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精细描述方法_第1页
构造精细描述方法_第2页
构造精细描述方法_第3页
构造精细描述方法_第4页
构造精细描述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造精细描述方法 祝大家节日快乐 尽管我们已经超龄 但天真烂漫的童心应该永驻 如果已经失去 请唤醒她吧 因为绚丽多彩的生活需要她 打破常规的思维需要她 精雕细刻的工作需要她 祝大家 永远 怀揣 一颗 天真烂漫的 童心 去生活 去工作 去思维 一、基础地质理论 二、构造精细描述 1、构造精细描述必须提升断裂认知水平 2、 断裂与油藏的关系 3、 精细地层对比是构造精细描述的基础 4、 油藏剖面的制作 5、分层构造平面图的制作 1、水平沉积理论 一、基础地质理论 每个岩层都是在近水平状态下沉积的 目前状态不水平说明发生了构造运动 2、地质事件过程渐变理论 基础地质理论 所有地质事件,包括地球之形成与演化,一切生命之形成与演化等,都是渐变演化而来的。渐变过程中蕴含着 灾变事件 。 沉积(剥蚀)作用是缓慢的 构造作用也是缓慢的 断裂之断距是从无到有逐渐长大的 断裂切割都是“小”断层切割“大”断层 一、基础地质理论 3、岩石体积守恒理论 基础地质理论 厚度守恒 长度(宽度)守恒 地质发育史研究 一、基础地质理论 4、地面与地下岩体的差别 基础地质理论 自由度的不同 受力状态的不同 岩石变形原理与结果的不同 观今鉴古、观上鉴下是有条件的 一、基础地质理论 中原油田是一个极复杂的断块油田,随着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加深,像中原油田这样成熟老区的新发展更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构造精细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只要我们 认识复杂性、把握规律性、思维创造性、工作积极性、成就准确性 ,就一定能够 保持先进性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力度、工作精度)与复杂的地质条件相适应,使我们的认知水平更接近地下客观实际,从而达到开发好这样极复杂断块油田的目的。 二、构造精细描述 复杂性是可以认知的 勘探开发的潜力就在复杂之中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的 认识复杂性 不要人为地制造复杂 把握规律性 自然的都是有规律的 油气藏构造是地下客观存在,是自然的 避免盲目性和局限性 取得预见性 地下构造是有规律的 (一)构造精细描述必须提升断裂认知水平 1、一条断裂也是一条生命 2、断裂的同沉积性 3、断距的本质 4、断距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5、岩块翘倾与断面产状的变化 6、断裂与断裂组合的“正演性” 7、向下消失的断裂与地震资料陷阱 8、断裂切割的“小”切“大 ” 断裂组合的随意性 无切割关系的复杂构造比较容易认识 存在切割关系的构造研究是薄弱环节(难点),也是构造认识取得突破的关键点。 地质断裂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是长期的。就油气勘探开发而言,可以识别的断裂短则活动近百万年,长则活动数千万年或更长。 地质时期的一条断裂就如同一条生命,其成长的历史就是断距从无到有、逐渐长大的断裂发育史。 节理贯穿地下岩体(包括上部未成岩沉积物)并出露地表是断裂的孕育阶段;贯穿的节理发生位移即宣告断裂的诞生;此后的断裂活动过程即是断 距 生长的过程;断裂长期停止活动即宣布一条断裂的消亡。 婴幼年消亡的断层只能是微断裂;中少年消亡的断层是中小断裂;长期活动的断层才可能形成大断裂。 1、一条断裂也是一条生命 在 沉积作用 期活动的断裂 , 其控制横向上沉积厚度的差异; 在 沉积间断期 活动的断裂 , 其控制横向上地层剥蚀厚度的差异或形成地表海拔差 。 2、断裂的同沉积性 断裂的本质是断距。 断距的本质是断裂两盘沉积的厚度差 。 3、断距的本质 断距的地质意义 反映的是下降盘某一标准层上覆地层较上升盘加厚的厚度(含断裂两盘地层剥蚀厚度差和在地表形成的地面海拔高度差)。 就发生在水平岩层中的 单一断裂 而言 , 若不考虑断裂的侧向位移 , 断距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是: 断距在断裂下切段为一恒定值 , 断距最大; 在断裂生长段断距向上逐渐减小 、 直至消失为零 。 断距在断裂生长段的向上减量与断裂生长指数有关 。 4、断距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断裂活动一般都会引起地层产状发生变化 , 此时由钻孔资料确定的断距为视断距 。 视断距 ( 和真断距 ( ( 指 垂直断距 ) 的关系与断层面和地层的切割关系有关 。 4、断距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视断距的大小并不完全代表断裂古落差的大小 。 + ) 式中 为地层倾角, 为断层面倾角。 若 0(即为水平地层),则真断距与视断距相等,其它情况下视断距大于真断距。 4、断距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 式中 为地层倾角, 为断层面倾角。 若 ,则视断距( 0; 若 ,则 0,意味着正断层表现为地层重复,逆断层表现为地层缺失。 4、断距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断裂一经形成 , 断裂面和与之切割的地层层面的相对关系 ( 接触关系 ) 也随之确定 。 随着断裂作用的逐步发展 , 各断块岩体发生相对翘倾 , 与之切割的断面产状也随之发生相应的翘倾 。 我国东部油田许多上陡下缓的断面产状就是这样形成的 。 5、岩块翘倾与断面产状的变化 断裂的发生 、 发展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是可以通过正演模型实现的 。 那些通过正演模型无法得到的断裂与断裂组合都是值得怀疑的 。 6、断裂与断裂组合的“正演性” 正演模型 单一陷落断裂 单一翘倾断裂 简单切割断裂 复杂切割断裂 地垒断裂 差异沉积压实 和 岩层顺层塑性流动而使地层厚度发生变化所形成的断层是典型的向下消失断裂。除 此之 外, 再无其他 下消失 的 断裂。 就地震反射而言,随着深度的增加,地震噪音加大,当噪音达到一定数值时,地震响应的分辨能力急剧下降,本该断开的地震相位完整地连在了一起,从而造成了断裂向下消失的假象。这是地震资料之陷阱所在 。 7、向下消失的断裂与地震资料陷阱 新断裂向下穿过之前业已存在的一条或多条断裂,则形成断裂的切割。 由于在切割发生之初,新断裂的断距必定小于老断裂,因此说断裂切割都是小断层在切割大断层。 8、断裂切割的“小”切“大 ” 正断层切割分类表 切割类型 剖面特征 点间断距 F注 反向切割 F=向切割 上切割 F=切割 F=例 被切割断裂 切割断裂 反向切割 A B A B 下切割 上切割 A B 1 2 2 1 1 4 3 4 3 4 3 2 上切割断裂发生之前 2 1 1 4 3 1 2 3 4 2 3 4 图 1 上切割 地层缺失 2 1 1 4 3 1 2 3 4 4 3 2 图 2 上切割 o 地层假连续 2 1 1 4 3 1 2 3 4 2 3 4 图 3 上切割 o 地层隐重复 2 1 1 4 3 上切割断裂发生之前 3 1 2 4 3 4 2 1 2 1 1 4 3 1 2 4 3 4 3 2 1 图 3 上切割 o 地层隐重复 上切割关系的存在尽管不是大量的,但如若不正确地加以识别,准确地描述局部构造将成为不可能,甚至会使构造认识偏离正确轨道,使原本简单的构造形态更加复杂化 (二) 断裂与油藏的关系 1、断层控制断鼻 2、断鼻控制圈闭 3、圈闭控制油藏 4、高点控制富集 5、同生断层控制砂体展布 (三) 精细地层对比是构造精细描述的基础 正确理解沉积作用与构造作用的关系,重视沉积信息中记录的构造运动信息 沉积厚度信息 无厚度变化 有厚度变化 沉积相信息 不存在局部构造运动 存在局部构造运动 (三) 精细地层对比是构造精细描述的基础 准确确定断点位置并对比断距( 断距对比的依据 是上升盘的地层厚度,而非下降盘的地层厚度 ),结合构造研究标注断层名称。 井斜校正 填写地质分层数据表 地层精细对比的标志: 结合构造综合研究,能够确定每一条断裂的活动起止时间,最大断距等,建立断裂户籍档案。 地质分层数据表 井号 坐标 地面海拔 补心高 层位 测井斜深 井斜 测井垂深 海拔深度 方位 位移 Q 2上 1 主要目的层段分层间隔不大于 50米 (四) 油藏剖面的制作 1、做直线剖面( 1: 5000) 2、多方向做剖面 3、定向井沿井斜方向做剖面 3、多方向剖面的闭合 4、断距在垂向上的变化符合地质规律 5、地层厚度的变化符合地质规律 6、注意剔除黑户口资料 (四) 油藏剖面的制作 制作技巧 1、井深和断层线外延法 2、增加井位法 地质原理上合理 技术上正确 无井剖面(构造研究的最高境界) 增加井点法 (五) 分层构造平面图的制作 1、分层做构造平面图 1: 5000,等直线距 10米及以下 2、多层构造平面图垂向叠合 注意事项 平面图上的断层线走向并不代表断层走向 断层线与地层走向平行时 断层线与地层走向斜交时 设计紧贴断面的双靶定向井,欲使井斜角最小,必须垂直断层走向(做断面图)。 断面图的制作 断层面图可以直观而形象地反映地下断层的产状要素及变化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断点组合是否正确必备图件。 在构造复杂地区,断层组合往往有多解性,此时作断面等值图可以帮助理清断裂组合关系。 精细地层对比 理清建造关系 跨构造单元的长油藏剖面 地震资料的应用 所有剖面的平面闭合 多层平面图的制作与叠合 补充、完善一批短油藏剖面 主要断裂之断面图 描述每一个构造细节,理清低序次断裂之空间展布 新认识的应用 理清断裂切割关系 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油藏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油藏采收率不断提高,油藏开发效果不断改善,开发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文 9 5 块 构 造 井 位 图沙 三 中 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