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用“穷办法”解决群众致富路上大难题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1页
乡镇用“穷办法”解决群众致富路上大难题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2页
乡镇用“穷办法”解决群众致富路上大难题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3页
乡镇用“穷办法”解决群众致富路上大难题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4页
乡镇用“穷办法”解决群众致富路上大难题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用“穷办法”解决群众致富路上大难 题的认识与思考 乡镇用穷办法解决群众致富路上大难题的认识与思考 去年以来,乐业镇针对未通公路的自然村较多,群众 盼望修通出村路反映较大等实际,提出了“大干大支持、 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思路,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积 极投身家乡建设的主动性,全镇上下掀起一股村组公路建 设热潮,去年以来,多方筹集资金 600 余万元,其中群众 及社会捐资 220 余万元,群众义务投工投劳 2.7 万个,修 通 14 个村小组公路 63.2 公里,维修 28 个村小组公路 107 公里,硬化 6 个村街心路 10.7 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致 富路”上的大难题。 一、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三带动”破解观念落后难题 到去年,全镇还有 29 个自然村未通公路,部分群众 “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事,与 己无关,加重了村组公路建设的推进难度。面对这一实际, 镇党委、政府从破解群众思想观念入手,主要通过宣传、 先进、激励方面的带动作用,实现了从“我等着修”到 “我要主动修”的大转变。 一是宣传带动。通过干部职工会、群众会、民情恳谈 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把村组公路建设对拉动经济发展、 推进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宣传到村、组、户,充分调动了 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宣传发动和组织引导,群众 的主体意识明显提高,“等靠要”思想彻底转变,主动捐 钱出力,热情参与支持修路。比如过去一些“不给钱,休 想从我家地里过”!“一棵树 XX 元,少一分没商量”! 这种漫天要价,蛮横不讲理、不支持公益事业建设的 现象少了,主动让地、拆围墙、砍树支持村组路建设的现 象多了。罗布社区樟木小组干部罗吉会,在修他们小组通 组公路中,大多农户捐 XX 元,他捐 9000 元,修路要占到 他家的厕所,他二话不说就拆了,不要一分钱的补贴。他 说:“路通了,什么都会有的,这点钱算个啥”。据统计, 去年以来,群众在村组公路建设中累计无偿让出土地 38 亩, 拆除小房子 4 间、厕所 12 个、围墙 300 多米,砍果木树 100 余棵。 二是先进带动。注重通过群众身边先进的人和事去引 导、带动群众,力促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激发群众内在动 力,发挥群众主力军作用。双沟村中河小组村民胡道能、 胡道升两兄弟,在外打工多年,回家见到村里道路破烂不 堪,别说车开回家,就是人走都困难,他们就利用春节回 家过年的时机,请小组干部把村民召集起来,做通群众工 作,共同捐资 6.5 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 1100 多个,没 向上级要一分钱,就把通村路修好了。他们说:“路不通, 生产生活不方便,老人在家生活困难,说得更直接一点, 我们年轻人在外好不容易谈个对象,人家来看看这个烂路, 跟了你哪有出路,肯定要吹,修路是为了老人、也是为了 我们、为了下一代,咬紧牙也得修”。 三是激励带动。为充分调动和激发群众的热情,镇党 委、政府制定了“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 激励机制,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积极性较高的村 组给予支持,以此鼓励各村组不等、不靠,积极行动修路, 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镇村组公路建设。不少村组群 众抱着早修一天早享受的想法,主动捐资投劳来修路。碑 木村的小箐小组,是全村 5 个小组中唯一不通路的自然村, 别人是车一响,化肥、煤炭就到家门口,买猪的小喇叭一 响,猪就可以在家门口卖了,而他们还得人背马驮,连养 头猪出来,便宜一百多元卖还没人要。生产生活成本高, 农产品流通非常困难,一连串的难题摆在了群众面前。在 村组干部的号召下,他们自发捐资 7.2 万元要修路,但一 预算,3 公里多的村组公路造价要 18 万元,修还是不修, 村组干部、群众都犹豫了。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积 极协调革命老区项目资金支持他们修路,解决了资金不足 难题。 “三渠道”破解资金筹集难题 农业乡镇财政薄弱,如何解决村组公路建设资金短缺 成了大难题,镇党委、政府把“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共同 推进村组公路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突破口,把社会各方 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凝聚为推动村组公路建设发展的大 推手。 一是群众积极捐。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制度,采 取引导、扶持、服务、监督等措施,组织发动群众主动捐 钱出力,解决建设资金缺乏难题。鲁贝村的王家村小组为 修通 2 公里的进组公路,小组干部带头把过年猪卖了捐出 钱修路,喊出了“宁可不杀过年猪,也要捐钱修路”的口 号,号召大家积极行动修路,群众深受感动,积极支持响 应。去年以来,全镇干部群众累计自愿捐资 220 余万元, 用于支持村组公路建设。 二是社会热心助。充分发挥本地致富能人、企业、老 板及在外务工人员的作用,动员他们积极捐款捐物,大力 支持家乡村组公路建设。在昆务工人员夏康竹,家住黑山 村杨家沟,听说邻居家的孩子在回家途中,过河时被河水 冲走后,他拿出自己打工积蓄的 5 万元,要为家乡父老修 一座通行桥。他说:“在外挣钱为什么,就为子孙后代有 个好日子过,现在家乡的生产生活条件太差,自己在外挣 到一点钱愿意为家乡父老做点事”。二顺村养牛大户陈国 怀深深感受到小组里道路晴天灰、雨天泥,群众出行不便 的困境,主动出资 2 万余元,动员周围群众投工投劳把泥 巴路硬化成了水泥路。 三是财政尽力帮。群众积极性高,纷纷投工投劳、捐 款捐物组织修路,镇党委、政府又喜又忧,喜的是群众热 情被调动和激发起来了,忧的是如何解决下欠资金和项目 的难题,以前是政府拿着钱、捧着项目去商量群众修路, 现在反过来是群众自发修路倒逼着政府去跑项目、找资金。 镇党委、政府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入手,从紧缺的财政资 金中挤出一部分,对资金不足,又无项目支持的村组公路 建设,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去年以来,镇财政共安排 资金 50 余万元,解决了 11 个村民小组修路资金短缺难题。 “三机制”破解建设养护难题 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观念, 注重建设与养护管理并重,坚持“建管并举”,形成了建 设与养护工作齐步走的村组公路建设发展路子。 一是项目整合机制。为解决项目资金投入过于分散、 点多面广,花了钱却成效不太明显的实际,镇党委、政府 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载体,以整合为手段,按照 “渠道不变、性质不变、集中投入、专款专用”的整合思 路,把“一事一议”、重点村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集中 使用,打破项目单一、力量薄弱的格局,做到村组公路建 设到哪里,项目就配套到哪里,集中力量一处一处的解决, 建一条成一条,有效解决了几年内建不好一条或建成后难 于投入使用的难题,切实增强村组公路建设的辐射作用和 集聚效应,最大限度提高项目资金综合示范效应。乐业村 整合重点村、“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 50 余万元,集中为 新坪、石桥等 4 个村民小组修通 4 公里多的村组道路。鲁 珠村也是在整合重点村资金 30 万元的基础上,才修通了小 村子到上小冲 5.2 公里的村组路。 二是民主决策机制。在道路建设中,坚持做到民主决 策、珍惜民力、尊重民意,最大限度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 调动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工程如何实施、钱如何筹集、用 在哪些地方等问题全部由群众讨论决定。在工程实施中, 成立工程领导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等对工 程进行统一领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凡涉及到 土地调整、青苗补偿、实物拆让等问题,一律由受益村组 自主组织调剂解决,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六合村小坪子 小组争取到“一事一议”资金 1.5 万元,群众捐资 7 万元, 硬化 XX 平方米的路面,工程承包给老板要 14 万元,在召 开群众大会时,群众不同意,说:“工程承包给老板,价格 高,还下差五六万元工程款,难于承担,况且质量还无法 保证,要自己干”。在村组干部的组织下,他们自己租来 机器设备,买来水泥、砂石等材料,不分老少,大家一起 干,只用了短短 20 天,仅用 9 万元做出了别人要 14 万元 才能干的活计。 三是长期管护机制。强化管养意识,进一步明确“镇 道镇管、村道村管、组道组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 制,确保路修通后有人管、有人护、有人养,镇与村、村 与组签订管护责任书,并把农村公路的管护责任纳入村干 部的年终考核结果运用中,大大提高村干部、群众的养护 积极性。在管护方式上采取了常年监护、季节性管护与临 时性管护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实行弹性养 护制,让群众忙时干农活,闲时养路护路,有效解决了资 金短缺与养护难题。鲁贝村的李子沟小组,唯一一条进组 道路由于年久失修,已无法正常通行,群众多次提议进行 维修,但由于缺乏资金,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务工,一直 没能进行维护,小组干部就充分利用春节外出人员集中回 家过年的有利时机,乘机组织群众把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 的村组公路进行了维修,确保了路的通畅。去年以来,全 镇利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外出务工人员 回家过节之机,组织群众投工投劳 1.6 万个,维护村组公 路 100 余公里。 二、经验启示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是根本 从乐业镇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立 足于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 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农民最关心、要求 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做起,确保民主参与、民 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得到充分落实,让群众决定 “怎么建、怎么干、怎么管”,才能把农民群众中蕴藏的 巨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建 设美好家园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撑。 政府协调引导是关键 政府协调引导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对自 由放任型和干预型政府职能的扬弃。政府通过发挥积极、 主动、科学的引导协调功能,通过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前期规 划,搭建平台,突出政策推动,发掘农民内部的潜力,通 过提供服务来引导农民,通过引导来服务农民,变传统的 “扶着农民走路”为“引导农民自己走路”,尊重农民的 首创精神,注意发掘农村潜力,注重调动农民积极性,在 工作方式上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富有灵活性。 整合资源是重点 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有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 力量一处一处的解决,建一条成一条,避免几年内建不好 一条或建成后难于投入使用的现象发生;发挥好本地在外 的干部、老板、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