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储罐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液氨储罐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液氨储罐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液氨储罐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液氨储罐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液氨储罐 项目设计方案 1. 设计题目: 液氨储罐机械设计 2. 课程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 (1)、课程设计要求: 范进行设计,掌握典型过程设备设计的全过程。 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算数据准确、可靠。 可打印,但工程图纸要求手工绘图。 (2). 设计数据 : 技 术 特 性 公称容积 (20 公称直径 DN(2200 介 质 液氨 筒体长度 L(4500 工作压力(作温度 (0C) 50 厂 址 茂名 推荐材料 16 口 表 编号 名称 公称直径 (编号 名称 公称直径 (位 计 18 e 安全 阀 20 b 进料 管 89 f 放空 管 32 c 出料 管 89 g 人孔 500 d 压力 表 20 h 排污 管 80 2 3. 工艺条件图 4. 计算及说明部分内容(设计内容): 1 绪论 氨储罐的设计背景 氨储罐的分类及选型 2 材料及结构的选择与论证 工艺参数的设定 计压力 体的选材及结构 头的结构及选材 3 设计计算 筒体壁厚计算 封头壁厚计算 压力试验 4 附件的选择 孔的选择 孔补强的计算 3 出料接管的选择 面计的设计 安全阀的选择 污管的选择 空表选择 座的选择 座结构和材 料的选取 器载荷计算 座选取标准 座强度校核 5 容器焊缝标准 力容器焊接结构设计要求 体与椭圆封头的焊接接头 法兰与接管的焊接接头 管与壳体的焊接接头 6 筒体和封头的校核计算 筒体轴向应力校核 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由设计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轴向应力组合与校核 体和封头切向应力校核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5绘图部分内容: 总装配图一张( ) 6设计期限: 1周( 2013 年 06月 24日 2013 年 06 月 30日) 7、设计参考进程: (1)设计准备工作、选择容器的型式和材料 半天 (2)设计计算筒体、封头、选择附件并核算开孔补强等 一天 (3)绘制装配图 二天 (4)编写计算说明书 一天 (5)答辩 半天 4 8参考资料: ( 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制压力容器,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9 ( 3) 金属化工设备零部件第四卷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待业标准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1997 ( 5)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图书馆借阅书号: 5/51) ( 6) 刁玉纬 王立业,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五版; ( 7) 李多民 俞惠敏,化工过程设备机械基础,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7; ( 8)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年第二版; ( 9) 汤善甫 朱思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二版; 发给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目录 5 1 绪论 1 氨储罐的设计背景 1 氨储罐的分类及选型 1 2 材料及结构的选择与论证 3 工艺参数的设定 3 计压力 3 体的选材及结构 3 头的结构及选材 3 3 设计计算 5 筒体壁厚计算 5 封头壁厚计算 5 筒体长度确定 6 压力试验 7 4 附件的选择 8 孔的选择 8 孔补强的计算 9 出料接管 的选择 11 面计的设计 12 安全阀的选择 13 污管的选择 13 真空表的选择 13 鞍座的选择 14 座结构和材料的选取 14 器载荷计算 14 座选取标准 15 座强度校核 16 5 容器焊缝标准 17 力容器焊接结构设计要求 17 体与椭圆封头的焊接接头 17 法兰与接管的焊接接头 17 管与壳体的焊接接头 18 6 6 筒体和封头的校核计算 19 筒体轴向应力校核 19 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19 由设计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20 轴向应力组合与校核 20 体和封头切向应力校核 21 7 总结 22 8 参考文献 23 1 绪论 7 1、 1 液氨储罐的设计背景 本设计是针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所安排的一次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的一次总结,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 书籍完成设计。 本设计的液料为液氨,它 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 应用广泛 。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密度 , 熔点 , 沸点 ,自燃点 , 蒸 汽 压 。蒸 汽 与空气混合 物体爆炸极限 16 25%(最易引燃浓度 17%) 氨在 20 水中溶解度 34%,25 时 ,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 10%,在甲醇中溶解度 16%,溶于氯仿、乙醚 ,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水溶液呈碱性。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 ,橡胶和涂层 。遇热、明火,难 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但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他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 。 设计基本思路:本设计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因素,结合给定的工艺参数,机械按容器的选材、壁厚计算、强度核算、附件选择、焊缝标准的设计顺序,分别对储罐的筒体、封头、人孔接管、人孔补强、接管、管法兰、液位计、鞍座、焊接形式进行了设计和选择。设备的选择大都有相应的执行标准,设计时可以直接选用符合设计条件的标准设备零部件,也有一些设备没有相应标准,则选择合适的非标设备。 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 参考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这样让设计有章可循,并考虑到结构方面的要求,合理地进行设计。 1、 2 液氨贮罐的分类及选型 储罐的形状有圆形或球形。圆筒形储罐两端的封头有椭圆形、球形、锥形和平盖等形状。 在本设计中由于设计体积较小且工作压力较小,可采用卧式圆筒形容器,方形和矩形容器大多在很小设计体积时采用,因其承压能力较小且使用材料较多;而球形容器虽承压能力强且节省材料,但制造较难且安装内件不方便;立式圆筒形容器承受自然原因引起的应力破坏的能力较弱,故选用卧式圆筒形容器。 卧式圆筒形液氨储罐通常由卧式圆筒形筒体 和两端的椭圆形封头组成,按照化学生产工艺的要求设置进料口、出料口、放空口、排污口、压力表、安全阀和液面计等。为了检修方便,还要开设人孔,用鞍式支座支承于混凝土基座上。 选择化工容器的材料也是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应该综合考虑容器的操作条件和钢 8 材的性能、价格等。 氨对钢材的腐蚀作用很小,但是,置于室外的液氨储罐,它的操作温度就是大气温度,它的操作压力就是操作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气温的变化,液氨储罐的操作温度和压力也随之变化,制造储罐的钢材应能承受这种变化。液氨储罐通常选择 16是屈服强度为 350的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工艺性能以及低温冲击韧性。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 这时普通碳钢将会出现低温脆性(冲击韧性严重下降),就应选用低温设备用钢(如09 9 2 设计选材及结构 工艺参数的设定 计压力 根据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查得 50 蒸汽压为 以判断设计的容器为储存内压压力容器,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盛装液化气体无保冷设施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应不低于液化气 50 时的饱和蒸汽压力,可取液氨容器的设计压力为 于中压容器。而且查得当容器上装有安全阀时,取 以取 压力合适。 属于中压容器 5。 设计温度为 50摄氏度,在 200条件下工作属于常温容器。 体的选材及结构 根据液氨的物性选择罐体材料,碳钢对液氨有良好的耐蚀性腐蚀率在 /年以下,且又属于中压储罐,可以考虑 20R 和 16两种钢材。 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看,建议选用 20R 类 的低碳钢板, 16板的价格虽比 20R 贵,但在制造费用方面,同等重量设备的计价, 16板为比较经济。所以在此选择 16板作为制造筒体和封头材料。钢板标准号为 筒体结构设计为圆筒形。因为作为容器主体的圆柱形筒体,制造容易,安装内件方便,而且承压能力较好,这类容器应用最广 1, 5。 头的结构及选材 封头有多种形式,半球形封头就单位容积的表面积来说为最小,需要的厚度是同样直径圆筒的二分之一,从受力来看,球形封头是最理想的结构形式,但缺点是深度大,直径小时, 整体冲压困难,大直径采用分瓣冲压其拼焊工作量也较大。椭圆形封头的应力情况不如半球形封头均匀,但对于标准椭圆形封头与厚度相等的筒体连接时,可以达 10 到与筒体等强度。它吸取了蝶形封头深度浅的优点,用冲压法易于成形,制造比球形封头容易,所以选择椭圆形封头,结构由半个椭球面和一圆柱直边段组成。查椭圆形封头标准( 4737 表 椭圆封头标准 公称直径 面高度 边高度 表面积 Fi/积 V/200 550 40 头取与筒体相同材料 1,5。 11 3 设计计算 筒体壁厚计算 查 压力容器材料使用手册 16密度为 点为1430,许用应力 t 列于下表: 表 16用应力 钢号 板厚 / 在下列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 20 100 150 200 250 300 16 16 170 170 170 170 156 144 16 36 163 163 163 159 147 134 36 60 157 157 157 150 138 125 60 100 153 153 150 141 128 116 圆筒的计算压力为 器筒体的纵向焊接接头和封头的拼接接头都采用双面焊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的焊接接头,取焊接接头系数为 部无损探伤。取许用应力为 163 壁厚: 1 6211632 ct ic ( 钢板厚度负偏差 ,查材料腐蚀手册得 50, 设计寿命 20年, 所以双面腐蚀取腐蚀裕量 2 。 所以设计厚度为: 圆整后取名义厚度 18 。 头壁厚计算 标准椭圆形封头 a:b=2:1 封头计算公式 : 12 ct ic ( 可见封头厚度近似等于筒体厚度,则取同样厚度。 因 为封头壁厚 20 则标准椭圆形封头的直边高度 40 1,4. 体长度确定 公称直径 米高容器体积 V 1米高容器内表面积 米高容器钢板质量 板厚度 18 2200 84 公称直径 面高度 边高度 表面积 F 容积 V 厚度 质量 G 2200 550 40 8 782 试选用公称直径为 由表 知,筒体 1 米高容器体积 31 801.3 ,封头的容积为 32 5459.1 。利用公式1代入, 得: 5 4 5 则总长为 7 1 64 5 0 018405502 ,则 716 。 由于 液氨筒体的长径比值为 92 为合适 值, 所选的 长径比 004 500 整 所以,选用公称直径为 筒体合适。 13 力试验 水压试验,液体的温度不得低于 5; 试验方法:试验时容器顶部应设排气口,充液时应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尽,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容器外表面的干燥。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时间一般不少于 30后将压力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 80%,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如有渗漏 ,修补后重新试验。 水压试验时的压力 M p (水压试验的应力校核: 水压试验时的应力 711821182 2 0 (水压试验时的许用应力为 M p 故筒体满足水压试验时的强度要求 1。 14 4 附件选择 孔选择 人孔的作用:为了检查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裂纹、变形、腐蚀等 缺陷。 人孔的结构:既有承受压力的筒节、端盖、法兰、密封垫片、紧固件等受压元件,也有安置与启闭端盖所需要的轴、销、耳、把手等非受压件。 人孔类型:从是否承压来看有常压人孔和承压人孔。从人孔所用法兰类型来看,承压人孔有板式平焊法兰人孔、带颈平焊法兰人孔和带颈对焊法兰人孔,在人孔法兰与人孔盖之间的密封面,根据人孔承压的高低、介质的性质,可以采用突面、凹凸面、榫槽面或环连接面。从人孔盖的开启方式及开启后人孔盖的所处位置看,人孔又可分为回转盖人孔、垂直吊盖人孔和水平吊盖人孔三种。 人孔标准 N 容器上开设人孔规定当 000 时至少设一个人孔,压力容器上的开孔最好是圆形的,人孔公称直径最小尺寸为 400 。 当 600 时应选取 综合考虑选择水平吊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 ,公称压力 称直径 50、 用类 20R 材料、垫片采用外环材料为低碳钢、金属带为 0金属带为柔性石墨、 C 型缠绕垫。标记为:人孔 W 质量为 53片标准号为72兰盖标准 65料为 20R,螺柱螺母标准 柱材料 40母材料 45,吊环转臂和材料 F,垫圈标准为 料 100母标准 钩和环材料 F,无缝钢管材料为 20,支承板材料为 20R2,3,5。 尺寸表如下 表 人孔标准尺寸表 密封面型式 N s d D 1 质量 面 00 53012 506 730 660 350 218 321 15 孔补强的计算 开孔补强结构:压力容器开孔补强常用的形式可分为补强圈补强、厚壁管补强、整体锻件补强三种。 补强圈补强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原材料易解决、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一般用途、条件不苛刻的条件下,可采用补强圈补强形式。但必须满足规定的条件。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为了计算方便,采用等面积补强法,即壳体截面因开孔被削弱的承载面积,必须由补强材料予以等面 积的补偿。当补强材料与被削弱壳体的材料相同时,则补强面积等于削弱的面积。补强材料采用 16 1、 内压容器开孔后所需的补强面积 12A ( 式中 开孔直径: i ; 强度削弱系数: 3/1 3 3 壳体开孔处的计算厚度 接管有效厚度: 则 2 2、有效补强面积即已有的加强面积 壳体开孔后,在有效补强范围内,可作为补强的截面积(包括来自壳体、接管、焊缝金属、补强元件) 321A ( 筒体上多余金属面积: f 12 ( 有效补强宽度 B=2d 筒体的有效厚度 e 所以 16 A 2 人孔接管上多余的面积: 212 22A ( 外侧有效高度: dh 内侧有效高度即实际内伸高度 02 h 接管计算厚度: 所以 A 2 焊缝金属截面积: 1441212212A 3 2 则 81 4 2 比较的 足以下条件的可选用补强圈补强:刚材的标准常温抗拉强度 540b强圈厚度应小于或等于壳体壁厚的 ;壳体名义厚度 38n;设计压力 ;设计温度 350 。可知本设计满足要求,则采用补强圈补强。 所需补强圈的 面积为: 2 补强圈的结构及尺寸:为检验焊缝的紧密型,补强圈上钻 螺孔一个,以通入压缩空气检验焊缝质量。按照根据焊接接头分类,接管、人孔等与壳体连接的接头,补强圈与壳体连接的接头取 据补强圈焊缝要求,并查得结构图为带补强圈焊缝 T 型接头,补强圈坡口取 B 型(查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查标准 1506补强圈外径 840,内径 53 35。 计 算补强圈厚度: 1 0 54 ( 17 公称直径 径 度 重量 500 840 16 标准补强圈厚度取 16,计算的补强圈厚度也满足补强圈补强的条件。 查得对应补强圈质量为 3,5. 出料接管的选择 材料:容器接管一般应采用无缝钢管,所以液体进料口接管材料选择无缝钢管,采用无缝钢管标准 料为 16 结构:接管伸进设备内切成 45 度,可避免物料沿设备内壁流动 ,减少物料对壁的磨损与腐蚀。 接管的壁厚要求:接管的壁厚除要考虑上述要求外,还需考虑焊接方法、焊接参数、加工条件、施焊位置等制造上的因素及运输、安装中的刚性要求。一般情况下,管壁厚不宜小于壳体壁厚的一半,否则,应采用厚壁管或整体锻件,以保证接管与壳体相焊部分厚度的匹配。 不需另行补强的条件:当壳体上的开孔满足下述全部要求时,可不另行补强。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两相邻开孔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的 2倍。 接管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 89。 接管最小壁厚满足以下要求。 表 接管最小壁 厚要求 接管公称直径 /7 65 76 89 最小壁厚 /此热轧无缝钢管的尺寸为 89 12 。 钢管理论重量为 /m。取接管伸出长度为 200 。 管法兰的选择:根据平焊法兰适用的压力范围较低( 使封头对鞍座处的圆筒起加强作用,可取 ,则选 A=700鞍座标记为 4712座 B/座 具体尺寸如下表: 表 鞍座标准尺寸表 22 公称直径 许载荷 Q/板长度 座高度 h 螺栓间距 座质量 /加 100增加的质量/200 405 250 1380 205 19 座强度校核 鞍座腹板的水平分力: S 查得鞍座包角 120对 应系数 支座反力: 6 2F 鞍座腹板有效界面内的水平方向平拉应力: 0 F算高度,取鞍座实际高度和 3者中的较小值, 0b 鞍座腹板厚度, 座腹板有效宽度,取垫板宽度 4b 与圆筒体的有效宽度 两者中的较小值, 鞍座垫板有效厚度, 8 M p 4 6 6 应力校核:鞍座材料 25 ,则 33 329 3 23 5 容器焊缝标准 力容器焊接结构设计要求 焊缝分 散原则;避免焊缝多条相交原则;对称质心布置原则;避开应力复杂区或应力峰值去原则;对接钢板的等厚连接原则;接头设计的开敞性原则;焊接坡口的设计原则(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避免产生缺陷;焊缝坡口对称;有利于焊接防护;焊工操作方便;复合钢板的坡口应有利于减少过渡层焊缝金属的稀释率)。 体与椭圆封头的焊接接头 压力容器受压部分的焊接接头分为 A、 B、 C、 D 四类,查得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采用 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其原理是利用电弧热量融化焊条和母材,由融化的金属结晶凝固而形成接缝,焊接材料为碳钢、 低合金钢、不锈钢,应用范围广,适用短小焊缝及全位置施焊,可适用在静止、冲击和振动载荷下工作的坚固密实的焊缝焊接,这种方法灵活方便,适应性强,设备简单,维修方便,生产率低,劳动强度高。 封头与圆筒等厚采用对接焊接。平行长度任取。坡口形式为 根据 16抗拉强度b=490屈服点s=325择 列(强度要求:b 490s 400焊条,型号为 皮成分:氧化钛 30%,加铁粉),适用于全位置焊接,熔敷效率较高,脱渣性较好,焊缝表面光滑,焊波整齐,角焊缝略凸,能焊接一般的碳钢结构。 法兰与接管的焊接接头 管法兰与接管焊接接头形式和尺寸参照标准 据公称通经 0 选择坡口宽度 b=6附图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 24 管与壳体的焊接接头 所设的接管都是不带补强圈的插入式接管,接管插入壳体,接管与壳体间的焊接有全焊透和 部分焊头两种,它们的焊接接头均属 T 形或角接接头。选择 准中代号为 本尺寸为 550 ; b ; p ;31,且 6k ,它适用于 254s, 21,因为所选接管的厚度都为壳体厚度的一半,壳体的厚度为 18以符合要求。选择全焊透工艺,可用于交变载荷,低温及有较大温度梯度工况。 25 6 筒体和封头的校核计算 筒体轴向应力校核 由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筒体中间处截面的弯矩: (式中 F 鞍座反力, N; 椭圆封头长轴外半径, L 两封头切线之间的距离, A 鞍座与筒体一端的距离, 封头短轴内半径, 1182 21822002 2 42221 105 . 1 9 3 64 5 0 01 2 0 044 5 0 031 2 0 0414 5 0 01 2 0 01 1 1 82144 5 0 06 6 4 支座处截面上的弯矩: (所以 4222 0 031 2 0 0414 5 0 051021 2 0 01 1 1 85 9 0 由化工机械工程手册(上卷, 9)得 2=为 , 26 且 A =559最大轴向应力出现在跨中面,校核跨中面应力。 筒体中间截面上最高点处 211 (1821 所以 M P 1 3 最低点处: M 1 12 (鞍座截面处最高点处: M P (最低点处: M P (由设计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由 2( 所以 M P 11 轴向应力组合与校核 最大轴向拉应力出现在筒体中间截面最低处 所以 M P 0 1 2 许用轴向拉压应力 t=163而 2 t 合格。 最大轴向压应力出现在充满水时,在筒体中间截面最高处 M 1 1 轴向许用应力: M P 0 1 0 0 27 根据 =150许用压缩应力 50 1 格。 筒体和封头切向应力校核 筒体切向应力计算: 由化工机械工程手册(上卷, 得 以 9 1 8 6 6 48 8 (封头切向应力计算: 1 1 8 6 6 44 0 ( M P 7 . 4 2 0 因 6。 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