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_第1页
201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_第2页
201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_第3页
201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_第4页
201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 大多数考生对言语理解题都是望而却步的,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 生们应该熟练掌握此类解题思路,平时多加练习,这样就可以节省 考场上解题的时间。下面事业单位考试网针对不同类型的言语理解 题,为广大考生介绍相应的解题技巧,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 情况进行参考。 1.很多时候,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不过是主观的信念。所以, 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还是供给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断。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 好” 是指什么?是从多长的时间尺度考虑的? 凯恩斯当年为自己的政策建议辩护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迟早都是 要死的”。这话引人深思。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社会科学领域中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 B.政策的好坏不过是主观的信念 C.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 D.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因时、因事而定 2.人类在创造灿烂文明的时候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遭 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巴比伦已湮没在漫 漫黄沙之下;早期人类文明发祥地印度河流域由昔日的良田沃野变成 65 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如今 成为以“黄土高坡 ”为特征的贫穷落后之地 有人曾说,人类文明 起始于砍倒第一棵树木之际,将毁灭于砍倒最后一棵树木之时。 本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C.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D.一味的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带来人类的毁灭 3.近年来,有关“遮羞墙 ”的报道很多,“遮羞墙”背后折射出来的 问题值得深思。某些官员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穷则思变带领群众去 克服,去奋斗,而是想走捷径、抄近路,大搞面子工程;绕着公路转, 隔着窗户看,是很多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典型做法;有不少地方,老百 姓上访反映问题,被视为“刁民” 、“钉子户” ,被地方政府想千方设 百计阻止,甚至动用政法机关一关了之 “绕着公路转,隔着窗户看,是很多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典型做法” 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A.一些干部作风漂浮欠深入 B.一些官员畸形的政绩观 C.我国干部选拔制度上的缺陷 D.某些领导干部没有贯彻“群众原则” 4.健康与安全理事会所收集到的数字似乎支持这样一个非常流行 的观点,即:我们已受到压力流行病的袭击。1990 年的劳动力调查 显示,有 182700 人占整个劳动力人口的 1%相信,他们正 患有与工作有关的紧张、焦虑或抑郁等疾病。5 年后同样的调查显 示,这一数字已上升至 28 万,增长了 30%,另外还有 25 万人自诉 患有与压力有关的身体疾病。 给这段文字加入一个最恰当的标题是()。 A.压力:现代流行病 B.压力:健康的杀手 C.警惕压力 D.压力与疾病 5.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开拓了极 其光明的前景。新能源和新材料近年来层出不穷。纳米材料、转基 因作物和智能机器人的普遍使用推动了新的产业革命。10 年来的经 济繁荣即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如今癌症和艾滋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载人火箭已在火星登陆,飞行汽车已经投入生产,太空旅游也成为 一项产业。自由经济不但释放了人类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 通过它自身的内在力量调节了全球的供求关系和贫富关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近年来人类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B.科学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C.科学万能论 D.自由经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主旨推断题。文段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政策更好? 最 后以凯恩斯的话表达观点,任何政策都不能长久地站稳脚跟,即在 社会科学领域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本题正确答案为 A。题目中 涉及的政策问题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做这类题也可以选用排除法, 通过阅读文段能判断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排除与之无关的表述, 剩下的联系最紧密的选项即可入选。 2.D解析主旨推断题。文段第一句话引出下文,说明了人类不注 意环境保护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最后一句明确主题,是主旨句, D 项是对其的同义替换。A、B 两项断章取义, C 项的结论不能通过 文段内容直接推出。 3.A解析细节判断题。本段文字为总分关系,每个分句分别反映 了一种问题。第一个分句反映的是某些官员畸形的政绩观;第二个分 句反映的是某些干部作风漂浮欠深入;第三个分句反映的问题是民意 渠道表达不畅。C、D 两项属于无中生有。 4.A解析标题填入题。本段文字第一句话即提出观点“ 我们已受 到压力流行病的袭击” ,把压力定义为流行病,接下来是对这个观点 的举例论证。故最佳标题应选 A。D 项不恰当; 文段并没有具体谈到 压力对人类健康有什么样的危害,故 B 项不合适; 文段并没有透露出 任何有关需要警惕压力的信息,故 C 项也不适合做文段的标题。 5.D解析意图推断题。本段文字共六句话。前五句展示的都是人 类社会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最后一句有两个分句,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