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 郑文江 张剑虹 区志宏 韩学广 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 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 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 能响应。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 病”问题日益普遍,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难 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XX 年 3 月 17 日,中 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统筹 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推动物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这标志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 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地纷纷贯彻落实国家的战略部 署,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银川市更是脱颖而出,成功 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银川样板。 一、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 XX 年,银川市获批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XX 年, 银川市联手中兴通讯,突破传统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打造 以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社区 为代表的 10 大系统,陆续上线运行,成为全球可复制可推 广的智慧城市银川样板。银川市成功举办了两届全球 TMF 智慧城市峰会,先后荣获 TOP100 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创 新奖、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应用创新 奖、TMF 总裁特别奖等十几项国际国内大奖。智慧城市银川 模式成为全球标杆,主要体现在五大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银川市摒弃了以往以 BT 方式为主的智 慧城市建设模式,创新性地利用 PPP+资本市场的模式,把 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银川市政府与中兴通 讯合资成立项目公司中兴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政府向 合资公司购买 50 年信息服务,形成合资公司的资本估值, 合资公司并入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通过股票增值收益 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化解了分散投资所造成的行政 壁垒、信息孤岛问题,更解决了以往 BT 模式下更新换代的 难题。银川市利用社会资本建成智慧城市的同时,还获得 了股票增值带来的额外收益。 管理模式创新。银川市实施以城市为一个整体的顶层 设计,有效整合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互联互通、 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 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督查室,强化督 查落实。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统一入口出口,对各部 门新建信息化项目,明确发改部门一律不予立项,财政部 门不予拨款,从源头上杜绝新的信息孤岛形成。XX 年 7 月 份,银川市除垂管部门外,市属所有委办局的数据统一归 集到大数据中心,解决了数据信息共享难的问题。银川市 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合政府部门数据,实现数据归集、资源 共享的城市。 技术架构创新。银川市通过搭建“一图一网一云”技 术架构,建立了一个当期可应用支撑、未来可扩展延伸的 智慧生态系统。一图,即利用真三维地图,将城市各要素 进行空间节点定位;一网,即建设一张骨干容量达 8000G 的光纤有线专用网络,将城市空间各节点进行网络连接; 一云,即将各节点的城市要素所产生的数据通过一网传到 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挖掘应用。银川市成立了中兴智慧 城市研究院,进行智慧城市设计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 这种架构如同一个智慧端,各类端口是开放的,可以扩展 应用,对接将来的新技术、新应用,满足未来持续建设和 更新升级的需求。 监管方式创新。大数据是新型生产力,在各个领域都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涉及安全、隐私和商业机密, 需要专业机构的管理,促其发展。银川市成立了大数据的 专职监管机构银川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局,负责智慧城 市整体规划建设,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大数据安全 规范和大数据标准,统筹协调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资源 共享,对大数据进行集中监管和挖掘分析,让数据产生价 值,实现精准监管和服务优化。 立法保障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是新事物,需要通过相 关法规的保障,有效破解数据采集、信息公开、安全使用、 共享等问题。银川市注重法规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同步, XX 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成 为全国第一个对智慧城市进行立法的城市,使智慧城市建 设和大数据开放共享有法可依。 二、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 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坚持城市现代化导向和发展需求 导向,在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立体管理、民生精细服务、 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立以 大数据为支撑的银川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形成了以大数 据分析为基础、历史数据与现场数据相结合、预案和方案 相转换的科学应急管理体制,既提高了应急管理效率,又 降低了事故损失。例如,通过智慧交通,对交通流量、交 通事故、出行车辆、交通设施等数据进行综合性地分析研 判,实现交通诱导、流量预判,让银川市的人车路与整个 交通环境进行交流,从而对银川市全城的交通进行智慧疏 导,实现交通资源整体优化;通过智慧环保,利用信息化 环保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影响市民生活的生态环境参数,在 线监测,预警预报,有针对性地给出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 案,实现“实时监测、源头管控、定向治理”,解决环境 生态问题。 改善百姓生活品质。银川市以“便民、利民、惠民” 为目标,让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有更多获得感。以智慧社 区建设为平台,部署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免费 WIFI、人脸识别门禁、大气与噪音监测系统、直饮水改造、 智慧医疗系统等 11 项智能化设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 立一整套民生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日益复杂的城 市实体系统的协调一致。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为平台,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层级化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全面了 解市民诉求,建立问题导向机制。通过协调跟踪督办落实, 提高诉求问题解决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社会化服 务的缺位环节和行政化服务的不足之处;通过扶持政策, 聚集社会化资源,提高服务能力;通过行政资源再配置, 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驱动产业衍生发展。创建了全国第一家智慧城市产业 园,吸引了三类企业入驻:第一类是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装 备制造业,如智能垃圾桶、智能水气表、智能直饮水系统、 空气净化系统等生产制造企业。第二类是依托“互联网+” 所衍生的新业态,“互联网+医疗”好大夫在线互联网医院 已经投入运营;拥有 150 万辆货车,占无车承运市场份额 72%的无车承运平台“运满满”落户银川。第三类是利用大 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 改造升级的企业。例如,在滨河新区建成的如意服装项目, 全部采用智能化生产,实现了服装产业私人定制、柔性制 造的工业 4.0,并成为新的工业旅游项目。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一是实现简政提效。组建行政审 批服务局,将 26 个部门 153 大类业务归由“一枚印章管审 批”,审批效率整体提高 86。企业注册时间由 5 天缩减 到 1 天,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 148 天缩减为 50 天 以内。二是推进放管结合。在全国率先实行网上审批,505 项审批事项中的 242 项实现了网上审批,将 103 项审批许 可改为事后备案制。同时,建立审管互动平台,将备案信 息及时传送到监管部门,加大对备案企业的抽检频次,并 进行跟踪、采集、分析相关数据,为监管部门提供精准指 向,实现精准监管。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在放权的同时, 通过引进中介机构、公开政府信息等措施,加大对企业的 服务力度。在服务审批大厅里引进中兴云服务公司,为企 业提供法律、人事、IT、财务等咨询服务;引进评估评级 担保等公司,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运行中融资难的问 题。 三、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已起步多年,但与银川市的建设力 度和成效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银川市智慧城市的建设 经验对我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议我市加强以下四个方 面工作,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坚持惠民优先导向。智慧城市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通 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城市现代化、智慧化,提升社会公 众生活质量。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应坚持惠民优先导向。一 是注重人的参与。城市主体的“人”,包括居民、企业、 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机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统筹调动各 方面的力量,将城市的“智能化”和人的“智慧化”协调 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创造力,形成城市建设主体 的合力效应,实现新型智慧城市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同时加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二是 注重满足人的需要。智慧城市建设应重点关注老百姓急需 的、能够直接感知到的智慧民生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 医疗、智慧社保、智慧警务、智慧防灾、智慧社区、智慧 校园等工程。同时,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注重用户 体验,把百姓的满意度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三是注重城市建设的个性和特色。应把我市特有的历 史文化、侨文化要素最大限度地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保 持我市特有的历史传承、地域文化、民俗风格等“基因”, 根据我市的资源禀赋、特色基础、自然风格等,打造别具 一格的智慧城市品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和精神需 求。 创新投资运营模式。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建设智慧城 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政府包揽不切实际,需要更 多的利用社会资本。对于政务型、涉密要求高、投资规模 不大、运营维护成本较低的建设运营项目,政府可以独立 投资;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民生 服务类项目,应最大限度地交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对于 投资规模大、政府控制性强、公益性质强、专业运营和维 护要求高、投资运营期长、收益比较稳定的项目,要创新 投融资模式,积极推动政企合资共建,鼓励采用政府牵头 BOT 模式;对于旅游、农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类项目,政府 可投入少量引导资金,制定激励和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 本进行投资建设。二是合理选择运营模式。在制定规划、 配置资源、核心开发等方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而在信 息技术、信息化建设及项目运营管理方面,可以交给网络 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系统运营商等市场主体。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我市作为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发 展的重大平台,应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我 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一是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市 作为广东省老牌工业城市,拥有数控机床、摩托车、卫浴 五金、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应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动 智慧技术向传统制造领域辐射渗透,给传统产业植入智能 化、信息化的“芯片”,促进企业开发智能化、数字化、 智慧化的新产品、新技术。二是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我市是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中小企业已 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将彰显出更强的发 展动力和活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提高中小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三 是发展衍生智慧产业链。大力发展智慧技术产业、智慧基 础设施产业、智慧应用产业等参与配套智慧城市建设的智 慧制造产业链,催生一批新智慧制造产业,为我市经济发 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构筑智慧产业园区。围绕智慧城市 产业链,打造智慧产业园区,立足实体经济,全面为智慧 城市建设做配套,为智慧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目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过于依 赖信息技术方面的“硬件”投入,管理运营方面的“软件” 投入相对不足。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的 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由规划、机构、制度、工具、政 策法规等组成的长效机制与之配套。一是做好统筹规划。 明确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以服 务应用为切入点,制定符合我市市情的智慧城市发展总体 规划和标准体系。二是健全组织机构。我市已经成立了江 门市网络信息统筹局和江门市数据中心,但这并未彻底解 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和信息壁垒问题。建议成立以市政府 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统筹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统一管控和协调数据信 息,消除部门间的信息分割,切实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真 正做到信息共享。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涉及业务内容、 工作流程、建设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