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教学设 计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积累写作素材,学生齐背优美句段。 狂放 不羁酒中仙-李白. 屈原-不朽的行者 二解读咏史怀古诗 由辛弃疾名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总括咏史怀古诗特 点。学生先回答,教师作适当补充。 1. 概念:凡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 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怀古诗 。代表人物:刘禹锡、杜牧等。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 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或在古 迹、古人后加“怀古” 、 “览古” 、 “咏怀”等。 2. 常见地名:金陵、姑苏、汴京、马嵬、赤壁、乌衣 巷、华清宫、幽州台等。 3. 常见思想感情: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 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借古讽今 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 4. 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三立足文本 温故而知新 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感慨壮志难酬 对比 2.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抒发爱国情怀, 用典 3.越中览古李白 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 鲜明的 对比 4.蜀相 杜甫 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 苦痛 借景抒情 四技巧点拨 鉴赏咏史诗四步曲: 1懂:即写什么? 弄清史实:何地、何人、何事。 2审:即审明题目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 3书:即书写答案。要依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恰当地 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4查:即检查要点全不全,语言通不通 五怀古名诗 典例调研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台城:旧址南京,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 绮、临春:楼阁名 前人认为刘诗中“竞”用的较好,认为韦诗中“无情” 用的较好,请你说说他们分别好在何处? “竞”是“竞赛” 、 “竞相”之意, “竞”使豪华形象丰 满,涵盖广泛,(1 分)表现诗人对六朝败亡引起无限感慨 之情;“无情”是没有情义,台城柳本就无情,诗人指责 柳无情,是人情思的体现,恰恰是诗人无限伤痛的表露。 刘禹锡的台城和韦庄的台城 ,有哪些相同的表 现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对比,借景抒情;刘诗“万户千们成野草”与当年六 代的帝王们竞相比奢,建筑供享乐的高楼万巍阁相对比, 韦诗通过点缀台城繁华和体现今日荒凉破败的六朝遗迹的 台城柳今昔对比,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历史变迁和王朝 盛衰兴亡的感慨和思考。 六 直击高考 真题演练 【真题 1】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借代、反问。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 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 简要分析。 通过“百鸟” “绿水” “嫩黄花” “新红叶”等描绘了初 秋景色。又通过“飘飘” “滔滔” “有些蝶飞” “无个人瞧” 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真题 2】 古诗鉴赏(8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 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 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 的感慨。 【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 ,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 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抓 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 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 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 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 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 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 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七拓展延伸 高考押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经炀帝行宫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 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 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 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 古渡月明闻棹歌 首联中的“此地”指什么?诗人写“浮云流水”的目 的是什么? 首联“此地” ,即指炀帝行宫。 “浮云流水”转眼而逝, 但却赶不上隋炀帝败亡的速度,嘲弄了这个昏君的亡国速 度之快 乐府指迷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 以景结情最好。 ” 请对本诗的尾联加以赏析。 本诗的尾联就是“以景结情” 。它既切合咏“炀帝行宫” 之意,又扣紧讽晚唐当世之旨。作者写得含而不露,只写 诗人“遥起广陵思”的情怀;所思内容,却留待读者去想 象 ;诗人沉思之际,在这古渡明月之下,又传来了琅琅渔 歌。棹歌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亦不明言。本诗的尾联将咏 古和讽今融为一体,以景语完成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家长会课件光荣榜
- 员工离职交接管理流程
- 现代农业企业学徒制联合培养项目协议
- 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居住环境改善补充协议
-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贷款还款期间权益及义务协议
- 离婚协议中关于保险理赔及受益人变更的合同
- 餐饮经营场地租赁及品牌授权合同
- 行政合同纠纷解决途径与行政争议化解机制
- 髋部骨折相关课件
- 骨髓造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行业研究报告
- 家博会现场抽奖活动方案
- 芦苇创意美术课件
- 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鲁迅美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湖北省枣阳市实验中学2025届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公司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
- 餐厅迎宾培训内容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部优课件1
- 梅毒测试题及答案
- 学校违规通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