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纲分析与后期复习策略_第1页
高考化学考纲分析与后期复习策略_第2页
高考化学考纲分析与后期复习策略_第3页
高考化学考纲分析与后期复习策略_第4页
高考化学考纲分析与后期复习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分析与后期复习策略第一部分 浙江省 2010年考试说明的分析第二部分 浙江省 2010年理综样卷的分析 第三部分 选择题的命题内容及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部分浙江省 2010年考试说明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及官能团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常 见的官能团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能写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 物质的质量、 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1)总体基本保持平衡,个别文字描述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的方向与针对性1、 0910年考纲比较(变化情况比较)2个别知识点要求降低: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了解盖斯定律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3个别知识点要求提高 (增加)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它们(各类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及 重要 应用了解它们(各类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物质过滤、蒸发、萃取、 结晶、 蒸馏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 的物质掌握电子式 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掌握电子式 结构简式、 键线式 的表示方法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 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能 判断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能 写出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v 1、增加的考点 了解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增加了对 光导纤维的认识;v 增加了 镁铝合金 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B选修模块的考试说明2、表述变化的考点v 评价 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改为 了解 ;v 了解阿司匹林、洗涤剂等的合成过程, 洗涤剂 改为表面活性剂 ;v 了解光纤的制造。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和性能。改为了解光纤、纳米材料。第二部分浙江省 2010年理综样卷的分析 1. ( 20062008)浙江卷知识点考查情况变迁:题号 2006 2007 20086 晶体结构与化学键 氧族元素与环保 离子共存(新)7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 电解质关于 PH值的计算 化合物熔沸点高低的判断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 电化学,有关电解池计算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9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原子结构与化合物组成10 无机物之间的反应(沉淀)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计算 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11 电离平衡的移动 实验室氧气的制备 化学平衡移动图象分析12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判断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计算 混合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3 混合液离子浓度计算 化学平衡移动图象分析 电解池中的有关计算26 ( 9分)核外电子层结构与周期表的位置关系 ( 15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与化合物确定 ( 16分)方程式书写、根据方程式计算27 无机推断:元素化合物间的反应 无机推断:离子间相互反应的现象与化合物的确定 无机推断:根据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关原子结构,推断化合物28 性质实验:气体制备、净化与收集,仪器使用 性质实验:仪器连接、试剂选择与现象判断和推理 性质实验:仪器连接方式、尾气处理判断等29有机推断:有机物性质、实验、计算、同分异构体及有机反应书写有机化学:官能团判断、结构式分析有机反应书写有机化学:官能团判断、有机反应及有机物的推断题号 2007 2008 20096 氧族元素与环保 离子共存(新) 7.STS及氢键的知识7 电解质关于 pH值的计算 化合物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8 电化学,有关电解池计算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9.离子浓度与物理性质9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原子结构与化合物组成 10.溶液浓度积常数10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计算 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 11.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判断11 实验室氧气的制备 化学平衡移动图象分析 12.电化学热点 :锂电池12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计算 混合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3.实验化学模块基础知识13 化学平衡移动图象分析 电解池中的有关计算 ( 14分)无机推断:元素化合物间的反应、晶体结构、原子结构的判断26 ( 15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与化合物确定( 16分)方程式书写、根据方程式计算( 15分)化学反应原理:速率及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实验条件的控制27 无机推断:离子间相互反应的现象与化合物的确定无机推断:根据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关原子结构,推断化合物 ( 15分)综合实验方案设计:物质制备与定量分析28 性质实验:仪器连接、试剂选择与现象判断和推理 性质实验:仪器连接方式、尾气处理判断等( 14分)有机化学:有机物基团转化、同分异构体知识、核磁共振谱图分析29有机化学:官能团判断、结构式分析有机反应书写有机化学:官能团判断、有机反应及有机物的推断2.2009年浙江省理综卷与 2010年参考卷的比较 2009年浙江 2010年参考卷 2010年测试卷7氢键与 DNA螺旋体 7环境、能源、高分子等知识 7环境与能源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9离子浓度判断及应用 9有机结构与性质判断9有机结构与性质判断10沉淀平衡移动与转化 10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 10蒸馏装置正误判断11有机结构与性质判断11周期表与结构、性质的关系11周期表与结构、性质的关系12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 12离子浓度与图像分析12物质间的反应与图像的关联13实验化学基本知识 13燃料电池原理分析13电解与图像的综合分析26(14分 ) 根据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关原子结构,推断化合物25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的组成判断,包括:沉淀的转化、 NO2-的性质,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25无机物推断:根据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判断化合物的性质、结构等27(14分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条件控制研究26化学反应原理:平衡的判断、速率的计算、 K值确定、图像分析、现象解释26化学反应原理:平衡的判断、速率的计算、 K值确定、图像分析、现象解释28(15分 )综合实验方案设计:氯气的制法、硅的提纯、滴定法等。对有效数字也有要求。27定量实验与基本操作:定量实验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方案的比较(评价)27定量实验与基本操作:定量实验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方案的比较 , 误操作分析 。19(15分 )有机化学 :基团的转化、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 1H核磁共振谱的分析28有机化学:有机物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有机物推理、同分异构体及有机反应书写28有机化学:有机物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有机物推理、同分异构体及有机反应书写3. 2009年浙江、福建、山东、全国一卷四地区比较浙江 福建 山东 全国7氢键与 DNA螺旋体 6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 9化学与生活常识6氧化还原计算分析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7化学八圈图的应用10多知识点(杂题) 7胶体性质分析9离子浓度判断及应用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11周期表与结构性质8 CO32 与 HCO3 的转化10沉淀平衡移动与转化9有机化学基本知识12有机化学基本知识 9原子结构分析11有机结构与性质判断10水解平衡的移动判断 13元素化合物性质 10电离、水解与 pH12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11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14影响反应速率因素11热化学方程式计算13实验化学基本知识12速率与浓度图表分析15弱电解质平衡判断12有机物结构性质判断13氧化还原与离子反应II卷 (58分 ) II卷 (58分 ) II卷( 50分) II卷( 60分)26(14分 ) 根据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关原子结构,推断化合物23(15分 )元素周期表与物质性质、化学用语、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热化学有关计算28(14分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平衡移动、热化学方程计算、溶解转化与计算、电离常数计算27.(15分 )化学平衡:图表数据分析、实验条件控制27(14分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条件控制研究24(13分 )化学实验、化学与技术、铝土矿中氧化铝提取的工艺流程综合考查29( 12分)电化学知识: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分析与应用28.(15分 ) 性质实验:物质制备、收集与检验,方程式书写28(15分 )综合实验方案设计:氯气的制法、硅的提纯、滴定法等。对有效数字也有要求。25(17分 ) 仪器连接、实验探究、方案评价、气体的收集、化学计算综合30( 16分)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9(15分 )离子检验与物质组成判断19(15分 )有机化学 :基团的转化、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 1H核磁共振谱的分析30(13分 )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运用32( 8分)化学与技术:铝的冶炼30.(15分 ) 有机化学:官能团判断、结构式分析及有机反应书写31(13分 ) 有机物的推断及性质、注意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综合32( 8分)物质结构与性质: C、 Si结构与性质的比较32( 8分)有机化学:有机物推断及结构分析附件 补 充:近 5年浙江高考 实验专题 考 题变 化 趋势内容 考点 特点05年测定含 NaCl杂质的纯碱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仪器及局部装置的使用、操作的目的、误差分析、质量分数计算式、拓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突出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基本操作及实验创新与探究。06年 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局部装置内的反应方程式、各装置加入的试剂、及目的、排水法收集 O2。突出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创新思维。07年设计实验证明混合气体中 H2, CO共存装置的搭配与连接、局部装置及试剂的用途、证明 H2,CO存在的依据。突出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中的创新思维 -检出次序与装置选择。08年 木炭粉还原金属氧化物判断物质元素组成、局部装置内的反应式、局部装置的连接原理及作用、有毒尾气的处理突出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09年 制备四氯化硅局部装置内的反应式、仪器及试剂的用途、仪器及装置的操作目的、指示剂选择、元素推断及质量分数的计算突出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数据分析 。 单因子变量实验设计、定性和定量实验相结合。评价:分析几个为什么?a.0608连续三年未出现原电池、强弱电解质、原子结构等的有关知识;b.盐类水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正误判断已有四年未进行考查; 2010年参考卷出现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说明了什么?c.2010年参考卷与测试卷多次在选择题中出现数据、图像之间的联系 -说明了什么?d.2009年, 2010年参考卷和测试卷对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考查均出现数据与图像的综合 -说明了什么?是否还是成为今年的重要题型呢? e.07年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对集中在氧族元素, 08年集中在Mn及其化合物、金属 Ca和非金属 C上,而新课程中的热点元素矿物元素 Al、 Mg、 Fe;海水中的元素 Cl、 Mg、Na等均未涉及。 09年 主要考察金属 Cu、 Fe及化合物知识。样卷与测试卷分别出现了亚硝酸盐、铝及其化合物等知识 -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 f.关于溶液的 pH值的问题连续五年(包括今年的样卷与测试卷均为出现) -说明了什么?g.2010年样卷出现了定量分析与方案判断 -说明了什么?第三部分选择题的命题内容及变化趋势分析 1近两年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选择题的评价分析【 评价之一 】 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内容【 评价之二 】 选择题命题的变化情况( 1)高考选择题 “ 三少三多 ” 的变化趋势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情境方面( 2)高考选择题的三大特色体现时代意识,综合性和应用性注重科学素养,思辨性和基础性关注科学精神,实践性和探究性( 3)试题的基本特征知识的原理化、能力的多元化、情境的多样化( 3)案例分析特色之一: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案例 1: ( 09年江苏)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 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电解 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案例: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简图 (如右下图所示 ),它是用锌皮制成的锌筒作电极兼做容器,中央插一根碳棒,碳棒顶端加一铜帽。在石墨碳棒周围填满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离子可以通过的长纤维纸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锌、氯化铵和淀粉等调成糊状作电解质溶液;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 :Zn 2NH4+ 2MnO2 Zn(NH3)22+ Mn2O3 H2O关于锌锰干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当该电池电压逐渐下降后,利用电解原理能重新充电复原;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NH4+2e- = Mn2O3+2NH3+H2O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 0.1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g。 题 8图参考模拟试题 1:特色之二:注重思辩性和基础性 案例 2:( 2009年安徽省 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 NH4 H NO3 HCO3 B K Al3 SO42 NH3H2OC Na K SO32 Cl2 D Na CH3CO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