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1页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2页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3页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概念: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有毒食物包括:1、致病菌或经毒素污染的食物,包括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或毒素的污染。2、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3、外形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毒素的物质。4、本身含有毒素,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示能将其除去的食物;5、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原因:1、食物在制备、运输、储存、发放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污染;2、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加之食品中水分充足,适宜的酸碱度及营养条件会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3、生食品在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或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此外还有从事餐饮服务人员中的带菌者造成的污染。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类型1、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2、肉毒杆菌引起的肉毒中毒;3、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中毒;细菌性食物的处理原则中毒后患者多出现呕吐,腹泻、大量失水,遇到这种情况除洗胃外,一般急救原则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并可以适当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纠正休克及其他对症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防止被污染;2、控制细菌繁殖;3、高温灭菌,彻底加热;4、WHO预防食物中毒的10条建议;(1)最好食用经过加工的食物,不吃生食;(2)加工食物时,应加温至70度以上,以杀死病菌;(3)食品不宜长时间存放,并应存放在60度以下,不要把大量热的食品放入冰箱,因为食物来不及限快降温、散热、易染菌;(4)加工过的食品最好尽快吃掉,食物冷却至室温后容易滋生细菌,在室温下存放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5)食用存放过一段时间的食物时,要将食物加热至沸后食用,冰箱不是保险箱,一般在冰箱中存放超过24小时的食品都应加热。(6)加工过的和未加工的食品避免接触,生熟食品混放和直接接触会造成污染。(7)饭前、便后要洗手。(8)保持厨具清洁,接触食物的衣物应该定期更换,使用前应高温消毒。(9)避免昆虫、动物接触食物。(10)清洁的水。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1、黄曲霉毒素毒性:是氰化物的80倍,敌敌畏的100倍,为霉菌毒素之最。2、致癌性:3、预防措施:制定标准:玉米、花生仁、花生油含量不得超过十亿分之二十(20ug/kg);黑斑菌类食物中毒: 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点的番薯,是受黑斑病菌污染所致。黑斑病菌分泌排出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使番薯变硬、发苦,对人体肝脏有剧毒。这种毒素经水煮、火烤均不能破坏。人食用后,可在24小时内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们有高热、头痛、气喘、神志不清、抽搐、呕血、昏迷、甚至死亡。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一、有毒的野菜和野生毒磨菇分类:胃肠毒素,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原浆毒素;肝肾毒素。治疗措施:催吐,洗胃,灌肠,导泻。二、发芽马铃薯中毒中毒原因:龙葵毒:黏膜刺激作用,运动和呼吸系统麻痹,引起脑水肿,充血,红细胞溶血。预防措施:防止生芽,削去变青变绿部分,煮熟煮透,加醋、去皮。三、生四季豆食物中毒中毒原因:皂素,植物凝聚素;预防:煮熟煮透四、生豆浆中毒:中毒原因:胰蛋白酶抑制剂;预防:煮开。五、鲜黄花菜中毒:原因:秋水仙碱预防:抽蕊蓝紫色紫菜中毒紫菜变成蓝紫色,就可能被有毒物质污染,不宜食用。正常紫菜为黑紫色并有光泽。苦杏仁等含 氰甙类食物中毒中毒原因:氰氢酸;毒性:与含铁的细胞色素酶结合,阻止体内氧的传递,使机体呼吸链中止,组织细胞缺氧,导致窒息而死亡。中毒发作速度快。预防:不生吃苦杏仁,木薯煮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