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疗法雾化吸入ppt课件_第1页
氧气吸入疗法雾化吸入ppt课件_第2页
氧气吸入疗法雾化吸入ppt课件_第3页
氧气吸入疗法雾化吸入ppt课件_第4页
氧气吸入疗法雾化吸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气吸入技术 隆昌县人民医院 氧气疗法 是指通过给氧,提高 A氧分压和 A血 氧饱和度,增加 A血氧含量;纠正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 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 治疗方法。 工作目标 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治疗,改善患者 缺氧状态,确保用氧安全。 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鼻腔 情况。 缺氧程度 轻度低氧血症 : PaO2 6.67kPa ( 50mmHg) , SaO2 80%,有发 绀,一般不需要氧疗。 中度低氧血症 : PaO2 4 6.5 kPa( 30 50 mmHg), SaO260 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重度低氧血症 : PaO2 4 kPa( 30mmHg), SaO2 60,显 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是氧疗的绝对适应症。 2、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目的及注意事项,强调 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做好四防,即防震、 防火、防油、防热。 3、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 单侧鼻导管法 将 1根细导管插入一侧鼻孔,达鼻咽 部,其深度相当于鼻尖至耳垂的 2/3距离。 双侧鼻导管法 将 形吸囊的 2个分流弯头插入病人鼻 孔,深达 1cm,鼻导管直径 0.5cm,再将 2根道管沿患 者耳轮呈环状绕至下颌部,移动活扣,使之位于最佳 点。 鼻塞法 导管顶端有一种塑料制成的直径 1cm左右的 球状塞,将其塞入一侧鼻孔内,鼻塞大小根据病人鼻 孔大小而定,以塞满鼻孔,病人感觉舒适为度。 面罩法 将面罩置于病人口鼻部,用松紧带固定。 4.遵医嘱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氧浓度 21%+氧流量 *4% 5、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 ,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或面罩, 再关闭氧气开关。 6、密切观察患者氧气治疗的效果,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氧气监护 缺氧症状改善 : 病人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 HR变慢、 BP上升、 R平稳。 皮肤红润湿暖、发绀消失。 氧气装置: 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氧疗的副作用: 当氧浓度高于 60、持续时间超过 24h,可能 出现氧疗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 氧中毒 肺不张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呼吸抑制 结果标准 1、患者或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 ,对服务满意。 2、确保吸氧过程安全。 准备 1、人员 2、用物 3、评估患者及环境 操作流程 用物 氧气装置一套(流量表、湿化瓶内盛无 菌蒸馏水 1 3 1 2满),橡皮管,一 次性吸氧管(或备鼻塞、漏斗、面罩、 氧气枕、氧气面罩)、电筒、治疗碗( 内盛少量清水)、棉签、扳钳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2、将流量表及湿化瓶安装于墻壁氧气装置上, 连接橡胶管 3、检查、选择鼻孔,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4、开流量表开关 调节氧流量 连接鼻导管 确定氧流通畅(遵医嘱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5、测鼻导管需插入深度(鼻尖至耳垂的 2/3), 蘸水湿润后轻插入并固定 6、观察病人用氧后的反应,记录用氧时间及 流量 7、停止吸氧时,拔除鼻导管,擦净鼻部关流 量表,取下湿化瓶及流量表。 8、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处理 用物 (严格按院感要求)。 健康教育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 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 氧流量。 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 闷憋气时,应当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注意事项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 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 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 进行更换。 观察评估患者吸氧的效果,实验室指标氧气装 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有无氧疗副作用出现。 氧气管护理 1、湿化瓶及内液的更换。 2、氧气管的更换。 雾化吸入 压缩雾化 原理:压缩泵产生压缩空气通过导管输送 到雾化瓶,雾化瓶内装有专用的治疗疾病的 液体药品,高压空气在 高速流过雾化瓶时将 液体药品雾化成非常细小的颗粒。其中对于 哮喘的有效颗粒在 5微米以下,一般的压缩雾 化泵的雾化颗粒在 5微米以下的百分含量在 50%以上。 目的 1、吸入药液、消炎祛痰、稀释痰液、湿化气 道、减轻咳嗽。 2、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预防呼吸道感染。 4、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剂量准确、安全 、雾量适宜的雾化吸入。 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给药的 原则。 2、遵医嘱准备药物和雾化装置,并检查装置性 能。 常用的药物 抗生素 控制呼吸道感染。 氨茶碱、沙丁胺醇 解除支气管痉挛。 a糜蛋白酶 、沐舒坦 稀化痰液,有助于排痰。 地塞米松 减轻呼吸吸道粘膜 水肿 3、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用药目 的、患者呼吸状态及配合能力。 4、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药物名称, 指导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 5、调节适宜的雾量,给患者带上面罩口 含嘴,指导患者吸入。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应急能力差, 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量均调至最大 ,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 痉挛可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因此采用渐进 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即从小雾量、低湿 度开始,吸入 1min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 加雾化量,直至吸完所需治疗药液,一般每 次吸入不超过 10min。因疲乏、不愿咳嗽且咳 嗽力弱的患者,则采用持续小雾量吸入。为 使痰液维持在糊状便于排出, 3 4h吸入一次 ,以减轻排痰时的疲乏症状。 6、观察患者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效果 。 ( 1)药物的不良反应。 ( 2)有增加呼吸道阻力的可能。当雾 化吸入完几小时后,呼吸困难反而加重 ,除警惕肺水肿外,还可能由于气道分 泌物液化膨胀阻塞加重之故。 7、雾化吸入的面罩、口含嘴一人一套, 防止交叉感染。 预 防呼吸道再感染。 由于雾滴可带细菌入肺泡,故有可 能继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细菌来源 :患者口腔、上呼吸道、雾化液的污染 。所以不但要加强口、鼻、咽的卫生护 理,还要注意雾化器、室内空气和各种 医疗器械的消毒。 结果标准 1、患者或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 ,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安全,达到预期目标 。 准备 1、人员 2、用物 3、评估患者及环境 用物: 空气压缩式雾化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药液(遵医嘱)、水杯和水(病人) 、治疗巾或病人毛巾。面罩或口 含嘴 、检查雾化器主机与各附件的连接。 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告知患者 治疗目的、药物名称、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颌下放治疗巾或毛 巾 ,协助病人漱口。 3、将遵医嘱配置好的药液注入雾化罐内。 4、指导患者做均匀深呼吸。 5、接通电源,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 ,用 面罩放在患者口鼻部(或将口含嘴放入患者 口中),嘱病人做均匀深呼吸。 6、治疗完毕,协助病人漱口,擦干病人面部及 颈部。 7、先关雾化开关,后关电源开关。 8、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致谢。 9、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 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