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正确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稳步 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 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近年来,_镇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从本地农牧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调结构、育 产业、建基地、引龙头、促服务,科学规划,示范引导, 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初步形成优势互补、各 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为扎实推进新 农村建设开创了良好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将促进农牧民增收与维护生态平衡相结合,保证农牧业有 持续发展的空间。自 1999 年以来,在盟、旗分别确立实施 “转移发展战略”、“集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_镇从 生态治理的大局出发,相继实施了退牧还林、还草工程, 共搬迁牧民 1429 户 4558 人,清退牲畜 20 万头以上,全镇 退牧面积达 260 万亩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林 牧矛盾,使全镇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实现了“人退 带动沙退”的目的。为妥善安置退牧群众,在产业发展空 间上,_镇确定“就地转产发展、产业安置移民”的思路, 将产业结构调整和退牧还草相结合,先后分片规划建设了 奶牛养殖、羔羊、肉牛育肥、温棚种植等移民安置基地, 配套建设住宅、棚圈、青贮池等设施,新建移民新村 5 处, 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主业”的特色化、区域化产业发展格 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 条件是其重要内容。近年来,_镇农牧区基础设施投资累 计达 9400 万元以上,其中镇政府投资达 1000 多万元,有 重点地在各嘎查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西三村节水灌溉工程,增加节水灌溉面积 560 亩;共修建 砂石路 41.84 公里,植树 1.3 万株;投资 70 万元对部分嘎 查人畜饮水管道、防洪坝、井等设施进行维修加固;投资 60 万元硬化移民新村道路 22 条,从根本上改善了_镇农 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巩固了农牧区税费 改革和退牧还草成果,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 件。 在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_镇坚持用工业化 的思维谋划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克服地域 偏僻、环境恶劣、农牧民居住分散等劣势,大力调整优化 农牧业产业结构,确立并将温棚蔬菜种植和舍饲养殖业作 为农牧业主导产业来发展,着力培育农牧业产业基地,相 继建成_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西关村农业园区、扎海乌 素嘎查温棚种植基地等九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地,并以 基地为平台,相继引进丰源公司、内蒙古绿洲现代农业开 发公司入驻基地,科学种植,示范引导,龙头带动作用不 断增强,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提高 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绿色蔬菜产业得到快速 发展。针对本地丰富的皮革、绒毛等农畜产品资源,扶持 建设了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年精 梳无毛绒 100 吨以上的嘉利绒业有限公司等,进一步提高 农畜产品附加值,有力推动了全镇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巴 彦霍多嘎查被自治区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 嘎查,同时被列为自治区创建“北疆文明大通道”试点嘎 查。 在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过程中,_镇始终坚持发展特 色优势产业,以“一村一业”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农 民增收长效机制。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农牧民发展区域特 色产业,在柳树沟嘎查推广沼气池保温圈舍厕所 蔬菜大棚“四位一体”生态模式项目建设。以西关村 为试点,投入 13.15 万元建立了阿盟首个信息网络村,全 村 60%以上农户成为信息网络户。布古图嘎查农牧民利用沙 资源创办阿左旗沙艺有限公司,全嘎查有三分之一的牧民 转产进入公司进行沙画制作,增加了收入。粮食直补、饲 料粮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牧 业各基地、园区的的发展壮大,促使农牧民增收机制的逐 步形成,人均纯收入持续稳步增长,XX 年全镇农牧民人均纯 收入达到 3531 元,比上年增长 10%。93.2%的农牧民参加了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 提高农牧区文明程度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_ 镇抢抓盟、旗加强中心城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引导农牧民 发展第三产业,让农牧民共享城镇建设成果的同时,得到 切实的经济利益,带动了部分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推 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积极配合建设城镇道路综合 改造、污水处理厂、新世纪广场、_多功能体育场等大城 镇工程,不断加快城镇空间拓展、产业聚集、功能完善和 品位提升,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功能以及对“城中村”的 辐射带动;另一方面借助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那达慕 文化旅游节、奇石文化旅游节、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巴镇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 件,加大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引导鼓励农牧民进城务工, 从事以奇石产业、“农牧家游”、餐饮服务等为典型的三 产服务业,促进了全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实施退牧 还草、还林工程项目区,想方设法调动各类民间资本参与 沙漠、湖泊、寺庙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把项目区建 成旅游区,全镇“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