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目 录
目 录 3
前 言 5
第一章、绪论 6
1.1.冲压技术理论概述 6
1.1.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6
1.1.2.高速铣削加工 6
1.1.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6
1.1.4.电火花铣削加工 6
1.1.5.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 7
1.1.6.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 7
1.2.冲压加工经济性分析 7
1.2.1.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 7
1.2.2.冲压件的成本分析 7
1.2.3.冲压工艺与其他常规加工手段比较 8
第二章、零件工艺性分析及确定工艺结构方案 9
2.1.产品零件图 9
2.2.零件工艺性分析 10
2.2.1.结构与尺寸 10
2.2.2.零件精度 10
2.2.3.材料 10
2.3.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10
第三章、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13
3.1.模具类型 13
3.2.操作与定位方式 13
3.3.卸料与出件方式 13
3.4.模架类型及精度 13
第四章、工艺计算 14
4.1.排样设计与计算 14
4.1.1.排样方法 14
4.1.2.搭边值的确定 15
4.1.3.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计算 15
4.1.4.材料利用率及排样草图 16
4.2.冲裁力、压力机的选取及压力中心计算 17
4.2.1.冲裁力的计算 17
4.2.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17
4.2.3.压力机所需总冲压力的计算 18
4.3.压力中心的计算 19
4.3.1.压力中心的计算 19
4.4.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21
4.5.卸料结构设计、弹性元件的选用和计算 25
4.5.1.卸料结构设计 25
4.5.2.弹性元件的选用和计算 26
第五章、级进模的主要零件设计 28
5.1.凸、凹模结构设计 28
5.1.1.凹模 28
5.1.2.凸模 30
5.2.结构件与安装 34
5.2.1.凸模固定板 34
5.2.2.模柄 35
5.2.3.垫板 36
5.3.模架 37
5.3.1.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37
5.4.压力机的选用与校核 38
5.4.1.压力机的选用 38
总 结 39
参考文献 40
前 言
由于模具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机械行业中一个大的分枝。从事模具行业工作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模具也倾向标准化,系列化,模具的诸多零件已经具有互换性,模具的设计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模具已经成为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模具已成为各种产品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
本次毕业设计内容是:固定垫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总结,而且是大学期间重要的实践环节,它能综合培养查资料的能力、画图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向老师、同学学习的能力。毕业设计作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检测,为以后参加工作也将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重点设计的是一副冲孔落料级进模。这次设计是在老师认真、耐心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对模具的经济性、模具的寿命、生产周期及生产成本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的仔细的分析下而进行设计的。因我个人经验和水平有限,因此很难避免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老师那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此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论文的设计和写作过程中,得到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感谢!
我相信: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一定能顺利完成本次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冲压技术理论概述
模具技术的发展是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
1.1.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1.1.2.高速铣削加工
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1.1.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信在“十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