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七_第1页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七_第2页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七_第3页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七_第4页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 )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 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A自我反思 B在职教育 C职前培养 D人职指导 2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4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 职务。 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5下列条款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没有规定的是:为了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学 校应当( ) 。 A对在校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B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予以认真落实 C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子女)安全责任协议” D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消除学生安全隐患 6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 。 A不满18周岁 B不满16周岁 C不满15周岁 C不满14周岁 7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 信“曾某,我爱你” ,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 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 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 ”校长指出:王老师未经学生同意翻看 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8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 学水平,就必须( ) 。 A爱岗敬业 B勇于创新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 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 ,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为此,教师应该( ) 。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10书法界常有字因人贵的说法,不无道理。而在颜真卿这里,却是字因人重,忠贞正真 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遒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添彩,做人与写字,在颜真卿身 上得到了圆满的统一。颜真卿书法的成就一直为后代,其人格同样颇具感召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交相辉映尊重 B和光同尘尊敬 C相得益彰推崇 D相辅相成推重 11经 A 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 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防疫部门的专家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 中感染狂犬症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 以下哪项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专家的预测?( ) A在 A 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 B在 A 省,感染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 C与和人的接触相比,健康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的宠物接触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12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 ) 。 A主观意识 教师招聘培训: /jiaoshi/wangxiao/ B集体世界观 C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 13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的分析是( )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因果分析 D系统分析 14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从某一狭 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 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提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 合理的。 对文中加横线的两个“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变异的原因 B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C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指代“以外部环 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以引起变异的原因” D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 “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15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 。 A事例 B史实 C数据 D谚语 16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 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 。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17A 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有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 平均用电( )度。 A41 B42 C455 D46 18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和秘书小李在内的 l0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 真的: 有人是广东人有人不是广东人主任不是广东人以下哪项为真?( ) A小李不是广东 B小李是广东人 C只有一人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19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 ) 。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平均差 20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 ) 。 A字顺法 B分类法 C时序法 D地域法 21下列属于事实论据的是( ) 。 A公式 B科学原理 C史实 D谚语 22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 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四分之一,且样本数据有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 。 A02 B32 C025 D40 23教授: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由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 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学生: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亲的唯一妻子的唯一活着的 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的遗产。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 。 A男人才可以是父亲的孩子 B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 C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D私生子不能继承财产 24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 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 教师招聘培训: /jiaoshi/wangxiao/ 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 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 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25将家庭垃圾加工成固体燃料是瑞士一家公司的杰作。这种新技术是从家庭垃圾中挑拣 出金属和玻璃以后进行粉碎,加上石灰类添加剂,再用挤压机将垃圾加工成固体,这种固 体被称为“能源物” 。在火力发电厂,这种“能源物”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 它几乎无异味,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热效率也很高。 上述所说的“能源物”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第二个优点是( ) 。 A几乎无异味 B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 C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 D热效率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 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 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怠:懈怠。箧:书箱。舍:学舍,书馆。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 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日:“夫人好学, 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注任末:人名。笈:书箱。或:有时。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易:交换。 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27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 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 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 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 一下子熄灭了。 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 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 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 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 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亳的懈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2)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30分)28请以“教师的素养”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 论述具体,条理清晰。不少于1000字。 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在职教育相对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而言,更具有针对性、 实践性和全面性,因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环节。 2D【解析】略。 3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 4A【解析】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三个等级。 5C【解析】略。 6B【解析】略。 7D【解析】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能以侵犯学生的权利为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权利和人格尊严,校长对王老师行为的看法均是正确的。 8D【解析】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 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信息时代, 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 范。因而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9C【解析】略。 10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实词。尊重、尊敬一般与人搭配。推重(zhong):推崇 重视,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推崇:尊崇,推重 崇敬。此二词为近义词。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 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此处用 相得益彰词义更丰富,更贴合语境。 11D【解析】如果 D 项判断为真,又根据题干,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 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这 就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推测。故选 D。 12D【解析】略。 13A【解析】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事物是什么” 。 14D【解析】要搞清代词所指代的对象,首先要看清它在句中的位置。指示代词“这”一 教师招聘培训: /jiaoshi/wangxiao/ 般指代与其距离最近的内容,因此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 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故选 D。 15D【解析】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 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着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 定律、公式等。谚语属于理论论据,事例、史实、数据属于事实论据,故选 D。 16B【解析】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本题为归纳法的应用。 17C【解析】平均用电量为(453+505+426)(3+5+6)=455。 18B【解析】根据条件三项中只有一项为真,假设项为真则项皆为真,不符合条件因 此排除、项,项为真,由此可知财务部10名员工都是广东人,故选 B 项。 19B【解析】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标准差。 20A【解析】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字顺法。 21C【解析】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史实属于事实论据。 22B【解析】中间一组数据的频数=l605=32。 23B【解析】教授指的是长子继承权,其条件是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婴,而学生指 的则是唯一妻子生下的唯一女儿,两者并不对等,故选 B 项。 24B【解析】根据“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 、 “这一推动决定一个人 对知识是否真诚” ,可知这里的“颜色”是对人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 或态度。观察四个备选项,只有 B 项“价值取向”比较适合指代“有颜色的力量” 。故选 B。 25B【解析】全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是总领句;第二旬说明“能源物”的来历;第三句说 明“能源物”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优点,所以答案在第三句中,从第三句 的标点可知, “能源物”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优点有三点:一是几乎无异味; 二是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三是热效率也很高。故选 B。 二、材料分析题26 【答案要点】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 辛)的精神。 27 【答案要点】(1)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 原因: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 学 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 ,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