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手抄报怎么画,赶紧看看 XX 年春节手抄报资料吧,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 年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的由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 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 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 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 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 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 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 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 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 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 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 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 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 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 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 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 为“春节“。 春节 4 大风习俗的来源 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故称“三元” ,俗称“大年初一” 。中国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 ,春节风俗历经几千年演变,迄今仍遗存下四大年俗,你 都听说过吗? 年俗之一:拜神祭祖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 。 “腊祭”是古 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习惯“索鬼神而祭祀” 、 “合聚万物而索享之” ,形成“岁终出祭”古俗。由于宗教、 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 “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日渐演化为祭灶神。民谚曰: “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 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 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原始人心目中那一堆永不 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但自灶神产生始,其职权便与火 或灶火相游离,摇身一变成为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 乃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 庭,故深得老百姓的顶礼膜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 王爷恭恭敬敬。 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 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 佑来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乡间人家在去法秽、 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帖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 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 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 都也是先让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 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年俗之二:团年守岁 过年习俗的民间传说与“祭腊”不同。据民间相传: “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迎 之际,便四出噬人。古人为防御“年”的掠食,便聚集在 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 跑。 诗经小雅庭燎即有“庭燎之光”的记载,这“庭燎” 便是用竹竿制成火炬,燃烧时竹节内空气膨胀后爆裂,发 出噼啪啪之响,这大概是“爆竹”的由来。既然“年”怕 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在烛 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 岁的风俗。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 、 “分岁饭” 。根据荆楚岁 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 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 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阖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 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 家人团年,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 “团年饭”南 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包饺子,意即 “更岁交子”;江浙一带打年糕,楚地做鱼肉糕, “糕”与 “高”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南北朝时期即有文字记载。 (梁)徐君倩就有诗共内人夜坐守岁写道:“帘开风入 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 ” 在这“一 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 堂,已非传说中那消极的躲过“年” ,而是在共叙亲情中辞 旧布新,寄托着一种对来年的美好期望。 年俗之三:恭拜大年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 来扭一扭。 ”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 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 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 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 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 这年才算拜完了。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 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明朝中叶, “京师元日后, 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 (菽园杂记)大约从清朝起,拜年已有“团拜”的形式, 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 以敦乡情” 。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 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 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 、 “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辞。 年俗之四:压岁祈福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 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 。相传“压岁钱”能压 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 。晚 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 燕京岁时记说到 两种“压岁钱”:“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 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后一种便 是沿袭至今的用红纸包裹,由长辈分给孩子的压岁钱。压 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 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 诗中云:“百十钱穿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项目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
- 2025年风湿免疫科风湿病诊断与治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法医学尸检实验操作技能评定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船舶制造行业订单结构优化与船舶智能控制系统应用报告
- 2025深圳市福田区华丰粮食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竞价销售交易合同
- 2025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2025年边缘AI模型选择策略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平台打造职业教育新生态研究报告
- 捞油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印花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文字之旅》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回转窑工艺培训
- 精酿啤酒介绍
- 2023年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赛案例版)课件 第12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GB/T 1040.1-202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 河北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全册
- 电竞青训合同协议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蔬菜配送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