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中学始建于 1958 年, 办学 51 年。学校位于*县西 南方向,属农村偏远山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 103 亩, 固定资产 500 余万,拥有教学楼及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 室、微机教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等;是一所环境 独特、富有特色的全日制公办学校。 学校现共有教学班 15 个,学生 754 人。教职工 53 人 中,其中教师 52 人,教师本科率 50%,专科率约 48%。 XX 年以来新一任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坚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宽容解 决一切,团结压倒一切,尊重先于一切,学习重于一切, 人格高于一切”为座右铭,力创和谐校园环境,办人民满 意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健体、尚德、朴学、 励志”的校训精神,逐步形成了“向上、求真、至善、尽 美”的校风,“敬业、乐群、省身、尚真”的教风和“博 学、善思、求索、笃行”的学风。 二、学校一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1、在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校两基成果 得到巩固。适龄少年入学率 87.7%,小学生升入初中比例 100%,初中三年保留率为 94.6%,初中报考率为 100%。由于 受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生辍学有所升高,辍学率 为 3.3%,略低于国家要求。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由于我校历史较久、地处偏远,近几年来校舍破旧, 为改变校舍建设落后的面貌,我校自 XX 年以来,得到县政 府和县教育局及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XX 年投资 7.2 万元兴建机井一口,08 年斥资近 10 万元兴建饭棚一个, 大大的提高了我校为师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08 年至今, 学校动工兴建了学生宿舍两栋,共投资 246 万余元。学生 宿舍一号楼 1580 平方米,内含卫生间、洗刷间,可满足 400 学生的住宿,巳交付使用。建筑面积 1500 多平方米的 学生宿舍二号楼也即将完工、投入使用。另外,县政府和 县教育局还筹集 30 余万元,完善了学校的辅助设施:新建 围墙 500 多米;对学生食堂改造、完善服务设施;对校园 的外部电线线路进行了改造;统一订制了学生公寓床架等, 改变了学校破旧面貌,改善了办学条件,赢得了全校师生 和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学校办学条件的综合改善,为今 后的发展,赢得了后劲,注入了新的活力。 3、师生健康卫生防疫工作常抓不懈。 面对甲型 H1N1 流感的肆虐,学校采取了有力的措施, 并得到了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走门串户做好宣传,让 家长配合我校的防治措施,使流感没有集体性暴发。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随着对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实现育 人的途径中环境对于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校在不断改进校园硬件设施的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提 到日程上来。 尤其是在我县教育局曾局长的大力倡导下,我校以“校 训”为主线,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既重传统文化 的教育,又重现代文化的熏陶。本着“让每一块墙壁都说 话,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的原则,寓教育于校园美的环境 之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生浸润于这样健 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呼吸着充满文化的空气,定 会凝炼出高雅脱俗的特有气质。 我们强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打造文化校园。政工处、教务处、校团委认真组织开展校 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学校每天三餐的广播,大力弘扬正气、宣传先进文化,树 立正面典型;校团委组成专门的编辑队伍,及时报道学校 的大事和新闻,展示名师、名生风采和校园里的好人好事 等,很受学生欢迎。我校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 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充分利用团队资 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师生员 工中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60 周年,学校组织了“唱响革命歌曲,弘扬民族 精神”的合唱比赛活动,师生精神振奋,热情高涨,很受 教育。一年一度的师生元旦联欢会、秋季运动会、第二课 堂的文体活动已成为我校经典活动。 同时,我们以办学理念、制度文化为载体,丰富学校 文化建设。我们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文化立校” 。因此,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训、座右铭等都是围绕 同一个精神内容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健体、尚 德、朴学、励志”的校训精神,逐步形成了“向上、求真、 至善、尽美”的校风,“敬业、乐群、省身、尚真”的教 风和“博学、善思、求索、笃行”的学风。学校坚持“一 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用美的教育塑造美的 新人”为育人目标,以“宽容解决一切,团结压倒一切, 尊重先于一切,学习重于一切,人格高于一切”为和谐校 园座右铭,完成了一个学校的基本文化构架。例如对教师 的管理,我们坚持以情感奠基础,目标为导向,制度做保 障。我们抓住以教师为本这个关键,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 现代教育发展的、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领导 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投入,用真情管理。我们带头严 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 对个别教师存在的问题,校领导都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做通说服解释工作,使教师心悦诚服、心情舒畅地投入工 作。做到以情动人,亲自慰问因病住院的教职工,并且积 极组织教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每逢重大节日,组织联欢和 庆祝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愉悦教师的身心。这一切, 尽显人文关怀,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我们拥有一个幽雅洁净的校园,书香漫溢的校园,和 谐愉悦的校园,文明向上的校园。这样的校园家长满意、 教师舒心、学生喜欢。 5、坚持人文德育理念,培育德业并进新人。 学校始终坚持“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的教 育理念,坚持正面灌输、潜移默化、正面疏导、以身作则 的德育教育的原则;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渗 透性、时效性、双向性;实现德育管理工作认识到位、内 容到位、组织到位和教育活动到位。 政工处紧紧抓住养成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这两条主线, 从行为习惯和思想教育两方面着手,努力促进学生良好习 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为使学生真正在养成教育中取得好的成绩,我校学期 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生活感恩、 安全法制”等教育,为养成教育的落实打下了思想基础, 从学生进入校门开始,加强卫生习惯的养成,通过检查评 比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保持班级、个人卫生,既 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在检查评比中又养成了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是我 校重要教育内容,在今年的国庆长假时,我校三班的刘喜 艳同学父母发生车祸,父亲死亡,母亲重伤。在第一时间, 全体师生自发地组织了捐款,向刘喜艳同学表达了真挚的 的爱心。 6、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 工作放在首位,努力在校内营造稳定的校园环境,安全的 学习、工作环境,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杜绝了校园暴力, 从根本上保障了师生的人身安全。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 育,开设心理健康课,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 心理疏导,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 展。 由于我校地势高低不平,交通不畅,学生又具有活泼 好动的特点,为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建立了教师安全疏 导制度,班级设安全委员,负责教室内的安全,做好隐患 排查工作,使学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开展及时有力,多次邀请公安干 警、法制副校长对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师生守 法的自觉性,近年来我校没有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7、坚持科研兴校目标,争创教学新篇章。 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教学工作是 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和发 展。多次派出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和 教师角色的转变有了清醒的认识;创造条件,拓展渠道, 安排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竞赛,大量汲取先 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立足于常态课的研究,积极开展 “教、学、研、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校长、主任深入 课堂与不同年级学科的教师一起进行听课、说课、评课, 教研做到了和谐参与,共同进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学 性、规范性,使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 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锤炼出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 三、努力方向 我们深知,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使学校面貌发生 了很大变化,但仍然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今后我们会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1、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步伐,弥补硬件建设薄弱的不 足。 2、在转变观念,提高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上下大 工夫。 3、在办学特色建设上不断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 校决心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以“健体、尚德、朴学、 励志”为校训,以“勤教乐学、以人为本”为班规,全面 推行“301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