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设的运用 有这样一则交际趣话: 一位年轻的厂长 a 去同一家公司的经理 b 谈生意,因而爱上了 b 的一位年轻漂亮的女 秘书 c。但 c 已结婚并且家庭生活非常美满,b 不便向 a 直说 c 的这个情况。有一天,a 对 b 说:“我接触的女士很多,但我从未遇见您的女秘书 c 小姐这样美丽聪明的,这样令 人倾倒的。 ” b 抓住这个机会就说:“你说得对。c 女士的丈夫也常常这样说。 ”b 的这句 话巧妙地利用了话语中的预设,以一种不令 a 难堪的方式,使 a 知道 c 女士已有丈夫和一 个美满的家庭。 1 这就是话语预设的作用所在。 推销术:英国小说家毛姆成名之前,生活非常贫困。虽然写了一部很有价值的书稿, 但出版后无人问津。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毛姆别出心裁在各大报刊了登了如下征婚启事: “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的主角完 全一样的女性结婚。 ” 几天之后,全伦敦的书店再也买不到毛姆的书了。(朱禹存中外名人幽默故事199 页,哈尔滨市:哈尔滨出版社, 2008) 胡子和脸:哈维和毛姆是好朋友,二人见面时总想互相揶揄对方以取乐。 有一次,哈维对毛姆说: “过去我也长有你这样的胡子,后来觉得挺难看,就剃掉了。 ” 毛姆则马上回敬道: “过去我也长有你这样的一张脸,后来觉得难看,就只好留这一撮胡子了。 ”(朱禹存 中外名人幽默故事201 页,哈尔滨市:哈尔滨出版社, 2008) 拜伦是做什么的:英国大诗人拜伦逝世后出殡时,大批拜伦的崇拜者为他送葬,形成 了一条几公里的长龙,交通也为之阻塞。一些人看到送葬队伍是这样的庄严肃穆,仪仗是 这样的富丽堂皇,瞠目结舌之余纷纷奔走相问:“拜伦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 (朱禹存 中外名人幽默故事202 页,哈尔滨市:哈尔滨出版社, 2008) 打错了:有一次卓别林在看电影时,邻座的一个小偷把手伸进了他的口袋,当即被卓 林发觉。 “对不起, ”小偷说, “我想掏手帕,却掏错了口袋。 ” 过了一会儿, “啪”地一声,卓别林重重地打了小偷一记耳光,然后说道:“对不起, 我想打死落在我脸上的蚊子,却打错了地方。 ”(朱禹存 中外名人幽默故事228 页,哈 尔滨市:哈尔滨出版社, 2008) 告诉我你叫什么: 一次我应邀到央视全家总动员节目录制现场当评委。摄像机换带子时,很多现场 观众跑过来让名人评委签名。其他评委身边围满了人,就我身边没人,脸上有点儿挂不住。 这时一位大妈请我签名,我万分感激地为她签名。签毕,她拿着我的签名问我:“先生, 你签得太草了,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郑渊洁糗事 ,幽默与笑话 2010 年 10 月上半月刊第 48 页) 1引自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478-479 页,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2 第二章 话语预设 第一节 预设是话语的表达背景 一、语义的概念 预设也可以叫话语表达背景。预设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是一个原本属于哲 学、逻辑、语义学研究范畴的概念。也译作“前提”、“先设”、“隐含”、“隐含判断” 等。预设(Presupposition ),最早是德国哲学家 Gottlob Frege 于 1892 年提出的,语言学中 的预设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时头脑中预先假定当然成立的命题。 1 预设不是从语言系 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主要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 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如:“他又宣布戒烟了” 预设:他抽 烟,他原来戒烟未成。 预设可以定义为:预设是隐含在语言交际中的、交际双方共同设定的,使语言有意义、 可理解,从而使交际得到进行的先决条件 。(何自然语)如: “请把门关上。” 预设:窗户开着(请关窗)。 “美丽不再冻人”(衬衣广告词)预设:存在着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现象。 预 设 话 语预 设 : 门 开 着 。 预 设 : 美 丽 原是 冻 人 的 。预 设 : 先 前 站着 。 “请 把 门 关 上 。 ”。“美 丽 不 再 冻 人 。 ”( 衬 衣 广 告 词 )“请 坐 下 。 ” 有时句内意义是表层信息:她 参观你的画展 出来后 遇上了 车祸。(眼光) 句外意义是深层信息:你办了画展、她参观了你的画展 你办了画展她参观了你的画展她遇上了车祸 句外背景意义 句内表述意义 (隐) (显) 有时句外意义是主要信息:通过句内意义引出句外意义: 甲:我走了。 乙:你等一等,小杨马上下来。 甲:不不,我就搭公共汽车,挺方便的。 乙:好,那就慢走了。(某电视剧台词 ) 这个对话的预设是:小杨是小车司机。这一层意思,说话双方都是清楚的,读者听众 也是清楚的。(此外,句中还预设:甲是客人、小杨在楼上、小杨听乙支派、主人要派车送 客、当地有公汽,等等) 于景宁 网评:赵家班底为何要自曝插广告内幕(2010 年 02 月 23 日东方网) : 赵本山的春晚小品捐助引发观众热议,也遭到很多批评和质疑。赵本山的经纪人、 1 参见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 , 外语研究1999 年第 3 期。 3 捐助的导演高大宽前天接受沈阳晚报采访,回应了各方质疑,高大宽表示,加插 的广告都是经过央视允许的,不是个人行为。(2 月 22 日京华时报) 按, “加插的广告都是经过央视允许的” , “加插的广告”一语,说明赵家班底的发言人 承认了“广告”是有意“加插”的。 爱因斯坦在未成名时衣着寒碜。一次,有一个熟人在纽约街上见到他,便问: “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回答说: “这里反正也没有人认识我。 ” 过了几年,当爱因斯坦一举成名以后,那个熟人在纽约街上又碰到他,惊异地问: “你怎么还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 “反正这里的人都已认识我了。 ” 未成名前:“这里反正也没有人认识我。 ” 如果有人认识我,我会注意穿着的 “这里反正也没有人认识我。 ” 成名后:“反正这里的人都已认识我了。 ” 如果有人不认识我,我会注意穿着的“反正这里的人都已认识我了。 ” 二、预设与蕴涵 蕴涵义,也叫语义蕴含,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蕴涵包括预设在内,预设只是一 种特殊蕴涵。狭义的蕴涵不包括预设在内。 1 A 客人到了吗? 贵客到! B 你们元旦上班吗?我们节假日上班。 C 谁去过北京? 他去过天安门。 D 你看过第二章吗?这本书从头到尾我都看完了。 蕴涵与预设的区别 语义预设(衍推义)与语用预设 (1)校园的湖边有柳树校园的湖边有树 蕴含(狭义的蕴含) 校园的湖边有柳树校园有湖 预设(属于广义的蕴含,是一种特殊蕴含) 问:校园湖边有树吗?答:校园湖边有柳树。(用蕴含答话,信息超量) 问:校园有湖吗? 答:校园湖边有柳树。(用预设答话,信息超量) (2)李四不该在上班时间看电影李四有件事做得不对 蕴含(狭义的蕴含) 李四不该在上班时间看电影李四在上班时间看了电影 预设(特殊的蕴含) 李四什么做得不对? 李四不该在上班时间看电影 (用蕴含答话,信息超量) 李四在上班时间干了什么?李四不该在上班时间看电影 (用预设答话,信息超量) 1蕴涵(语义预设)是断言之内的意义,是说话人句内包含的必然意义,是句内暗示 意义;( 未知信息、言外之意 ) 预设(语用预设)是断言之外的意义,是说话人隐含的句外背景意义,是句外隐含意 义。( 已知信息、无争议信息 ) 预设是说话人在说话前所作的一系列设想,蕴涵是根据话语内容进行逻辑推理的结论。 说话人具有预设,句子具有蕴涵。 2 1 参见石安石语义研究167191 页,语文出版社.1994。 4 语义就是语言符号所指谓的对象,也就是词语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根据语义分析隐 含意义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是内向的,句内逻辑分析;一是外向的,句外背景分析。 所谓内向的语义分析,是指通过语义在词语的内部分析出隐含判断。如: 他是特级教师隐含他是教师。 骆驼祥子是长篇小说隐含骆驼祥子是小说,骆驼祥子是文学作品等。 这种蕴含,语义预设即“衍推义”。内向分析语义隐含判断的方法,其逻辑基础主要 是概念间的从属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 所谓外向的语义分析,是指通过语义在词语的外部分析出隐含判断。由于某些词语的 语义具有相对的特点,所以该词语时,就隐含着使用另一相对词语的判断存在。如: 把门打开隐含门关着 现在领导放权了隐含领导原来收权 你的提包好重啊隐含已经提过包,即提过包没有 一般来说,外向分析语义隐含判断的方法,其逻辑基础是概念间的反对关系和矛盾关 系。 附,关于充足条件与必要条件: 2预设同时可以从源句及其否定式中析出,而蕴涵则不能从源句及其否定式中析出。换言 之,一个语句及其否定可以有同样的预设,而不可能有同样的蕴涵。 1 甲:“小王今年考上了大学!” 乙:“小王今年没考上大学!”甲和乙的话虽然尖锐对立,但都共同预设“小王今年 考了大学” 。 我读过红楼梦蕴涵“我读过小说” 。否定式“我没有读过红楼梦”无法推知读过小 说没有。 蕴涵与预设同:前件真是后件真的充分条件;后件真是前件真的必要条件: 2 蕴涵 预设 S1 S2 3 S1 S2 T T T T F F (TVF) F F TVF F T 蕴涵(前件蕴涵后件):前件:校园池塘边有一棵柳树。后件:学校池塘边有树。 预设(前件预设后件):前件:校园池塘边有一棵柳树。后件:学校有池塘。 预设与蕴涵不同:后件真是前件假的必要条件,前件假是后件真的充分条件。 采用否定检验法: 蕴涵(语义蕴涵,语义预设):A 真,B 一定真。A 假,B 可真可假。 肯定前件,一定肯定后件,肯定后件,不一定肯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一定否定后件,否定后件,一定否定前件。 预设(语用预设): A 真,B 一定真。A 假,B 一定真。 肯定前件,一定肯定后件,肯定后件,不一定肯定前件。 2 谢广平 陈德喜浅论蕴涵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2 期。 1王跃平试析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 年第 5 期。按,王跃在文中列出了 四点区别。 2充足条件:有 A 必有 B,无 A 未必无 B。(下雨地必湿)只要就; 必要条件:无 A 必无 B,有 A 未必有 B。( 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只有才。 3 true 真的 fake 假的。 5 否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前件没有意义。 前件:校园池塘边有一棵柳树。否定前件:校园池塘边没有柳树。 (否定之后,蕴涵不可知:有树?) (否定之后,预设未变化:有池塘) 即: 蕴涵:前件:校园池塘边有一棵柳树。 后件:学校池塘边有树。?校园池塘 边没有柳树。 (否定前件不一定否定后件) 预设:前件:校园池塘边有一棵柳树。 后件:学校有池塘。 校园池塘边没有柳树。(否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 如果否定了甲而乙不成立,甲与乙是蕴含关系。 如果否定了甲而乙仍成立,甲与乙是预设关系。 A 老郭有三个孩子: B 老郭有孩子 蕴涵 语义预设(衍推义) B 有老郭这个人/老郭结婚了预设 语用预设(预设义) 否定 A:老郭没有三个孩子?B 老郭有孩子 蕴涵 否定 A:老郭没有三个孩子B 有老郭这个人/老郭结婚了 预设 (2)李四不该在上班时间看电影李四有件事做得不对 蕴涵(狭义的蕴涵) 李四不该在上班时间看电影李四在上班时间看了电影 预设(特殊的蕴涵) 否定检验法有局限,不能通过否定检验法的未必不是预设关系。从根本上说,要看乙 是否甲的断言部分表达的意义,两者是否形成上下位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 你为什么迟到? 预设“迟到了” ?你为什么没迟到 你停止打妻子了吗? A 我借了他的伞B 他有伞 预设 否定 A:我没有借他的伞B?他有伞/他没伞 A 我借了他的伞B 我借了他的东西 蕴涵 否定 A:我没有借他的伞B?他有东西/他没东西 如:(1)A 聂卫平是棋圣。 B 聂卫平是围棋运动员。 A 句假则 B 句可真可假,B 句假则 A 句必假。也就是说,A 句在语义上蕴涵了 B。 (2)吴枫 三年前,我得脑血栓。 老伴 差点去见马克思。(狄凤程普通老百姓)预设“马克思早已故去” 前件假则后件仍真,后件假则前件无所谓真假。“差点去见马克思”假,则“马克思 早已故去”仍真,而“马克思早已故去”假,则“差点去见马克思”无意义。 2 林荣芝慰问(小小说): 小汽车来到镇中心小学。镇长走下车兴致勃勃地握住黄老师的手,热情又亲切的说: “陈老师,教师节过得愉快哇! ” 镇文教助理小林在一旁忙悄声更正说:“是黄老师,不姓陈。黄老师是县里先进教师。 ” 有一则流传很广的笑话: 一家星级宾馆招聘客房服务人员,经理给应聘者出了一道题目:“假如你无意间把房 1参见石安石语义研究186 页,语文出版社.1994。 2 翰承会话含义:汉语若干实例透视 ,兰州学刊 1994 年第 4 期。 6 间推开,看见一位女客一丝不挂地在沐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第一位答:“说声对不起 ,就关门退出。 ” 第二位答:“说声对不起,小姐 ,就关门退出。 ” 第三位答:“说声对不起,先生 ,就关门退出。 ” 结果第三位应聘者被录取了。为什么呢?前两位的回答都让客人有了解不开的尴尬心结, 唯有第三位的回答很巧妙。他妙就妙在假装没看清,故作痴呆,既保全了客人的面子,又 使双方摆脱了尴尬。 1 第二节 预设与语句形式 一、单句形式的预设 从语句形式中看话语预设(预设与话语表达形式) 名词特指存在预设 状态变化状态预设 重述词语事实预设 对比结构事实预设 疑问句类事实预设 未婚男子收到“儿子”求救短信 雷倒一批人(图) 荆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李凌云) “以前收到过不少手机短信诈骗的信息,都是看完就 删了,毕竟现在的人们都不是低智商儿童,随便收到一个短信就会上当的,不过今天收到 的这条短信却是把我雷了。 ”今天(1 月 13 日) ,刚走进朋友办公室,记者就听到有人大声 “控诉”:手机短信诈骗,想钱想疯了。 原来,朋友一早就收到短信称自己的孩子被 警察抓获,需要父母尽快寄钱。可是,朋友与记 者年龄相仿都是 80 后,连女朋友都没有,怎么会 有孩子呢?这短信也太雷人了! 当大家正感叹诈骗短信的雷点时,记者的手 机也发出“滴滴”声,一条短信映入眼帘:“爸 妈,我和异性同宿被查,请速存 5000 元到刘警官 的卡上,农业银行:622848348058 5066410 刘祖 潮,暂时不能通电话。 ”顿时,记者无语,看来, 这骗子是利用短信群发器进行“广撒网” 。 据了解,这种“广撒网”所需费用不足 1000 元,一旦得手所得赃款则是上万元甚至数 十万元。据一些被抓获的行骗者交代,随着大众对短信诈骗认识越来越多,短信诈骗成功 率越来越低,但即使是这样,在发出一万条短信后,仍会有七八人上当。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种诈骗又开始泛滥,特别是手机短信诈骗,常常让市民措手不及。 记者在此提醒,对不断翻新的手机短信诈骗新花样要多个心眼,接到类似短信时,一定要 多方确认其真实性,如遇危险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1 邢群麟编著99 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第 23 页,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7 说话者在说出一句话时预先假设当然成立的命题很多,但这些命题并非都是语言学中 所说的预设,只有那些由话语的表层结构中特定的语项引发的命题才可以被称作真正的预 设。 1 1名词特指 名词所指,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某一现象进行叙述,对句中所涉及的名词性词语 有专门所指,这就预示着,名词性词语所标示的事物确实存在。例如: 北京是座非常美丽的城市。预设:有这么一座城市叫北京。 对某一类事物的全体做出断言的句子不带预设: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不预设: 有这么一只猫头鹰。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不预设:有一只狗。 对具体事物进行断定,则名词性词语显示预设:一只狗进门了(弱)、那只狗进门了 (强)预设:有一只狗。提及到特定的人或物,也就预设所指对象存在。 上世纪 50 年代初,北大哲学系邀请当时马列学院(现中央党校)艾思奇教授来作关于 逻辑问题的学术报告,那时的苏联理论界刮起了一阵批判和否定传统逻辑之风,艾思奇可 能受其影响,在报告中也有否定形式逻辑的倾向,系主任金岳霖主持报告会,最后只用两 句话作了一个小结:“感谢艾思奇教授给我们作了精彩的报告,他的话都是合乎形式逻辑 的。”前一句话作了礼貌式的肯定,后一句话又委婉地亮明了不同的学术观点。这真是恰 到好处,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幽默中表现了他的高度智慧。(张翼星教授的故 事为什么少了? ,中华读书报 2010 年 6 月 2 日) 从 1984 年“飞乐音响”股票发行至今,中国股市的跌宕起伏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固有 认知和思想禁忌。中国及中国百姓从对股票的完全陌生,到心怀疑虑,再到后来发展为集 体狂热,直至今日的客观冷静对待,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艰辛过程。而 本期我们所关注的,正是这条遥远旅程的起点当年上交所的成立 坐落在上海外滩北侧黄浦路 15 号的浦江饭店,是一幢已有 150 年历史的欧式建筑。它 曾经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豪华、名气最大的酒店。中国的第一只电灯、第一部电话都是 出现在这里。饭店一层的孔雀厅,几乎就是摩登、华丽的代名词。 1990 年 12 月 19 日,在这里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第一” 。 这天上午 11 时,随着孔雀厅内的一声锣响,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营业,这标志着 新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诞生。 一份礼物 从 1984 年到 1986 年,国家开始着手探索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试点,上海是试点城市之 一。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曾经几次参与股份制改革研讨会,继任市长江泽民也很开明, 在他的亲自叮嘱下,有了“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只股票的诞生。 真正让国际社会觉察到中国改革势不可挡的,是一次“举世闻名”的礼尚往来。 1986 年 11 月 23 日,一长列小轿车在警车开道下,声势浩大地来到了上海南京西路 1806 号门前。车内坐着的是当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菲尔霖。 靠近静安寺的上海南京西路 1806 号原是一家理发店,后被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公司 盘下,成了静安证券业务部。 当时,说它是个证券交易柜台也许更合适。因为这个业务部的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 一个柜台就是全部交易场所,柜台旁的黑板上,写着仅有的两只股票的交易价格。 时任静安证券业务部经理的黄贵显回忆,随同参观的人员众多,把屋子挤了个满满当 当,身材高大的菲尔霖几乎转不开身。 副经理胡瑞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们这里刚创办,实在太小了。 ” 1 参见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 , 外语研究1999 年第 3 期。 8 听完英文翻译,菲尔霖笑着说:“这里比我们初创时要好多了,毕竟有一间房子,纽 约交易所最早是在一棵梧桐树下进行交易的。 ” 说完,菲尔霖还热情地邀请黄贵显合影留念。这张被称为“当代最大证券交易所主席 和最小证券交易所经理”的合影,现在还挂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展览大厅里。 参观这家“世界上最小的证券交易所”本不在菲尔霖访华行程之中。一周前,邓小平 的接见和赠送的特殊礼物,引发了菲尔霖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强烈好奇。 那次会见,邓小平用他特有的幽默消除了客人的疑虑和拘谨:“我对菲尔霖先生今天 来访表示特别的欢迎。因为很多人都说美国人都有钱,很多美国人都有股票,而这些股票 主要在美国的市场上交易,你又担任股票市场的董事长,所以我特别的欢迎。 ” 美国客人向邓小平赠送了一件礼品: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所徽,凭这枚所徽可以自 由出入纽约证交所。当时在座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代表邓小平回赠客人的礼物,是 一张绿色的“飞乐音响”股票。 中国发行的股票引起了菲尔霖的兴趣,他更想看一看中国的证券交易机构。菲尔霖并 没有直接要求,因为他不知道中国有没有一个被称为证券交易所的地方。不过,他有一个 合情合理的要求:把邓小平赠送的股票过户成自己的名字。 自然而然地,菲尔霖被带到了静安证券业务部这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机构, “飞乐音响”股票就在这里进行交易。 后来,黄贵显听说,菲尔霖为这张面值 50 元的股票过户是“花了大价钱”的。原来, 在上海期间,美国的随行人员提出要警车开道,上海方面有些为难,因为按规定,国家首 脑才能动用警车。最后,上海警方提出让菲尔霖私人花 2000 美元租借警车。 菲尔霖同意了,真的花了 2000 美元为自己的这张股票过了户。 20 多年过去, “飞乐音响”这一“原始股” ,通过多年的送配,已经变成了 3000 多股, 市值最高时超过 10 万元,远远超过菲尔霖当年为它“花费”的租车费了。 当然,菲尔霖给这只股票过户看中的是其象征意义而绝非经济意义,而这张“飞乐音 响”股票现在还摆在纽约证交所的展览大厅。(高欣新中国证券市场从孔雀厅起步 ,文 摘报 2010 年 6 月 24 日第八版,原载法制周末 2010 年 5 月 27 日) 1983 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成立。 1984 年 11 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发行 1 万股。 1986 年 9 月 26 日,中国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诞生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 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 年 9 月 27 日,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90 年 11 月 26 日,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内地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 年 4 月 11 日,中国第二个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2 年 5 月 21 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 年 10 月 12 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成立。 成龙刚出挺菲门入诈捐门 称答应的一定做到 2010-09-04 08:43 来源:网易 成龙与房祖名。 (资料图) 据香港媒体报道,成龙于 2009 年 5 月联同内地歌手李 宇春等探访北川中学,并承诺捐出大兵小将的部分票房, 兴建新北川中学,但援助建校基金会近日表示尚未收到善款。 9 身在内地的成龙尚未联络得上,但其公司副总裁邓景生表示,现正处理大兵小将的海 外版权费,待各方票房计算好便兑现承诺。 至于身在新加坡的房祖名亦无奈地说:“爸爸(成龙)那么多年来一直努力做善事, 竟然会得到这样的回报 。拿到电影的钱需要时间来处理,总之爸爸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 到” 。 2 状态变化 状态变化的动词如:开始、结束、离开、进来、停止(招生了)、改正、纠正、解决、 完善、同意、戒烟、开、关等,还有一些表示状态变化的短语如:病好了、管好(自己的 家属)、(电脑)修好了、考上了(大学) 、站起来,等等,这些动词性结构都预设句子谈 论的对象原来处于与现在不同的状态。 3重述词语 重述词语是指表示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词语。如:再次、又、依然、不再、回到、 收复、回归、还。重述词语能够预设句子中的动作或事件曾经发生过。如:他第二次去北 京了。预设他曾经去过北京。 4状语成分 最典型的能显示预设的状语有时地状语与副词作状语等。如:小王当局长前并没有这 么固执。预设:小王当局长了。他在美国读博士时结识了不少美国朋友。预设:他去过美 国、读过博士。他今天在家里吃饭。预设:他平时不在家里吃饭。 羊城晚报2002 年 2 月 15 日 A12 版有一则售房广告:“怡翠苑独立花园别墅 总 面积 350 平方米(含精华版时尚装修)仅售 98 万元。 ”句中副词“仅” ,说明广告人对房价 的评议。 江苏党外干部任正职成常态:真选真用 有职有权 (记者 汪晓东人民日报2008 年 09 月 10 日) 老照片:马季生前珍贵图片资料 刘宝瑞与侯宝林、马季合说扒马褂演出照 人民网讯 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于 2006 年 12 月 20 日上午 10 时 25 分在北京 安贞医院因心脏病逝世,终年 72 岁。 5对比结构 民间故事:张三把银子埋在地里,上面写了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字牌;邻居李四看 到字牌,挖出银子,在字牌的另一面写上“对门李四未曾偷”。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了 所要掩饰的内容。(现代汉语词典 ) 能够显示预设的对比结构,可以分为显性的与隐性的两种。显性的对比结构是指句子 结构本身具有对比项。如:比起小王来,小张是个更出色的运动员。预设小王是运动员。 他跟他爹一样倔。预设他爹倔。售货员要热情服务,对不买东西与买东西的顾客一样。预 设:一般来说,顾客不买东西时比顾客买东西时售货员不那么容易热情服务。再如: 甲:同志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 乙:在和不在一个样?那还有个好! 10 隐性对比结构是指在理解中可隐含对比项。如否定结构有隐含肯定语义的作用,它可 以显示与之对应的事实预设。例如,在对食品包装上标注“不含防腐剂”字样的做法进行 批评时有专家指出:如果食品本身含有防腐剂,但在包装上标注“不含防腐剂”字样,则 具有误导、暗示和贬低其他食品之嫌,违反了有关法律。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欺骗, 属于虚假宣传。 1 老外当街拦截逆行公务车 大喊这里不许走 2011 年 04 月 27 日 广州日报 不少网友大赞老外的行为,也有市民表示, “希望相关部门治理,不要让外国人来操心我们 的事,我们自己来做好。 ” 他和你一样,是高个子。 预设:“你”是高个子。 2006 年 10 月 8 日,笑星范伟在内蒙古拍摄电视剧左伟与杜叶的婚姻生活时发生翻 车事故,造成胸椎骨折。范伟此次受伤完全是因为对自己驾驶摩托技术太有信心。由于范伟 之前就懂得驾驶二轮摩托,因此在拍摄中他要求不用替身,亲自上阵。但剧中的三轮摩托 与二轮的在操作上有很大不同。不习惯驾驶三轮摩托的范伟转错方向,撞在石头上导致翻 车,车轮压过了他的胸部。 A 他说我像他的儿子一样,喜欢吃辣椒。 B 应该说他儿子像你一样,喜欢吃辣椒。 A 那我也不同意。 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 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石安石语义研究) 预设:目前有人还在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 似乎应当转变的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政策,其实不然。恰当的预设是:有人还在把蒋 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同等看待。 文件上的那句话相应地应改成: 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同等看待是 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A 你跟我以前的女朋友可不一样。 B 哎哎,我可不是你的女朋友啊!(电视连续剧我是警察68 集) 有时重读也体现对比: (2)他没有打过电话给小李。A 预设:有人打过电话给小李(重读“他”) 2 B 预设:他打过电话给某人(重读“小李”) (3)内衣的领子没有小船洗干净。A 预设:别的衣服的领子洗干净了(重读“内衣”) B预设:内衣的其他部分洗干净了(重读“领子” ) 表示状态变化的动词性结构,也可理解成空位对比结构。如:“窗户已经关了。”(预 设窗户原来开着)“请站起来。”(预设对方坐着) 1 参见王艳坤“不含防腐剂”标注不科学 , 文摘报2006/7/23 第 4 版,原载光明日报 2006/7/18。 2 参见吴为善透视汉语交际技巧第 85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一辆公车赫然跟在 公交车后逆行。 郑思远摄 11 二、句类与预设 1陈述句的预设 毕福剑:怎么了,去年怎么了,得了一场大病?(指 2009 年在上海患脑溢血) 赵本山:哎,玄透了,在上海,我都去那边了,走半路,人家通知说是那边不要演小 品的来,说是缺主持人。 毕福剑:我去,我到那边主持节目,您去给我当嘉宾。(小品就差钱) 地狱社消息:萨达姆在阎罗殿亲切地会见了刚刚到访的卡扎菲。会见在亲切友好的气 氛中进行,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家族统治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共同回顾了洛克比空难和海 湾战争的光荣历史,深入探讨了躲猫猫钻地洞游戏的宝贵经验,高度评价了独裁专制的伟 大精神。陪同参加会见的还有本拉等。 *用预设解读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夜晚 疑是地上霜。凄冷 举头望明月,失眠 低头思故乡。人在旅途 (1)我北京的哥哥出差了。 (2)自从买车以后,我就很少喝酒了。 2感叹句的预设 你的妈妈真好! 你的手机太高级了 ! 你的箱子好重啊! “太 A 了!”与“多(么)A 啊!” “多么 A 啊!”是对眼前情状的描述,表明说话人的一种观点,它不跟过去、未来或 一般情况相比。“太 A 了!”则包含有一种比较的意味,往往表示一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如“这儿太美了!”(跟想象的情况比,比想象的美。)“这儿多美丽啊!”( 没有跟什么相比。 )如: 甲:今儿我请你吃饭。 甲:今儿我请你吃饭。 乙:太好了。 乙:多好啊! 说“太好了!”蕴含着这样的前提:自己原来没有想到会受请,得知这个消息后很高兴。 这是符合关系准则和礼貌准则的。 说“多好啊!”没有反映出乙方对邀请的感受,且用 “多”夸大“好”的程度,在语气 上又用感叹语气进行夸张,不符合会话的关系准则和礼貌准则,隐含的意义是“你就应该 请我吃饭”,或“你怎么会请我吃饭呢?”因而,含有讥讽的意味,成了反语。如改用非 感叹的陈述句只说“好呀(啊 )”、“好吧”,只陈述自己的看法,不进行夸张,则是可以 说的。 1 3祈使句的预设: 2 请关门。请小声点。(为什么?) A老板,添饭!(在饭店、餐馆) B哎!小袁,到隔壁借碗饭来。(没饭了、饭没熟) 祈使句是说话人用带有命令、要求、建议或请求等祈使语气,以支配受使人行为为目的 的语句。 (1)我命令你们立即行动! (命令) (2)我要求全班同学明天一定不要迟到! (要求) 1高永奇感叹句中“多(么)” 、 “太”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殷都学刊 1999 年第 1 期。 2 徐阳春祈使句的构成、预设及恰当性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4 期。 12 (3)我们建议您还是亲自去一趟吧!(建议) (4)我请求校长放过他这一次吧!(请求) 祈使句以支配受使人的行为为目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祈使句一般都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 预设: 第一,对说话当时已然状态的预设。 第二,对受使人具备有可能完成所祈使内容的能力的预设。 第三,对受使人原有行为意图的预设。 实现祈使目的的条件恰当性:命令句、要求句、建议句、请求句。 命令句:在使用命令句的语境中,祈使人通常总是认为自己对受使人拥有绝对的权威, 可以直截了当地发号施令。因此,命令句的表达特点通常表现为坚决、果断,一般不用“请” 及语气词“吧” 。出去!关上门! 要求句:要求句是要求受使人应当做什么或阻止受使人做什么的祈使句。要求句中祈 使人对受使人的支配力度虽然不如命令句,但也是相当强的。在使用要求句的语境中,祈使 人总是认为自己对受使人拥有一定的权威,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因此,要求句的表达 特点通常表现为直率但不强硬。明天大家都要早点来!(15)大家静一静! 建议句:建议句是建议受使人应当做什么或劝阻受使人做什么的祈使句。建议句中祈 使人对受使人的支配力度又比要求句相对弱一些。在使用建议句的语境中,祈使人总是认为 自己对受使人承担有一定的义务,有责任向对方提出建议。因此,建议句的表达特点通常显 得比较平和、诚恳。例如:你还是去一趟吧!我想你应该带这个头! 请求句:请求句是请求受使人帮助做什么或乞免受使人做什么的祈使句。在所有祈使 句中,请求句对受使人的支配力度是最弱的。在使用请求句的语境中,祈使人总是认为自己 对受使人缺乏相应的权威,并且往往还在某一方面有求于受使人。因此,请求句的表达特点 通常表现为谦卑、恭敬。例如:请您让一下!劳驾,请把那本书递给我! 正因为这些不同类型的祈使句有着不同的语用要求和表达特点,这就要求祈使人在支配 受使人的言语行为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特定的身份作出相应的选择。如果无视自己相对于 受使人的特定身份,就可能导致祈使句表达的不恰当。例如,在战场上,一个指挥官认为到了 发起冲锋的最佳时机,恰当的语气选择应当是果断简洁的命令,假如这位指挥官无端地降低 相对于受使人的身份,用请求的语气谦恭地对自己的部下说:“我请求大家最好现在就冲锋! ”或者说:“我们现在冲锋好吗?”不难想象,用这样语气在战场上支配自己部下的行为,这 位指挥官一定很难统一全队的意志,带领大家去夺取战斗的胜利。 “合境”也是祈使句表达中所需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恰当性原则。所谓“合境”是指祈 使句的表达方式与说话当时的特定情境相一致。虽然祈使人对不同祈使语气的选择要受祈 使人和受使人之间相对社会关系的制约,但这种制约也并不是绝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祈 使人和受使人之间的相对社会关系只是提供了选择某种祈使语气的可能性,最终是否选择某 种祈使语气还受制于说话当时的特定情境。 雷雨中有一段戏,说的是周萍雨夜去鲁家会 四凤,其中四凤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却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很典型地说明了祈使句语气选 择与特定情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因为白天周、鲁两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加上母亲再三要求她起誓不再见周家的人,所 以当周萍来到时,四凤使用的是强硬的命令语气:“你走!” 当面对周萍一会儿苦苦央求,一会儿又唉声叹气时,四凤使用的则是恳切的请求语气: “那你走吧,好不好?” 当周萍见有机可乘要求她打开窗子时,四凤马上又转换为强硬的命令语气:“不,不,你 就走。 ” 当周萍用话激她,说她变心把他忘了时,四凤使用的又是恳切的请求语气:“你走吧。 ” 13 尽管两人的相对社会关系并未改变,但正是由于作者准确地把握了特定情境的变化,适 时变换祈使语气,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四凤复杂的心理变化。 可见,一个祈使句的恰当表达在受祈使人和受使人之间的相对社会关系的制约的同时, 还受祈使内容和祈使场合等因素的制约。 4疑问句的预设 疑问句表述的是问题,而问题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其中的预设。问话的预设要从正常情 况下的答话加以考察,作为各种可能的答话中共同具有的作为背景的意义就是问话的预设。 “换句话说,疑问句中所传达而不要求回答的那部分信息即预设。” 1 特指问: (1)标题:北京台春晚比央视春晚好在哪里?(视听界供稿,薛宝海 2010 年 04 月 29 日人民网传媒频道) 文中另有问句:北京台的春晚为何比央视春晚好看? (2)你为什么迟到?(我手表停了/路上遇见个朋友,说了两句话/等车耽误了) 预设:你迟到了。 (3)你家的彩电是什么牌子的?(康佳的/长虹的/海尔的)预设:你家有彩电。 (4)他哪天到的北京?预设:他到北京了。 选择问: (1)他去上海是从飞机还是坐火车? 预设:他(要)去上海了。 (2)这次飞机坠毁是因为机器故障,是人为破坏,还是气候恶劣?预设:这次飞机坠毁 了。 是非问: (3)你高等数学补考及格了吗?其预设是: 你参加了高数补考/你高等数学考试不及格/你参加了高等数学考试/你在学习高等数学。 (4)小王回来了吗?预设:小王出门不在家。 (5)你今天晚上看电影吗?预设:今晚有电影/可能看电影也可能不看电影。 黄瓜抗癌是蒂部作用大,还是尾部作用大?(中央电视台幸运52知识抢答题) A 您还在上班?(下班回到家时,有人问) A 隐含:应该退休了。 B 您还在上班?(下班时间到了,有人经过办公室,随口问一声)B 隐含:应该下 班了。 (6) 不解 一位游泳运动员横渡英吉利海峡,当他登陆时,许多人围住了他,表示祝 贺。一位老人走上前来,不解地问道:“可怜的孩子,你还不知道这儿有轮船通航吗?” 考察一个疑问句是否有意义,有效的途径是从分析其预设入手。疑问句的预设是指问 话人说出一句话时预先假设成立的命题,与其他语句的预设一样,其特点是在句子被否定 之后仍然保留。从句子的信息角度理解,预设是存在于句子中的背景信息,它隐藏在表达 出来的语句的内层,因此,它可以通过对问句的语义分析来获取。疑问句本身没有真假, 但预设作为没有表达出来的隐含语句,人们却总是可以对它做出或真或假的断定。例如: (1)小张回来了吗? (2)老王的病好了吗? 上述两个疑问句都至少分别预设:(3)小张外出。(4)老王有病。 一个疑问句可以同时包含多个不同的预设。(5)张强这次又得了什么奖?其预设包括: a.张强这次又得了奖。b.张强以前得过奖。c.存在张强其人。 1 参见石安石句义的预设 , 语文研究1986 年第 2 期。 14 上述 a、b、c 都是例(5)的预设,都属于问话人的已知或自以为已知的信息。但预设 a、b、c 并非处于同一语义平面。其中 a 只是例(5)的预设 b 既是例(5)的预设,也是 a 的预设;c 不但既是例(5)的预设,也是 a 的预设,而且还是 b 的预设。 在保证所有预设都为真的前提下,问话人想要顺利地获得真解答,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三 个恰当性的要求: (1)提问要有明确的问域和问点。问域是疑问句的询问范围,问点是疑问句询问的信息焦 点。问话人只有提供明确的问域和问点,答话人才有可能提供问话人所需的真解答。例如,问 话人心中想的是“小王是否考上了研究生”,但问的却是“小王怎么样了”,虽然所问可以包 容所想但由于问域和问点过于宽泛,在缺乏特定语境补充的情况下,这样的询问就是不恰当的。 (2)相信对方有可能具备提供真解答的能力。从为获得真解答着眼,问话人只有在相信对 方有可能具备提供真解答的前提下提出询问才是恰当的。如果明知对方并不具备提供真解 答的能力,例如,已知对方只有小学程度,却偏偏向他询问某个高等数学题的解法,这不仅不可 能得到真解答,而且还难免使答话人陷于尴尬的境地。因此,这样的询问是不恰当的。 (3)相信对方有可能具有提供真解答的合作意愿。对方具有提供真解答的合作意愿,同样 是问话人获得真解答的一个必备条件。道理很简单,如果对方不具有提供真解答的合作意愿, 即使问话人提供的问域、问点非常明确,并且答话人也完全具备提供真解答的能力,问话人仍 然不可能得到真解答。例如,问话人明知所问将涉及对方的隐私,却依然提出相关的询问,这 就属于不恰当的询问。 总之,一个疑问句只有它的所有预设都是真的,才能存在真解答,并且只有同时满足以上 三个恰当性的要求,才能顺利地得到所希望的真解答,否则就不可能或难以得到真解答。 1 我们带了一位年纪大很多的朋友去吃午餐,帮她庆祝生日。女服务生过来帮忙点菜时, 我们其中一人告诉她:“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艾茜今天过 92 岁生日。 ” 那女服务生问了一句话,立刻为自己招来七个敌人和一个朋友。 她问的是:“哪位是艾茜?” ( 谁是艾茜 ,幽默与笑话上半月刊 2010 年第 8 期) 三、复句形式的预设 复句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某种逻辑联系的单句通过一定的关联词语(主要是连词) 连结而成的。分析复句的预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总的来说,复句的预设(隐含判断) ,既 与语形有关(分句的语序) ,也与语义有关(分句间的语义联系) ,还与语用有关(用怎样 的方式将分句组成复句,跟说话主体与听话客体都有关系。 1递进复句 (1)他不但会游泳,而且在大运会上取得过游泳冠军。 预设:一般情况是,会游泳而不是游泳冠军。 递进复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联言判断。但它的逻辑重点在后,因此前后句的位置一般是 不可互换的。递进的标准,有时是客观的,如上;有时是主观的如下: (2)她会唱歌,也会跳舞。 (3)她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预设:对某人来说,会唱歌而不一定会跳舞。 (4)她不但会跳舞,而且会唱歌。预设:对某人来说,会跳舞而不一定会唱歌。 (5)她连国门尚且出过,更不要说出过省了。 1 徐阳春疑问句的语义、语用考察 ,汉语学习 2003 年第 4 期。 15 (6)我连这个人啥模样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与他是好朋友了。 (5)的预设是:“如果出过国门,那么就一定出过省。”这是交际双方所共有或可接受的 对该递进句的背景知识。预递句“她连国门尚且出过”,是对预设的事实认定;承递句“更 不要说出过省了”,是在预递句基础上进行推导所得的必然结果。可见,S26 表达的实际含 义是:“如果出过国门,那么就一定出过省,事实上她出过国门,所以,她理所当然地出过省。 ” (6)的预设是:“如果不知道这个人是啥模样,那么就不可能与他是好朋友。”因此,S27 表达的实际含义是:“如果不知道这个人是啥模样,那么就不可能与他是好朋友,事实上我不 知道这个人是啥模样,所以,与他不是好朋友是理所当然的。” 1 (7)他不仅没说一句感谢的话,反而说了一大通我的不是。 (9)你吃这种药,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7)的预设是:“原以为他将说句感谢的话, 但事实上他并没说任何感谢的话。”这是 交际双方所共有或可接受的对该递进句的背景知识。预递句“他不仅没说一句感谢的话”, 是对预设有保留地肯定。承递句“他说了一大通我的不是”,一方面是对预递句的补充或深 化,另一方面又与“原以为他将说句感谢的话”构成了第二层转折。可见 S18 所表达的实际 含义是:“原以为他将说句感谢的话,但事实上他并没说任何感谢的话,他不但没说感谢的话,反 而说了一大通我的不是。” 同样,(8)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是:“你吃这种药本期望对身体有益,但事实上对身体无益, 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2 2转折复句 (1)今天义务劳动,虽然没有通知他,但是他还是来了。 其预设是:一般情况下,没有通知的人,就可以不来。 (2)虽然他病了,但仍然坚持上班。 其预设是:一般情况下,有病的人,就可以不上班。 转折复句表达的也是一种联言判断,其逻辑重点也在后,因此前后句的位置也是不能 互换的。转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转折复句的预设与语用关系很密切。如 某某球打得好,得了第三名,下边的说法是对这个结果不满意: (3)虽然球打得好,但只得了第三名。(预设是:球打得好,应该得第一名) 再如: 3 (4)他虽然十六岁了,却依旧像个孩子。(预设:16 岁已经属于大人之列) 他虽然只有十六岁,却像个大人。(预设:16 岁依旧是孩子) 我经济负担重,虽然每月工资 100 多元,但要养活两位老人和四个孩子,眼下还欠着妈 治病的 1700 元债;(炼钢工人王百得传奇,文摘报2001 年 5 月 10 日第 8 版) 预设错误: (1)翟昌平是中行大连分行营业部一个普通的“输机”员,还不是会计,但是他却能够利 用自己的岗位和权力给国家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2)达明组合,是娱乐圈合作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对笑星,赢得无数鲜华和掌声。但从 来没有局过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这天我回家晚了作文500字10篇范文
- 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推动策略
- 创新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招聘笔试及答案详解(全优)
- 邯郸市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检测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模拟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我国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
- 聊城食堂安全培训会课件
- 应知应会质量管理
- 营业执照模板
-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国家防灾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
- 国土空间规划-学习分享PPT幻灯片课件(PPT 37页)
- 食品物料的基本物理特征
- (高清版)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12-2019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2018
- 输煤栈桥施工方案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