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苯 一 苯 计题目 设计一座苯 求年产纯度为 氯苯 15000t,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高于 2%。原料液中含氯苯为 38%(以上均为质量 %)。 作条件 压); 选; 选; 压 ); 板类型 浮阀塔板( 作日 每年 300天,每天 24小时连续运行。 址 厂址为天津地区。 计内容 2 根据实际情况选作); 计基础数据 苯 温度,() 80 90 100 110 120 130 760 1025 1350 1760 2250 2840 2900 氯苯 148 205 293 400 543 719 760 其他物性数据可查有关手册。 二、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艺草图 艺流程草图 3 图 2艺流程简图 艺流程说明 一整套 精馏装置 应该包括 精馏塔、原料预热器、再沸器、冷凝器、釜液冷却器和产品冷却器等设备。热量自塔釜输入,物料在塔内经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进行精馏分离,由冷凝器和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 苯 氯苯 混合液原料经预热器加热到 泡 点温度后送入精馏塔进料板,在进料板上与自塔上部下降的的回流液体汇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入塔底。在每层板上,回流液体与上升蒸汽互相接触,进行热和质的传递过程。操作时,连续 地 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部分液体气化,产生上升蒸汽,一起通过各层塔板。塔顶蒸汽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其余部分经冷凝器冷凝后送出作为塔顶产品, 经冷凝器冷却后送入贮槽。塔釜采用再沸器 加 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入贮槽。 三、精馏塔工艺的设计及计算 的物料衡算: 苯和氯苯的相对摩尔质量分别为 kg/ 2 2 8 8 0 0 2 8/ (1 k g/ k m 4 k g / k m o 20 0 2 8 2 8 底产品的摩尔流率 依题给条件:一年以 300 天,一天以 24小时计,有: ,全塔物料衡算: F D W F h F h D h D h W h W h 板数的确定: 论塔板数 求取 苯 采用梯级图解法( M 取 步骤如下: 氯苯的相平衡数据,利用泡点方程和露点方程求取 依据 /,tA ,将所得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表 3 相关数据计算 温度,() 80 90 100 110 120 130 760 1025 1350 1760 2250 2840 2900 氯苯 148 205 293 400 543 719 760 两相摩尔分率 x 1 y 1 本 题中,塔内压力接近常压(实际上略高于常压),而表中所给为常压下的相平衡数据,因为操作压力偏离常压很小,所以其对 平衡关系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2确定操作的回流比 R 5 将表 3曲线。 图 3苯 氯苯混合液的 x 在 图上,因 1q ,查得 925.0 Fe x 。故有: 2 7 2 xy 取实际操作的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2倍,即: 5 4 相负荷 L=h V=(R+1)D=() h L =L+F=h V =V=h 3 求理论塔板数 精馏段操作线: xR y 0 0 07 5 x 点的直线。 6 图 3苯 图解得 (不含釜)。其中,精馏段 31 ,提馏段 ,第 4块为加料板位置。 E 选用lo 公式计算。该式适用于液相粘度为 中的 塔的平均温度为 (80+106(取塔顶底的算术平均值),在此平均温度下查化工原理附录 11得: 2 6 9 9 o o 似取两段效率相同) 精馏段: 1 61 提馏段: 112 总塔板数 1721 7 的内部条件 均温度泡点方程通过试差法,计算出泡点温度,其中苯、氯苯的饱和蒸汽压由安托尼方程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塔顶温度 加料板 塔底温度 精馏段 : 842/88801 提馏段 : 92/ 12 均压强 塔顶: 1 加料板: k P 塔底: k P 1 k P 051 k P 012 均分子量 x (查相平衡图) k g / k m o 29 8 k g / k m o 29 4 加料板: y , x (查相平衡图) k g / k m o 29 2 8 k g / k m o 精馏段: k g / k m o k g / k m o 提镏段: y x (查相平衡图) k g / k m o k g / k m o 4组分的液相密度 ( kg/ 温度,() 80 90 100 110 120 130 苯 817 805 793 782 770 757 氯苯 1039 1028 1018 1008 997 985 纯组分在任何温度下的密度可由下式计算 苯 : 推荐: 氯苯 : 推荐: 式中的 塔顶: 3k g / 8 8 g / 3kg/, a 进料板: 3k g / g / 3 0880 6 5 2 40 6 5 2 4, 9 3, , ,1 0 . 6 2 0 . 3 8 8 7 9 . 8 8 k g / 7 . 5 1 0 3 0 . 6 F m L F A L F 塔底: 3, k g / , k g / 5 2 40 6 5 2 4 ,k g / 精馏段: 31, k g / L提馏段: 32, k g / L馏段 : 1 , 1 3,1 1 1 0 7 . 4 7 9 . 6 5 2 . 8 8 k g / 3 1 4 2 7 3 8 4 提馏段: 2 , 2 3,2 2 1 0 5 . 7 9 6 . 4 6 3 . 2 0 k g / 3 1 4 2 7 3 1 0 9 . 9 体的平均表面张力 表 4组分的表面张力 ( mN/m) 温度,() 80 85 110 115 120 131 苯 苯 组分混合液体的表面张力计算: ( BA 为 A、 计算得,塔顶: mN/mN/80) m N / 进料板: mN/mN/88) 10 m N / 塔底: mN/ mN/ m N/ 5, 精馏段: m N / m提镏段: m N / m氯苯的汽化潜热: 常压沸点下的汽化潜热为 103kJ/组分的汽化潜热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氯苯的临界温度: C 体的平均粘度顶:查化工原理附录 11,在 80下有: a 3 1 加料板: 底 : 1 7 1 2 8 精馏段: 7 1 镏段: 9 1 1 对挥发度 : 馏段挥发度 : 由 y , x ,得: 故 馏段挥发度 : 由 y , x 11 故 ” 液相体积流量计算 馏段 汽相摩尔流率 1 1 . 5 4 8 4 5 . 5 1 7 0 . 4 5 k m o l / D 汽相体积流量 ,131,7 0 . 4 5 7 9 . 6 5 0 . 5 4 1 m / 0 0 3 6 0 0 2 . 8 8 汽相体积流量 330 . 5 4 1 m / s 1 9 4 8 . 4 m / 液相回流摩尔流率 0 . 5 4 8 4 5 . 5 1 2 4 . 9 4 k m o l / D 液相体积流量 ,131,2 4 . 9 4 8 4 . 2 9 0 . 0 0 0 6 9 m / 0 0 3 6 0 0 8 5 0 . 1 9 液相体积流量 /4 7 5 m/ 0 6 3 馏段 饱和液体进料 ,q=1 q ( 2 4 . 9 4 6 4 . 0 3 ) / 3 6 0 0 0 . 0 2 5L L F ( q 1 ) 0 . 0 1 9 6V V F V 则有质量流量: 22 1 0 0 . 4 1 0 . 0 2 5 2 . 5 1 L g/2 9 6 . 4 6 0 . 0 1 9 6 1 . 9 0 V g/ 32 2 2/ 2 . 5 1 / 8 1 8 . 7 3 = 3 . 0 7 1 0 3m/s 2 2 2/ 5 2 . 4 7 / 2 . 8 8 0 . 6 6 2 3m/s 四、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的设计 径的初步设计 12 图 4联图 馏段 : H 及板上液层高度 h ,则: LT 泛点气速 由m a x( 安 全 系 数 ), m a x c 式中, 横标的数值为: 查 泛点气速: 3 8 0 0 5.0/m a x m/s 空塔气速为 m / 6 a x 13 1 1 14 0 . 5 4 74 / 0 . 8 4 93 . 1 4 0 . 9 6 6 5D V s m 圆整取 ,此时的操作气速 m/u 。 馏段 : 横坐标数值: 1 / 2 1 / 232 2213 . 0 7 1 0 8 1 8 . 7 3 0 . 0 7 70 . 6 6 2 2 . 8 8s 取板间距 则 0 . 3 8m 查图可知:20 0 . 220 0 . 0 8 720 m a x 0 . 0 8 7 8 1 8 . 7 3 2 . 8 8 / 2 . 8 8 1 . 4 6 m/s 2 m a 7 1 . 0 2 5 m/s 2 2 24 0 . 6 6 24 / 0 . 9 0 73 . 1 4 1 . 0 2 5D V s 横截面积 21 . 0 0 . 7 8 54 2m 空塔气速: 2 0 . 6 6 2 / 0 . 7 8 5 0 . 8 4 m/s 流装置 采用单溢流型的平顶弓形溢流堰、弓形降液 管、凹形受液盘,且不设进口内堰。 流堰长(出口堰长)馏段: 取 hm/ 01 0 0hm/ 7 33 wh 足浮阀板塔的堰上溢流强度要求。 ( 2)出口堰高对平直堰 3/2/0 0 2 8 14 由 7 wh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图 51E ,于是: 2 8 满足要求) 2 7 馏段: = 3 2 / 32 . 8 4 3 6 0 0 3 . 0 7 1 0( ) 0 . 0 21 0 0 0 0 . 6 m 0 . 0 7 0 . 0 2 0 . 0 5w L o wh h h m 形降液管的宽度和横截面 ( 3)降液管的宽度由 图得 0 5 : 22 , 2 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精馏段: 0 6 满足要求) 提馏段: 320 . 0 4 4 0 . 4 5 6 . 4 53 . 0 7 1 0 s 停留时间 5s,故降液管可用 液管底隙高度 1 精馏段 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一般为 s,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 m/有: 0 0 6 h(结果满足要求) 2 提馏段 15 取 u m/s 则: 2 0 . 0 5 1so m 取 m 不小于 足要求。 板分布及浮阀数目及排列 板分布 选用 孔直径 9边孔中心距 t=75 浮阀数目与排列 馏段 取阀孔动能因子 o 12F ,则孔速 1u 7 . 0 7m/s 每层塔板上浮阀数目为22000 . 5 4 7 65( 0 . 0 3 9 ) 7 . 0 744 块 取边缘区宽度 c m,破沫区宽度 s m 计算塔板上的鼓泡区面积,即:2 2 2 x2 x x a r c s i R R 其中 0 . 4 5 0 . 0 6 0 . 3 92 W + W = 0 4 5 - ( 0 . 0 9 9 + 0 . 1 0 ) = 0 . 2 5 12D 0 + 02 2 2 2 2 2a x 3 . 1 4 0 . 2 5 12 x x a r c s i n 2 . 2 5 1 0 . 3 9 0 . 2 5 1 . 3 9 a r c s i 0 1 8 0 0 . 3 9A R R R =m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叉排,取同一个横排的孔心距,则排间距: ” 0 7 5 = 7 4 0 . 3 6 2 4 / 6 5 . 0 考虑到孔径较大,必须采用分块式塔板,而各分块的支撑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 90应小于此值。故取 t =65 t=75t =65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作图 , 排得阀数 63个 按 N=63个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 16 201 0 . 5 4 7 3 . 1 4 0 . 0 3 9 6 3 4 7 . 2 7 /U m s o 7 . 2 7 2 . 8 8F =阀孔动能因数变化因数不变,仍在 9 13范围内,塔板开孔率 20( / ) 1 1 . 8 3 %N d D。 图 4馏段 取阀孔动能因子2,则2u 7 . 0 72 . 8 8F V m/s 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目为 2o o 20 . 6 6 2 7 8 . 4d / 4 0 . 7 8 5 0 . 0 3 9 7 . 0 7 块 按 t=75 算排间距, 1 . 7 7 0 . 0 9 32 5 4 0 . 0 7 5t 80t 得阀数为 74块。按 74块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 02 20 . 6 6 2 7 . 4 90 . 7 8 5 7 4 0 . 0 3 9u m/s 02 7 . 4 9 2 . 8 8 1 2 . 7 1F 阀孔动 能因数变化不大,开孔率 = 浮阀排列方式如图所示: 图 4馏段阀孔排列方式 17 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降 可根据10h h h 计算 1 精馏段 1)干板阻力 1 . 8 2 517 3 . 1 5 . 8 82 . 8 8m/s 因 01 2 210 . 8 8 7 . 2 7h 5 . 3 4 5 . 3 42 g 2 8 5 0 . 1 9 9 . 81L =m 2)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 此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与气体流经塔板的压降相当的高度为: . 0 3 5 0 . 0 4 9 0 . 0 8 4 m p 1 p 1 1p h g 0 . 0 8 4 8 5 0 . 1 9 9 . 8 1 7 0 0 . 5 9L 提馏段 1)干板阻力 1 . 8 2 527 3 . 1 5 . 8 82 . 8 8m/s 因 02 2 22 0 2 . 8 8 7 . 0 7h 5 . 3 4 5 . 3 42 g 2 8 1 8 . 7 3 9 . 81L =m/s 2)板上充气液层阻力 取0 2 00 . 5 , 0 . 5 0 . 0 7 0 . 0 3 5 m 3)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 此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与气体流经塔板的压降相当的高度为: . 0 3 5 0 . 0 4 8 0 . 0 8 3 m p 2 p 2 2p h g 0 . 0 8 3 8 1 8 . 7 3 9 . 8 1 6 6 6 . 6 3L 塔 为了防止发生淹塔现象,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高度: ()d T h 18 即d p c dH h h h 。 馏段 1 单层气体通过塔板压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1 0 4m 2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塔头损失 2 3 231010 . 6 9 1 00 . 1 5 3 0 . 1 5 3 ( ) 0 . 6 2 1 00 . 5 4 0 . 0 2 m 3板上液层高度 则1 0 . 0 8 4 0 . 0 0 0 6 0 . 0 7 0 . 1 5 5 m 取 =选定 m,1 m 则 11()d T h所以符合防淹塔的要求。 馏段 1 单板压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2 0 3m 2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 2 3 32023 . 0 7 1 00 . 1 5 3 0 . 1 5 3 ( ) 0 . 5 8 1 01 0 . 0 5 m 3 板上液层高度:则 . 0 8 3 0 . 0 0 0 5 8 0 . 0 7 0 . 1 5 3 6H m 取 = 2( ) 0 . 5 0 . 4 5 0 . 0 4 9 4 0 . 2 3 9 7 m,可见22()d T h所以符合防淹塔的要求。 19 沫夹带 馏段 泛点率 = v 1 . 3 6 100%s s zk c A 泛点 = v 100%0 . 7 8c A 板上流体流经长度: 2 0 . 9 2 0 . 0 9 9 0 . 7 0 2 W m 板上流经面积: 2 0 . 6 4 2 0 . 0 3 5 8 0 . 5 7b T A 2m 查物料系数 K=点负荷性能系数图 。 泛点率: 32 . 8 80 . 5 4 7 1 . 3 6 0 . 6 9 1 0 0 . 7 0 28 5 0 . 1 9 2 . 8 8 4 5 . 3 2 %1 . 0 0 . 1 2 6 0 . 5 7 泛点率:2 . 8 80 . 5 4 78 5 0 . 1 9 2 . 8 8 5 0 . 7 0 %0 . 7 8 1 . 0 0 . 1 2 6 0 . 6 4 对于大塔,为了避免过量物沫夹带,应控制泛点率不超过 80%,由以上可知,物沫夹带能够满足 . 1 1 ( / g )液 气的需求。 馏段 取物料系数 K=点负荷性能系数图 泛点率: 32 . 8 80 . 6 6 2 1 . 3 6 3 . 0 7 1 0 0 . 8 98 1 8 . 7 3 2 . 8 8 6 2 . 6 4 %1 . 0 0 . 1 0 0 0 . 6 9 4 泛点率:2 . 8 80 . 6 6 28 1 8 . 7 3 2 . 8 8 6 4 . 2 4 %0 . 7 8 1 . 0 0 . 1 0 0 0 . 7 8 5 由计算知,符合要求。 20 板负荷性能图 沫夹带线 泛点率 =v 1 . 3 6s s zk c A 据此可作业负荷性能图中的物沫夹带线,按泛点泛 80%计算。 1 精馏段 . 8 8v 1 . 3 6 0 . 7 0 28 5 0 . 1 9 2 . 8 81 . 0 0 . 1 2 6 0 . 5 7整理得: 0 . 0 5 7 0 . 0 5 8 3 0 . 9 5 5即 0 . 9 8 1 6 . 3 8( 7 由上式知物沫夹带线为直线,则在操作范围内作取两个出出雾沫夹带线( 1) 2 提馏段: 2 . 8 8v 1 . 3 6 0 . 8 98 1 8 . 7 3 2 . 8 81 . 0 0 . 1 0 0 2 . 1 7 4整理得: 7泛线 1()T W p c d c L dH h h h h h h h h h 由此确定液泛线,忽略式中 h2 2 2 / 336002 . 8 4( ) 5 . 3 4 0 . 1 5 3 ( ) ( 1 ) ( )2 1 0 0 0v o s o wL w o LH h h Eg l h l 21 而 0 20 /4 1 精馏段 2 2 2 / 31112 2 42 . 8 80 . 2 5 3 5 . 3 4 1 4 2 . 5 6 1 . 5 ( 0 . 0 5 6 9 0 . 6 0 0 8 )0 . 7 8 5 6 3 0 . 0 3 9 8 5 0 . 1 9 2 9 . 8 1s L 整理得: 2 2 2 / 31 1 11 . 0 5 8 9 1 5 . 6 3 5 2s s L 2 提馏段 2 2 2 / 321 s 12 2 42 . 8 80 . 2 4 9 7 5 . 3 4 3 6 . 9 5 1 . 5 ( . 0 . 6 )0 . 7 8 5 2 3 6 0 . 0 3 9 8 1 8 . 7 3 2 9 . 8 1 0 4 9 4 + 0 0 0 8 2 2 2 / 32 1 11 4 . 6 3 3 0 7 9 . 1 7 7 5 . 1s s L 相负荷上限 液体的最大流量应保证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低于 3体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s。以 5 : fs m a x 0 . 0 4 4 0 . 4 5 0 . 0 0 455 3m/s 漏线 对于 10F=5作为规定气 体最小负荷的标准,则 2馏段 2s 1 m i v ) 0 . 0 3 9 6 3 0 . 2 2 1 64 2 . 8 8 3 / 提馏段 2s 2 m i v ) 0 . 0 3 9 7 4 0 . 2 6 0 34 2 . 8 8 3 /22 相负荷下限性 取堰上液层高度 作为液相负荷下限条件作出液相负荷下限线,该线为气相流量无关的竖直线。 m i 0 0 ( )2 . 8 4 0 . 0 0 61000 取 E=1则 3 / 2m i 0 0 6 1 0 0 0 0 . 0 0 0 52 . 8 4 1 3 6 0 03/ 由以上 如下: 由塔板负荷性能图可看出: 1) 在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下的操作 2) 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完全由物沫夹带线控制,操作下限由漏液控制; 3) 按固定的液气比,由图可查出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m/s ,气相负荷下限m/s 。 所以:精馏段操作弹性为: 馏段操作弹性为:. 图 4馏段负荷性能图 ( E 代表负荷上限,下同。) 0 0 2 0 0 0 2 0 4 0 6 0 8 0 0 0 2 0 4 0 6 0 8 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3 0 0 2 0 0 0 2 0 4 0 6 0 8 0 0 0 2 0 4 0 6 0 8 0 0123456784馏段负荷性能图 五、塔的附属设备选型 管 料管 进料管的要求很多,有直管进料管、弯管进料管、丁型进料管。本设计采用直管进料管,管径如下: s4 v / u 取 s , 8 C 3, 8 7 9 . 8 8 k g / m 71 . 5 1 0v 0 . 0 0 0 6 5 83 6 0 0 3 0 0 2 4 8 7 9 . 8 8S 3m/s 4 0 . 0 0 0 6 5 8 0 . 0 2 2 9 m = 2 2 . 9 m 1 4 1 . 6D流管 采用直管回流管,取 u m/s, L=h 24 2 4 . 9 4 7 8 . 1 1 0 . 9 8 6 2 4 . 9 4 1 1 2 . 6 1 0 . 0 1 443 6 0 0 8 2 0 . 5 0 . 0 2 1 6 2 1 . 63 . 1 4 1 . 8Rd m m m 釜出料管 取 u m/s,直管出料 3, 7 5 7 . 5 8 k g / mL w m , 1 8 . 5 2 0 . 0 0 2 8 8 7 8 . 1 1 1 8 . 5 2 0 . 9 9 7 1 2 1 1 2 . 6 144 3 6 0 0 7 5 7 . 5 8 0 . 0 2 4 7 2 4 . 73 . 1 4 1 . 6m m 顶蒸汽出料管 直管出气,取出口气速: u=20 m/s, 3, 2 k g /,1 31,7 0 . 4 5 7 8 . 5 9 0 . 5 3 4 m / 0 0 3 6 0 0 2 . 8 8 , 4 0 . 5 3 4 0 . 1 8 4 4 1 8 4 . 43 . 1 4 2 0D m m m 。 釜进气管 采用直管,取气速 u=23m/s, 2 , 2 3,2 2 1 0 5 . 7 9 6 . 4 6 3 . 2 0 k g / 3 1 4 2 7 3 1 0 9 . 9 ( q 1 ) 0 . 0 1 9 6V V F V 0 . 0 1 9 1 1 2 . 5v 0 . 6 6 83 . 2 03m/s 4 0 . 6 6 8 0 . 1 9 2 3 1 9 2 . 33 . 1 4 2 3D m m m 沫器 当空塔气速较大,塔顶带液现象严重,以及工艺过程不许出塔气速 夹带雾滴的情 25 况下,设置除沫剂,以减少液体夹带损失,确保气体纯度,保证后续设备的正常操作。常用除沫剂有折流板式除沫剂,丝网除沫器以及程流出沫器。本设计采用丝网除沫器,其具有比表面积大、重量轻,空隙大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设计气速选取: 系数 K = 5 0 . 1 9 2 . 2 8u 0 . 1 0 7 2 . 0 62 . 2 8 m/s 除沫器直径 D= 4 0 . 5 4 1 0 . 3 33 . 1 4 2 . 0 6 m 座 塔底端用裙座支撑,裙座的结构性能好,连接处产生的局部阻力小,所以它是塔设备的主要支座形式,为了制作方便,一般采用圆筒形。 基础环内坏径 (1 6 0 4 0 0 )(1 6 0 4 0 0 )o b 其中 1000 取基础环的内外径与裙座截面内径的差为 200 0 0 0 2 0 0 1 2 0 01 0 0 0 2 0 0 8 0 0m mD m m 考虑到腐蚀余量取,考虑到再沸器,裙裾高度取 3 m,地角螺栓直径取 孔 人孔是安装或检修人员进出塔的唯一通道,人孔的设置应便于进入任何一层塔板,由于设置人孔处塔间距离大,且人孔设备过多会使塔体的弯曲度难以达到要求,一般每隔 10塔板才设一个人孔,本塔中共 17 块塔板,需设置 2 个人孔,每个孔直径为 450 设置人孔处,塔间距为 600 座应开两个人孔,直径为450 孔深入塔内部应与塔内壁修平,其边缘需倒棱和磨圆,人孔法兰的密封面形及垫片用材,一般与塔的接管法兰相同,本设计也是如此。 26 总体高度的计算 图 8板式塔总体结构简图 的顶部空间高度除沫器到第一块板间的距离为 600 顶部空间高度为 1200 的底部空间高度 塔的底部空间高度是指塔底最末一层塔盘到塔底下封头切线的距离,釜液停留时间取 5 2( t 6 0 ) / 0 . 6B s v R A 3( 5 3 . 0 7 1 0 6 0 0 . 1 4 2 ) / 0 . 7 8 5 0 . 6 1 . 5 9 m 总体高度 1 5 ( 6 0 0 4 5 0 ) 0 . 4 5 ( 1 7 1 ) 5 0 . 1 5 7 . 9 5 N m 1 7 . 9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试块取样与测试方案
- 武汉局人才招聘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养鸭场饲料消化与营养管理方案
- 劈裂材料热疲劳行为-洞察及研究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智能制造企业知识管理方案
- 2025年商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燃气工程与安全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养老中心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 智算中心全流程数据管理方案
- 符合RBT214-2017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质量手册+检测作业指导书2021首版
- 2015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 集成电路导论 Lesson-1
- YY/T 0466.1-2023医疗器械用于制造商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 辉县市豫辉新霖建材有限公司年产 590 万吨机制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说课
- 社会学概论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砌体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微写作 安慧作文 篇篇精彩(高考作文命题与佳作示范)第三辑
- 附着式升降架设备定期检查、保养记录
- 输电线路工程监理人员质量交底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