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0011010文言综合词语整理_第1页
101000011010文言综合词语整理_第2页
101000011010文言综合词语整理_第3页
101000011010文言综合词语整理_第4页
101000011010文言综合词语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文言词语整理、归纳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第 65 中学 黄燕飞 一、问题提出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词语、文言翻译、文意理解和鉴赏评价。文 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非常关键。可以说,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提升,主要受 文言词语的限制。那么,在高三文言文复习中,我们应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文言 词语呢?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呢? 我们认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让学生自己对文言知识进行整理、 归纳,既能提高他们学习文言词语的效率,又能改变文言文复习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想法,广州市第 65 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一直在探索文言词语特别是文言实词积累的方法,从几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来看, 还是比较成功的。2005 年 9 月 22 日广州市各区县教研员来我校进行调研,笔 者开设了“文言实词复习谏太宗十思疏”的公开课,将我们文言词语 复习的思路展示给专家们。课后,专家们对我们的教学思路给予了肯定,广州 市高三语文中心组组长李月容老师认为我们的经验值得推广。为了进一步完善 文言词语积累的方法,我们将之形成文字,就教于方家。 二、文言词语整理、 归纳 的实践 文言词语的整理、归纳,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基于一定目标,按 照合理的体例,对高中语文文言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归类、总结的自主学 习活动。它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控制、有指导的过程。 (一)确定目标,选取角度 首先是文言词语整理、归纳的目标问题。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来看, 文言词语的积累多多益善,但就高考来说,文言词语的考查还是有限的。高考 考试说明中规定:“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我们认为,“常见实词” 涉及的内容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在文 中的含义”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高考考试说明规定高考文言词语考查的目 标是 120 个文言实词和 15 个文言虚词。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我们将这 120 个文言实词和 15 个文言虚词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 根据常见的形态我们将文言词语整理、归纳的角度确定为:通假字、一词 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五方面。考虑到我校为 B 类学校 C 类 生源的特点,我们就以单篇文言文词语的整理、归纳为主要方式。 (二)提供示范,控制过程 在学生进行文言词语的整理、归纳之初,教师选择一篇课文,将自己整理、 归纳的结果印发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体例进行整理、 归纳。 由于每一课都可能出现比较多的文言词语,我们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词语 进行整理、归纳。先将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 120 个文言实词和 15 个文言虚词印 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课文特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比如一词多义,如果某一课中 的同一个词出现多次,并且是考点规定的词语,就收进来;鼓励学生查阅古 汉语常用字字典将该词语的义项补充完整。整理一个词语,就从词语表中排 除一个,做到心中有数。 对学生整理、归纳的进度进行适当的控制,能有计划地完成文言词语复习 的任务。我们规定学生每天整理、归纳两篇文言文。在进行第一轮文言复习时, 我们每天对学生整理、归纳的结果进行检查和交流。利用投影机将学生的结果 打出来,注意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教师自己一般也要进行整理、归纳, 在学生展示的同时,自己也参与展示,让学生根据老师整理、归纳的结果进行 补充,使自己的更加全面。 (三)前后勾连,总结规律 在复习中,我们对高中文言词语的理解、运用进行了总结,发现了一些有 助于学生学习的规律,于是以某一篇课文为基础,进行前后勾连,引导学生对 学过的课文进行回忆,从典型句子中总结出比较实用的规律。 我们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推断疑难词语意义的规律,主要有:利用汉字形音 义的联系解释词义,联系成语或现代词语解释词义,通过语法分析解释词义,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解释词义,利用上下文语境解释词义。还有以文解文,以事 解文,以理解文,以题解文等等。 (四)迁移成果,加强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检查、交流学生整理、归纳的结果,更注重 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迁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系, 我们特别注意将之与高考联系起来。 比如学生整理了谏太宗十思疏中“诚”字的用法,我们就让他们做 05 年广东高考文言文,虽然试题中没有对“诚”的用法进行考查,但我们让学生 看到选文中“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有“诚”字, 使他们认识到平时的整理、归纳与高考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加强运用意识。 我们还将课堂积累的知识与课外阅读进行照应。我们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 体教学平台,经常将一些短小、浅显的课外文言文语段用 PPT 课件打出来,进 行课内外文言词语的迁移练习。 三、课堂教学案例 文言文实词复习 谏太宗十思疏 执教:广州市第 65 中学 黄燕飞 【教学目标】 1.在复习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发现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规律,提高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能力。 3.学会对文言词语进行归类整理。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总结推断文言实词的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推断文言实词的规律。 【教学方法】 朗读法、归纳法、 发现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手段】 PPT 课件 【教学设想】 1.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词语、文言翻译、文意理解和鉴赏评价。文 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非常关键,可以说,学生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主要受文言 词 语的限制。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文言词语,是高三文言文复习的重要任务。 文言词语的学习,最终还是 为了运用,我 们认为,除了需要加强训练外,总结文 言词语意义推断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2.高考文言文试题,与平时文言课文的学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高考文段 中词语的意义和平时课文中的意义大都相同,有的试题的选择支直截来源于高 中文言课文中。所以,第一轮文言文复习应该以课本 为基础。 3.第一轮文言文的复习,可以是单元复习,可以是同类文章的比较复习,也 可以是单篇文章的复习。我校学生基础比较差,不适合进行多篇的综合性比较强 的复习,所以,我 们在文言文复习中采用单篇复习为 主,在适当的情境下, 结合 其它已经学过的课文,对文言运用规律进行归纳。 4.在文言的复习方法上,我们认为,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 让学生自己对文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既能提高他们学习文言知识的效率,又能 改变文言复习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发现文言运用的规律, 既能提高学生文言文复习的有效性,从个性上升到规律层面,也能培养学生发现 规律的能力。 5.本课教学,我们试图探索这样的复习思路:学生自己整理单篇课文的知识 点,教师 指导学生发现文言运用的某一规律,将 积累的知识和总结的规律在课外 阅读中进行运用,最终达成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目标。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从近 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可以看出,文言实词占的比例是非常重的,而且年年必 考。但和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展示 课件) 二、聚焦考纲,明确目标 (一)明确考点(展示课件)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二)考点阐释(展示课件) 常见实词涉及的内容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在文中的含义”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三、回归课本,积累知识 (一)学生朗读谏太宗十思疏。 (二)学生展示文言词语整理的结果。(投影) (三)教师展示整理的结果,学生对自己整理的进行纠正或补充。(展示 课件) 明确: 1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振震。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缪赏。无毋。 2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树根)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放纵情感)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把当作)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使心谦虚) 3.一词多义(参见课文 P116 页) 竭诚以待下(诚心) 诚 诚能见可欲(果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4 词类活用 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 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定。 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惧谗邪 谗: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人。 邪:邪恶的人。 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正。 择善而从之 善:善良的人。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疲倦。 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不念居安思危 安:安定的情况。 危:危险的情况。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乐:以为乐。 (四)学生就本课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 四、前后勾连,总结规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尝试总结词义推断的规律(展示课件) 慎始而敬终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惧谗邪,则思身正以黜恶 不念居安思危 择善而从之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二)归纳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规律(展示课件) 1.由上文 1、2、3、4 得出规律一:结构辨析法(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 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 2.由 5、6、7 句得出规律二:语法辨析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中的位置推 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和其它信息推知它的意义); 3.由 8、9 句得出规律三:语境辨析法(根据文言词语上下文的环境,推知 词语的含义)。 (三)联系其它课文,印证规律(展示课件) 因利乘便 过秦论 追亡逐北 过秦论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度长絜大 过秦论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 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灭吴 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 五、迁移运用,提高能力 阅读下面文段,解释加点的词(展示课件) 1.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幼时丧父) ,数岁时,过书舍(书塾)而泣。 师曰:“ 童子何泣?”原曰: “凡得学者 ,有亲 也。一则愿 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内心)感伤,故泣 耳。”师恻 然( 怜悯、同情的 样子)曰:“苟欲学,不须资 也。” (选自初潭集) 明确: 学者:学习的人(根据语境推断) 亲:父母(根据语境推断) 愿:羡慕(根据结构推断,“羡”和“愿”对称) 资:学费(根据语法推断词性是名词,再根据语境推断是“学费”之义) 2张仪受辱 张仪已学(指向鬼谷先生学习合纵连横之术)而游说(兜售自己的政治等观点) 诸侯。尝 从楚相( 国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指楚相 门下的人)意 张仪,曰: “仪贫无行 ,必此(这人) 盗相君之璧。 ”共执张仪, 笞 数百,不服, 释之。其妻曰: “嘻!子毋读书 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 其妻笑曰: “舌在也。 ”仪曰: “足矣。 ” (选自史记) 明确: 意:怀疑。(根据语法推断为动词,再根据语境推断为“怀疑”之义) 行:品行。(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 笞:用竹板子打。(根据语法推断为动词) 3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 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 长者,轻慢 同 列。人疾 之如仇敌,恶 之如鸱枭(chxio,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如 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氏家训) 明确: 益:好处,长进。(根据语法推断为名词,根据语境推断为“长进”之义) 忽:轻视。(根据语法和结构推断为动词,根据语境推断为“轻视”之义) 慢:怠慢。(根据语法和结构推断为动词,根据语境推断为“怠慢”之义) 疾:怨恨。(根据语法和结构推断为动词,根据语境推断为“怨恨”之义) 恶:讨厌。(根据语法和结构推断为动词,根据语境推断为“厌恶”之义) 六、课堂小结,总结深化 文言词语的学习一靠积累,二靠总结规律。积累的方法常用的是记忆,主要 是记忆课文注释,记忆课后思考练习中的一词多义等。自己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 整理和归纳,更能够提高复习的效率。 在积累的基础上,发现推断文言词义的规律,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课外阅读和 高考中,也是文言词语复习的好方法。 七、课后作业,拓展运用 课后请学生做广东省 2005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该复习课的课件地址为:/ls/huangyf.rar。大家可 以去下载) 四、对文言词语整理、 归纳 的思考 在文言词语的整理、归纳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 很重要的问题。有些学生对整理、归纳的认识不足,也有不少同学坚持了一段 时间就开始怠慢,有的甚至放弃。采取哪些措施来调动学生整理、归纳文言词 语的积极性,是我们一直要关注的问题。 文言词语的整理、归纳,最终还是为了在课外阅读和高考中加以运用。那 么,如何对文言词语整理、归纳的成果进行迁移和运用呢?在这方面我们感觉 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以提高复习的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