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docx_第1页
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docx_第2页
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docx_第3页
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docx_第4页
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 状及防治建议 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 按照区政协办公室关于开展生态 XX 建设调研的通知 要求,我们第四调研小组在田安友副主席的带领下,于 5 月 7 日至 9 日分别到区农业局、区畜牧兽医局、分乡镇、 下堡坪乡,采取听汇报、看现场、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 比较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到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全区农牧业发展态势 1、规模大。全区农用地总面积 72128 公顷,其中园地面积 38600 公顷,耕地面积 33660 公顷。 农作物播种面积 81160 公顷;柑桔种植面积 22862 公顷; 茶叶种植面积 13319 公顷。XX 年,粮食总产 21.62 万吨; 柑桔 57.68 万吨;茶叶 1.62 万吨;生猪出栏 104.15 万头。 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 300 亿元以上。系全国知名的 “桔都茶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农产品加 工示范基地”、“湖北省粮食生产大县”。 2、龙头强。 围绕柑桔、茶叶、畜牧等农业三大支柱产业的生产和加工, 我区涌现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省级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8 家。分 别占全市总数的 60%、21%和 18%。 3、品牌响。我区现有 农牧产品有效品牌 113 个,其中无公害农牧产品 46 个,绿 色食品 61 个,有机食品 4 个。拥有萧氏茶等中国驰名商标 5 件,晓曦红柑桔等著名商标 8 件,绿秀大米等湖北名牌产 品 11 件。还有“俏牛儿”、“山里来”、“老高荒”、 “家家有”等农牧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4、效益 好。据 XX 国调队调查,我区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平纯收入 的 40%以上,茶、柑、牧业主产区更是高达 70%以上,是农 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按农村人 口计算,人平达 10 万元以上。二、全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 状 1、农药污染。全区农药呈现出使用量大、结构不合理、 有效利用率低的状况。XX 年全区农药施用量 1944 吨,每公 顷农用地平均施用 26.9 公斤。农药总量中,化学农药占 90%以 上。农药随降雨径流流失到河流水系的总量年约 126 吨。 2、化肥污染。主要是施用量大、N 肥用量高、NPK 比例不 合理、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XX 年全区化肥施用量 6.58 万吨,每公顷农用地施用 0.91 吨;其中 N 肥 2.23 万 吨,每公顷 0.31 吨。化肥随降雨径流流失到河流水系的总 量年约 3300 吨,其中 N 肥约 2230 吨。流失量相当惊人。 3、农膜污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用地大力推广地 膜覆盖技术而造成“白色污染”。农用地膜由于自行分解 慢、残留量大、回收难度大而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XX 年 全区农用薄膜使用量 367 吨,其中地膜 264 吨,覆盖面积 4340 公顷。地膜回收率仅 40%。 4、农资包装品残留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投入品种类越来越多,包 装物等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加之农民朋友环保意识不强, 包装物特别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主要 有玻璃瓶、塑料瓶、铝瓶、塑料铝泊袋等。据估计,全区 每年农资废弃包装物约 500 吨以上。 5、养殖畜禽粪便污 染。XX 年全区生猪出栏 104 万头,家禽出笼 1200 万只,羊 出栏 10 万只,牛出栏 6000 头,奶牛存栏 5100 头。据初步 估算,每年畜禽粪便排泄量在 300 万吨以上,仅生猪一项 约 150 万吨。 三、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做法和经验 农用地面源污染防止和治理 1、开展普查。一是开展农业 污染源普查。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部署,从 XX 年开始,全面 完成了我区种植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水产养殖 业污染源、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染源等四大类污染源普查 工作。共完成 12 个乡镇、212 个行政村、960 个种植业典 型地块、232 个水产养殖业污染源、558 个畜禽养殖业污染 源、2680 个农村生活污染源共计 4654 个普查对象的入户调 查和表格填报任务,建立了详细规范的污染源档案资料库。 二是开展土壤重金属普查。根据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的统 一部署,我区从 XX 年 10 月启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 染普查工作。到 XX 年将完成 100 万亩农田土壤抽样检测工 作,提取土壤样本 706 个,送省级检验中心检测,根据检 测结果制定全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方案,开展扎实有效 的治理工作。 2、开展监测。XX 至 XX 年承担实施全国农业 源产排污系数测算项目中的种植业源产排污系数监测项目, 并已全面完成监测任务。XX 年,根据国家农业部统一安排, 我区作为全省 15 个监测点之一被纳入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 国控监测点,将开展为期 15 年的监测试验工作。目前 9 个 监测小区土建工程全面完工,监测设施安装到位,9 月底以 前可正式进入监测阶段。 3、开展防治。一是实施项目带 动。XX 年 3 月启动编制我区三峡坝库区肥料农药控源项目 实施方案,目前已通过省级评审,待国家发改委批准后实 施。XX 年申报了小鸦路沿线城乡统筹示范带农业面源污染 防控治理项目,已获区政府同意,拟在三峡坝库区三个乡 镇生态屏障区 4728.4 公顷农田和小鸦路沿线三个乡镇 1500 公顷农田推广实施化肥、农药投入“减量化、再利用、再 循环”的清洁生产模式和五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通 过项目实施,化肥、农药年均施用量下降 5%以上,化肥、 农药流失率下降 5%以上。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从 XX 年 至今,我区实施湖北省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 共采集土样 8083 个,分析测试 47071 项次,完成 60 个田 间肥料试验示范,推出优化施肥配方 28 个,推广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 205 万亩次,建立了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 今后 5 年将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90 万亩以上,实现作 物亩增产 510%,亩节本增效 3050 元。三是实施土壤有 机质提升工程。XX 年我区已争取到国家秸秆还田腐熟补贴 项目,中央每年投资 150 万元,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 以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地 力、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的目的。四是推广 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及物理防虫治病技术。全面禁 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 农药和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套袋等物理方法,以减轻 农药残留污染。 养殖业面源污染防止和治理 1、沼气工程。 我区从 XX 年开始,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 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标准,建 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场 1000 个,建成部、省、市、区四级示 范场 106 个,均配套建有沼气设施,其中大型沼气工程 4 处,规模 3000 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养殖污染。 2、生物发 酵床。该技术是以谷壳、锯末、枯草菌等复合微生物发酵 菌制成混合有机物垫料,生猪排泄物渗入后经微生物作用 被迅速降解、消化,达到猪栏免冲洗、无臭味、零排放的 目的。目前我区已有 20 多个专业养殖场推广试验,效果明 显。 3、生物发酵池。将畜禽粪便存放在水泥池中,通过 添加发酵菌实施好氧发酵,发酵后的猪粪无异味,肥效较 好。 4、有机肥加工。全区已建成生物有机肥厂 4 家,年 处理能力 20 万吨。 5、简易堆积发酵。将干粪集中堆放, 用塑料薄膜覆盖使其产热发酵,然后用于还田。此法简便 易行,适宜普遍推广。 6、设施治污。利用粪便干湿分离 机,将分离的干粪用于还田。如金土地猪场。 7、无害化 处理。全区建有标准化畜禽无害化处理厂 2 个,被列入湖 北 5 个全国试点县之一。同时,一批乡村还建起了畜禽无 害化处理池。如下堡坪乡,每村建 12 个无害化处理池。 四、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主 要问题 1、总量大。化肥、农药残留随降雨径流流失到河 流水系的污染每年达 4000 吨以上;没有回收的农膜、农资 包装品、农民生活垃圾散失的污染每年达 2 万吨以上;养 殖业粪便未经处理的直接排放污染每年达 100 万吨以上。 2、分布广。我区凡有农耕地和农户居住的地方均有不同程 度的农牧业面源污染。但就全区而言,东部地区比西部地 区严重,养殖业比种植业严重。在养殖业中,猪、牛比其 它畜禽严重,规模养殖比散养户严重。特别是东部乡镇的 主要河流水系、水源保护区、农户集中居住区的养殖业污 染相当严重。 3、防治难。农牧业面源污染涉及到全区广 大农村的千家万户,且总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处理难, 要想从源头上做好污染防控和对现有污染进行彻底治理, 难度非常大。 主要原因 1、生态意识不浓。由于人们对农 牧业面源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在指导和从事农牧 业生产过程中,重发展,轻防污;重建设,轻治理;重产 出,轻生态。 2、规划指导不够。一是各级在制定国民经 济发展规划和农牧产业发展规划时,没有把如何防控和治 理农牧业面源污染措施一并编入规划;二是缺乏科学超前 的顶层设计。导致产业布局无序,产业结构不优,防控措 施乏力,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3、监管执法缺位。我区养 殖业发展中特别是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涉及到规划、国土、 环保、畜牧等职能部门,但各自都感到无法执法、不好执 法、不愿执法,导致规模养殖场在主要河流水系边、水源 保护区、人群集居地无序建设,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4、治污措施乏力。虽然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实践中探索 出一些有效的防控治污措施,如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测 土配方施肥、使用生物农药、物理方法防虫治病、粪便发 酵处理技术等,这些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由于政府投 入有限,生产者更是无力投入或不愿投入,导致新技术、 新方法难以普及推广。 五、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 的对策建议 1、强化观念引导。在我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 示范区的进程中,结合新型农民教育活动,采取各种有效 形式和方式,加强生态观念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广大 干部群众形成生态就是生存、生态就是民生、生态就是发 展、生态就是环境、生态就是标准、生态就是责任、生态 就是政绩的观念,让广大民众自觉维护生态、发展生态、 建设生态、享受生态。 2、强化规划调控。在制定“十三 五”规划时,要把生态建设和防控治污目标、措施一并编 入规划。同时,政府还应就农牧业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 结构调优、项目准入、治污目标、配套政策等加强顶层设 计,出台一系列专门文件,加大政府在生态建设和防控治 污上的调控力度。 3、强化合力监管。要把生态建设和防 控治污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使其 生态建设人人有责;政府要整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力量,形 成合力,建立规范、有序、有力的监管机制,各司其职, 尽责尽职;对现有污染集中区、水源保护区和污染大户要 开展综合整治,采取拆、迁、改等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