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8 - 0 - 3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分布式 光伏发电具有以下特点: 一 、 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 。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 的低。 二 、 是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三 、 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 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 100 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四 、 是可以发电用电并存。 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 / 18 - 1 - 2、设计原则 (一) 合理性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 是属于光伏电站的一种,所以其设计、施工均需满足国标 要求,将根据其对项目站址选址、太阳能发电系统、电气部分、接入系统进行合理性设计。 (二) 安全性 设计的光伏系统需安全可靠,防止意外情况造成的人身意外伤害与公共财产的损失。光伏系统的安装施工纳入建筑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安装施工方案和特许安全措施; (三) 美观性 对光伏方阵与地面上的土建房屋等进行统一设计,美观大方,实现整体协调。 (四) 高效性 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的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减少不必要是能耗损失。达 到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最大发电量的目的。 (五) 经济性 作为光伏项目,在满足光伏系统外观效果和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选用各种材料,把不必要的浪费消除在设计阶段,降低工程造价,为业主节约投资。 / 18 - 2 - 3、系统设计 (一)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根据系统容量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型系统与小型系统之分,其中小型系统主要是指容量在 主要是由 太阳能光伏方阵 、 逆变部分 、接地防雷部分 、 计量装置 、 保护设备 等主要部分组成。其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光伏发电 系统在白天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先经由光伏专用线缆送入光伏并网逆变器,将不稳定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再经由配电保护设备送入用户侧低压配电网。 本方案屋顶有效面积约 30用 2602块组成,共计建设 统采用 1台 320入220经由 220可送电进入市电网。 (二)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本项目所在地红安县 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大别山 南麓,东邻黄冈 麻城 ,西接孝感 大悟 ,南临武汉 黄陂 , 北 接 河 南 信 阳 , 县 城 距 省 会 武 汉 80 公里 。 地跨东经11423 11449 ,北纬 3056 3135 之间。全县国土总面积为 1796 平方公里,辖 12 个乡镇场, 396 个行政村,人口 人,其中农村人口 人,城镇人口 红安县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一般为 200米。县东北部为山区,坡度 15 40 ,最高点为县北的老君山,海拔 境最低处是南部的太平桥镇与新洲县交界的倒水河畔杜家湾,海拔仅 30米。红安县 南部多丘陵,坡度 5 20 。全县河谷平原少,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最低气温为 。全县无霜期平均为 县年平降水量为 米,夏季降雨量占年总雨量的一半,年平降雪日为 平相对湿度 77%,年平均风力 3级。年均总日照为 时,占可照时数 45%,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可利用地区。 图:项目所在地卫星区位图 (三)项目地气象数据 (美国 (四)光伏系统设计 伏组件选型 本项目 选用 司生产的 260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产品,额定功率 260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 电池类型 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 组件最大功率( 260 组件工作电压( V) 件工作电流( A) 件开路电压( V) 38 组件短路电流( A) 大功率温度系数 K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K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K 组件尺寸大小( 1640 992 35 组件效率(含边框) 重量( 18 / 18 - 9 - 伏并网逆变器选型 根据本项目业主为居民分布式,电网入户电压为 选用单相光伏逆变器。 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 产品 技术参数 最大直流输入功率 大直流输入电压 550V 入电压范围 0数 1 路 /1 并 单路输入电流 13A 额定交流输出功率 3定输出电压 220V 电网频率 50流连接类型 单相 率 欧洲加权效率 址的选择 对于居民及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而言,其站址一般选在居民屋顶或空旷地面之上,故在此暂不考虑大范围上的自然条件(太阳辐射量、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水源)和接入电网条件(接入点的距离、接入点的间隔等)。 环境影响更能直接影响到居民及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选址,其关键要素如下: A. 有无遮光的障碍物(包括远期与近期的遮挡) B. 盐害、公害的有无 C. 冬季的积雪、结冰、雷击等灾害 / 18 - 10 - (附图:居民屋顶分布式安装效果图) 结论: 本案安装在业主屋顶,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在设计布局时无需对此进行阴影分析。 / 18 - 11 - 伏最佳方阵倾斜角与方位 为了保证本项目收益最大化,并且也为了组件安装简便与效果美观,通过专业光伏模拟软件分析得出,此地的最佳太阳能倾斜角度为 26 度 ,及朝 正南向 倾斜 26度安装。这样可保证系统发电量在全年周期中的最大化。 另考虑到光伏支架强度、系统成本、屋顶面积利用率等因素。在保证系统发电量降低不明显的情况下(降低不超过 1%)尽可能降低光伏方阵倾斜角度,以减少受风面做到增加支架强度,减少支架成本、提高有限场地面积的利 用率。 经分析得出,本项目建议倾斜角约为 17度左右(屋面正南面倾斜角度)。 / 18 - 12 - 伏方阵前后最佳间距设计 为了追求太阳能发电系统全年的最佳发电量并尽可能的提高屋面利用率,我们在此要求在冬至日(每年的 12 月 22 日或 12 月 23 日 )当天 9:00 至 15:00,光伏方阵列不会互相遮挡,此时的前后间距即为最佳间距。 经专业 件模拟可知,光伏方阵倾斜角度 17 度,组件阵列与阵列间最低点间距保持在 5M,冬至日当天 9:00 至 15:00,光伏方阵列基本不会互相遮挡。 / 18 - 13 - 伏方阵串并联设计 分布式光 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电路相互串联组成串联支路。串联接线用于提升集电系统直流电压至逆变器电压输入范围,应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各种太阳辐射照度和各种环境温度工况下都不超出逆变器电压输入范围。 考虑到适用于晶体硅电池的逆变器最大直流电压(最大阵列开路电压)为 550V,最大功率电压跟踪范围为 70550V,数为 1 路 /1 并。 对于本项目选用 12 块 260W 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每个太阳电池组件额定工作电压为 路电压为 38V,串联支路太阳电池数量初步确定为 12 个。 在环境温度为 25 2、太阳辐 射照度为 1000W/额定工况下, 12 个太阳电池串联的串联支路额定工作电压为 路电压 456V,均在逆变器允许输入范围内,可确保正常工作。 在工况变化时考虑在平均极端环境温度为 ,太阳能电池组件串的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为 12 35+1) =足 550V 最高满载 的输入电压要求;在极端最高环境温度为 42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电压为 12 17+1) =足 70V 最低 的输入电压要求。考虑系统电压线损为 2%,可以看出上述方案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经上述校核,确定 串联支路太阳电池数量为 12。 气系统设计 根据光伏组件选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光伏方阵串并联设计等,结合业主低压接入情况,对本案光伏发电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如下图所示: / 18 - 14 - 图:系统电气一次 雷接地设计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为: 太阳电池方阵、 光伏汇流箱、箱变 和逆变器等。太阳电池方阵的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并占用较大空间且一般放置在开阔地, 在雷暴发生时,尤其容易受到雷击而毁坏, 并且太阳电池组件和逆变器比 较昂贵, 为避免因雷击和浪涌而造成经济损失, 有效的防雷和电涌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防雷的主要措施有: / 18 - 15 - 外部防雷装置主要是避雷针、 避雷带和避雷网等, 通过这些装置可以减小雷电流流入建筑物内部产生的空间电磁场, 以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和建筑的接地系统通过镀锌钢相互连接, 在焊接处也要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这样既可以减小总接地电阻又可以通过相互网状交织连接的接地系统可形成一个等电位面, 显著减小雷电作用在各地线之间所产生的过电压。 水平接地极铺设在至少 的土壤中(距离冻土层深 , 使用十字夹相互连接成网格状。同样,在土壤中的连接头必须用耐腐蚀带包裹起来。 针对本案光伏发电系统,防雷设计包括 外部防雷装置 (接地引下线) 和 内部 防雷装置 (浪涌保护) ,如下图所示: / 18 - 16 - 防雷设计说明: 外部 防雷 : 将露天安装的光伏方阵构件(方阵支架、组件等金属外壳部件)利用接地水平接地极与屋顶原有防雷带有效连接。 内部 防雷 : 将光伏并网逆变器交流输出端,零线、火线与地线之间加装级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利用接地水平接地极与接地网(原有或新建)有效连接。 伏 供电系统发电量统计 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光伏逆变器效率、线路效率等组成。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计算公式如下: 发电量 式中: P 方阵总功率; R 倾斜方阵面上的太阳总辐射量; s 光伏系统发电效率。 1KW/ 计算设定:光伏阵列为固定式安装 ,实际倾角年辐射量为 1444,选用的组件为晶体硅光伏组件,总功率 s=2*4*6 系统效率计算: 参数 2 4 6 s=2*4*6 数值 初始年(投运第一年)发电量计算 : Q=P R s/1444 1KW/433 / 18 - 17 - 考虑到光伏组件功率的衰减,未来 25年发电量预计: 25年平均发电量计算: 31230年平均发电量计算: 31845年累计发电量: 780750年累计发电量: 63690 / 18 - 18 - 4、 财务分析 财务评价的主要依据有: (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 2006 年 7月颁发)、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 ( 2)湖北省相关政策; ( 3)国家现行贷款利率、有关财税制度及规定。 本工程静 态总投资 算期 20年,其中建设期 1个月,运行期 20年。资本金比例为 100%本金,计算基准年为第一年,基准点为第一年年初。折旧年限为 20年,残值率为 5%。 本次财务评价中其它参数,参照国家相关财务规定或行业规范取值。 财务指标汇总表( 100%本金) 序号 项目 单位 原始数据 序号 项目 单位 原始数据 1 装机容量 1 电站定员 人 / 2 实施周期 月 1 12 人工工资福利 元 /年 / 3 运营期 年 20 13 20年总发电量 3690 4 折旧年限 年 20 14 单位造价 元 /W 9 5 残存率 % 5 15 发电自发自用比例 % 70% 6 增值税 % 0 16 发电上网比例 % 30% 7 所得税 % 0 17 屋顶租赁费用 元 /年 无 8 国家上网电价 元 /8 湖北省发电补贴 元 / 国家补贴年限 年 20 19 湖北省发电补贴年限 年 5 10 组件年衰减率 % 0 湖北省脱硫电价 元 / / 18 - 19 - 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装机容量 20年总发电量 3690 3 静态总投资 万元 借贷资金 万元 无 5 自用部分售电收入 万元 余额上网部分售电收入 万元 20年总发电收入 万元 国家发电补贴 元 /0 年 ) 9 湖北省发电补贴 元 /5 年) 10 业主自用加权电价 元 /1 发电净利润总额 万元 2 内部收益率 % 3 投资回收期限 年 :对于居民小 型分布式发电,国家采取免收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本项目总装机容量 0 年累计发电量 63690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自用电比例为 70%。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 投资回收期限 5、节能减排 本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文化交流中的聋人心理-洞察及研究
- 跨平台用户行为数据整合策略-洞察及研究
- 微藻油脂在涂料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经济师考试备考攻略 经济基础知识冲刺模拟试题
- 2025会计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分班考试题及答案数学
- 2025初级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高邮市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应届生招聘笔试考试历年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6届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课件-质量管理 ch5 质量功能展开
- 信息运维服务管理规范标准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水运工程监理旁站方案(3篇)
- 2025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附目录)
- 木质素降解微生物促进秸秆饲料化营养价值提升的机制研究
- 全科医学进修汇报
- 六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三基培训及知识课件
- 监控运维:方案与实施
- 新疆博物馆课件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