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的实习报告-笔译_第1页
毕业的实习报告-笔译_第2页
毕业的实习报告-笔译_第3页
毕业的实习报告-笔译_第4页
毕业的实习报告-笔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实习报告:笔译 明天是交实习材料的时间,转眼过了 2 个月。 实习期间还是有些收获,不过是不能全写在实习报 告里的。因为报告和作文不同,是不能有太多真情 实感的,而要加之以科学发展观,歌颂学校教育之 类的,才符合要求。不过确实有些感想,便在这里 作个小结,也不好每天傻乎乎地上班下班。 笔译的开始是比较辛苦 笔译其实就是和电脑打交道,一天工作 8 个小 时,除去厕所、电话、和间接性瞌睡的时间,平均 至少有 7 个小时是对着电脑的,当然有些同事闭目 养神时也是对着电脑的,背后一看你会以为他在对 着电脑思考。在一间十几二十台电脑加在一起的房 间里,每天要坐这么久,辐射伤害是很大的,搞不 好哪天突然变异了都不知道,臀部和肩部也会很酸 痛。平常员工之间交流甚少,一天下来听不到几句 人声,文件和问题交流都是 qq 传递的。要静下心 坐得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翻译公司客户所给的文件百分之七八九十是非 文学的,都是建筑、投标、商业、电子、石油、化 工、铁路等等专业性文件。做的时候想坚持什么 “信、达、雅”原则的话基本是作梦,公司要求是 你翻正确了就好。专业性的文件就有专业性的术语, 以前学校老师课堂上用到的比例几乎为零。这些术 语有些公司会给统一的词汇,但是那些既晦涩在网 上又很难查的一般都给不了,因为人家很多也是网 上查的词,还不一定有你的查找的资源多。所以开 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原文看不懂或者觉得语法不 对的情况,这就好比有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用国 语和你说了一些话,但你觉得他说的根本不是人话。 另外,待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起初,我认 为翻译是门要求较高的职业,面试淘汰率也较太高, 自然待遇应该不差。不过实际情况是培训期(其实 每天也在做文件,培训得很少)只有 600 元生活补 助,实习期 1200(加保险) ,转正期实习期+200 左右。翻译公司普遍都是民营企业,不会有什么工 作餐或者提供宿舍之类的,拿的是纯工资。当然, 这些数字是可以根据你的实际工作量和质有所变化 的。至于如何变化,现在还不得而知。 所以,想做笔译的朋友要有个好的心理准备。 这里只有“姐”没有“哥” 学英语的可能很熟悉这种感觉,就是总是处于 一个花团簇拥(也有可能是“草”团簇拥) 、狼少 肉多的状态。出了学校,在公司也还是这样,谈到 前辈的话基本上都是个“姐”:“这个问题可以问 下 a 姐” 、 “你收到 b 姐的文件没” 、 “c 姐说明天放 假” 、 “d 姐找你有事” 、 “e 姐。 。 。 ”等等。 “姐”中 高手是有的,听说成都有个姐是联合国什么什么的 专门翻译,工资是公司,中译英文件她一出手那是 手到擒来,而经理姐的时速是 1000 字,真令我等 高山仰止,俨然一个传说。未来一两年还会涌现出 又一批“姐”们,也会夹着几个“哥”吧。不过, 这些“哥”中应该是不会有我的。 时间一长大家熟了,也无所谓“姐”或是“哥” 了,都还聊得来。吃饭和下班时间,会一起聊聊天、 开开玩笑、等等电梯什么的。上班时,也就不会感 觉是坐在一间网吧里了。 整体来说,我们过得很和谐。 我也在乎工资 找工作那段时间,网上很流行某些商业奇才、 外企骄子或是 hr 专家的职场语录。我就见过一些, 诸如刚进去的时候不要计较工资、要踏实肯干、给 领导倒茶扫地、什么杂活都包了之类云云。我没有 反驳的意思,毕竟是经验之谈。但有些人可能误解 了一些意思,比如不要计较工资。 许多应届生出来都把“工资”默认为是和领导 交流时的敏感词。于是乎,培训期过去半月了,工 资没发,我也不好去找领导问为什么。有个女生是 培训期+1 月过了都没去问,忍道真是到了一定境 界,定属“姐”材。梅说,应该问的,这个是员工 的基本权利。我觉得有理,于是就去问了“姐” , 原来是总经理发工资,而他本身又不知道我们过了 培训期这回事,民意通过“姐”才传达到。后来来 了些新员工,可能也深受 hr 语录毒害,培训期过 后不敢询问工资。我于是引用了梅的话,他说: “压榨年代,何来权利” 。又是一个忍道高手。后 来我还是去问了姐,因为我没钱了,发现原来以后 的工资是统一 15 日发的。 我认为,把这些事问清楚本身并没有什么。不 要计较工资是不要老想着加薪、提高待遇、嫌工资 低的事,并不是说你啥事都不闻不问。 电脑基本知识很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译的器是电脑, 要利器就要对电脑知识(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 信息搜索能力和辅助翻译软件)有一定了解。实习 期间,有些女生由于 word 知识掌握不够,仅由于 一些小毛病弄了半天,甚至有时候做完了文件没保 存就出问题了。现在的因特网这么发达,想象解决 这些问题真是易如反掌,特别是那些常见的问题, 随便百度一下,谷歌一下,有道一下或是问“姐” 一下,答案就是丰富多彩的。有的网友解答得是有 声 有色,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排比都有的。 当然,前提是你这个问题要说对才行。常用的快捷 键知识是必须的,表格排版也要掌握。trados 翻 译软件暂时没教,这个估计水平到一定境界才好用, 不然你翻译的本身都错了,还去保存起来岂不误人 子弟。我看公司这边的“姐”都很少用。 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对电脑知识比较感兴趣,掌 握得还好。所以,翻译时诸如排版、查单词、打字 速度等,我都没什么问题,因此我整体翻译速度还 算是前位。不过,自己翻译的质量我还是不太敢恭 维。 实习过来,我也曾觉得笔译很无聊、待遇很差, 也曾诸多抱怨,不过我知道自己还是喜欢这个行业。 屈原说, “亦余心之所向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我想,翻译便是我心中现在向往的美好事物之一, 好在还不需要玩命。 /p 明天是交实习材料的时间,转眼过了 2 个月。 实习期间还是有些收获,不过是不能全写在实习报 告里的。因为报告和作文不同,是不能有太多真情 实感的,而要加之以科学发展观,歌颂学校教育之 类的,才符合要求。不过确实有些感想,便在这里 作个小结,也不好每天傻乎乎地上班下班。 笔译的开始是比较辛苦 笔译其实就是和电脑打交道,一天工作 8 个小 时,除去厕所、电话、和间接性瞌睡的时间,平均 至少有 7 个小时是对着电脑的,当然有些同事闭目 养神时也是对着电脑的,背后一看你会以为他在对 着电脑思考。在一间十几二十台电脑加在一起的房 间里,每天要坐这么久,辐射伤害是很大的,搞不 好哪天突然变异了都不知道,臀部和肩部也会很酸 痛。平常员工之间交流甚少,一天下来听不到几句 人声,文件和问题交流都是 qq 传递的。要静下心 坐得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翻译公司客户所给的文件百分之七八九十是非 文学的,都是建筑、投标、商业、电子、石油、化 工、铁路等等专业性文件。做的时候想坚持什么 “信、达、雅”原则的话基本是作梦,公司要求是 你翻正确了就好。专业性的文件就有专业性的术语, 以前学校老师课堂上用到的比例几乎为零。这些术 语有些公司会给统一的词汇,但是那些既晦涩在网 上又很难查的一般都给不了,因为人家很多也是网 上查的词,还不一定有你的查找的资源多。所以开 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原文看不懂或者觉得语法不 对的情况,这就好比有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用国 语和你说了一些话,但你觉得他说的根本不是人话。 另外,待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起初,我认 为翻译是门要求较高的职业,面试淘汰率也较太高, 自然待遇应该不差。不过实际情况是培训期(其实 每天也在做文件,培训得很少)只有 600 元生活补 助,实习期 1200(加保险) ,转正期实习期+200 左右。翻译公司普遍都是民营企业,不会有什么工 作餐或者提供宿舍之类的,拿的是纯工资。当然, 这些数字是可以根据你的实际工作量和质有所变化 的。至于如何变化,现在还不得而知。 所以,想做笔译的朋友要有个好的心理准备。 这里只有“姐”没有“哥” 学英语的可能很熟悉这种感觉,就是总是处于 一个花团簇拥(也有可能是“草”团簇拥) 、狼少 肉多的状态。出了学校,在公司也还是这样,谈到 前辈的话基本上都是个“姐”:“这个问题可以问 下 a 姐” 、 “你收到 b 姐的文件没” 、 “c 姐说明天放 假” 、 “d 姐找你有事” 、 “e 姐。 。 。 ”等等。 “姐”中 高手是有的,听说成都有个姐是联合国什么什么的 专门翻译,工资是公司,中译英文件她一出手那是 手到擒来,而经理姐的时速是 1000 字,真令我等 高山仰止,俨然一个传说。未来一两年还会涌现出 又一批“姐”们,也会夹着几个“哥”吧。不过, 这些“哥”中应该是不会有我的。 时间一长大家熟了,也无所谓“姐”或是“哥” 了,都还聊得来。吃饭和下班时间,会一起聊聊天、 开开玩笑、等等电梯什么的。上班时,也就不会感 觉是坐在一间网吧里了。 整体来说,我们过得很和谐。 我也在乎工资 找工作那段时间,网上很流行某些商业奇才、 外企骄子或是 hr 专家的职场语录。我就见过一些, 诸如刚进去的时候不要计较工资、要踏实肯干、给 领导倒茶扫地、什么杂活都包了之类云云。我没有 反驳的意思,毕竟是经验之谈。但有些人可能误解 了一些意思,比如不要计较工资。 许多应届生出来都把“工资”默认为是和领导 交流时的敏感词。于是乎,培训期过去半月了,工 资没发,我也不好去找领导问为什么。有个女生是 培训期+1 月过了都没去问,忍道真是到了一定境 界,定属“姐”材。梅说,应该问的,这个是员工 的基本权利。我觉得有理,于是就去问了“姐” , 原来是总经理发工资,而他本身又不知道我们过了 培训期这回事,民意通过“姐”才传达到。后来来 了些新员工,可能也深受 hr 语录毒害,培训期过 后不敢询问工资。我于是引用了梅的话,他说: “压榨年代,何来权利” 。又是一个忍道高手。后 来我还是去问了姐,因为我没钱了,发现原来以后 的工资是统一 15 日发的。 我认为,把这些事问清楚本身并没有什么。不 要计较工资是不要老想着加薪、提高待遇、嫌工资 低的事,并不是说你啥事都不闻不问。 电脑基本知识很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译的器是电脑, 要利器就要对电脑知识(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 信息搜索能力和辅助翻译软件)有一定了解。实习 期间,有些女生由于 word 知识掌握不够,仅由于 一些小毛病弄了半天,甚至有时候做完了文件没保 存就出问题了。现在的因特网这么发达,想象解决 这些问题真是易如反掌,特别是那些常见的问题, 随便百度一下,谷歌一下,有道一下或是问“姐” 一下,答案就是丰富多彩的。有的网友解答得是有 声 有色,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排比都有的。 当然,前提是你这个问题要说对才行。常用的快捷 键知识是必须的,表格排版也要掌握。trados 翻 译软件暂时没教,这个估计水平到一定境界才好用, 不然你翻译的本身都错了,还去保存起来岂不误人 子弟。我看公司这边的“姐”都很少用。 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对电脑知识比较感兴趣,掌 握得还好。所以,翻译时诸如排版、查单词、打字 速度等,我都没什么问题,因此我整体翻译速度还 算是前位。不过,自己翻译的质量我还是不太敢恭 维。 实习过来,我也曾觉得笔译很无聊、待遇很差, 也曾诸多抱怨,不过我知道自己还是喜欢这个行业。 屈原说, “亦余心之所向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我想,翻译便是我心中现在向往的美好事物之一, 好在还不需要玩命。 /p 明天是交实习材料的时间,转眼过了 2 个月。 实习期间还是有些收获,不过是不能全写在实习报 告里的。因为报告和作文不同,是不能有太多真情 实感的,而要加之以科学发展观,歌颂学校教育之 类的,才符合要求。不过确实有些感想,便在这里 作个小结,也不好每天傻乎乎地上班下班。 笔译的开始是比较辛苦 笔译其实就是和电脑打交道,一天工作 8 个小 时,除去厕所、电话、和间接性瞌睡的时间,平均 至少有 7 个小时是对着电脑的,当然有些同事闭目 养神时也是对着电脑的,背后一看你会以为他在对 着电脑思考。在一间十几二十台电脑加在一起的房 间里,每天要坐这么久,辐射伤害是很大的,搞不 好哪天突然变异了都不知道,臀部和肩部也会很酸 痛。平常员工之间交流甚少,一天下来听不到几句 人声,文件和问题交流都是 qq 传递的。要静下心 坐得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翻译公司客户所给的文件百分之七八九十是非 文学的,都是建筑、投标、商业、电子、石油、化 工、铁路等等专业性文件。做的时候想坚持什么 “信、达、雅”原则的话基本是作梦,公司要求是 你翻正确了就好。专业性的文件就有专业性的术语, 以前学校老师课堂上用到的比例几乎为零。这些术 语有些公司会给统一的词汇,但是那些既晦涩在网 上又很难查的一般都给不了,因为人家很多也是网 上查的词,还不一定有你的查找的资源多。所以开 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原文看不懂或者觉得语法不 对的情况,这就好比有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用国 语和你说了一些话,但你觉得他说的根本不是人话。 另外,待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起初,我认 为翻译是门要求较高的职业,面试淘汰率也较太高, 自然待遇应该不差。不过实际情况是培训期(其实 每天也在做文件,培训得很少)只有 600 元生活补 助,实习期 1200(加保险) ,转正期实习期+200 左右。翻译公司普遍都是民营企业,不会有什么工 作餐或者提供宿舍之类的,拿的是纯工资。当然, 这些数字是可以根据你的实际工作量和质有所变化 的。至于如何变化,现在还不得而知。 所以,想做笔译的朋友要有个好的心理准备。 这里只有“姐”没有“哥” 学英语的可能很熟悉这种感觉,就是总是处于 一个花团簇拥(也有可能是“草”团簇拥) 、狼少 肉多的状态。出了学校,在公司也还是这样,谈到 前辈的话基本上都是个“姐”:“这个问题可以问 下 a 姐” 、 “你收到 b 姐的文件没” 、 “c 姐说明天放 假” 、 “d 姐找你有事” 、 “e 姐。 。 。 ”等等。 “姐”中 高手是有的,听说成都有个姐是联合国什么什么的 专门翻译,工资是公司,中译英文件她一出手那是 手到擒来,而经理姐的时速是 1000 字,真令我等 高山仰止,俨然一个传说。未来一两年还会涌现出 又一批“姐”们,也会夹着几个“哥”吧。不过, 这些“哥”中应该是不会有我的。 时间一长大家熟了,也无所谓“姐”或是“哥” 了,都还聊得来。吃饭和下班时间,会一起聊聊天、 开开玩笑、等等电梯什么的。上班时,也就不会感 觉是坐在一间网吧里了。 整体来说,我们过得很和谐。 我也在乎工资 找工作那段时间,网上很流行某些商业奇才、 外企骄子或是 hr 专家的职场语录。我就见过一些, 诸如刚进去的时候不要计较工资、要踏实肯干、给 领导倒茶扫地、什么杂活都包了之类云云。我没有 反驳的意思,毕竟是经验之谈。但有些人可能误解 了一些意思,比如不要计较工资。 许多应届生出来都把“工资”默认为是和领导 交流时的敏感词。于是乎,培训期过去半月了,工 资没发,我也不好去找领导问为什么。有个女生是 培训期+1 月过了都没去问,忍道真是到了一定境 界,定属“姐”材。梅说,应该问的,这个是员工 的基本权利。我觉得有理,于是就去问了“姐” , 原来是总经理发工资,而他本身又不知道我们过了 培训期这回事,民意通过“姐”才传达到。后来来 了些新员工,可能也深受 hr 语录毒害,培训期过 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