748 等运用较为 有效。这些大参数从数学上讲蕴涵了时间之窗、黄金分割的原理,也是市场上大的时间周期的市场平均成本和成交量的堆积所在,大盘或个股趋势在这些大均线位置出现穿越、停顿或转向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大参数的移动平均线的压力和支撑作用也由此产生。这也为投资者逢低买入和逢高卖出的时机提供了依据。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参数对月线、周线、日线、60 分钟线、30 分钟线、 15 分钟线、 5 分钟线移动平均线设置均有效。 十一、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把握讲究看长做短只有在看清月线、周线趋势后,才能对目前的市场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进入、观望、退出这三种操作策略中作出正确的抉择,并相应制定出长线、中线、短线持股或持币的方案,而真正意义的买入和买出时机的把握却是在日线、60 分钟线、30 分钟线、15 分钟线、5 分钟线的小点上完成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压低成本,这就是看长做短。市场上 80%以上的投资者只看日 K 线,由此操作产生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是显而易见的。 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追踪具有滞后性,其趋势变化从 K 线的变化开始:以日线为例,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其趋势变化最初为 K 线跌破 5 日均线、跌破 10 日均线、跌破 20 日均线、跌破 30 日均线,带动 5 日均线下穿 10 日均线,5 日均线下穿 20 日均线,10 日均线下穿 20 日均线等等一系列过程,价差的叉最初是从 K 线的变化开始的,投资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举例:上证指数的周线图上,清晰地显示大盘在 6 月初周 K 线的长阴首次击穿了 5 周、10 周均线,其后大盘虽在反击中重回 5 周、10 周均线上方,但 6 月后两周连续两根大阴线使得大盘彻底地跌破 5 周、10周均线,其后 5 周均线对 10 周均线、10 周均线对 20 周均线、20 周均线对 30 周均线的下穿完成了下降通道,市场的系统风险由此产生,多数股票一直跌到现在。十二、如何选择均线周期均线系统的周期选择有很多种,从三日到数百日平均移动线都有投资者采用。但是到底应以几日平均移动线做行情判断的参考比较具有实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多数投资人。投资者因为大都倾向短期投机,所以证券公司的均线设置,通常都是短期或短中期均线,比如日、日、日或者日、日、日,极少使用可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的均线。事实上,均线的选择应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而不是过分重视某一种趋势而忽略别的趋势,这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应参考以下几种趋势:短期趋势: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因为日线均线所代表的是一个星期的波动。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所以我们经常以它们代表短期趋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起伏较大,过于敏感。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常用日线、日线、日 线。这是因为日线代表的是一个月股价波动趋势。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 动趋势。日线所代表的是三个月的波动趋势,又正好是一个季度,因此又叫季线,也经常有投资人采用。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人使用。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比较常用的是日线与日线。日 线代表半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半年线。日均线代表的是正好一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年线。总的来讲长期均线走势过于稳重不灵活。为了同时显示这三种趋势与长期、短期、中期,投资大众的平均成本,我们应同时选择这几种趋势,而不能因为个人习惯或爱好厚此薄彼。不能同时观察几种趋势的变动,是不能够做好分析工作的。很多投资者设置一些不常见的均线周期,比如:日、日、日,日等等,目的是担心庄家故意骗线。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只要是短期波动,随时就有主力故意划线的可能。这是因为短期均线最容易操纵,而中长期趋势则很难故意划线,假如所有的投资人参考的均线周期都是日均线,即使主力知道这一点,他又能怎样做骗线?这正是要三种趋势同时考虑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处心积虑的设置一些不常用的均线周期。需要注意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均线系统的基点,是因为在过去,不论是任何的技术指标,包括线的记录,完全是手工记录。所以要将每一只股票的收盘价记录在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得到股票的每日均价,必须要有交易所提供的全部成交记录,才能计算得出。一方面计算数据太大,另一方面资料来之不易,而收盘价较为容易得到,所以就将收盘价作为计算平均移动线的基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方日均线,就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相对来说,越长的周期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并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人必须注意的。 十三、均线 系统在短线技术分析中的意义目前,常用的均 线 系统可以分为季线系统、月线系统两种。季线系统包含 60 日、 40 日、 20 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长期走势;月线系统包含 30 日、 10 日、 5 日均 线,反映了个股的中短期走势。之所以选择30 日均线作为月线系统的基线,是因为我国股市中的中级行情往往以 1 个半月(30 个交易日)为明显的周期,选择该均线更能反映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60 日线由下降转为走平再转为上升,表明该股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得到遏止,此时以中线投资眼光介入的投资者将有所获利。但这种回升,到底是由于长期下跌导致的自然反弹,还是由于主力暗中吸纳导致的股价反转呢?这就需要结合 20、40 日均线进行判断。作为 60 日线的三等分线,它们对中期走势进行了细分。如果主力在底部大力吸纳,由于收集力度较大,往往会造成股价从底部较快回升,使得 20 日、40 日线迅速(注意这里就有角度的问题了)由下向上穿越 60 日线。60日均线在 20、40 日线的托举下止跌回升。如果主力筹码收集速度较快,则均线系统形成底托后,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形成标准的向上发散形态,成交量亦显著放大,但股价涨幅往往并不是很大。此后主力进入洗盘阶段,每日的价量表现趋于无序化,股价呈现横向整理或逐级盘跌,导致季均线系统重新粘合甚至出现死叉。如果是“黑马”,季均线的粘合或走坏往往是很短暂的,且与大盘指数的走坏往往同步出现低点,死叉之后很快又出现金叉,让那些过分看重短线技术指标的投机客无所适从。 在股价突破季线系统后的成交量累积,对于判定个股的上升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如果股价突破属于超跌后的自然反弹,由于缺乏外在的上升动力,反弹幅度越高,上升能量越低,往往以较小的成交量轻松突破季均线压制。而如果有资金在暗中吸纳,则突破均线后成交量会有突然的放大,一则可以制造主力出货、头部显现的假象,二则表明主力的吸筹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市场上的筹码大量换手,而这一区域附近的筹码对于主力来说是重要的底部筹码来源,成交量越大,主力底部吸筹越充分,拉升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当黑马步入试盘及正式拉升阶段后,季均线系统由于反应过于迟缓,将不再发挥效用,取而代之的是月均线系统。 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30 日均线是目前大部分“黑马”拉升时的重要生命线,一旦股价有效跌破该均线,往往意味着“黑马”行情的终结。许多走长牛行情的个股,其股价走势呈现平台整理后再上一个台阶的特征,而这种平台整理的末端经常出现在股价与 30 日线粘合之时。例如中天企业(0540) ,股价自 1999 年 11 月 16 日上穿 30 日均线后,1999 年 12 月 3 日、12 月 8 日,2000 年 3 月 16 日、5 月 17 日,股价均在平台整理触及 30 日线后突破上攻。而 5 日、10 日线组合则是许多强势股的重要参照指标。从短线角度来说,个股在强势上攻时,股价往往贴紧 5 日线运行,中间会经历若干次杀跌洗盘,而洗盘的低点往往就在 10 日线附近,并在一、两天里就应该回到 5 日线之上。当股价拉升较快时,两条均线的距离会拉得较远,其后股价的拉升速度放缓或震荡频率加大,会使得均线开始拉近。但只要股价未能有效击穿 10 日线,而 5、10 日线组合仍保持上升势头,就没有必要考虑抛出股票,下托的均线时间越短,主力越强,有些超级强势股甚至以 3 日线为支撑向上攻击。不过,过快的攻击速度会使能量消耗过快,获利盘积累过多,后期的拉升能力会受到影响,除非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洗盘,否则一旦股价跌破下托线,行情将很快结束。 十四、红鳟鱼股市心法均线粘合大法 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一旦上涨其上涨幅度往往是比较大的。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均线粘合理论早已有之,如张卫星的三线开花、青木的均线流等等,其实道理源于均线粘合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曾盛行一时的“筹码分布”理论,其在某些应用上也与均线粘合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因为,均线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知道,均线是对价格的平均运算(这里只探讨简单加权平均的算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均线粘合形态形成的原因其实就是股价经过长期的震荡整理,使得长、短期均线数值接近形成的,从均线的角度看是均线粘合,从形态的角度看,是箱体整理,从筹 码分布角度看是筹码高度集中。我们知道,股票的运动可以认为是恒动的。其运动的方向就不外是,涨、跌和平。而从以往的 经验和运动的特性我们知道,股票的“平”是相对静止,其必然为其他两种运动模式所代替。由此,我们在选股的时候,找到平盘的股票就显得具有格外的意义了。 那么,如何 寻找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主图指标设定为多均线状态,然后逐一翻阅,人工判断出具有平盘形态的股票。尽管,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可惜太耗费精力。而且,因为视觉的差异,对于一些箱体整理的股票,我们往往认为其波段很明显,会不认为其是平盘整理,其实仔细算算,其上上下下的波段整个的波段空间可能只有百分之几。而一旦股价上扬或下挫,原来看着波段明显的 K 线图形就变成了绝对的横盘形态。因此,我们需要依靠指标来合理的计算来寻找均线粘合的股票。ABS(ma(c,20)-ma(c,90)上面的指标公式的涵义就是计算 20 日均线和 90 日均线差值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小说明这两根分别代表短期和长期的均线直接举例越小,也就越趋进粘合。指标计算后,我 们用排序功能进行筛选,就可以甄选出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了。这里要说明,并不是均线粘合的股票就一定会上涨,因为天下没有绝对的所谓规律。而且,我们在应用中还要注意均线粘合的相对位置,是高位粘合还是低位粘合这一点很重要。关于股价位置高低的判断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高了可以再高,低了可以再低。没有绝对的高低,只有相对的高低。如何判断股价所在的位置的高低呢?其实,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无法判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能够比较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研究,我在原有的指标中进行了优化。请看:ABS(ma(c,20)-ma(c,90)/ma(c,60)如此优化的原因是为了在横向比较的同时引入纵向比较。即,用股票现在的走势和历史的走势进行比较,由此希望可以对未来的操作起到一定意义上的帮助。 十五、炒股要看周均线系统在股市中经常听散户说到:本来看一直股票的走势良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买进以后就不涨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你只注意了日 K 线的涨跌,不知道炒股要看周均线系统。大家知道,通 过周周均线系统可以看出股指的中线运行趋势。周线相对于日线而言,由于其不敏感性, 产生骗线的可能性就小许多,其发出的买卖信号也较日 K 线准确得多。以深证成指为例,2002 年 6 月 24 日在国有股减持方案停止执行的里好刺激下, “6.24”行情爆发,为什么用大盘在高位没有维持多久被迫下行呢?从日线上除了能够看出前期头部压力较大外,看不出其他问题。可是当你打开周均线系统,我们就会对大盘的下行一目了然了,原来是大盘原先始终受制于 30 周均线的压力, “6.24”上涨时周均线很不顺序,上方有 60 周均线的强大阻力。结果深证成指沿着 60 周均线运行了 10 周以后加速下行。再看现在的深证成指的周均线系统:5 周、30周、60 周均线已经上翘,大盘近日的回调在 89 周均线处企稳回升。周 K 线已经脱离了 5、10、20、30、60、89 周均线的压制,周均线系统正在一点一点地理顺。再向前走深证成指的 30、60、89 周均线就将在 3185 点附近成功交汇,也就是说那里近期是很难下破的,也可能成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难以打破的防线。所以本人认为,对近期的大盘可以大放宽心,精选个股中线操作便是。我们再来看一只个股,就以 600011 华能国际为例吧。我们可以从该股的周均线系统看到:上市以后,该股稳扎稳打,第一次上涨到上市最高价附近开始回调, “6.24”虽然创出历史新高,但由于大势的不配合,再度展开回调。这次的回调比较充分,在前期底部缩量止跌、成功企稳,与今年 3 月中旬突破所有均线的压力,展开了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目前该股已经成功反压前期头部,一点一点地向历史高点逼近,在探明底部向上之初是一个较好的中线买入点。现在该股主力机构是放巨量长阳阳突破历史高点,还是在前期高点前展开调整就看该股主力的意愿了。炒股看周均线系统可以使你的目光更敏锐、更长远。技术分析者之所以能够用平均线来分析价格走势,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趋势的特征: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2、稳重的特征:移动平均线不会象日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当平稳.向上的平均线经常是缓缓向上,向下也是这样.要改变平均线的运动趋势相当不容易。 3、安全的特性:通常愈长期的平均线,愈能表现出安全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会轻易地往上往下,必须等市势明朗后,平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经常是市势开始回落之初,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市势落势显著时,才见平均线走下坡.这是平均线的最大特色。 4、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后,平均线也开始向上移动,可以看成是多头的支撑线,市价每次跌回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持股成本增加。5、助跌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后,平均线也由此开始向下方移动,这时平均线成为了空头的阻力线,市价每次反弹至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运动时,每当股价反弹到平均线附近都是卖出的时机,平均线此时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价下跌逐渐趋缓,平均线开始减速下行,此时若股价再次与平均线接近,则可能向上冲破均线开始升势,此时均线的的助跌的功能减弱。十六、捕捉主升浪的均线系统秘诀 1:短线捕捉个股主升浪的前提是:大盘最好是处于涨势阶段,至少也需平稳,最好不要在大跌趋势中炒作。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领头者,看见领头的动了,就马上看第二个以后的股票。所选个股必须是处在上升通道之中,而且 5 日、30 日、 60 移动平均线,呈现双重“黄金交叉”之后,即均线系统发出“炒底买入信号”。 秘诀 2:对于一些前期已出现一定涨幅、随后在高位缩量整理的个股,一旦均线重新向上发散,表明新一轮攻势即将展开。 秘诀 3:对于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一旦其 5 日移动平均线反转向下有效跌穿 10 日移动平均线,则表明该股已处于强弩之末,大势已去,投资者应迅速卖出清仓,获利了结。秘诀 4: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均线亦是如此。均线交叉时一般有一个技术回调,交叉向上回档时买进,交叉向下回档时卖出。5 日和 10 日均线都向上,且 5 日在 10 日均线上时买进,只要不破 10均线。在有趋势市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