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毕业学位论文】基于装置形态的现代纤维艺术表现方式研究.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学校代码 10495 745 学 号 0815013001 武汉纺织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装置形态的现代纤维艺术 表现方式研究 作者姓名: 宗绪娟 指导教师: 蔡从烈 教授 学科门类: 艺术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研究方向: 染织艺术设计 完成日期: 二零一一年三月 . A. he of y 011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武汉纺织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 武汉纺织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题目:基于装置形态的现代纤维艺术表现方式研究 专业:设计艺术学 硕士生:宗绪娟 指导老师:蔡从烈 教授 摘要: 纤维艺术是现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无论从表现形式上还是表现技法上,都善于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由于纤维艺术在材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线性材料所固有的亲和力优于其它材料。因此纤维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变革,事实上,变革的结果总是让纤维艺术呈现崭新的面貌,并使其增加新的活力。 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是装置艺术形式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应用,这是基于装置艺术的特征与现代立体的纤维艺术作品所存在着相似之处,都需要有非常好的创意和艺术处理的立体展品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展示。而装置艺术又善于将不同的成品和材料或综合材料进行选择、组合、利用和改造,这对丰富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装置艺术 1910 年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来看,表现装置的纤维艺术日益成为表现形式拓展的窗口,并使纤维材料在装置形态的空间中有独特的表现。追求材质之美,对材质的的发现与巧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对废弃物的再利用,不仅拓展了人们对材料世界的认识,同时也表达出艺术世界中的环保意识,并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达形式。本文重点探讨了装置形态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展示方式的别样魅力,一是展示布置上的立体性,有立体、半立体形态,还有动态的艺术形式,且要从环境的共生性去分析,还有非常重要的是综合媒介的运用;二是展示环境由室内转移到室外。分析研究了纤维艺术作品在室内展示的装饰性,又将置入室外摆设的纤维作品的雕塑性、空间性、艺术性与公共环境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而观众在与之交流中要产生互动性,这是艺术作品表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展现装置形态的现代纤维艺术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在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体现鲜明的思想内涵,要聚焦社会热点、反映社会现状,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注意观众的参与性,理性对待反社会性、批判性,关注非规范性,要坚持创新观念是纤维艺术发展的核心。首先要有国际化的文化视野,且在理念方面有创新性。特别是在创作过程中拓展纤维艺术的新内涵,且从多方面吸收新营养,自然地、民族地、文化地、更新技术等都会对纤维艺术产生新的灵感。对于艺术生命而言,营养结构的科学性极其重要,如果选择结构性的失衡,恐怕就不一定是好事,因为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二者越来越亲密,加速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关键词:装置形态;纤维艺术;表现方式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 he of is a of in of or of at to As in of is in in in of a is to of of is on of of we to in a at or a of is in of an 910 of of of is a to in a of of of to a of to s of of to of on of in of of is a to is of is to of to of in of of is to is of of a of of in of an To to on of to to of on to to he of to an of in of in to a in to so of is if a I am is a of 录 目 录 1 绪论 1 题的背景和意义 1 献综述 2 内外研究现状 2 究目的和方法 3 念的界定 4 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5 统编织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传承和交汇 5 统纤维艺术的 表现形式 5 代纤维艺术的 表现形式 6 维艺术表现形态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7 面形态7 雕塑形态8 态形态9 置形态9 现装置形态的纤维艺术日益成为表 现形式拓展的突破口10 3 纤维材料在装置形态中的独特表现 12 12 料选择的广泛性 12 料的发现与巧用 12 弃物的再利用14 料可用范围的拓展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14 传统的单一材料走向多元化15 二维走向三维17 代高科技材料的引入18 然浑成的肌理表达19 彩象征寓意的表达21 4 装置形态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展示方式上的别样魅力 23 示布置上的立体性 24 立体、立体形态24 态艺术形式25 境的共生性26 合媒介的运用27 示环境由室内移向户外27 内展示的装饰性27 外摆设的雕塑性28 示中的互动性29 5 展现装置形态的现代纤维艺术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31 现鲜明的思想内涵 31 焦社会热点、反映社会现状31 众的参与性32 社会性、批判性32 艺术性和非规范性 34 创新观念是纤维艺术发展的核心 34 野的多元化34 念的创新性35 在创作中拓展纤维艺术的新内涵35 自然中激发创作灵感 35 民族传统文化和其它艺术形式中吸取精髓37 外纤维艺术作品的交流促进纤维艺术的进步38 注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 39 6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录 45 1 绪论 1 绪论 纤维艺术是一种极其高雅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在艺术世界中独树一帜,其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和形式美感、极具视觉的冲击力、震撼力在艺术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以纤维材质为媒介,编织着艺术光环,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出纤维艺术独有的文化底蕴,折射着纤维艺术的光芒。然而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更加注重与建筑空间、生态环境、装置艺术相结合,使作品的形式在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拥有了一定的艺术内涵与创作思想。具有现代纤维艺术特点的同时也具有了装置艺术的特色,将装置形态融入进现代纤维艺术中,这正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 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世纪国民经济飞速而稳定的发展, 国民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继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装饰和居室艺术装饰品的选择,在审美情趣上也越来越呈现出崇尚高雅的趋势。作为存在于空间,集艺术性与装饰性于一体的纤维艺术品正好以天然的材质、变幻莫测的编织效果以及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要,并以新奇与亲和、自然与温馨的特质,成为体现主人文化品位,格调高雅的室内装饰品和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 “纤维艺术主要是以各种动、植物的纤维,如毛、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材料和人工复合纤维材料,采用编织、缠绕、捆扎、缝缀、粘贴、排列等多种制作手段塑造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形式。”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艺术形式,经过历史岁月的转变也有了脱胎换骨的新面貌。现代纤维艺术是在传统纤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艺术家们不满足于传统纤维艺术的表现手段及材料的局限, 进而长期对纤维艺术材料的关注及探索后所产生的结果。 现代的纤维艺术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编织表现技法而是充分地展现出纤维这种材料独有的肌理美感和深层艺术内涵。 这为本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着重从装置艺术的特点入手,将其艺术形式及其特征运用到现代纤维艺术当中。 通过深入分析纤维艺术的材料、形式及内涵表现,探索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分析装置艺术的独特性,将其表现手法惟妙惟肖地结合到现代纤维艺术当中,从而拓展其新的表现形式,丰富其内容特色,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下,现代纤维艺术在材料和工艺的运用、空间关系的营造、审美情趣的表达等方面,有着其形式感和创新性。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是在林美术出版社,1996. 11 绪论 现代纤维艺术的形体中加入装置艺术的成分,使两者更好的结合,探索一种富有装置艺术特色的现代纤维艺术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能够对其创新的表现方法和途径,通过对纤维艺术的表现语言和理论的研究,更新艺术观念,为未来的纤维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2 文献综述 经过大量查阅国内外现有的关于纤维艺术的论著、作品集等资料,经过整理总结后,发现林乐成所编著的纤维艺术,龚建培编著的纤维艺术的创意与表现,蔡从烈、秦栗、薛建新编著的纤维艺术设计,张怡庄、蓝素明所著的纤维艺术史 ,王受之编著的现代设计史、顾丞峰、贺万里著的装置艺术等书籍对本文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很多纤维艺术展,尤其是“从洛桑到北京”双年展当中的大量图片资料,对本文的创新研究给予了很大启发。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纤维艺术已经成为了备受国内外艺术界广泛关 注的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现代纤维艺术由传统的以天然纤维为原材料的作品逐步转向以立体、半立体为主的装置艺术领域。 现代纤维艺术开始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法国著名纤维艺术家让吕尔萨将现代设计观念和新的装饰性带到了纤维艺术中来, 他主张纤维艺术作品要和时代精神相一致,并与现代环境相结合,使纤维艺术作品的面貌焕然一新。之后在诸多现代纤维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瑞士洛桑设立了“国际传统与现代纤维艺术中心”并创办了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这样以来使现代纤维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发展。尤其是在表现形式方面,出现了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从室内到室外等富于创造性的纤维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纤维艺术从此走向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现代纤维艺术来到中国,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在设计上纤维艺术注重编织工艺,创作出的作品具有强烈民族的风格,又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趋势。自 2000 年以来,中国的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研究团队初具规模,全国有近 50 所高校相继成立了现代纤维研究室,从而壮大了研究团队,促进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水平的发展。2000 年在北京召开了 “从洛桑到北京” 第一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由此将纤维艺术的活动中心移到了中国,为世界纤维艺术的交流与研究搭建了有力的平台。随着现代纤维艺术在国内外影响的不断扩大,现代纤维21 绪论 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作者通过几年的“从洛桑到北京”纤维艺术双年展的考察后总结发现,展览中纤维艺术作品,有一半以上都采用了装置艺术的手法,并且逐年增加。但具体到“将装置艺术融入纤维艺术中”这一创新型课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研究。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以装置艺术为出发点进行研究,这种创新想法在艺术研究领域还是一项空白。装置艺术在纤维艺术中所采用的手法多样、新颖、富有更新一层的创新性。如果能够将装置艺术在纤维艺术中的发展及其应用能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说在艺术领域中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装置艺术与纤维艺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门类的艺术结合也是越来越紧密,艺术也是朝着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其特点更加鲜明。然而同时发展于 20 世纪中期的装置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两类艺术之间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又有彼此的共同之处。在纤维艺术的展览中很多作品借鉴了装置艺术的特点来表现现代纤维艺术,其艺术形式新颖并更加富有创意。而其中两者能够产生怎样的联系呢,其独特性和新颖性都值得我们探究。 通过对历史上以及国内外的背景分析后得到的相关资料证实,装置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结合是有必要研究的,且在历史上对装置形态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也处于空白状态,所以这一课题是具有研究价值的。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基于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从形态、材料与制作、历史发展、设计内涵等方面入手,结合装置艺术的特点将其加入到现代纤维艺术的之中,丰富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总结表现形式发展的规律和决定因素。 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请教专家教授、参观调查研究、观摩学习,包括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察纤维艺术工作室和参加纤维艺术双年展等观摩学校, 将这几方面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调查研究。深入诠释其设计理念、形式美感和主题内涵等内容,对其表现形式以及理念的创新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解决。 与国外更多的纤维作品相比,在材料的选择、形式形态等表现形式,以及与空间环境的结合上还有许多值得丰富及创新的地方,例如装置艺术中对材料选择的广泛性以及从思想内涵方面的表现方式,都可以成为纤维艺术表现形式创新途径。希望本文能为纤维作品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具体的创作中能够充分调动艺术想象力,大胆的探索尝试,表达个人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的纤维作品,在已有形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31 绪论 415 概念的界定 关于纤维艺术的称谓及概念的界定,目前在国内有很多解释:“纺织艺术” 、 “编织艺术”、“织物艺术”、“壁毯艺术”、“挂毯艺术”、“织锦艺术”、“织锦绘画”等。在国际上,有多种关于纤维艺术的解释,所以也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称谓的出现。“(挂毯、绒绣、织锦)、“(纺织品) 、“ (纤维、纤维制品、纤维质料)等词都是对纤维艺术的解释。相比之下,纤维艺术是艺术家以广义的纤维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以传统纺织技术为主导,具有较为强烈的观念性、创作性、实验性、参与性、综合性和审美特性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生活方式与多种传统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视觉传达方式。 ” 这门具有历史意味的艺术从编织艺术 发展而来,既有传统艺术的沧桑感同时又具有了现代艺术的时代感。 纵观纤维艺术(发展与形成,它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从 20 世纪 50、 60 年代开始,只有短短五六十年的时间,可是它的工艺手段和材质却与传统的纤维织造工艺(纺织工艺)、纤维手工艺(编织工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与传统的壁挂艺术(,更是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传统的壁挂艺术为纤维艺术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如“纺织艺术” 、 “编织艺术” 、 “织物艺术” 、 “织锦艺术” 、 “织锦绘画” 、 “ 壁挂艺术”等多种称谓,以至于有些人听到这些称谓时会感到疑惑这个是织布,还是打毛衣艺术?还是织地毯艺术?其实它是,又都不是。但那不是纤维艺术的全部,随着手法的增多和科技的进步,形式上和方法上也有所改进,创新了更多的纤维艺术。 纤维艺术这种新艺术形式,虽然是在那些早已司空见惯的传统纺织品、染织品、编织品发展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却有着脱胎换骨般的全新面貌。其运用的材质不仅仅局限于天然制品而且已经扩大到人工制品, 展示的空间形态也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而走向三维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纤维艺术也从形式上被分为了古老、实用的传统纤维艺术和多元化、形式感强烈现代纤维艺术两部分。传统纤维艺术涵盖种类繁多:传统的缂丝、刺绣、壁毯等。现代纤维艺术更加注重形式上的立体型及思想内涵的表达。本文更加注重将新型的装置艺术运用到现代纤维艺术中,创新纤维艺术,从材料上着手,力求凸现形式美感,与环境相结合等方面,研究和探索基于装置艺术形式上的现代纤维艺术。安大学出版社,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发生,促进了世界艺术的发展,也诞生了真正意义的纤维艺术运动。纤维艺术在材料的拓展、空间形态的创新及更多内涵方面都有了重大方面的突破,形成了纤维艺术的新高潮。 统编织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传承和交汇 以传统纤维编织为基础演化而来的现代纤维艺术,继承了传统纤维艺术的成就,但在艺术形式和特征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这样的变化,现代纤维艺术成为了超越传统风格的并具有自身价值的艺术。本文更注重从传统纤维艺术中汲取营养,从现代艺术门类尤其是装置艺术中吸收各样艺术特征运用到现代纤维艺术中, 丰富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试图在现代纤维艺术不断传承和超越上探索新的启示。 传统编织艺术是现代纤维艺术的语言与基础,而后发展起来的现代纤维艺术为纤维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本身就是现代艺术深入发展的结果,与其说现代纤维艺术是继承了传统的纺织、编织工艺的编织技巧,不如说是现代艺术观念再次利用了传统的纺织、编织工艺作为展示自己的代言物,更加丰富地展现出现代纤维艺术的魅力,如立体的纤维艺术作品常被称为软雕塑;依附于墙面的纤维作品被称之为半浮雕;国画如果做成了雕塑形态被称为有国画味的装置艺术。现代纤维艺术本身已经模糊了形式的要求与约束,它继承了传统纤维艺术的特点,既可以是壁挂,可以是雕塑,也可以做成装置等等。由于纤维材料的丰富和加工手法的多样使其艺术形式不拘一格,这样看来纤维艺术作品从平面到立体, 从具象之形到意象之形到抽象之形也是任由作者发挥的。 统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 纤维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10万年前人类的诞生。 从人类开始劳动便开始知道冷暖羞耻,他们就开始利用麻类植物的茎和皮制绳、衣等东西,便于御寒和生产。从伏羲模仿蜘蛛网编织渔网,继而用草、藤、竹、柳等材料通过打结、编织、等工艺制作的草衣、草帽、竹席、竹篓等,这些都可谓是人类最早的纤维制品。 国外的纤维制品主要以毛织为主,据西方史学家考证,大约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壁毯、挂毯等纺织活动的出现。由于欧洲建筑大多以石块为主,造成空气湿度大,为了缓解室内湿度和石料建材带给人不舒适感,随后室内出现了很多以壁毯、壁挂形式的毛5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织物,这些纤维制品大大缓解了石材带给人们的不舒适感。 传统和早期的纤维艺术品追求绘画性,将一根根纤维仅仅作为画面“色”与“笔”的替代物,进行勾形铺色。这在某种程度上将编织技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但却限制了纤维材质的表现力。 17、 18 世纪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手工业发展异常发达,伴随着社会追求浮华、盛世之风,很多壁挂效果都追求绘画性的效果,其设计方式往往是画家出设计图,而工匠负责编织。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工匠们尽其所能,一幅壁挂使用上千种不同颜色的毛线,这种方式促进了编织技艺的发展,却导致壁挂艺术性降低,匠气十足。到了19 世纪下半叶,威廉莫里斯领导发动了工艺美术运动,他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在他认真研究了 15、16 世纪的壁挂艺术后认为,壁挂艺术的创作重点不应该为了表达画笔技巧,而应尽可能地展示材料与编织结构的美感,这也为之后的纤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由此纤维艺术开始得到了初步发展。 之后纤维艺术随着设计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艺术家亲自参与或独立操作编织,实现了艺术与工艺的结合。至此,艺术家们将终点开始由画转向了织品本身。1919 年由格罗佩斯成立的包豪斯院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的口号,学校非常注重启发学生对材料、质感、空间、结构等新感觉、新认识和新表达,并创建了专门研究编织材料、技艺的“编织车间”,强调“编织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编织技术来创作超越材料本身的思想” 的重要理念。 1927 年学校的编织教师刚特斯托尔兹(创作的以麻为经,棉做纬的抽象作品成为这一理念的代表作,也成为传统纤维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分水岭。 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 现代纤维艺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手段和传统材料的局限,而长期对新纤维材料的关注与尝试及探索而产生的结果。现代纤维艺术以传统纤维织造工艺为基础演化而来,继承了传统纤维艺术成就,但在艺术的形式和特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于这样的变化,现代纤维艺术成为超越实用性、具有自身价值和体系的艺术。 艺术家们对于现代艺术的探索与研究一直推动着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德国包豪斯院校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统一”的口号,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在法国艺术家让吕尔萨等人倡导和影响下,现代纤维艺术在国际上得到空前的发展和迅速的提高,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很大的超越。到了 60 年代初,让吕尔萨在瑞士洛桑开创并定期举办“国际 壁挂艺术双年展” ,更是吸引了许多画家、艺术家投入到壁挂事业中来,丰富和强化了壁挂艺术的表现力,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现代艺术表现形6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式。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第一届到第三届,基本上是以古老传统的表现手法为主的作品,作品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背景复杂繁多,人物写实,表现出了精湛的工艺水平。从第四届开始,作品就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到了第五、六、七届,作品开始大量引用综合材料和综合表现形式,出现了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从室内到室外等富有创造性的超越,反映了纤维艺术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变迁与超越的过程。这种变迁与超越主要是艺术家推陈出新、长期对新材料的关注与应用的结果。在材料上现代纤维艺术的选择较之传统纤维艺术更为广泛,它主要以各种动、植物纤维(如毛、丝、麻、棉等) 、人造纤维(如化纤、尼龙、金属丝等)或直接使用各种纤维制成品作为材料。形式上多采用编、织、环结、缠绕、包裹、捆绑、粘贴、排列等多种手段设计创作,不仅局限于墙面的壁挂式,更多地开始向浮雕、软雕塑、装置等方向发展,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手法多样,也会以一种崭新的艺术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 直到现今,现代纤维艺术仍然在不断地提高和飞速地发展中,从材料的选取、形式表现以及艺术内涵上都与之前古老的传统纤维艺术有所丰富与创新,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维艺术表现形态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纤维艺术在发展过程当中,其形态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中,简单地可以分为壁面形态、软雕塑形态、动态形态和装置形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纤维艺术的形态也更加向空间转变,它也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新视觉艺术。 面形态 壁面形态也称悬挂形态,是古老的挂毯艺术的一种延伸,属于传统纤维艺术的一小类别。纤维艺术的壁面形态主要以壁挂等形式依附于建筑空间的墙壁之上。传统的壁毯与现代的纤维壁挂虽然都是现代建筑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有很大的区别,与传统的纤维艺术相比,现代纤维艺术所体现的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现代壁挂除了在观念上超越了传统观念之外,在材料处理以及形态上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以不改变材质特征为界限,强化材质的特征,增强材料的肌理感与个性。 纤维艺术形态的演变是在传统平面编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纤维艺术主要以手工编织的挂毯、缂丝等艺术品为主,通常用于室内或服饰的装饰。追溯到 17、 18世纪,传统的纤维艺术品深受当时绘画艺术的影响,作品直接采用民族图案为题材进行编织或是描摹具体的绘画作品,追求编织上的生动逼真的绘画性,具有简约、质朴的艺术风格,其编染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这种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和力。但在艺术上却缺少独立性,要完全依附于绘画艺术,材料只是处于隶属地位,并没有充分展现7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出纤维艺术本身独具的艺术魅力,材料和形态的表现也没有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更没有充分发挥出艺术家的主观创作性。 图 张怡庄 飞天 在工艺美术运动后,艺术家们进行的艺术革命,艺术家们追求一种个性表达与创新意识。现代纤维艺术壁挂与传统挂毯相比,呈现出新的文化气息和表达方式,在艺术观念上也有显著的差异性。现代的壁挂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壁面形态(如图 出现了在平面形态中表现三维空间的半浮雕式的表现形式, 各种特性的材料通过编织或其它制作技法,使画面效果凸凹有致,也可超越平面编织的局限,将平面的作品在空间中做出变化,或是以组合、折叠等形式出现。丰富了平面纤维艺术的语言。这类壁面悬挂形式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主要突出材质属性和肌理的 效果,从视觉上能够引起人们的触摸感受,触摸感可以增强心理感受,通过视觉和心理感受,才能超越材料本身,转化成强烈的审美感。 雕塑形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的广泛使用、综合技术的运用,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在平面内的壁挂形式,逐渐向空间发展。 “芬兰艺术家露加荷林妮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大胆提出“纤维艺术是可以存在于空间的。”20 世纪 60 年代后,纤维艺术逐渐走向雕塑、走向空间,走向多元化,成为了表现立体形态的艺术。 “软雕塑形态也称立体形态,即软性和有伸缩力的雕塑。在这类作品中艺术家们运用纤维材料独到的肌理效果和厚度,利用其可塑性和悬挂性等特点,在空间中表现纤维艺术特有的张力。”软雕塑形态既可以是直立的形式,也可以是悬挂的形式,都是利用其艺术语言来诠释不同形态的软雕塑造型。 英约翰改华、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现代纤维艺术形态逐渐走向雕塑、走向空间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纤维艺术材料选用范围的拓展。二是现代建筑的投入使用需要这种极富自然气息的材料质地和手工纺织韵味的纤维艺术品。 采用这种柔软特性的纤维制品消除现代生活中因大量使用硬质材料的工业产品所带来的冷漠感、单调感,重新让人情味回归人间。三是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各种艺术门类相互渗透、融合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种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建立在传统壁挂基础上又完全走出壁面形式,走向雕塑、走向空间的“软雕塑”便诞生了。 软雕塑在现代壁挂艺术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有线绳软雕塑,废旧布片拼贴,壁挂中的软雕塑效果,以及床上用品对软雕塑表现形式的运用等这几种。对于悬挂形态的纤维艺术品,要将其放在整体的空间环境中欣赏,才能真正地把握其形式美。线性材料的悬挂是充分利用了丝线的柔韧性和抽象性, 在形态和方向上都可以充分诠释出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展示出多层次的体积感,营造出空间层次感。实物材料的悬挂形式中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社会用途,而纤维艺术家将它重新赋予独特的艺术价值,充满新奇的艺术性。例如:服装、灯笼、中国折扇、伞具等纤维制品。从人们的认知角度来看,实物材料本身的实用价值与实物形态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概念,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态形态 动态形态的纤维艺术是纤维艺术家受现代思潮思想影响后的一种表现。 主要是指利用自然界的风力来表现纤维材料的“活动性”的雕塑的一种形式,是在最大空间内表现纤维艺术形态的一种方式。在动态形态中,还有一种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近似于行为艺术的一种展现作者思想观念的艺术形态。动态形态不经常出现在纤维艺术中。这种作品通常在室外进行展示,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自然接触,借助于自然的力量,形成动态感。 美国艺术家克里斯托的作品包裹德国国会大厦 ,作为文化的象征,传播出一种和平与美好的情感让世界充满爱。 1970 年他创作的作品山谷幕使用了 20 万平方英尺的聚酰胺尼龙幕布,在大山谷中筑起一道宏伟的纤维织物屏障。跨度达 387 米,高度在 113 米之间。可以想象,那道幕布在自然之风的鼓荡下,是怎样的形态万千,震撼人心。正是借助了自然的力量,使得织物屏障能够起伏跌宕,形成不同形态的千丈瀑布,让欣赏者在不同是时间段可以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 置形态 装置形态的纤维艺术主要是指从装置艺术借鉴而来的艺术形态。 很多特点都直接来自装置艺术,装置形态在最近的纤维艺术中最为常见,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现成品材料或综9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合材料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安装,以形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它是一种布置展品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在室内外短暂或长期陈列的经过完美创意和艺术 处理的立体展品。 ” 最初的装置艺术的材料来自由废弃的传统雕塑材料,它们的全部或部分组成要素是天然或人造材料、物体或碎片。 装置艺术创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用品以及废弃物品, 这一特点使装置艺术达到可循环使用以及环保的目的,以独特的形式进行创造。这样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现代纤维艺术材料选择的探索,同时也促使他们对 现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大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随着现代高科技手段地加入,纤维艺术形式的语言范围更加拓宽。 简单地讲,装置艺术是有特定的展示空间,根据这个环境进行整体的艺术塑造,再将作品在这一环境中进行设计,并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密切联系的综合展示艺术。环境在装置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作品中有着自身的内含价值,也可以说环境决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根据环境的不同,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充分反映了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相对关系。对作品意义的认知呈现出多视角的局面,同时可以赋予作品多重意义的表现,也使观者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展开无限的遐想,体现了装置艺术群众性的特点。 近年来的纤维展中不乏很多的纤维艺术作品都采用装置艺术的表现手法, 将二者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将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创新了现代纤维艺术。但虽然有所结合,在手法上还略显生疏,并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模式,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分析装置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特点后,能够对装置艺术更好地融入进现代纤维艺术提供宝贵的信息。 现装置形态的纤维艺术日益成为表现形式拓展的突破口 装置艺术是自 1910 年马赛尔杜尚( 的现成品艺术以来不断演进、几乎可称主流性的当代艺术样式之一。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开始,旧的艺术理念逐步得到冲击,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开始逐步消失,艺术家开始主张艺术的多元化。其中包括他们试图取消传统艺术对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等分类,以及在创作时对材料的选择也不再受约束,随意运用一切所需要的艺术手段和材料,大胆使用生活中的现成物品来做艺术创作,例如:床、椅子、灯具、手套等,之后,装置的物品体积越来越大,元素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促进了装置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形成。 受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现代纤维艺术也开始极为注重作品与空间环境的结合。更多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开始增加了环境背景,有一定的故事主题性,这样让作品看上去更丰富、有趣,也让观者付诸了更多的思考。装置艺术更加注重观者自身对作品 民美术出版社,2003. 102 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构建及形态拓展 11的解读性,传统的艺术作品只是作者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光结合制氢项目前景分析报告
- 城区市政燃气管道升级改造初步设计方案
- 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内容与试题及答案讲解
- 仪器 测试 合同协议书
- 精装合同协议书
- 护工中介合同协议书
- 工程项目经理合同协议书
- 后勤劳务外包合同协议书
- 排烟合同协议书
- 签了合同协议书
- 超星尔雅学习通《带您走进西藏》章节测试答案
- 施工监理投标报价单
- 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议书
-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网上药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DBJ∕T 13-264-2017 福建省石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 ISO22000和ISO9001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合集(2020年版)
- T∕CGMA 081001-2018 整体式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 湘少版级英语单词表吐血整理
- 配电房值班电工技能考核(答案)
- DR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 SG30A伺服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