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答案马维华版_第1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答案马维华版_第2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答案马维华版_第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答案马维华版_第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答案马维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与 习题参考答案 2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第 2 章 思考与习题参考答案 2述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性能公式 ( 2说明了什么? 答: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性能指标参数 含义 示例 字长 内部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 8,16,32,64 主频 处理器核心工作频率 100频 外部总线的 核心 频率 (基准频率) 33600率 前端总线频率 2663300330作电压 处理器核心工作电压 5V, 3V, 造工艺 指管子之间的最小线距 m,9055址线宽度 处理器外部地址线条数,决定物理地址空间 2m 20,32,36 数据线宽度 处理器外部数据线条数,决定对外访问能力 8 位, 16 位, 32 位, 64 位 协处理器 是否内置协处理器,性能如何 水线技术 流水线级数 5 级, 12 级, 14 级, 20 级, 31 级等 超标量结构 多条指令流水线 ,含流水线级数 1 个 ,2 个, 3 个 ,4 个, 8 个 2/级 /二级 /三级高速缓存 8612指令处理多个数据的能力 心架构 处理器采用的核心架构类型 6,耗 反应处理器 消耗的功率 功耗动态电容电压电压频率 50W,25W 等 公式( 2 1) : 性能 核心 频率每个周期执行指令的条数 说明 , 微处理器的 性能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工作频率,还依赖每周期执行指令的条数。 新的处理 器代替老的处理器,就是根据这一性能公式来提高它的性能的。即或单独提高频率,或单独增加每周期执行指令的条数,或既提高频率又增加每周期执行指令的条数。由于核心频率的提高是有限制的,因此从 列开始注重提高每个周期指令执行的条数来提高性能。 2述微处理器的工作方式、各工作方式的含义和区别是什么 ?它们之间是如何切换的? 答: 实地址方式 、保护虚地址方式 、虚拟 86 方式 、系统管理方式 以及 式。 (1)实地址方式是指处理器工作在 8086/8088 编程环境下的工作方式。 (2)保护地址方式,又称保护虚地址方式,简称保护方式 ,是真正发挥处理器潜能的一种工作方式。所谓保护是指在执行多任务操作时,对不同任务使用的不同存储空间进 行完全隔离,保护每个任务顺利执行。 (3)虚拟 86 方式 是指一个多任务的环境,即模拟多个 8086 的工作方式。在这个方式之下,处理器被模拟成多个 8086 微处理器同时工作。 (4) 系统管理方式 ( 为实现特定功能及系统安全提供的一种工作方式, 功能主要包括电源管理以及为操作系统和正在运行的程序提供安全性。 显著的应用就是电源管理。 以上四种方式是 有处理器所具有的工作方式。 (5)从后期的 以 核心的处理器开始支持 64 位扩展技术,引入了 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处理器支持两种模式即兼容的工作方式(兼容 理器的方式)和 64 位工作方式。在兼容模式下,允许在 64 位操作系统下运行原来的 16 位和 32 位应用程序,采用 术,支持64 位操作,同时支持 36 位的地址,支持 64 位线性地址,默认的地址空间为 64 位,默认的数据宽度为 32 位,指令允许 32/64 地址和 32/64 数据 的混合使用,因此又把 核心的处理器称为 32/64处理器,与真正 64 位处理器有区别,可称之为具有 64 位功能的 32 位处理器。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二版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3 V M = 0 系统管理 方式 复位或 R 令 保护 方式 R R 3 2 复位或 0 V M = 1 R P G = 1 , L M A =1 =0 虚拟 86 方式 复位 实地址 方式 1 2式兼容模式和 64 位模式下, 列处理器能够寻址的物理地址空间分别有多大?为什么把具有 式的处理器称为 32/64 位处理器,而不直接称为 64 位处理器? 答: ( 1)具有 作方式处理器在兼容模式下,最大支持的 32 位地址空间,而在 64 位方式下,采用 术,支持 64 位操作 ,同时支持 36 位的物理地址,支持 64 位线性地址,默认的地址空间为 64 位。 ( 2)由于具有 式的处理器默认的数据宽度为 32 位,指令允许 32/64 地址和 32/64 数据的混合使用,因此又把 核心的处理器称为 32/64 处理器,与真正 64 位处理器有区别,可称之为具有 64 位功能的 32 位处理器。 2为什么要引入流水线技术?什么是超标量结构? 说明从 80486 到 理器所具有的指令流水线的条数、级数以及单周期可执行简单指令的条数。 答:引入流水线技术目的就是提高指令的执行效 率,超标量结构是指具有两条及以上指令流水线的处理器的结构。从 80486 到 有的流水线级数、流水线条数及单周期执行简单指令的条数如下表所示。 处理器 80486 水线级数 5 5 12 12 12 20(478) 31(775) 14 14 流水线个数 1 2 3 3 3 3(2 个倍速 ) 4 2 4 4 单周期执指条数 1 2 3 3 3 5 (1 2 2) 8 16 2目前为止, 于个人计算机的微处理器有哪些核心架构,其各自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答: 处理器的核心体系结构: 80构( 8086/8088、 80286、 80386 和 80486)、 构( 构( )、 构( )和 构( )。 80构基本采用 杂指令集计算机)技术,从 8086/8088 内部的 2 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工作的部件,到 80286 增加到 4 个部件,开始支持保护方式;进入 32 位时代, 80386 内部增加到 6个部件,开始虚拟 86 方式,支持虚拟存储器和,到了 80486 内部增加到 8 个部件,开始支持影子内存,并增加了 件和浮点运行部件。处理器内部并行操作的部件不断增多,主频不断提高,新技术不断融入,是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架构。 8086/8088 字长是 16 位的 系结构,而 80386 和 80486 却是 32 位的 系结构,称为 构采用 结合的技术,采用两条指令流水线,外部数据线首次采用 64 条,数4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据 指令 始分离,首次采用分支指令预测功能,使效率大大提高。 构采用三条指令流水线, 大,并引入二级 大大地加快了数据读取和命中率,提高了性能 , 支持多媒体扩展技术 构首次采用 快速执行引擎 ,使简单 度加倍,采用 超级流水线技术 ( 20 级, 31级), 先进的动 态执行 , 创新的 系统 ( ), 超标量发射以实现并行性 , 扩充的可重命名的硬件寄存器 ,支持更新的多媒体扩展指令等 。 架构拥有双核心、 64 位 指令集、 4 发射的超标量体系结构 (核心特点) 和乱序执行机制等技术,支持 36 位 的物理寻址 , 支持 有的扩展指令集。 架构的每个内核拥有 令双端口 据 2 个内核共同拥有共享式二级缓存。 构采用了 每 条超级指令流水线 14 级,其 流水线效率大幅度提升 。 全新的整数与浮点单元 , 备了 3 个 64 位 的整数执行单元,每一个都可以单独完成的 64 位整数运算操作 , 即 够在一个周期内同时完成 3 组 64 位 的整数运算。 2086/8088 微处理器由哪两个关键部分组成,其功能主要包括哪些?说明二者是如何配合工作的。 答:( 1)组成: 8086/8088 由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并行操作的重要部件组成总线接口部件 执行部件 成。 ( 2)总线接口部件 功能:负责 微处理器 内部与外部(存储器和 I/O 接口)的信息传递。成的主要任务包 括:取指令、传送数据以及计算物理地址;执行部件 功能:主要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执行全部指令。 成以下几个主要任务:指令译码、执行指令、向 送地址信息以及管理通用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 ( 3)配合工作:只要指令队列不满,则 去取指令,只要指令队列有指令, 执行指令,二者同时进行。 供地址信息, 算物理地址,并指向目标地址并取数据或指令或送数据到目标地址,而 责运算和处理。 相互独立又相互配置并行流水作业。 20286 由哪几个主要部件组成 ?各自的功能是 什么?与 8086 有什么不同? 答: 80286 微处理器内部共有四个功能部件:地址部件 线部件 令部件 U。 (1)总线部件 责内外信息交换;( 2)指令部件 责从预取队列中取代码并进行译码,然后放入 3 条指令的指令队列中;( 3)地址部件 责物理地址的生成;( 4)执行的 086 的不同点: ( 1)地址线条数不同,因此寻址空间不一样( 8086: 20 条寻址 18028624 条寻址 16 ( 2)内部结构不同,比 8086 多了两个部 件 ,同时多了一个指令队列(已译码的指令队列) ( 3)速度提高( 8086:50286:16 ( 4)多了一种工作方式,支持多任务中,虚拟内存,寻址方式不同 20386 与 80286 相比内部由几个主要部件组成?各部件的功能是什么 ? 答: 6 个部件: 总线部件 令预取部件 令译码部件 行部件 段部件 分页部件 (1) 总线部件 供与外部(存储器以及 I/O)的接口环境(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驱动等)。在 80386 内部,指令预取部件 要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执行部件在执行指令时要访问存储器或 I/O,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二版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5 分页部件形成物理地址后,都要发出总线周期的请求, 根据优先级对这些请求进行仲裁,从而有序地服务于多个请求,并产生相应的总线操作所需要的信号,包括地址信号、读 /写控制信号等。 0387 或 80287 的接口。 ( 2)指令预取部件 过 顺序向存储器取指令并放到 16 个字节的预取指令队中,为指令译码部件提供有效的指令。 ( 3)指令译码部件 预取指令队列中取出原代码后进行译码,并将译码好的指令存放在 3条指令的队列中 ,送给执行部件。 ( 4)执行部件 括 及 64 位的桶形移位寄存器和 8 个 32 位的通用寄存器及保护检测电路等, 取出已译码的指令后,立即通过控制电路产生各种控制信号送到内部各个部件,从而执行了该指令。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向分段部件发出逻辑地址信息,并通过 外部交换数据。 ( 5)分段部件 来的两路 32 位有效地址 (包括逻辑地址 48 位: 16 位选择子和 32 位段内偏移地址 )通过描述符的数据结构形成 32 位的线性地址。 ( 6)分页部件 收到线性地址后,通过两次页转换将其变换为实际的 32 位物理地址。 2述 构的 理器的结构特点。 答: (1) 与 80列微处理器兼容 (2) 超标量结构:两条指令流水线( U V) (3) 高性能的浮点运算器 (4) 双重分离式高速缓存:将指令高速缓存与数据高速缓存分离,各自拥有独立的 8速缓存,使其能全速执行,减少等待及传送数据时间。 (5) 增强了错误检测与报告功能:内部增强了错误检测与报告功能,特别引进了在片功能冗余检测( 并采用了一种能降低出错 的六晶体管存储单元。 (6) 64 位数据总线:使用 64 位的数据总线 (80386/80486 为 32 位 )。 (7) 分支指令预测:处理器内部采用了分支预测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流水线执行效率。 (8) 常用指令固化及微代码改进 (9) 系统管理方式:在实地址方式、保护方式、虚拟 86 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统管理方式)。 2理器的和两条指令流水线的功能是什么?主频为 100 理器,最快执行两条指令的时间为多少 答:( 1) U 流水线主要用于执行复杂指令,而 V 流水 线只能执行简单指令。 ( 2)最快执行两条指令的时间是一个时钟周期, 100频其一个时钟周期为 1/100 (10 2述 理器的 功能。 答: 支目标缓冲器)可对分支指令进行预测,目的是 提高流水线执行效率。在 用了 测分支指令,这样可在分支指令进入指令流水线之前预先安排指令的顺序,而不致使指令流水线的执行产生停滞或混乱。 2述 构的处理器的主要特点,基于该架构的 点如何? 答: ( 1)三条超标量指令流水线,每条 12 级超流水线(细分也可认为 14 级),使一个时钟周期内可同时执行三条简单指令。 ( 2) 5 个并行处理单元:两个整数运算部件,一个装入,一个存储, 1 个浮点运算部件( 6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 3) 8路相关指令高速缓存, 8路相关数据高速缓存。 ( 4)专用全速总线上的二级高速缓存与 微处理器 紧密相联。 ( 5)事务处理 I/O 总线和非封锁高速缓存分级结构。 ( 6)错序执行,动态分支预测和推理执行。 2. I 处理器的显 著特点有: ( 1)双重独立总线( 系结构 能同时使用具有纠错功能的 64 位系统总线和具有可选纠错功能的 64 位 线。 ( 2)多重跳转分支预测 通过多条分支预测程序执行,加快了工作向处理器的流动。 ( 3)数据流分析 分析并重排指令,使指令以优化的顺序执行,与原始程序的顺序无关。 ( 4)指令推测执行 通过预先查看程序计数器 执行那些将要执行的指令,提高了速率。 ( 5)采用 术 包括了 57 条增强的 令技术,可处理视频、声频及图像数据。 与 相比,主要参数特点如下: ( 1)主频 450上到 2)总线频率 10033 3)新增加 70 条 令 ( 4) 电, 米工艺制造 ( 5) 32 主频速度工作, 512 主频一半速度工作 2 处理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执行多少条简单?如果 执行 9 条简单指令,最快需要多长时间执行完? 答: 部有一个复杂指令流水线和两个快速流水线,快速流水线倍速工作,因此每个时钟可执行 5 条简单指令 。 3应的周期为 1/3*1/3=3 9 条指令最短可在 3执行完毕。 2个典型的 理器一个时钟可以执行多少条简单指令? 理器在 1最快能执行多少条简单指令? 答:由于 典型的双核处理器,每个内核有 4 个译码器和相关执行单元,即有 4 条指令流水线,因此,单一时钟可执行简单指令 4 2 8 条;时钟频率 2时钟周期为 要 条, 18=16 条,即 2 在 1指行 16 条简单指令。 2结一下 8086/8088 到 理器外部地址线、数据线条数、通用寄存器的位数以及所处的工作方式。各自的位长以及所能寻址的物理地址空间有多大? 答:从 8086 到 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表。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二版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7 处理器 主要参数 8086 8088 80286 80386 80486 P e nt i P e nt i P P e nt i P e nt i I I P e nt i P e nt i 4 C o r e 2 D ( 双核 ) C o r e 2 Q ua d ( 四核 ) C o r e 2 E x t r e m e ( 至尊 ) 通 用 寄存器位数即位长 16 16 16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6 4 32/ 6 4 32/ 6 4 外部数据线条数 16 8 16 32 32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外部地址线条数 20 20 24 32 32 32 36 32 36 36 36 36 36 36 工作方式 实方式 实方式 实方式 保护方式 实方式 保护 V 86 实方式 保护、 V 86 实,保护、V 86 、系统管理 实、保护、V 86 、系统管理 实、保护、V 86 系统管理 实、保护、V 86 系统管理 实、保护、V 86 、系统管理 实、保护、V 86 、系统管理、超线程 实、保护、 V 86 、系统管理、 32E 实、保护、V 86 、系统管理、 32E 实、保护、 V 86 、系统管理、 32E 2过复位后寄存器的特点,说明各处理器复位后程序第一条指令存放的地址。 答:复位后 16 位处理器 8086/8088 以及 80286 系统复位后内部除 , 其余各寄存器全为 0,段的起始地址为段寄存器的内容左移 4 位,因此复位后第一条指令的地址 16+ 理器复位后内部地址相关寄存器的状态为: 000000H, 码段基地址 ) 0000H,其它段的段基地址均为 0, 000000000000000 述的基地址全为 0,界限均为 0,对应的基地址为 0,界限为 理器复位后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为 =段基地址偏移地址 即 808680286 复位地址 80386 位地址为 2理器的 名称及功能是什么? 与寻址有关的控制位有哪些? 对于具有 36 条地址线的处理器有哪里相关控制位? 答:( 1)控制寄存器名称及功能如下表所示 标识 名称 功能 器状态寄存器 存放处理器的状态 和控制位,决定处理器的工作模式 故障地址寄存器 保存着发生页故障,产生异常中断之前所访问的最后一个页的线性地址。 目录表基址寄存器 保存着页目录表的物理基地址及两个属性 展控制寄存器 始) 包括了几个结构的扩展并指示对特殊处理器性能的支持, 36 位物理地址及不同而大小的支持等 ( 2) 寻址有关的主要控制位有 护允许, 页允许 与 36 位地址相关的控制位有: 页地址扩展,对于基于 36 位地址的处理器, 允许使用 36 位地址,访问 64存储空间, 只有访问使用 32 位地址线,寻址 4 页 全局允许, 针对基于 36 条地址线的处理器 (始引入 )的页全局允许, 允许全局页特征, 禁止全局页特征; 2经从内存 1始存放 12H, 34H, 56H, 78H, 90H, 11H, 22H, 33H, 44H, 55H, 66H, 77H, 88H, 99H,00H,说明从 1始取一个双四字的值,从 1始取双字的值,以及从 1始取四字和一个字的值。 解:从 1始的双四字的值 8877665544332211 1始的双字的值 44332211H 8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从 1始的四字的值 1始的一个字的值 0099H 2于 8086 最小模式填写下列表格 M/对应的操作 指令示例 0 0 0 1 读 I/O 接口 L, 1 0 1 读存储器 L,1 0 1 0 写 I/O 接口 X, 1 1 0 写存储器 086/8088 的外部时钟接 5问在 脚需要多少 间的高电平, 系统才能复位,复位后 8086/8088 内部的状态如何?在读内存时如果需要插入 2 个等待周期,这 2 个等待周期的位置如何?如果该内存单元 54300H 中的数据为 354301H 中的数据为 内存这一个字需要多少 时间?试画出读取由 54300H 开始一个字的时序图。 答:( 1) 8086/8088 需要至少 4 个时钟周期才可复位,每个时钟周期为 1/5此在 脚需 4 1/5=时间才能复位,复位后除 ,其它寄存器全为 0,指令队列也清除 ( 2)插入的等待周期在 间 ( 3)读内存在插入 2 个等待周期时需要 4 2 6 个时钟周期的时间即 6 理地址 54300H,高 4 位地址为 5( 0101B),低 16 位地址为 4300H,数据 此对应读时序如图所示。 C L K M /I O 6 5 B S 7 R 5 4 3 0 0 H B 6 3 2于 80386 理器,填写下表。 M/W/R D/C 操作类型 指令示例 0 0 1 读 I/O X, 1 1 写 I/O X, 0 0 读存储器代码 无 1 0 1 读存储器数据 X,1 1 1 写存储器数据 于 4 处理器采用 16 位运算 (用 16 位寄存器) ,求以下运算结果 及相应各标志位: (1) 5439H+4567H (2) 2345H+5219H (3) 54(4) 1561H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二版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9 解:( 1) 5439H+4567H=99101 0100 0011 1001 + 0100 0101 0110 0111 1001 1001 1010 0000 , (2) 2345H+5219H=755010 0011 0100 0101 + 0101 0010 0001 1001 0111 0101 0101 1110 , (3)法 1 直接相减 54101 0100 1110 0011 - 0010 0111 1010 0000 0010 1101 0100 0011 , 法 2 变减为加 544860H=2101 0100 1110 0011 + 1101 1000 0110 0000 1 0010 1101 0100 0011 , (4) 1561=0000H 0001 1010 1001 1111 + 1110 0101 0110 0001 1 0000 0000 0000 0000 , 2086/8088,80386,80486,I,内部通用寄存器的位数、段寄存 器的位数、外部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条数分别为多少 ?求其寻址范围及带符号数表示范围。 答:相应参数见下表所示。 10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处理器 主要参数 8086 、 8088 80386 80486 P e nt i P e nt i P P e nt i I I P e nt i P e nt i 4 C o r e 2 D ( 双核 ) C o r e 2 Q ua d ( 四核 ) C o r e 2 E x t r e m e ( 至尊 ) 通用寄存器位数即位长 16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6 4 32/ 6 4 32/ 6 4 段寄存器位数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外部数据线条数 16 32 32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外部地址线条数 20 32 32 32 36 36 36 36 36 36 36 寻址范围 0 000000 00H F F F F F F F F H 000000 000H F F F F F F F F F H 有符号数表示的范围 - 215 215- 1 - 231 231- 1 - 231 231- 1 支持 - 263 263- 1 2述段 基 址、偏移地址、逻辑地址和物 理地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段基址是该段物理地址的起始地址或首地址,偏移地址指的是离段基的偏移量, 将存放在 段寄存器中的内容与偏移地址 合 称为逻辑地址,通常用段寄存器内容 :偏移地址表示逻辑地址。 在实地址方式下,逻辑地址包含了段地址( 20 位段起始物理地址的高 16 位)和偏移地址,在保护方式下逻辑地址包含了段选择子(决定起始物理地址存放位置)和偏移地址。物理地址可由逻辑地址来决定,物理地址段基址偏移地址。只是段基址在不同模式下的求法不同。 2存数据如下表所示,指出实地址方式下,执行下列程序段后 的值。 X,1100H S,00H 2H 表 2 2(内存数据分布情况) 地址 数据 地址 数据 地址 数据 : : : : : : 00011267H 00H 00011237H 00H 00001007H 00H 00011266H 70H 00011236H 01H 00001006H 40H 00011265H 00H 00011235H 11H 00001005H 0011264H 01H 00011234H 47H 00001004H 01H 00011263H 75H 00011233H 32H 00001003H 00H 00011262H 39H 00011232H 30H 00001002H 00H 00011261H 20011231H 30H 00001001H 10011260H 00H 00011230H 39H 00001000H :从程序段知 1100H,有效地址 200H 62H 262H,因此物理地址 11000H 262H11262H, 11262H 开始的一个字为 7539H,所以 7539H 2理器在实地址方式下各寄存器的值如下,求当前的存储单元地址。 (偏移量在 ) (1) 000H, 0003000H (2)0002000H (3) 000H, 000 (4)239H, 000:( 1)物理地址 16 20000H 00003000H 00023000H ( 2)物理地址 16 10002000H=0001 3)物理地址 16 00000 4)物理地址 16 12390H+00000001定义 理器的两个段描述符来描述一个存储器段,均为一个可写、向上增长的 用户访问的在物理存储器中、未访问过的 数据段,( 1)地址范围为 03000000H 03001 2)01000000H027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二版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1 解:( 1)定义段描述符就是确定段基址、段界和相关属性 段基址 03000000H,段界末地址首地址 1性 G 0,D 1,0, 访问权字节 , P 1, 11, S 1, 001, A 0,对照描述符格式 31 24 23 22 21 20 19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0 段基址( G D/B 界 ( P 基地址(4 基地址( 段界 (0 所以段描述符为: 03 41 00000 12) 段基址 01000000H , 段 大 小 027 1=01701800000H1 因此, G 1, 由于段大小(段界 1 ) 4K,因此段界段大小/41800000H/4180017它属性同上,则段描述符 01知从 00100000H 开始存放 01H, 00H, 04H, 10H, 006H, 03H,00H, 00H, 10H, 40H, 02H,从 02100000H 开始存放 35H, 36H, 31H, 30H, 30H, 32H, 39H,38H, 300000002H, 010000010000011H, 0034000H,对于 理器,执行指令 : ( 1) 求源操作数对应的描述 符 表可存放描 述符个数 ( 2) 求源操作数对应段描述符的值以及该描述符描述段的地址范围 ( 3) 求源操作数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 4) 求指令执行后 的内容。 ( 5) 从已知条件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解: 0000000 0000 0000 1011B, 对照选择子的格式可知 0,选中 , 11为普通用户使用,索引 8 08H ( 1) 可存放的描述符的个数由索引决定,由于索引共有 13 位,因此可寻找 213 8K 个描述符; ( 2)先找出描述符存放的首地址 首址( 32 位)索引 8 00100000H 08H 00100008H,以段描述符为 0240述符描述的段的大小取决于段界和 G,对照段描述符的格式可知 G 0,段界 003段基址 02100000H,因此段地址范围为02100000H 0210003 ( 3) 600000011H,因此 1,0,是分段而不分页的保护方式,因此 余,段内偏移地址 值 00000002H,因此物理地址段基址段内偏移地址 02100000H00000002H 02100002H; ( 4) 021000002H 开始的 4 个字节就是 值 39323031H; ( 5)由段描述符可知, G 0,D 1 为 32 位数据,此外决定其它属性的主要是访问权字节,访问权字节中为 11110010B,即 P 1 表示数据在物理存储器中, 11 表示一般用户程序访问的数据, S 1 表示段描述符, A 0 表示该段还没有被访问过, 001 表示该段是向上增长的可写的数据段。 2知内存中的数据如表 示,对于 理器,已知内部相应寄存器的值为:0001230H, S=S=003H。 和 的首地址均为 0, 0。内存数据如下所示。 ( 1)当 0000010H 时指令 应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及指令执行后 的值。 12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 2)当 0000011H 时 求指令 应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及指令执行后 段的最多能容纳多少字节数据?根据访问权字节说明该段是什么样的段 , 是否存在存储器中 ? 地址 数据 地址 数据 地址 数据 : : : : : : 00011267H 00H 00011007H 00H 00001007H 00H 00011266H 70H 00011006H 01H 00001006H 40H 00011265H 00H 00011005H 11H 00001005H 0011264H 01H 00011004H 47H 00001004H 01H 00011263H 75H 00011003H 32H 00001003H 00H 00011262H 39H 00011002H 30H 00001002H 00H 00011261H 20011001H 30H 00001001H 10011260H 00H 00011000H 39H 00001000H : 0 表示没有页的扩展,默认 4大小 ( 1)由 60000010H 可知, 0,处于实地址方式,因此物理地址段地址 16偏移地址 10030H 00001230H 00011260H,由表可知执行完 后, 值 75392 ( 2)由 60000011H 知 1 且 0 为仅分段的保护方式,由 1003H0001000000000011B,可知, 0 选择的是 , 11 表示一般用户访问,索引 8 1000H 段描述符存 放的首地址 首址索引 8 00001000H,所以通过上表可知, 段描述符 0040基址 00010000H,段界 01G 0,段内偏移量 00001230H,因此物理地址段基址偏移地址 00010000H 00001230H 00011230H,由表可得执行 , 值就是从 00011230H 开始的 4 个字节,即 32303039H; 由于 G 0 时段大小段界 1 011 2000H 8192 字节,即可 容纳 8192 字节的数据 访问权字节 11110011B, A 1 该已经被访问过,同 P 1 在物理存储器中,是向上增长的可写的数据段。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二版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3 第 5 章 思考与习题参考答案 5明 特点及简单工作原理。 答: 双稳态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存储信息的; 极间电容的充放电来存储信息的; 光刻技术确定是否保留 决定信息的,跨接 ,信息为 0,没有跨接 ,信息为 1; 靠熔丝的通断决定信息的,没有熔断,则信息为 1,熔断信息为 1; 靠雪崩注入式场效应管( )的浮置栅是否积累足够的电荷来存储信息的,有足够的电荷积累,则记录信息 0,没有足够的电荷积累信息记录; 靠铁电电容来存储信息的。 5知一个 片的容量为 4M 8,该芯片有一个片选信号引脚和一个读 /写控制引脚,问该芯片至少有多少个引脚? 解: 引脚的确定从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及电源线四方面考虑,地址线 m 决定字数, 2m=4M,因此 m=22,容量 4M 8,所以 n=8,片选一条,读写控制一个, 电源线 2 条, 芯片共有引脚 22 8 1 1 2 34 条。 5知一个 片外部引脚信号中有 4 条数据线 ,11 条地址线,则其容量最大有多大? 解: 容量 22 11 4 16M 位。(注意地址线与单元数的关系与 同) 50 512M 8 的 片,其外部数据线和地址线为多少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