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脊髓的解剖 n 脊膜 n 硬膜(硬膜外间隙) n 蛛网膜(硬膜下腔) n 软膜(蛛网膜下腔) 2 n 上下界 n 脊髓长度( 44.7,42) n 脊髓节段(颈椎和颈髓 ) n 脊神经 n 颈膨大( C5-T2), 腰 膨大( L1-S2) n 圆锥( S3-Co) n 马尾 continue 3 n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n 颈髓 -1=颈椎 n 上中胸髓 -2=上中胸椎 n 下胸髓 -3=下胸椎 n 腰髓 =胸椎 10-12 n 骶髓 =胸椎 12腰椎 1 back 4 皮 肤感觉的脊髓 节 段 5 皮 肤感觉的脊髓 节 段 back 6 n 后角,侧角( C8- L2、 S2-4),前角 n 上行 n 脊髓丘脑束( 前 束 和侧束) n 后索(薄束,楔 束) n 下行 n 锥体纤维束(皮 质脊髓侧束和 前 束 ) n 锥体外纤维束 7 n 脊髓的血管供应 n 一根脊髓前动脉 (前 2/3) n 一对脊髓后动脉 (后 1/3) n 根动脉 8 Adamkiewicz 9 脊髓常见综合症 n Brown-Sequard Syndrome n Central Cord Syndrome 脊髓空洞症:前联合 皮质脊髓束,侧角( Horner) 后索 前角 脊髓过伸性损伤 n Posterior Cord Syndrome 脊髓痨:后根节,后索 颈椎病:后索( Lhermitte) 脊髓后动脉闭塞 10 n Combined Systems( Posterolateral) Disease 亚联, AIDS的空泡性脊髓病:后索,皮质脊髓束 n Anterior Cord Syndrome 脊肌萎缩:前角 肌萎缩侧束硬化:前角,皮质脊髓束 脊前动脉栓塞:脊髓前 2/3 11 脊髓不同平面损害的临床表现 12 n 上颈段 C1-C3 n 后枕部,肩部疼痛 n 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n 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n 括约肌功能障碍 n 眼震,步态不稳 n 同侧上肢,对侧下肢 锥体交叉外侧 n 面部感觉障碍(前额,颞) 三叉神经脊髓束 n 上肢肌肉萎缩 脊髓前动脉受压 n 9,10,11,12颅神经受损表现 n 强迫头位(与脑膜刺激征不同的是不限于曲颈) 13 n 中颈段( C4-C6) n C5, C6支配肌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平面以下的上 运动神经元性瘫 n 平面以下各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n 括约肌功能障碍 n C5 三角肌,肩甲肌,二头肌,旋后肌,肱桡肌无 力;二头肌反射消失;三头肌反射活跃;桡骨膜反 射反转 n C6 二头肌,三头肌,肱桡肌,旋后肌 n 可影响肋间肌,隔肌( C3-C5), 造成呼吸困难 14 n 下颈段( C7, C8) 及 T1 n 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n 手指钝痛,转颈时电击样感觉 n 下肢上运动元性瘫 n C7 影响腕,指的屈曲; C8, T1 手部小肌肉萎缩 ,形成爪性手 n C7, C8病变尚可造成反向三头肌反射(三头肌无力 萎缩) n Horner症(交感节前纤维通过 T1, T2神经根离开脊 髓)(延髓,颈髓, T1, T2, 椎旁交感节病变均可 造成,难定位) n C7-T1病变易错诊为 ALS( 因为感觉症状可少或无) 15 n 胸段 n 胸腹部束带型疼痛或感觉障碍(可类似肋间痛,腹 膜炎,心脏病,胆囊疾病的疼痛) n 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n 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n 括约肌功能障碍 n Beevor症( T10-11) 16 n 腰骶段病变 n 下腹部,腹股沟,下肢,鞍区疼痛 n L1, L2 屈髋障碍,下肢反射活跃, Babinski+; L3-S2 伸腿无力,足下垂,下肢反射消失, Babinski- n 括约肌功能障碍 17 圆锥病变和马尾病变的鉴别 圆锥 马尾 自发痛 少见,双侧对称,会 阴及股部 突出,严重,呈根痛性 质,可不对称 , 会阴及 下肢 感觉障碍 鞍区,双侧对称,可 有感觉分离 鞍区,可不对称,无感 觉分离 运动障碍 少见 明显,不对称 反射改变 仅踝反射消失 膝,踝反射消失 括约肌障碍 出现早且明显 出现晚 起病情况 较快,双侧性 渐进,不对称 18 脊髓肿瘤 19 脊髓髓内外肿瘤鉴别 髓外肿瘤 髓内肿瘤 自发痛 根性,出现早 难定位的烧灼感 感觉缺失 可为半切型 向下发展 鞍区感觉障碍 常存在 鞍区回避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节段,束颤少 广泛,束颤多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明显,早 晚 腱反射改变 早期增高 晚期增高 病理征 出现早 出现晚 营养改变 不明显 明显 Froins syndrome 早 晚 (Adapted from DeJong RN: The Neurologic Examin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9) 20 n 髓内肿瘤和髓外肿瘤 n 根痛 髓内神经鞘瘤 成血管细胞瘤和皮样囊肿 的根痛发生率亦高 n Brown-Sequard综合症 总的发生率很低 n 斑片状感觉障碍和感觉分离现象 髓内髓外均可 存在 n 感觉缺失发生方向 髓内向下,髓外向上,但鞍 区回避的发生率几乎相同 n 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髓外一般累及一至两个节 段,但马尾部位病变可影响范围广 continue 21 髓外肿瘤 髓内肿瘤 back 22 n 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髓外出现早,但其程度不能 用以鉴别 总之,有根痛,感觉障碍为上升型,上运动神经元 性损害突出的髓外可能大 疼痛难定位,感觉障碍为下降型或存在鞍区回避,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不明显的髓内可能大 只适用于缓慢进展的病程 23 n 实验室检查 n CSF 随影像学发展,渐被替代 椎管阻塞患者 14%在腰穿后加重 一般细胞数正常,糖正常,椎管阻塞 CSF蛋白均 增高 n 平片 直接(椎骨破坏),间接(椎间孔扩大) 24 n 脊髓造影 在没有 MRI情况下,脊髓造影 +延迟 CT是首选方法 MRI结果不明时亦可行造影 n CT 骨结构 n MRI 脊髓肿瘤首选检查方法 25 星型胶质细胞瘤( T1平及增,不规则强化) 26 室管膜瘤( T1平、 T2 、 T1增,均匀强化) 27 成血管细胞瘤(左: T1平及增,右: T1增) 28 脊髓常见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 29 神经鞘瘤的年龄分布 30 脊膜瘤的年龄分布 31 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分布 32 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症状 33 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预后 34 脊髓星形细胞瘤年龄分布 35 脊髓室管膜瘤年龄分布 36 室管膜瘤症状 37 脊髓空洞症 38 脊髓空洞症 n 类型 n 与四脑室相通 10% n CSF循环受阻(不与四脑室相通) 50% n Arnold-Chiari畸形 n 颅底蛛网膜炎 n 颅底凹陷 n 脑膜癌病 n 颅底占位(蛛网膜囊肿、肿瘤、枕叶脑膨出) 39 脊髓空洞症 n 类型 n 脊髓损害 10% n 脊髓外伤 n 放射损害 n 脊髓出血 n 脊髓缺血性损害 n 脊髓炎症( HIV、横贯性脊髓炎) n 神经管闭和不全 n 髓内肿瘤 n 特发性 40 Gardners theory Blockage of the foramen of Magendie Williams theory Chiari malformation Oldfields theory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syrinx 41 脊髓空洞症 n 临床表现 n 隐匿起病、缓慢进展(延髓空洞可进展较快) n 多累及颈段 n 分离性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 n 手肌萎缩、无力 n Horner 、括约肌功能障碍(晚期) n 扩展至延髓(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舌肌萎缩、 眼震、面部感觉障碍) n 脊柱侧弯 42 脊髓空洞症 A: T1加权, B: T2加权 43 脊髓空洞症伴 I型 Chiari畸形和 C2, C3部分融合 44 脊髓血管病变 45 脊髓梗塞 n 病因 n 髓内血管( SLE、结节性动脉炎、粥样瘤 ) n 脊髓前动脉(梅毒、糖尿病、外伤、脊髓 血管造影、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不明原 因) n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手术) n 腹部手术、循环障碍、肿瘤压迫、急性椎 间盘脱出 46 脊髓梗塞 n 临床表现 n 起病急(分钟)、剧烈背痛( 80%) n 截瘫、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n 脊髓休克表现 n 深感觉保存 47 脊髓梗塞 n 实验室检查 n 血糖、血脂、梅毒血清试验、 SLE实验 室检查 n MRI n 脊髓血管造影(考虑 AVM时) 48 49 脊髓出血 n 类型 n 髓内出血 n 脊蛛网膜下腔出血( spinal SAH) n 脊髓硬膜外出血( spinal EDH ) n 脊髓硬膜下出血( spinal SDH ) 50 脊髓出血 n 病因 n 髓内出血 n 外伤 n 血管畸形 n 出血素质 n 抗凝治疗 n 肿瘤出血 n 静脉梗塞 51 脊髓出血 n 脊蛛网膜下腔出血 n 脊髓血管瘤 n 脊髓动脉瘤 n 颅内动脉瘤 n 出血素质 n 抗凝治疗 n 结节性多动脉炎 n 肿瘤出血 n 外伤 n 腰穿 52 脊髓出血 n 脊髓硬膜外出血 n 自发性 n 外伤 n 门脉高压 n 出血素质 n 腰穿 n 硬膜外麻醉 n 硬膜外血管畸形 53 脊髓出血 n 脊髓硬膜下出血 n 出血素质 n 抗凝治疗 n 外伤 n 腰穿 n 血管畸形 n 脊髓手术 n 自发性 54 脊髓出血 n 髓内出血相当少见 n 脊髓 SAH占总 SAH的 1% n 脊髓 EDH是 SDH的 4倍 n EDH好发于儿童及 50-60多岁 n 儿童 EDH好发于颈段,成人 EDH好发于胸 腰段 55 脊髓出血 n 临床表现 n 髓内出血 n 起病急,剧烈背痛,根痛 n 偏瘫或截瘫或四肢瘫 n 平面以下感觉缺失 n 括约肌功能障碍 56 脊髓出血 n 临床表现 n 脊蛛网膜下腔出血 n 起病急,剧烈背痛,根痛 n 头痛 n 脑膜刺激征 n 皮肤血管瘤( Cobb syndrome) 57 58 脊髓出血 n 临床表现 n 脊髓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 n 起病急,剧烈背痛,根痛 n 偏瘫或截瘫或四肢瘫 n 平面以下感觉缺失 n 括约肌功能障碍 59 脊髓出血 n 实验室检查 n 凝血功能 n MRI n CSF n 脊髓血管造影 60 脊髓硬膜外出血 61 脊髓血管畸形 n 类型 n 脊髓动静脉畸形 n 硬膜动静脉瘘 n 脊髓血管瘤 n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n 脊髓动脉瘤 62 脊髓血管畸形 n Anson-Spetzler分类( 1992年) n 型 硬膜动静脉瘘 瘘口在神经根附近的硬脊膜上,由肋间动脉或腰动脉的 硬膜支供血,引流静脉为脊髓表面静脉,最常见,症状 由静脉高压造成 n 型 球型动静脉畸形 髓内单节段 n 型 青少年型动静脉畸形 髓内或髓外,多组血供 n 型 髓外硬膜内动静脉瘘 脊髓表面 63 脊髓血管畸形 n 病因 病因未明 n 早年起病的硬膜内血管畸形可能与遗传有关 n 起病年龄较大的硬膜动静脉瘘可能与外伤有 关 64 脊髓血管畸形 n 临床表现 n 硬膜 AVFs( 型) n 男性, 40岁 n 进行性下肢无力伴括约肌功能障碍 n 下背部疼痛 n 严重的表现为 Foix-Alajouanine综合症 ( 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进展较快,间隙性 跛行) 65 脊髓血管畸形 n 临床表现 n 硬膜内 AVM ( - 型) n 多 30岁 n 脊蛛网膜下腔或脊髓出血 n 盗血(周围低灌注) n 占位(周围压迫) 66 脊髓血管畸形 n 实验室检查 n CSF(脊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 血性) n MRI(流空、扩张的静脉、水肿、出 血)及增强 MRI n 脊髓血管造影 (并发症 脊髓缺血) 67 硬膜 AVF( T2加权) 68 脊髓血管畸形 n 治疗 n 药物 大剂量激素可暂时缓解症状 n 手术治疗 结扎,切除( 型) 血管内阻塞( - 型) 69 脊髓疾病的诊断 70 n 病变部位 n 局灶病变:脊髓压迫症 n 多灶散在: ADEM n 弥散累及多节段的: MS, 脊髓空洞症 n 累及特异传导束的:脊髓痨,亚联,运动神 经元病 71 病因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脊髓损伤 先天畸形 脊髓梗塞 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外伤后并发症(空洞) 脊髓出血 感染 (TB, HIV, syphilis, HTLV) AVM破裂 自身免疫 /炎性( MS) 中毒 /物理因素(电击) 肿瘤 感染(脓肿,脊髓灰质炎) 中毒 /代谢 副癌综合症变性疾病 病程 72 n 症状特征 n 疼痛 急性(分钟)严重疼痛:脊柱骨折,脊髓出血梗 塞,急性椎间盘突出 在数天至数周内发展的疼痛:硬脊膜外脓肿和肿 瘤,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n 运动障碍 进行性痉挛性瘫: MS, 颈椎病,硬膜内髓外肿 瘤,髓内胶质瘤,腰椎间盘突出, AVM, AIDS 脊髓病,亚联, ALS等;同时影响前角的: ALS , 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 73 n 症状特征 n 反射 急性,亚急性脊髓病变(外伤,梗塞,出血,急性 脊髓炎等)病初有脊髓休克 马尾病变:下肢深反射减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