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异型垫片冲压工艺及级进模具设计 异形垫片连续模【原创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222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3-31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100
积分
关 键 词:
原稿 异型 垫片 冲压 工艺 模具设计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目    录

摘  要 5

第一章、绪论 6

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6

1.2.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7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9

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9

2.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9

2.3.冲裁件的材料 9

2.4.确定工艺方案. 10

第三章、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1

3.1.模具类型 11

3.2.操作与定位方式 11

3.3.卸料与出件方式 11

3.4.模架类型及精度 11

第四章、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12

4.1.排样设计与计算 12

4.2.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13

4.2.1.冲裁力 13

4.1.2.压力机的选择 13

4.2.3.压力中心 14

4.1.4.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5

第五章、模具的总装图与零件图 17

5.1.模具结构 17

5.2.冲压模具的零件图 18

5.2.1.凹模设计 18

5.2.2.凸模设计 19

5.2.3.选择坚固件及定位零件 21

5.2.4.设计和选用卸料与出件零件 22

5.2.5.选择模架及其它模具零件 23

5.3.压力机的校核 25

5.3.1.公称压力 25

5.3.2.滑块行程 25

5.3.3.行程次数 25

5.3.4.工作台面的尺寸 25

5.3.5.滑块模柄孔尺寸 26

5.3.6.闭合高度 26

第六章、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27

6.1.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7

6.2.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7

6.3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8

6.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9

6.5上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29

6.6下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30

设计小结 31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摘  要

随着模具制造的技能化逐步向科学化发展,逐渐由以前手动方式发展为利用软件等高科技方式来辅助设计的完成。冷冲模是其中的一种。

本次设计中,先分析了加工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适合采用冲裁加工。确定采用级进模具加工,之后对操作与定位方式,卸料方式,出件方式及模架进行了初步设计。根据零件形状确定采用少废料中的混合排样形式,并确定了搭边和条料的宽度,又根据横裁和竖裁的材料利用率确定采用横裁方式排样,最后画出排样图。下一步计算了落料和冲孔的冲压力并各根据冲裁的总冲压力选择了压力机型号,最后根据零件的冲裁形状和冲裁力确定了压力中心。下一步计算了凸凹模的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了制造公差。最后设计选用模具零件并绘制了模具装配图和各个零件的零件图。

毕业设计是在模具专业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检验,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毕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设计一副完整的模具训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巩固和扩充模具专业毕业所学内容,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步骤和相关技术规范。熟练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能,如制件工艺性分析、模具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加工设备选定、制造工艺、收集和查阅设计资料,绘图及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等。

本次设计是在指导老师认真、耐心的指导下,对模具的经济性、模具的寿命、生产周期、及生产成本等指标下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下而进行设计的。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诲。

冲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毕业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学习这门毕业,使我对冲压模具有了新的认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激发了我对冲压模具的爱好。

关键词:

工艺性分析、模具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加工设备选定、制造工艺、收集和查阅设计资料,绘图及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等。

第一章、绪论

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 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2.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

冲压件图如下图所示:


冲压技术要求:

材料:H68

材料厚度:0.15mm

生产批量:中批量

未注公差:按IT13确定.

本论文主要通过具体例子的方式对冲压模具的生产流程进行介绍、分析、研究。通过对模具设计的说明,详细地阐述了冲压模具生产的一般流程。对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零件的加工方式、冲压模具的结构组成等进行介绍并对冲压模具生产中常常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研究。

步骤如下:

(1)零件成型方案确定;

(2)零件零件形状分析,根据模拟结果进一步提出工艺改良方案;

(3)使用CAD等软件对零件进行分析,设计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4)完成冲压零件设计的文字说明。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材料为紫铜,结构简单,形状复杂,产品宽度B=40+5+10=55≥1.2t(t为材料厚度) ,冲孔时有尺寸为φ6,φ12,φ16,根据冲压模具设计手册知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冲孔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材料性能,凸模的强度和模具结构等。根据表3-3可查得圆形孔最小值得d=0.9t=0.9X0.15=0.135mm<φ6,所以满足工艺性要求。

冲裁件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受模具的强度和冲裁件质量的制约,其值不应过小,一般要求C≥(1~1.5)t,C′>(1.5~2)t所以由冲件图可知

C1=7.45>1X0.15=0.15,

由以上可知孔与孔之间距离C1满足工艺性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得,冲件的尺寸很小,如图2—1所示。在模具结构上需要多考虑,确定后,我们才能继续做下一步的设计。

2.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2级,一般落料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9级,由工件图尺寸可查得落料公差,冲孔公差分别为0.40,0.08。而冲件落料公差,最高精度冲孔公差分别为0.5,0.15,孔中心距公差 ±0.15,而冲件孔中心距最高精度公差为±0.25,因此可用于一般精度的冲裁,普通冲裁可以达到要求。

由于冲裁件没有断面粗糙度的要求。我们不必考虑。

2.3.冲裁件的材料

由材料方面的资料得, H68是黄铜的一种。

材料名称:普通黄铜

牌号:H68 标准:GB/T 4423-1992  

H68黄铜特性及适用范围: H68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但易产生腐蚀开裂。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H68黄铜性能与H70极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倾向,用作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波纹管。

H68黄铜化学成份: 

铜 Cu :67.0~70.0  

锌 Zn:余量   

铅 Pb:≤0.03  

磷 P:≤0.01  

铁 Fe:≤0.10   

锑 Sb :≤0.005   

铋 Bi:≤0.005   

注:≤0.3(杂质)   

H68黄铜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370 

抗剪强度,软黄铜τ=216-294Mpa,硬黄铜τ=343-392Mpa,

伸长率 δ10 (%):≥15   

本设计中采用软黄铜,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级较高的弹性,冲裁性较好,可以冲裁加工。

2.4.确定工艺方案.

该冲裁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采用的冲裁方案有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三种。零件属于中批量生产,因此采用单工序须要模具数量较多,生产率低,所用费用也高,不合理;若采用复合冲,可以得出冲件的精度和平直度较好,生产率较高,但因零件的孔边距太小,模具强度不能保证;用用级进模冲裁时,生产率高,操作方便,过合理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零件质量和避免模具强度不够的问题,据以上分析,该零件采用级进冲裁工艺方案。


第三章、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3.1.模具类型

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采用级进冲裁模。

3.2.操作与定位方式

零件中批量生产,安排生产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生产,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零件尺寸较小,厚度较小,保证孔的精度及较好的定位,宜采用导料板导向,定位销导正。

3.3.卸料与出件方式

考虑零件尺寸较小,厚度较薄,采用弹压卸料方式,为了便于操作,提高生产率,冲件和废料采用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推下的下出件方式。

3.4.模架类型及精度

由于零件材料较薄,尺寸较小,冲裁间隙较小,又是级进模因此采用导向平稳的三导柱模架,考虑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冲裁间隙较小,因此采用Ⅰ级模架精度。




第四章、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4.1.排样设计与计算

该冲裁件材料厚度较薄,尺寸小,因此可采用以下排样比较合理,如图4-11所示。

图4-1

搭边值要合理确定,值过大,材料利用率低;值过小,搭边的强度与刚度不够,冲裁时容易翘曲或被拉断,不仅会增大冲裁件毛刺,有时甚至单边拉入模具间隙,造成冲裁力不均,损坏模具刃口。因此,搭边的最小宽度大于塑性变形区的宽度,一般可取等于材料的厚度。

搭边值的大小还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厚度、零件的形状与尺寸、排样的形式、送料及挡料方式、卸料方式等因素有关。搭边值一般由经验确定,根据所给材料厚度δ=0.15mm,确定搭边工作间a1为2.0mm, a为2.0mm。

因此根据式3-13,条料的宽度为:



内容简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论 文)说 明 书 题 目 冲压模具设计 学 生 系 别 机 电 工 程 系 专 业 班 级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诚 信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异形垫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 级: 学 号: 作者姓名: 2015 年 05 月 05 日 目 录 摘 要 . 5 第一章、绪论 . 6 点及应用 . 6 . 7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 9 . 9 . 9 . 9 . 10 第三章、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 11 . 11 . 11 . 11 . 11 第四章、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 12 . 12 初选压力机 . . 13 . 13 . 13 . 14 . 15 第五章、模具的总装图与零件图 . 17 . 17 . 18 . 18 . 19 . 21 . 22 . 23 . 25 . 25 . 25 . 25 . 25 . 26 . 26 第六章、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 27 . 27 . 27 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 28 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 29 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 29 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 30 设计小结 . 31 致 谢 . 32 参考文献 . 33 摘 要 随着模具制造的技能化逐步向科学化发展,逐渐由以前手动方式发展为利用软件等高科技方式来辅助设计的完成。冷冲模是其中的一种。 本次设计中, 先分析了加工件的 结 构和尺寸,确定适合采用 冲 裁加工。确定采用 级进 模具加工,之后 对操 作与定位方式,卸料方式,出件方式及模架 进 行了 初步设计 。根据零件形 状 确定采用少 废 料中的混合排 样 形式,并确定了搭 边 和 条 料 的宽度,又根据 横 裁和 竖 裁的材料利用率确定采用 横 裁方式排 样 ,最后 画 出排 样图 。下一步 计 算了落料和 冲 孔的 冲压力 并 各根据 冲 裁的 总冲压力选择 了 压力 机型 号 ,最后根据零件的 冲 裁形 状 和 冲 裁力确定了 压力 中心。下一步 计 算了凸凹模的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了制造公差。最后 设计选用 模具零件并 绘 制了模具 装配图 和各 个 零件的 零件图 。 毕业设计是在模具专业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检验,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毕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设计一副完整的模具训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巩固和扩充模具专业毕业所学内容,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步骤和相关技术规范。熟练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掌握模具设计 与制造的基本技能,如制件工艺性分析、模具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加工设备选定、制造工艺、收集和查阅设计资料,绘图及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等。 本次设计是在指导老师认真、耐心的指导下,对模具的经济性、模具的寿命、生产周期、及生产成本等指标下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下而进行设计的。在此 , 我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诲 。 冲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 毕业 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学习这门 毕业 ,使我对冲压模具有了新的认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激发了我对冲压模具的爱好。 关键词: 工艺性分析、模具工艺方案论 证、工艺计算、加工设备选定、制造工艺、收集和查阅设计资料,绘图及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等。 第一章、 绪论 点及应用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 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 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 ,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 ,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 ,互换性好 ,具有 “ 一模一样 ” 的特征。 (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 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 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 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 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 冲压件图如下图所示 : 冲压技术要求 : 材料 :料厚度 :产批量 :中批量 未注公差 :按 定 . 本论文主要通过具体例子的方式对冲压模具的生产流程进行介绍、分析、研究。通过对模具设计的说明,详细地阐述了冲压模具生产的一般流程。对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零件的加工方式、冲压模具的结构组成等进行介绍 并 对冲压模具生产中常常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研究。 步骤如下: ( 1)零件成型方案确定; ( 2)零件零件形状 分析,根据模拟结果进一步提出工艺改良方案; ( 3)使用 软件对零件进行分析,设计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 4)完成冲压零件设计的文字说明。 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 性分析 该零件材料为 紫铜 , 结构简单 ,形状 复杂 , 产品 宽度 B=40+5+10=55t 为材料厚度 ) , 冲孔时有尺寸 为 6, 12, 16, 根据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知冲孔时 , 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 , 孔的尺寸不应太小 。 冲孔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材料性能 , 凸模的强度和模具结构等 。 根据表 3查得圆形孔最小值得 d=5=2)t 所 以由冲件图可知 由以上可知孔与孔之间距离 足工艺性要求 , 由以上分析可得 , 冲件的 尺寸很小 , 如图 21 所示 。在模具结构上需要多考虑,确定后 ,我们才能继续做下一步的设计 。 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 , 一般落料公差等级最好低于 ,冲孔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 , 由 工件图尺寸可查得 落料公差 , 而冲件落料公差 , 最高精度冲孔公差分别为 孔中心距公差 而冲件孔中心距最高 精度公差为 因此可用于一般精度的冲裁 , 普通冲裁可以达到要求 。 由于冲裁件没有断面粗糙度的要求 。 我们不必考虑 。 由 材料方面的资料 得 , 黄铜的一种。 材料名称:普通黄铜 牌号: 准: 4423 铜特性及适用范围: 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 (是黄铜中最佳者 )和较高的强度 ,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 ,但易产生腐蚀开裂。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 铜性能与 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 倾向,用作复杂的 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波纹管。 铜化学成份: 铜 锌 量 铅 磷 P: 铁 锑 铋 注: 质 ) 铜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b ( 370 抗剪强度,软黄铜 =216黄铜 =343 伸长率 10 ( ): 15 本设计中采用软黄铜 , 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级较高的弹性 , 冲裁性较好 , 可以冲裁加工 。 该冲裁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 , 采用的冲裁方案有单工序冲裁 , 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三种 。 零件属于中批量生产 , 因此采用单工序须要模具数量较多 ,生产率低 , 所用费用也高 , 不合理 ; 若采用复合冲 , 可以得出冲件的精度和平直度较好 , 生产率较高 , 但因零件的孔边距太小 , 模具强度不能保证 ; 用用级进模冲裁时 , 生产率高 , 操作方便 , 过合理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零件质量和避免模具强度不够的问题 , 据以上分析 , 该零件采用级进冲裁工艺方案 。 第三章、 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根 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 , 采用级进冲裁模 。 零件中批量生产 , 安排生产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生产 , 且能降低模具成本 , 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厚度较 小 ,保证孔的精度及较好的定位,宜采用导料板导向, 定位 销导正 。 考虑零件尺寸较 小 ,厚度较 薄 ,采用 弹压 卸料方式,为了便于操作,提高生产率,冲件和废料采用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推下的下出件方式。 由于零件材料较 薄 ,尺寸较 小 ,冲裁间隙较小,又是级进模因此采用导向平稳的 三 导柱模架,考虑零件精度 要求不是很高,冲裁间隙较小,因此采用级模架精度。 第四章、 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该冲裁件材料厚度较 薄 ,尺寸 小 ,因此可采用 以下排样 比较合理 , 如图 4示。 切侧刃冲孔冲孔落料图 4边值要合理确定,值过大,材料利用率低;值过小,搭边的强度与刚度不够,冲裁时容易翘曲或被拉断,不仅会增大冲裁件毛刺,有时甚至单边拉入模具间隙,造成冲裁力不均,损坏模具刃口。因此,搭边的最小宽度大于塑性变形区的宽度,一般可取等于材料的厚度。 搭边值的大小还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厚度、零件的形状与尺寸、排样的形式 、送料及挡料方式、卸料方式等因素有关。搭边值一般由经验确定,根据所给材料厚度 =定搭边工作间 a 为 因此根据式 3料的宽度为 : =( a+z) 0 =55+2 2+1.5 距为 :s=45+5+7据 3板间距为: +Z= a+2z=59+零件图在 计算机算得一 个零件的面积为 一个进距内的坯料面积 : 因此材料利用率为 : =(A/100% =(100% =初选压力机 . 根据零件图 ,用 计算出冲一次零件内外周边之和 L=170次冲裁除外 ) , 又 因 为 =294 t= 取 K= 则 根 据 式 3=孔力的大小: F=6+2+ 16 ) 切 侧 刃 力 的 大 小 : F=总的力为 卸料力 : 取 则 2=件力 : 根据材料厚度取凹模刃口直壁高度 h 3为了修模时能保证模具仍具有足够的强度 , 所以直壁高度取 h=3 由式 3选取的压力机公称压力为 : ( =(( =据模具外形大小,模具闭合高度,压力大小, 可选压力机型号为 型号为 40 压力机的基本参数如:(表一) 公称压力 /00 垫板尺寸 /滑块行程 /00 厚度 80 滑块行程次数 /(次/ 80 模柄孔尺寸 /径 40 深度 70 最小封闭高度 /20 滑块底面积尺寸 /封闭高度调节量 80 滑块中心线至床身距离 /身最大可倾角 30 立柱距离 / 工作台尺寸 /后 420 左右 630 工作台孔尺寸 根据排样 ,我们可以在 使用查询便能得出冲孔的压力中心 , 冲 侧刃 力 b ,得 2 冲孔力 12 b ,得 3 冲孔力 16 b , 得 4 冲孔力 6 b , 得 5 落料力 b , 得 1 X 轴的力臂 0 Y 轴的力臂 2 X 轴的力臂 2 Y 轴的力臂 5 X 轴的力臂 3 Y 轴的力臂 7 X 轴的力臂 4 Y 轴的力臂 6 X 轴的力臂 5 Y 轴的力臂 据合力距定理: = ( ( = ( ( F 冲压力到 X 轴的力臂; G F 冲压力到 Y 轴的力臂; 以由以上可以算得压力中心为 G(由于材料较 薄 , 模具间隙较小 , 模具的间隙由配作保证 , 工艺比较简单 , 并且还可以放大基 准件的制造公差 , (一般可取冲件公差的 1/4), 使制造容易 , 因此采用配作加工为宜 。 由落料尺寸得 , 凹模会变小 , 所以得以凹模为基准 ,配作凸模 。 由冲孔尺寸得 , 凸模尺寸变小 , 所以以凸模为基准 ,配作凹模 。 由材料厚度可得 由落料 , 凹模磨损后变大 , 磨损系数 2=以 : ) 4/0 =(4/= ) 4/0 =(4/= ) 4/0 =(4/=于 为落料尺寸 , 故以凹模为基准 ,配作凸模,所以 落料凸模刃口尺寸按凹模实际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值为 落料凸模尺寸: = = )+ = = 由冲孔尺寸凸模磨损后变小有 : 6, 12, 16, 磨损系数 故 需采用刃口尺寸公式计算 , 而直接取 1 1)0 4/ =(6+= 2 2)0 4/ =(4)= 3 3)0 4/ =(4)= 凸凹模磨损后不变的尺寸 , 0, 4 未注公差为 以 8 的公差为 20 的公差为 24 的公差为 得 :) 8/ ,所以 : ) 8/ =8 ) 8/ =20 ) 8/ =24 五章、 模具的总 装 图与零件图 根据前面的设计与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级进模具的总 装 图 如图 5示 : 图 5进模总装图 2. 圆柱销 ; 钉 ; 12. 圆柱销 ; 模 ; 钉 ; 凹模采用矩形板状结构和直接通过螺钉 , 圆柱 销与下模座固定的固定方式 , 考虑凹模的磨损和保证冲件的质量根据表 3凹模刃口采用直筒形刃 口壁结构 , 刃口高度根据前面 算冲裁力时所取 h=3漏料部分刃口轮廓适当扩大 , 可以扩大 1取 1(为便于加工 ,落料凹模漏料孔可设计成近似于刃口轮廓的简化形状 ,如图所示 ), 凹模轮廓尺寸计算如下 : 凹模轮廓尺寸的确定 , 凹模轮廓轮廓尺寸包括凹模板的平面尺寸 X 宽 )及厚度尺寸 H。 从凹模外边缘的最短距离称为凹模壁厚 C。 对于简单对称形状刃口凹模 , 由于压力中心即对称中心 , 所以凹模和平面尺寸即可沿刃口型孔向四周扩大一个凹模壁厚来确定 , 所以 : L=l+2C=55+60 B=270 C 值可根据 资料查 得 . 整体式凹模板的厚度可按如下经验公式估算 : H= =35 1, 据 资料 取 由以上算得凹模轮廓尺寸 60查有关国家标准 , 并无厚度合适 , 因此我选 标准尺寸 , 得 70凹 模 材料的选用 : 材料选用 孔与孔的校核 : 校核最小 A 值为 6, 最小 B 值为 55, 以上都能达到要求 , 因此得以校核 。 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它具体见零件图 5或后面所附的零件图 因为压力中心与凹模板的几何中心相差不太 , 由压力机根据模柄孔尺寸为 40, 压力中心仍在模柄投影面积 , 可设他们在同轴线上 。 与下模板配作与下模板配作图 5凹模 落料凸模刃口部分为 异 形 , 又在它里面开孔 , 装配导正销 , 为便于凸模和固定板的加工 , 可通这设计成铆接方式与固定板固定 。 冲孔凸模采用阶梯结构 , 设计成铆接方式 。 凸模的尺寸根据导料板尺寸、卸料板尺寸和安装固定要求尺寸 h,取0,因为这里的凹模刃口尺寸为 3 在范围之内取 18以凸模的尺寸为 L=18+20+20+2=60 凸模材料 :参照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选用 考虑冲孔凸模的直径很小,故需对最小凸模 6 进行强度和钢度校核:根据表 3得: L 90 F =(90 2 9 L 为凸模的允许最大工作尺寸,而设计中,凸模的工作尺寸为 55 以钢度 不需要 校核 。 具体零件图如后面所附零件图为准, 螺钉规格的选用 : 由凹模板的厚度可选用 在根据实际要求 , 查标准选用 010里要 6 个 , 卸料 板的螺钉选用 08这里要 4 个 。 销钉规格的选用 : 销钉的公称直径可取与螺钉大径相同或小一个规格 , 因此根据标准选用 19 10选取材料为 45 钢 。 根据定位方式及坯料的形状与尺寸 , 选用合适的标准定位零件 。 导料板 : 根据凹模 70查标准 选规格为 : 长度 L=270, 宽度B=160, 厚度 H=8, 材料为 45#的导料板 , 即 导料板 : 270 如图 5示 : 卸料以 卸料 板卸料 , 出件是以凸模往下冲即可 , 因此不用设计出件零件 。 固定卸料板的平面外形尺寸一般与凹模板相同 , 其厚度可取凹模厚度的 倍 , 所以卸料板的 7070卸料板在此仅起卸料作用 , 凸模与卸料板间的双边间隙一般取 这里取 材料为 45#。 由以上根据凸模和凹模可设计出卸料板如图 5 选择模 架 : 根据 由 凹 模周 界 270 及 安装 要 求 , 选取凹模周界 :70 闭合高度 : H=170219, 上模座 :410 下模座 :410导柱 :28导套 :42 由以上可得模架及其零件如图 5示 。 反面沉孔 ? 17 深15与凹模配作与固定板配作沉孔 ? 17深15模柄 : 由压力机的型号 可查得模柄孔的直径为 40, 深度为 70, 由装配要求 ,模柄与模柄孔配合为 H7/加销钉防转 , 模柄长度比模柄孔深度小 510由于采用 弹压卸料,上模座回程时受力较大,因此选用 压入式模柄较合理。 垫板 : 垫板的作用是承受并扩散凸模传递的压力 , 以防止模座被挤压损伤 , 因此在与模座接触面之间加上一块淬硬磨平的垫板 。 垫板的外形尺寸与凸模固定板相同 , 厚度可取 310这里设计时 , 由于压力较大 , 根据 取规格为70 与上模板配作凸模固定板 : 凸模固定板的外形尺寸与凹模的外形尺寸一致 , 厚度为凹模的 h 为凹模的厚度 , 这 里 取 即 8 根 据 核 准 选 取 板 的 规 格 为70凸模与凸模固 定板的配合为 H7/装配可通过 2 个销钉定位 , 6 个螺钉与上模座连接固定 , 各形孔的位置尺寸与凹模的保持一致 , 顶部与凸模铆接 , 因此必须倒角 , 由以上可得凸模固定板的零件图如图 5示 : 根据公称压力的选取压力机型号为 它的压力为 400所以压力不需要 校核 。 滑块行程应保证坯料能顺利地放入模具和冲压能顺利地从模具中取出 。 这里只是材料的厚度 t=导料板的厚度 H=8 及凸模冲入凹模的最大深度 2, 即+2=130, 所以 不需要 校核 。 次数 行程次数为 80/因为生产批量为中批量 , 又是手工送料 , 不能太快 。 根据下模座 10且每边留出 60100, 即 00而压力机的工作台面 30冲压件和废料从下模漏出 , 而压力机的孔尺寸为 120,故符合要求 。 滑块上模柄孔的直径为 40, 模柄孔深度为 70, 而所选的模柄夹持部分直径为 40,长度为 60 故符合要求 , 得以校核 。 由压力机型号知 80 M=90 20 =38090 (M 为闭合高度调节量 /1 为垫板厚度 /由式 (1( 1)H ( 1)+10,得 (380120)194 (290120)+10 即 275 194 180 ,所以所选压力机合适 . 第六章、 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表 6 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1 备料 将毛坯锻成 280170482 热处理 退火 3 铣 铣六面 ,厚度留单边磨量 床 4 平磨 磨厚度到上限尺寸 ,磨侧基面保证互相垂直 平面磨床 5 钳工 划各型孔 ,螺孔 ,销孔位置划漏孔轮廓线 6 钳工 加工好凸模 ,配作冲孔凹模达要求 7 铣 铣漏料孔达要求 铣床 8 钳工 钻铰 2 10 ,钻攻 6床 9 热处理 淬火 ,回火 ,保证 2 10 平磨 磨厚 度及基面达到要求 平面磨床 11 线切割 按图切割各型孔 ,留 边研量 线切割机 床 12 钳工 研光各型孔达要求 13 检验 表 6落料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1 备料 将毛坯锻成 902 热处理 退火 3 铣 铣六面 ,厚度留单边磨量 床 4 平磨 磨厚度到上限尺寸 ,磨侧基面保证互相垂直 平面磨床 5 钳工 划刃口轮廓尺寸及孔位置尺寸 6 钳工 加工 好凹模 ,配作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异型垫片冲压工艺及级进模具设计 异形垫片连续模【原创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2223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