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县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县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县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县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与 时俱进,开拓创新,战胜了洪涝、干旱和非典等自然灾害, 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事相结合,发展思路逐步 明晰 XX 年,县委、县政府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聘请专家对 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研讨,在全县开展“思想 解放,思路提升”的大讨论,确定了“融城强县”的发展 战略。县域从南、西、北三面融入 XX,形成“多点对接、 分而富之”的发展格局。制定了“工业兴县、园区兴工” 的发展方针,去年进而提出“突出一点两线,激活 三大板块”的经济工作重点。在 XX 年第七次党代会上 提出了“建设省会新城区”的奋斗目标,今年又将年度目 标锁定为“全面跻身全省三强县”。至此,望城县域发展 思路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狠抓经济结构大调整、 区域经济大开放、财源建设大推进,县域综合实力跻身全 省五强。XXXX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 49.7 亿元增加到 67.2 亿元,年均增长 10.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 24.2:43.4:32.4 优化为 20.2:45.5:34.3;财政收入由 2.1 亿元增加到 5.2 亿元,增长 146.1%,地方财政收入由 1.4 亿元增加到 4.2 亿元,增长 197.8%,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 入年均增长 35%和 43.9%,增幅连续三年居 XX 地区之首;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12.8 亿元增加到 16.1 亿元,年均 增长 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3.3 亿元增加到 39.2 亿元,年均增长 43.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946 元增加到 3700 元,年均增长 8.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直逼全省三强 县。 1、坚持园区兴工,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坚持“工业兴 县、园区兴工”发展方针不动摇,取得明显成效。着眼于 打造全省一流工业园,完成了 83 平方公里的工业园规划编 制,精心构筑以工业园为依托的县域“三大板块”。县域 中部以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为依托,对接 XX 高新技术开 发区,重点发展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高星 板块”。县域南部以含浦科教产业园为依托,对接岳麓山 大学城,主攻精细化工、教育科研、传统建材、科教后勤 等产业,打造“含坪板块”。县域东部以河东工业园为依 托,对接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港城,紧紧抓住 XX 电厂 和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落户的契机,着力培育能源工业, 打造“河东板块”。目前,全县以园区为支撑的“三大板 块”共落户企业 280 余家,经济总量达 47 亿元,占全县经 济总量的 70%。园区的蓬勃兴起,推动了工业快速发展。XX 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19.2 亿元,比 XX 年增长 31.2%,年均 增长 9.5%;完成工业总产值 60.4 亿元,比 XX 年增长 34.2,年均增长 10.3;规模企业 94 家,规模工业总产 值 24.7 亿元,比 XX 年增长 57,年均增长 15.6。 2、加强基础建设,区位优势大幅提升。强力实施“环 境先导工程”,不断提升县域竞争优势。城镇建设方面, 县城“十路一园”建设全面拉开,“一环三纵七横”的城 区骨架已经形成,县行政中心、县城公园即将开工;丁字、 星城、雷锋三镇跻身全省首批 50 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行列; 坪塘、含浦、桥驿、黄金等乡镇步入城镇建设快车道,全 县形成了环绕省会、多点对接、众星拱月的小城镇发展格 局。公路建设方面,近几年县本级公路建设投入 10 多亿元, 新修改造公路 39 条 478 公里,随着高乔大道及其南接线和 车站大道、站前大道等顺利通车,投资 3.2 亿元、100 米宽 的金星大道即将竣工,以及长潭西线、莲花大道的动工修 建,全县形成以 9 条融城主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四通八 达、园区路网纵横交错的交通格局,望城到市区的车程缩 短到 10 分钟。水利建设方面,投资 4.7 亿元,加固大堤 50 多公里,完成了大众垸、翻身垸等重点堤垸的处险加固和 其它堤垸、水库的治理,防洪能力显著提高。另外,新建 变电站 7 座,基本完成农网改造;完善了通讯网络和重点 区域的自来水供应网络,完成了 XX 城区至雷锋镇的引水工 程,含浦、丁字供水工程加紧进行。 3、扩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始终坚持打好 招商引资“第一菜单”。成功举办了台商投资区推介洽谈 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闻发布会、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 推介会、香港投资洽谈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严格实 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建立了投资近 100 万元的政 务服务中心,营造了一个亲商、富商、安商、乐商的良好 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投资者。XXXX 年,累计引进 项目 437 个,协议引进资金约 280 亿元,实际到位市外境 内资金 42.2 亿元,到位外资 9027.2 万美元。已有省发改 委、省农业厅、省新闻出版局等 8 个省直厅局和中联重科、 旺旺公司等 16 家上市公司及世界 500 强企业比利时优美科 公司投资望城。特别是 XX 年,积极化解“非典”、旱灾等 不利影响,成功签约项目 106 个,其中外资项目 9 个,工 业项目 74 个,总投资过亿元的 22 个,过千万元的 46 个; 合同利用资金 96.8 亿元,实际到位市外境内资金 22.7 亿 元。投资 150 亿元的 XX 电厂、30 亿元的黑麋峰抽水蓄能电 站、20 亿元的 XX 印刷包装科技示范基地的落户,标志着招 商引资在引大引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4、打造都市农业,农村经济日益繁荣。我们按照“服 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农业发展方针,以国家农业科技园 建设为重点,成功引进了隆平高科、湖南湘云等 13 个种养 项目和旺旺、沐林、宾佳乐等 12 家龙头企业,年产值达 20 亿元。利用近城优势,做足“城”字文章。建立了雷锋真 人桥村的苦瓜、白箬光明村的辣椒、坪塘靳江的韭菜、星 城湘江的榨菜等 10 多个千亩以上蔬菜基地。大力发展以休 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相继建立了百果园、 锦绣山庄等 40 个休闲旅游场所,引进了普瑞温泉大酒店, 第三产业亮点频现。以派派、亚华宾佳乐等龙头企业为依 托,做优“奶”字文章。建成奶牛示范场 13 个,推进万头 奶牛基地建设。结合退田还湖、还水和农业结构调整,做 活“水”字文章。大力发展避灾农业,闸蟹、鳜鱼、珍珠 等特种水产养殖达 2.6 万亩。XX 年实现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 21.6 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 13.2 亿元,分别比 XX 年增长 17.7、16.0%,年均增长 5.4、5.2。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县乡企业改革方面,1997 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推出以出 售为主的乡镇企业改制,到 XX 年,全县 216 家乡镇企业全 部完成改制。5 家县属国有企业已改制 4 家,2457 名职工 中已置换身份 1798 人。机构改革方面,近三年来,全县县 直机关、乡镇共精简机构 189 个,减少编制 425 名,分流 344 人。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制定了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规 划,出台了人才兴业工程若干意见,建立了县乡村 三级人才信息网络,举办了两届“相约雷锋故乡”大型人 才招聘会。近三年来,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了 325 名国家 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为企业单位引进各类人才 XX 多人。 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全面推行预算编制改革,完善了综合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对全额单位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完 善了政府采购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实行了定点维修、 统一保险。建立基建预决算“三审”制度,防止了税收流 失。稳妥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搞好转移支付,切实减轻了 农民负担。教育改革方面,“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 结构工资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实施,全系统精简人 员编制 8%,每年为财政减少支出 300 万元。同时,粮食企 业股份制改造不断深化,成为全省先进,得到国家粮食总 局的肯定。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弱势群体得到有 效救助,XX 年实施“光明行动”,政府贴资对近 800 名白 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XX 年创造了全市失业率最 低的好成绩。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全面 落实。商业、供销、物资、外贸等流通企业改革全面推进。 四、坚持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我们始终坚持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 设有机结合,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圆满举办纪 念雷锋同志诞辰 60 周年、“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四十周 年、庆祝建县 50 周年、庆祝建党 80 周年活动,成功承办 了全国“五城会”男子篮球赛、纪念郭亮烈士诞辰 100 周 年等大型活动。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乡镇、文明 单位、文明卫生县城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创建省级卫生县 城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县雷锋中专和职业中专跻身全国重 点,县一中和雷锋学校跨入省重点中学行列。近年来先后 获得全省计生模范县、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等称号。 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全县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于抓 基层、打基础,开展了县创基层组织建设全国先进县、乡 创六好乡镇党委、村创五好村党支部的“三级联创”活动。 在全县 420 个村的基层党员中进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学教活动,坚持每年举办一期以上村支部书记培训班, 3 年来共在 69 个村开展了建设扶贫,率先在全省推行了 “两推一选”的支部换届选举方式。选派了一批科局级干 部赴香港、广东、深圳、江苏等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抽 调了一批中青年后备干部到乡村培养锻炼,县乡干部队伍 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