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性气体ppt课件_第1页
窒息性气体ppt课件_第2页
窒息性气体ppt课件_第3页
窒息性气体ppt课件_第4页
窒息性气体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概 述 【 概念 】 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 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 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有害气 体的总称。 四、窒息性气体 (asphyxiating gases) Date 1 【 分类 】 单纯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氢气、甲烷、乙烷 、二氧化碳等; 化学窒息性气体: 血液窒息性气体: 如一氧化碳、苯胺; 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硫化氢、氰化氢。 Date 2 【 毒理 】 氧氧 肺 入血入血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组织和器官组织和器官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 细胞内线细胞内线 粒体粒体 在呼吸酶作用下,在呼吸酶作用下,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甲烷 二氧化 碳 氮气 一氧 化碳 硫化氢 氢氰酸 Date 3 【 毒作用表现 】 毒作用特点: 1缺氧 2脑缺氧、脑水肿 3有效的解毒治疗须有针对性 4慢性中毒尚未确证 Date 4 毒作用表现: 1、 缺氧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早期、晚期 呼吸、循环系统早期、晚期 肝肾功能障碍 持续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出现麻醉现象 2、脑水肿:颅内压 缺氧 3-5min 脑水肿 3、其它: Date 5 4、实验室检查: l CO:定性检查 HbCO+水 +氢氧化钠保持淡红 (正常 对照血液呈棕绿色 ) l 氰化物 :尿中硫氰酸盐含量 不吸烟者 5mg L, 吸烟者 10mg L l 硫化氢 :尿中硫酸盐 ,硫化血红蛋白。 Date 6 【 治疗原则 】 1.输氧: 提高血氧张力、激活细胞呼吸酶、加速排出 方法:鼻导管、面罩 (40 60 )、 高压氧 ; 2.解毒 : 氰化物: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联合 硫化氢: ?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钙通道阻滞剂: 心可定,导博定,硝苯吡啶 ; 5.对症及支持: Date 7 【 理化特性 】 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易溶于氨水, 易燃易爆; (二)一氧化碳 Date 8 【 接触机会 】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采矿的爆破作业 机械制造工业中铸造、锻造车间 化学工业 (原料 ) 煤气中含 CO10%-40% Date 9 【 毒理 】 CO+ Hb= HbCO(80 90 ) 结合 Hb能力 :比氧大 240倍 HbCO解离速度 :比氧慢 3600倍 CO+血管外血红素蛋白( 10 15) 肌红蛋白 :毛细血管 线粒体 线粒体细胞色素 a3: 阻断电子传递链, 抑制组织呼吸。 Date 10 【 临床表现 】 1、轻度中毒: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 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 , HBCO10%; 2、中度中毒 :述症状加重外,面颊部出现 樱桃红色 , 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症 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经及时抢救,一般 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 HBCO30%; 3、重度中毒: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 ,晚期肌张力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 可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 般可产生后遗症 , HBCO50%; 急 性 中 毒 Date 11 【 临床表现 】 4、急性 CO中毒迟发脑病: 急性 CO中毒意识障碍 恢复后,经约 2 60d的 “ 假愈期 ” ,又出现神 经、精神症状 ; 5、慢性影响: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有争议) 。 Date 12 【 诊断 】 1诊断原则: CO接触史; 临床表现和体征; HBCO测量结果; 现场卫生学调查:空气中 CO浓度 。 2接触反应: 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吸入新鲜空 气即可缓解; Date 13 3诊断及分级标准: (1)轻度中毒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 1)剧烈头痛、头昏、无力、恶心、呕吐; 2)中轻度意识障碍,无昏迷, HBCO 10; (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昏迷, 经 抢救恢复无后遗症, HBCO 30; (3)重度中毒: (HBCO50 +下列任一项) 1)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 2)意识障碍 +下列任一项: 脑水肿; 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 肺水肿; 呼吸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脑局灶损害。 (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Date 14 【 处理原则 】 1治疗原则 (1)及时脱离接触: (2)及时进行急救与治疗: 1)轻度中毒:氧气吸入 +对症; 2)中、重度:面罩吸氧或高压氧,重要器官损害 (脑 水肿) 的防治,并发症的预防; 3)迟发脑病:高压氧、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 氏病药物及支持治疗; Date 15 2其他处理: (1)轻度 -原工作。 (2)中度 -观察 2个月 (3)重度 +迟发脑病者 -调离 Date 16 【 理化特性 】 HCN:无色,苦杏仁气味,易溶于水(氢氰酸)、 乙醇和乙醚,可燃性,爆炸性。 (三)氰 化 氢 Date 17 【 接触机会 】 1、电镀、采矿冶金工业: 2、含氰化合物生产: 氢氰酸生产,制造其他氰化物、药物 、塑料、有机玻璃; 3、化学工业: 4、染料工业: 5、摄影: 6、农药: 7、军事: 战争毒剂; 8、某些植物: 苦杏仁、木薯、白果; Date 18 【 毒理 】 呼吸道、皮肤吸收 Date 19 主要毒理: l CN-结合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Fe3+,抑制该酶活性 ,使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 断,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引起细胞内室息 。 l 血液为氧所饱和,但不能被组织利用。皮肤、 粘膜呈 樱桃红色 。 Date 20 【 临床表现 】 1急性中毒: 1)前驱期: 呼出气苦杏仁味,刺激症状,恶心、呕吐、震 颤,全身症状,脉搏 、血压偏高,呼吸 ,腱反射 +; 2)呼吸困难期: 皮肤粘膜樱桃红色,极度呼吸困难和节律 失调,血压 ,脉搏 ,瞳孔散大、眼球突出、冷汗淋漓 ; 3)痉挛期: 意识丧失,抽搐,呼吸 ,心率 ,失禁,肺 水肿和呼吸衰竭; 4)麻痹期: 深度昏迷,肌肉 ,反射消失,血压 ,脉 率不齐,呼吸 且不规则, 死亡。 Date 21 2慢性影响 l 慢性皮肤刺激症状: l 类神经征: l 甲状腺肿大: Date 22 【 处理原则 】 1、快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清洗皮肤; 2、心脏复苏; 3、就地应用解毒剂: (1)“ 亚硝酸钠 硫代硫酸钠 ” 疗法 : (2)4-DMAP 硫代硫酸钠 ” 疗法: (3)辅助解毒治疗: 胱氨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硫代乙醇胺; 4、对症治疗:防止脑水肿等。 Date 23 【 预防 】 u改革工艺、以无毒物替代、密闭通风、宣教、 个人防护等; u氯碱法净化; u职业禁忌:呼吸道、皮肤、甲状腺、肾脏等慢 性疾病及精神抑郁、嗅觉不灵敏者不宜从事氰 化氢及氢氰酸作业。 uMAC 0.3mg m3 Date 24 【 理化特性 】 H2S:腐败臭蛋味易燃无色气体,蒸气比重 1.19,易积聚在低洼处,易溶于水,乙醇、 汽油、煤油和原油,能与大部分金属反应形 成黑色硫酸盐。 (四)硫 化 氢 Date 25 【 接触机会 】 1、 工业废气: 2、有机物腐败时也能产生硫化氢:如在疏通阴 沟、下水道、沟渠,开挖和整治沼泽地以及清 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均可接触硫化氢; 3、采矿事故: Date 26 【 毒理 】 生物过程: H2S+Hb HbS(硫血红蛋白); 原形 肺排出; 被氧化 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 尿; Date 27 毒作用机制: H2S+ NaNa 2S(碱性) 刺激和腐蚀粘膜和组织; 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 ,造成组织细胞内窒息; 使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降低; 与谷胱甘肽中的巯基结合,影响体内生物转化过程; 高浓度作用于颈动脉窦及主动脉的化学感受器,反射 性呼吸抑制, 造成 “ 电击型 ” 死亡。 Date 28 【 临床表现 】 1、轻度中毒: 眼刺痛、畏光、结膜充血 ,咽干 、咳嗽 、头痛、头晕、乏力 、恶心、呕吐,肺有干啰音; 2、中度中毒: 症状加重,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视物模糊 、角膜水肿,肺部有湿性啰音, X线:有片状高密度阴影; 3、重度中毒: 昏迷、脑水肿 、肺泡型肺水肿、呼吸循环 衰竭或 “ 电击样 ” 死亡 ; 4、慢性影响: 眼及呼吸道慢性炎症,类神经症、中枢性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损害周围神经。 Date 29 【 诊断 】 1诊断原则: ( 1)短期内吸人较大量硫化氢的职业接触史; ( 2)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 3)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 4)排除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 2接触反应: 接触硫化氢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 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 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 间内消失者。 Date 30 3诊断分级标准: ( 1)轻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 意识障碍; b)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 2)中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 b)急性支气管肺炎。 ( 3)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 b)肺水肿; c)猝死; d)多脏器衰竭。 Date 31 【 处理原则 】 1、迅速脱离现场,吸氧、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严 密观察,注意病情变化; 2、抢救、治疗原则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积极防 治脑水肿、肺水肿 ,早期使用腺糖皮质激素; 3、其他处理:急性轻、中度中毒者痊愈后可恢复原 工作,重度中毒者经治疗恢复后应调离原工作岗 位。 Date 32 【 预防 】 l 密闭和通风、自动报警器、净化、防毒面具。 l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氨基苯丙酮作预防药, 4 5h。 l 职业禁忌症:明显呼吸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 心、肝、肾病患者。 Date 33 (五)甲烷 【 理化特性 】 俗称 “ 沼气 ” 【 接触机会 】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的主要成分,是煤矿瓦 斯爆炸的主要原因。 【 毒理 】 本身无毒,属单纯性窒息作用。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