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docx_第1页
加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docx_第2页
加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docx_第3页
加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docx_第4页
加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农贸市场是联系 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与市民生活 息息相关。经济工作三组组织委员对我市城区农贸市场进 行了调研,形成专题发言如下: 一、我市城区农贸市场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城区面积 5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 40 万 人,另外还有 10 多万的流动人口,而城区现有大小农贸市 场不过 20 余处(其中 15 处属马路市场)。这些市场中仅有 2 处是经过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建设,1 处纳入市场建设服务 中心正规管理(青石路市医院东侧),1 处隶属劳动局的劳动 集贸市场(新兴路北端),4 处纳入市行政执法局规范管理, 分别为樱花街、安居二区、共和路早市、永合花园北市场; 13 处纳入所在村庄管理,分别为小李村、磨市街、育才街、 庄头街等;1 处即正信商业街市场由该小区的物业部门管理。 1 处属食品公司管理即鹤兴酒楼(新兴路南)农贸市场,在我 市城区,走上大部分市民餐桌的饭菜是来自这些上世纪 90 年代的“简易棚市场”和随处可见的“马路市场”。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活跃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快, 特别是在当前物价不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情况下,我 市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日趋凸现。主要 表现在: (一)规划滞后。我市农贸市场的规划相对落后、设置 过少、布局不合理,特别是近年来各个住宅小区、高楼大 厦鳞次栉比拔地而起,但是明显缺少与之相配套的设施齐 全、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以青石路农贸市场为例,该处 是目前我市最大、并纳入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正规管理,但 该市场地处闹市,周边道路狭窄,居住人群集中,特别是 每逢大集时,游商浮贩占据马路两侧,车、人、摊挤成一 团,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甚至市人民医院的 120 急救车 也无法通过。规划建设的严重滞后、大型集贸市场的屈指 可数,为马路市场的泛滥创造了条件,所以大大小小的马 路市场如雨后春笋、此起彼伏,游商浮贩杜而不绝,严重 影响交通、市容市貌大打折扣,这已经成为我市城市管理 的一大“顽疾”。但是,这些马路市场在短时间内确实有 存在的必要。下面两个例子可给予证实:1、北龙湾市场: 周边有和平家园、九九花园等 7 个小区和南龙湾等 3 个村 庄,约有居民 1.2 万户,人口近 4.2 万人。2、永合市场: 周边有书香门第、永合花园等 6 个小区和辛家庄等 4 个村 庄,约有居民 9000 户,人口 3 万人。这两处人群居住如此 集中的地方,周边却没有大型农贸市场或超市。 (二)建设落后。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都存在先天基础 条件差、交易设施简陋,无停车泊位的问题,新兴路劳动 集贸市场、青石路农贸市场(1997 年建)、鹤兴酒楼农贸市 场(1987 年建)相对较好,属于我市“高级”的简易棚市场, 但这些市场设施简陋,路面坑洼不平;没有必要的排水基 础设施,部分食品加工、海产品、禽类宰杀等专业经营场 所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另外,其他大多数市场没有必需 的摊位设施,大都是地摊式经营,没有任何配套的诸如停 车场、遮阳棚、价格显示屏等设施,这种普遍存在的“脏 乱差”现象与当前正迅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与正在创 建的全省文明城市不相适应。 (三)管理弱化。一是机制不健全。农贸市场建与管机 制不明晰,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质量监测机制,摊位出租 后对经营业户的后续管理跟不上,市场建设后期投入不足, 管理与服务相对弱势。二是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管理距 离标准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个别马路市场没有管理部门,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即使青石路和鹤兴酒楼市场也没有严 格按照鲜、活、生、熟、干、湿商品分类,特别是市场中 的熟肉制品、豆制品和鲜肉质量堪忧,在质量和卫生上没 有任何保障,给市民的健康带来影响。三是管理权责不清 晰。有的集贸市场涉及多个部门的利益,造成了部门之间 因责任不清相互掣肘的矛盾。有的市场由所属村庄对外承 包,甚至聘用社会闲杂人员进行管理,收费标准自由度很 大,管理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建议把农贸市场建设 纳入十二五规划,配套房地产开发、旧城区改造尽快制定 相关规划文件,预留出市场建设用地,做好农贸市场、商 业零售网点等的配套规划,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技术标 准实施。农贸市场规划一经确定,应实行红线控制,任何 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途。连片开发住宅小区,政府 应适当提高居民小区市场规模及档次,开发商应按规划配 套农贸市场,同时,在某些特殊地段,允许开发商在规划 的市场建设用地上建设高层商住楼,将一、二层用于农贸 市场,以利退路进室。对农贸市场建设所需土地,可采取 政府划拨的方式,以保证其长期为政府所有和公益性质, 防止开发商改变土地用途,带来新的遗留问题。 (二)搬迁提升、类型拓宽。建议按照“政府引导,市 场化运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全面整治改造 设施不全、不合规范的市场,淘汰影响市容环境和居民生 活的“马路市场”。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 受益”的原则,先改造业主积极性高、建设管理相对接近 标准化的市场,后理顺产权不清、业主消极、建设管理较 差的市场,理顺一个改造一个。一是新建。利用市场建设 服务中心主平台,设立专项资金并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在 城区东西两端各新建一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在市民集中 居住地配套农贸市场,同时强化配套设施,必要时采取多 层建筑,充分利用空间。二是改造。结合旧城改造,适当 超前规划定位,将那些不规范的市场改造成为档次较高、 功能完善、区块明晰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调查中发现, 一部分市场周边有闲置的空地,可以研究改造成小型农贸 市场或停车场,这样可将周边的马路市场业户规范入内, 有效解决占路经营阻塞交通和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三是 拓宽。随着市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就近到商店、超市买菜 的人越来越多。根据这一趋势,政府除新建和改造农贸市 场,引导发展蔬菜超市外,鼓励发展门店式经营,拓宽市 场经营类型。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搞活蔬 菜流通,对开办蔬菜门市的个体工商户,采取以奖代补的 办法,相应减税,给予适当的房租补贴,适度降低用电、 用水价格,鼓励在较大的小区和人口密集区开办门店式净 菜市场,方便市民生活。 (三)提高监管能力、服务水 平。一是建章立制。建议出台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建设和 管理的行业规定,城区内新建、改造、扩建农贸市场,一 律按照规定进行审批、验收和监管。责成一个部门牵头, 每季度组织工商、食品监督、卫生、办事处等部门联合对 全市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查、监管情况评比,对存在问题 提出整改建议,每季度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公示,并把评 比结果列入对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促使主管部门增强管 理意识。二是强化市场分区与质量检测。农贸市场在新建 或改造提升时,要充分考虑各类产品的归行区划,并根据 商品的性质进行严格分类搁置,做到合理布局、文明便民; 大型农贸市场及较大规模的超市,都要建立农药残留快速 检测点,现场公布监测信息,确保农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