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_第1页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_第2页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_第3页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_第4页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1 p 1961年发现全世界的一例 p 1962年下半年报告了 7例 p 1967年 3月报道了 50例 川崎富作先生川崎富作先生 非猩红热性脱屑 性综合症 2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p了解了解 : 川崎病的病理改变川崎病的病理改变 p熟悉:熟悉: 川崎病的治疗 p掌握: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p掌握: 川崎病的护理 3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概述概述 病因病因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治疗治疗 护理护理 4 概述概述 p 1967年,日本人川崎富作首先报道而得名 p 又称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p 是一种以 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 出疹性疾病 p 临床特征: 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p 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 好发于婴幼儿( 1 2岁多见) 5岁占 80% p 男 :女为 1.5:1 p 冬春季节为高峰期( 12 5月发病较多) p 有自限性 p 多数自然康复,预后良好 p 约 15% 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5 p KD分布于全球所有地区和种族,东方人多发 2003年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 30万例 p 日本每年 5500例, 79、 82、 86年在日本 3次流行 p1982年发病 16,000例 p流行期间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 172 194/10万 p日本从 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 学调查,报道患者总数为 140,873人, p 美国每年 2000例,亚裔人多数 6 我国首次报道 1978年 上海俞善昌教授 北京地区的发病率 已从 1995年的 19/10万 上升到 2004年的 50/10万 7 资料资料 时间 地区 发病率 男 :女 发病季节 1989 1994 香港 25.4/10万 秋季多见 台湾 20/10万 1997 2001 四川 7.06/10万 1.66:1 2000 2004 北京 50/10万 1.83:1 夏季多见 7月高峰 2003.1 12 上海 34/10万 KD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因 8 1997 2001年四川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年四川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年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发病率 4.26/10万 5.21/10万 8.57/10万 7.7/10万 9.81/10万 p 全省共报告了 KD患儿 1811例 p 病死率为 0.08 2 9 病因至今未明 感染:感染: 细菌、病毒、细菌、病毒、 支原体、立克次体 6月以下发病少,提示存在母体保护性抗体 地方性、流行性、季节变化,限于儿童 家庭中几乎没有接触感染 病因病因 10 病因病因 非感染说非感染说 中性洗剂、螨、地毯中性洗剂、螨、地毯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 急性期有超抗原激活机体急性期有超抗原激活机体 免疫系统免疫介导 的全身血管炎 11 病理改变病理改变病理改变病理改变 基 本 病 变 全 层 血 管 炎 波及全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 非特异性血管炎症 血 管 周 围 炎 血 管 内 膜 炎 12 p 期期 (急性期) 约 1 2周 p 期期 (亚急性期) 约 2 4周 p 期期 (恢复早期) 约 4 7周 p 期期 (恢复晚期) 7周或更久 按病变过程分为四期按病变过程分为四期 p 特点: 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 管及其周围的发炎 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 的发炎 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 的浸润及局部水肿 p 特点: 小血管的发炎减轻; 以中等动脉的炎变为主, 多见冠状动脉瘤及血栓 大动脉少见血管性炎变 单核细胞浸润或坏死性 变化较著 p 特点: 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 中等动脉发生肉芽肿 p 特点: 急性炎变大多都消失 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 梗阻、内膜增厚 出现动脉瘤以及瘢痕 形成 13 动脉病变的分布动脉病变的分布 p脏器外的中等或大动脉 n 多侵犯冠状动脉、腋、髂动脉及颈、胸、腹部 其它动脉 p脏器内动脉 n 涉及心、肾、肺、胃肠、皮、肝、脾、生殖腺 、唾液腺和脑等全身器官 14 p 除血管炎变以外,病理还涉及多种脏器,以心肌 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最为显著,可波及传导 系统,往往在 期病变时导致死亡。 p 动脉瘤破裂 及心肌炎是 、 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 p 第 、 期则常见缺血性心脏病变, 心肌梗死可 致死亡。 15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主要表现 心血管症状和体征心血管症状和体征 其他系统伴随症状其他系统伴随症状 p病程多为 6 8周 p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16 主要表现主要表现 p发热发热 p皮肤粘膜表现皮肤粘膜表现 (皮疹、肢端变化、粘膜表现) p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17 发热发热 p最多见 p最早出现 pT38 40 , 热型不定,多为稽留 热,少为驰张热,持续 1 2周 p抗菌治疗无效 18 p 体温持续在 39 40 左右,达数天或数周, 24h波动范围不 超过 1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19 p 体温在 39 以上,但波动幅度大, 24h内体温差达 2 以上 ,体温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 20 皮肤粘膜表现皮肤粘膜表现 1、 皮疹:皮疹: 发热同时或热后不久 p 向心性,多形性 p 以躯干,四肢为多 p 无色素沉着 p 无结痂,水疱 21 2、 肢端变化肢端变化 为本病特点 p 手足硬性肿胀 p 掌跖红斑 p 指趾端膜状脱皮 皮肤粘膜表现皮肤粘膜表现 22 23 24 3、 粘膜表现粘膜表现 p 双眼球结膜充血 ,无分泌物 p 口腔粘膜充血 p 唇红、皲裂 p 杨梅舌 皮肤粘膜表现皮肤粘膜表现 25 唇充血皲裂、杨梅舌 26 27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p发热同时或发热后 3天 p急性非化脓性 p单侧或双侧 p质硬、轻压痛 p直径 1.5cm以上 p一过性肿大(热退后很快消退) 28 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有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有 p发热 p皮肤粘膜表现 p颈部淋巴结非 化脓性肿大 29 心血管症状和体征心血管症状和体征 p 在发病 1 6周出现 p 急性发热期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心音遥远, 心律不齐,心脏扩大,提示有冠脉损害包括冠状 动脉病变( CAD)、 冠状动脉瘤( CAA) p 心肌炎、心包炎 p CAA是最严重的定时炸弹,可致人猝死是最严重的定时炸弹,可致人猝死 p KD患儿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患儿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CAA破裂破裂 30 其他系统伴随症状其他系统伴随症状 KD可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 p 呼吸系统:咳嗽,间质性肺炎 p 神经系统:嗜睡、兴奋、哭闹、抽搐,无菌性脑膜 炎,脑脊液压力轻度 ,白细胞 p 消化系统:腹痛、呕吐、腹泻、麻痹性肠梗阻、肝 大、黄疸 p 其他:关节痛、关节炎 31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p血液检查血液检查 p心血管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 p其他其他 3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 p血象 ( WBC 、中性粒 C , 核左移 ) p血沉增快 p C-反应蛋白增高 p血小板从 23周增多 p免疫球蛋白增高 p部分肝功(转氨酶 、血清胆红素 ) 33 心血管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 p彩超 冠状 A扩张、冠状 A瘤、冠状 A狭窄 p心电图 R波和 T波下降 是预测冠脉损害的主要线索 p冠状动脉造影 34 其他其他 p胸片:肺纹理增多,心影扩大。 p尿沉渣中白细胞( WBC) 数增多,轻度蛋白 尿 35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发热天以上,伴下列项临床表现中项者,排除其他疾 病后,即可诊断川崎病: () 四肢变化 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 端膜状脱皮 () 多形性红斑 () 眼结合膜充血 非化脓性 () 唇充血皲裂 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 () 颈部淋巴结肿大 注:如项临床表现中不足项,但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 损害,亦可确诊为川崎病 36 KD治疗治疗 治疗原则: 无特效,采用抗凝,抗炎控制 血管炎,预防冠脉损害和心肌梗塞 一般治疗 阿司匹林 静脉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其他治疗 37 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 p休息 p营养 水分 p纠正电解质紊乱 38 2、阿斯匹林(、阿斯匹林( ASA) p抗炎,抗凝抗炎,抗凝 30 50mg/kg/d Po tid 热退后 3天逐渐减量至 3 5mg/kg/日 疗程 : 1 3月 如有冠脉病变时,应延长用药时间 首选首选 39 3、静脉丙种球蛋白、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 p可以缩短热程,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 常用方案: 1 2g/kg.次 8 12h 10天内应用效果更好。 效果不好者,可重复使用。 目前最佳方案:目前最佳方案: ASA+IVIG 40 4、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p不宜单独使用。配合 ASA和潘生丁应用, 2mg/kg/日, 2 4周。 41 5、其他治疗、其他治疗 p 抗血小板聚集 除 ASA外,加用双嘧达莫 3-5mg/kg/日 p ATP、辅酶 A p 冠状动脉闭塞可用主动脉 -冠状动脉 搭桥术 p 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行瓣膜成形术 42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 p体温过高 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p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小血管炎有关 p口腔粘膜改变 与小血管炎有关 p潜在并发症: 心脏受损心脏受损 与 CAA等有关 43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p发热护理 p口腔粘膜护理 p皮肤护理 p其他脏器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p药物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