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_第1页
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_第2页
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_第3页
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_第4页
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第七章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l 一、 外国的 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 l 二、中国二、中国 “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摄入量 ”和 “膳食营养 素参考摄入量 ” ? 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RDA),是 由各国行政当局或营养权威团体根据营养科学的发展,结合各自 具体情况,提出的对社会各人群一日膳食中应含有的能量和各种 营养素种类、数量的建议。 ? 虽然 RDA是以每天为基础表达的,但实际上它代表一个时期的 平均摄入量。平均时间的长短根据营养素、人体储存量的多少和 营养转换率来决定。 l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 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我国现行的 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 2000年修订的。 第二节 需要量与摄入量 一、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多的危险性 l 二、营养素需要量的定义和概念 (一)营养需要量的定义 是机体为了维持 “适宜的营养状况 ”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必须 “获得的 ”该营养素的最低量。 (二)不同水平的营养素需要量 预防明显的临床缺乏症的需要 满足某些与临床疾病现象有关或无关的代谢过程的需要 维持组织中有一定储存的需要 (三)人群营养素需要量的分布 (四)需要摄入的量和需要吸收的量 (五)能量推荐摄入量的特点 平均需要量 =推荐摄入量 EER 平均能量需要量 第三节第三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l 一、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定义和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 养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 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RD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 平均需求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适宜摄入量 (adequate intake, 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平均需求量 (EAR)系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 状况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推荐摄入量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 RDA,是指可以 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 体 (97% 98%)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RNI=EAR+2SD; 一般设 EAR的变异系数为 10%, RNI=1.2EAR。 适宜摄入量 (AI)系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 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UL)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 养素的最高量 . 二、制定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依据资料来源和评价 用动物模型进行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 人体代谢研究 人群观察研究 随机性临床研究 能量和蛋白质的 RNIs及脂肪供能比 续上表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 RNIs或 AIs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 RNIs或 AIs 第四节第四节 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评价膳食评价膳食 一、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个体摄入量 (一)用平均摄入量 (EAR)评价个体摄入量 l 摄入量低于 EAR时可以认为必须提高,因为摄入不足 的机率高达 50; l 摄入量在 EAR和 RNI之间者也可能需要改善,因为摄 入不足的机率至少仍然有 2到 3。 l 通过很多天的观测,摄入量达到或超过 RNI时,或虽 系少数几天的观测但结果远高于 RNI时才可以有把握地 认为摄入量是充足的。 l (二)用适宜摄入量 (AI)评价个体摄入量 l 如果一个人的日常摄入量等于或大于 AI,几乎 可以肯定其膳食是适宜的; l 如果摄入量低于 AI,就不能对其是否适宜进行 定量或定性估测。要对这种情况进行评估必需 由专业人员根据该个体其他方面的情况加以判 断。 l (三)用最高可耐受摄入量 (UL)评价个 体摄入量 日常摄入量超过 UL以后,发生中毒的潜在危险 增加 。 二、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二、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 价群体摄入量价群体摄入量 l (一)用平均需要量 (EAR)评价群体营养 素摄入量 l a概率法 l b平均需要量切点法 在观测人群中有多少个体的日常摄入量低于 EAR。这 些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就等于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 摄入量的分布进行调整至少要观测一个有代表性的亚 人群,其中每一个体至少有连续三天的膳食资料或者至少 有两个独立的日膳食资料。 l 举例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 l 对某企业调查岁成人人,膳 食硒摄入量平均为 . g/d。范 围为 . . g/d。其中人的 摄 入量 50 g/d(成人硒的 RNI值 )。 l 评价: 该企业成人硒摄入量偏低,有大 约 27% 的成人摄入不足,应当积极改善 ;有大约 34% 的成人摄入量充足;其余 约 39% 的成人摄入量处于不足和充足之 间,可能也需要加以改善。 l (二)用适宜摄入量 (AI)评估群体摄入量 当人群的平均摄入量等于或大于适用于该 人群的营养素 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发生摄入 不足的机率很低。 当平均摄入量在 AI以下时不可能判断群体 摄入不足的程度。 l (三)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UL)评估群体摄入 量 G 日常摄入量的分布来确定摄入量超过 UL者所 占的比例,超过 UL的这一部分人可能面临健 康风险。 G 进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评估时,有的营养素 需要准确获得各种来源的摄入总量,有的营养 素只需考虑通过强化、补充剂和作为药物的摄 入量。 三、应用三、应用 DRIs评估人群营养素摄评估人群营养素摄 入量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入量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 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一般不能用于评估人 群摄入量是否适宜。 2.不宜用 RNI来评估人群摄入不足的流行。 3.不宜用食物频数问卷资料评价人群摄入量评估 人群的膳食。 4.注意能量与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不同 EAR=RNI EER 平均能量需要量 总结: 1.对于有 EAR的营养素,摄入量低于 EAR者在群 体中占的百分数即为摄入不足的比例数。 2.对于有 AI的营养素,最多比较群体平均摄入量 或中位摄入量和 AI的关系,当平均摄入量低于 AI时,没有办法判断摄入不足的比例。 3.日常摄入量超过 UL者所占的百分数就是人群中 有过量摄入风险的比例。 第五节第五节 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 量计划膳食量计划膳食 一、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个体计划膳食一、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个体计划膳食 J设定营养素摄入目标 达到各自的 RNI、或 AI,而又不超过它们的 UL。 能量:平均能量需要量( EER) 体重 J制定膳食计划 食物标签 食物成分表 依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和 平衡膳食 宝塔 做出初步计划,再根据食物营养成分数 据复查。 二、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群体计划二、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群体计划 膳食膳食 l ( 1)为均匀性群体计划膳食 1确定计划目标 确定可以允许人群中有多大的比例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和有多大的比例有摄入过量的潜在危险。 允许有 2 3的人有摄入不足的危险,另有 2 3 的人有摄入过量产生不良后果的危险; 2 设置 “靶日常营养素摄入量分布 ” 调整:上移或下移, 经过调整处于正确的位置的摄入量分布就 是 “靶日常营养素摄入量分布 ” .编制 “靶日常营养素摄入量分布 ”食谱 ()在 “靶日常营养素摄入量分布 ”的基础上为食谱设 置营养素含量目标: ()确定提供什么样的食物能够最大可能的实现 “靶 日常营养素摄入量分布 ”目标; ()确定需要购买和需要供应的各种食物数量。 4评估计划膳食的结果 修改 (二)为不均匀的群体计划膳食 .简单营养素密度法 营养素摄入目标中值与平均能量需要 量之比最高的 亚人群 的营养素摄入量目 标中值作为计划这个不均匀人群食谱的 营养密度目标。 举例: 由男、女混合组成的人群 男人的维生素 C摄入量目标中值为 138mg d,平均能 量需要量为 2600kcal d; 女人的维生素 C摄入量目标中值为 116mg d,平均能 量需要量是 1800kcal d。 男性维生素 C摄入量目标中值为 53mg l000kcal,女性 为 64mg l000kcal。 采用 64mg kcal作为计划食谱的依据 第 六 节 膳食与 营养 缺乏病预防 一、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 1、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的分类 水肿型营养不良:以蛋白质缺乏为主而能量供给尚能 适应机体需要,以全身浮肿为特征。 消瘦型营养不良:以能量不足为主,表现为皮下脂肪 和骨骼肌显著消耗和内脏器官萎缩。 混合型:蛋白质和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常同时 伴有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缺乏。 2、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主要症状 病人极易感到疲劳,情绪不好,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 ,认知能力下降。 主要体征 生长停滞,体重下降,容易遭受感染,可出现腹泻,也可发生 低血压,低体温和心动过速。 3、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的 预防 (1)合理膳食 (2)推广生长发育监测图的应用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4)减少感染 ,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 、维生素 A缺乏 病 1、维生素 A的介绍 又称视黄醇,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于动物肝脏,植物中 不含有,但含有类胡萝卜素,可以转变为维生素 A,其主要 功能是维持正常视力;维持皮肤健康;促进生长和机体免 疫。 2、维生素 A缺乏的基本体征 ( 1)眼部症状 ( a)眼干燥症( b)夜盲症( c)角膜软化 ( 2)皮肤症状(典型症状是皮肤干燥) ( 3)骨骼系统(儿童发育迟缓) ( 4)生殖功能(影响怀孕,胎儿畸形,精子减少) ( 5)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 双侧眼结膜有毕脱氏斑双侧眼结膜有毕脱氏斑 角膜软化角膜软化 VA缺乏的皮肤表现缺乏的皮肤表现 3、维生素 A缺乏的原因 (1)摄入不足 (2)吸收利用障碍 (3)需要量增加 (4)代谢障碍 (5)其他营养素的影响 (6)其他原因 4、维生素 A缺乏的 预防 ( 1) 摄入含维生素 A丰富的食物 ( 2) 监测易感人群的维生素 A营养状况 ( 3) 对易患人群进行干预 ( 4) 选用膳食补充剂和维生素 A强化食品 5、维生素 A缺乏病的治疗原则 ( 1)消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 2)补充维生素 A ( 3)对症治疗 三 、维生素 D缺乏 病 1、维生素 D的介绍 是体内钙平衡调节因子,婴幼儿期缺乏导致佝偻病,成 人阶段缺乏侧形成骨软化症。 2、缺乏的常见原因 阳光照射不足 维生素 D及钙、磷摄入不足 维生素 D及钙磷的肠道吸收障碍 肝肾疾病可直接影响维生素 D的正常代谢 3、发病表现 佝偻病 软骨病 4、预防( P341) 佝偻病佝偻病 方颅方颅 ,肋骨串珠,赫氏沟,鸡胸肋骨串珠,赫氏沟,鸡胸 X型或型或 O型腿等。型腿等。 四 、维生素 B1缺乏病 1、缺乏原因 ( 1)摄入不足 ( 2)吸收利用障碍 (3) 需要量增加 ( 4)抗硫胺素因子 ( 5)慢性乙醇中毒 2、发病表现( P342) 3、预防 ( 1)改良谷类加工方法,调整饮食结构 ( 2)开展易感人群维生素 B1营养状况的监测和干预 ( 3)广泛开展艰苦教育活动 ( 4)维生素 B1强化食品 五 、维生素 B2缺乏 1、维生素 B2的基本症状与体征 有脂溢性皮炎,角膜周围充血,口角炎,唇炎,舌炎等 个以上体征,即可诊断。有舌炎,阴囊炎单一体征,亦可诊 断。 2、 缺乏原因 ( 1)摄入不足 ( 2)吸收障碍 ( 3)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 3、预防( P345) 六 、维生素 C缺乏 1、维生素 C的基本症状与体征 ( 1)一般症状: 面色苍白,疲劳困倦,食欲减退等症状 ( 2)出血:维生素 C 缺乏病患者可有全身点状出血 (淤点 ) ( 3)牙龈炎:牙龈可见出血、松肿、炎症 2、 缺乏原因( P345) 3、预防( P347) 七 、 叶酸 缺乏病 1、缺乏原因 ( 1)摄入不足 ( 2)吸收利用障碍 (3) 需要量增加 ( 4)排出过多 2、发病表现( P347) 3、预防( P348) 八 、 钙 缺乏病 1、缺乏原因 ( 1) 维生素 D摄入不足 ( 2)饮食搭配不合理 (3) 疾病的影响 ( 4)钙调节激素的影响 2、发病表现( P348) 3、预防( P349) 九 、 铁 缺乏病 1、缺乏原因( 349) 2、发病表现( 349) 3、预防( 350) 十、锌 缺乏病 1、缺乏原因( 350) 2、发病表现( 351) 3、预防( 351) 十一、碘缺乏病 1、缺乏原因( 351) 2、发病表现( 352) 3、预防( 352) 十二、硒缺乏 1、缺乏原因( 352) 2、发病表现( 353) 3、预防( 353) 八、碘缺乏的体征判断 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人 甲状腺增生肥大,巨大肿块压迫气管可有呼吸困难 克汀病 儿童 智力低下和精神发育不全 第 七 节 膳食 营养 与慢性疾病预防 一、 肥胖的膳食营养防治 1、 肥胖的定义 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的消耗,体内多 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引起营养代谢生衡性疾病 。 2、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 1)体质指数( BMI) BMI=体重 身高 2 WTO标准: 18.524.9正常; 2529.9超重;大于 30为肥 胖。 我国 18.523.9正常;大于 24超重;大于 28为肥胖 ( 2)腰围( WC) 男性大于 94cm ;女性大于 80cm为向心性肥胖 ( 3)腰臀比( WHR)男性大于 0.9;女性大于 0.8为中心 性肥胖。 (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计算公式:理想体重 =身高( cm) -105 肥胖度 =(实测体重 -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 100% 超过理想体重 10%为超重; 20%以上为肥胖,其中 2030%为轻度肥胖; 3050%为中度肥胖; 50%以上为重 度肥胖, 100%以上为病态肥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