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物理及答案_第1页
2016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物理及答案_第2页
2016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物理及答案_第3页
2016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物理及答案_第4页
2016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物理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答案】:A 【解析】:安培为电流单位,伏特为电压/电势/ 电势差单位,焦耳为能量单位,故 BCD 错 误,牛顿为力的单位,A 正确。 【考点】:物理学常见单位 【总结】:掌握常用物理学单位,熟悉相关物理学史。 2.【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为 1m,第二秒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1m/s,第三秒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前三秒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21/ms 速直线运动,因此 BCD 错误, A 正确。 【考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问题。 【总结】:正确理解运动学中的各个物理量。 3【 答案】:B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做平抛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方向恒定不变, 运动时间只与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物体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水平位置2htg 与运动时间和初速度有关,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0xvt 。故 ACD 错误,B 正确。0tangtv 【考点】:平抛运动。 【总结】:平抛运动是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垂直的匀加速曲线运动。 4.【答案】:C 【解析】:首先本图像是简谐横波图像,一个波形沿 x 轴的长度的物理含义是一个波长, 而并非是周期,故而频率无法求出,所以 A 错。 y 轴偏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根据图像可得知振幅为 2cm,故而 B 错。 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而最大位移出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方向始 终指向平衡位置,x=1cm 处的质点在 y 轴最大位移处,所以合外力最大,方向指向 x 轴, 即向 y 轴负方向,故而 C 正确。 根据上选项得知 x=2cm 处的质点确实是速度最大,但由于机械波具有双向性,并不能确定 机械波的传播方向,故而无法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故而 D 错。 【考点】:机械波图像,机械波中点的位置对应的速度、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机械波的双 向多解性,同侧法确定机械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联系。 【总结】:简谐横波图像与机械振动图像的横坐标物理含义不同,一个波形的长度表示物 理含义也就不一样,需要注意区分。并且做机械波问题需要注意机械波多解性,双向性、 周期性、波本身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并结合同侧法和微平移法判断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和质 点振动方向。 5.【答案】:D 【解析】:首先本题考察的是功率与牵引力问题,公式是 P=Fv,而此时因车是匀速行驶, 所以汽车牵引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是相等的,而摩擦力 f=uN,N=mg,因洒水车一直在洒 水,而导致质量减小,所以摩擦力减小,所以牵引力减小,故 A、B 都错。 根据功率 P=Fv,F 变小,v 不变,所以汽车输出功率不断减小,故而选 D。 【考点】:功率与牵引力、速度的关系,根据运动状态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影响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因素 【总结】:根据一直匀速这个状态反映出平衡状态,故而受力平衡,而根据受力分析判断 摩擦力与牵引力的关系,并结合功率、牵引力、速度的关系,综合处理相关问题。 6.【答案】:D 【解析】:首先判断蹦极者的运动状态,当弹性绳没有拉直的时候,应属于自由落体状态, 合力等于重力不变,当绳子拉直之后由于绳子拉力仍小于重力,但合力在减小,故而 A 错。 而此时加速度向下,所以继续加速,绳子刚拉直时并不是最大速度,当绳子继续形变,拉 力等于重力时,蹦极者平衡,此时速度最大,所以 C 错。当绳子继续形变时,弹力继续变 大,造成合力向上,速度却仍向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开始减速,而加速 度向上属于超重,并非失重,所以 B 错。系统机械能分为两部分,蹦极者和弹性绳,由于 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所以二者总机械能保持不变,弹性势能与形变量有关,形变 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所以最低点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所以蹦极者总机械能最小,故 而选 D。 【考点】:合力方向,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超重失重现象,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机械能守 恒条件的判断与应用 【总结】:做类似运动学问题,要首先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和加速度情况,故 而判断加减速和速度最大值等问题。超重失重问题要注意判断加速度方向,加速度向上为 超重,加速度向下为失重。而对于机械能守恒问题,要先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再进行 机械能守恒对状态的应用。 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之间物理量的关系。两质子速率 相同,荷质比相同。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洛伦兹力大小之比为 1:2 故 AF=qvB向 错;根据 有 ,两质子加速度之比为磁感应强度之比,故 B 正确;根据F=qv向 Bam 有 ,半径之比为磁感应强度的反比,故 C 错;根据 ,有 ,B向 r F=qv向 m 两质子角速度之比为磁感应强度之比,故 D 错。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电势能变化的问题。 电子由 M 点运动到 N 点和 P 点的过程中,电场所做正功相同,可知: 1、电场力左正功,则电势 MN 2、 N、P 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电场线沿 MN 方向向上。M 、Q 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 电子由 M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不做功,故 A 正确、B 错。 由图可知 = ,故 C、D 错。N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容器动态变化问题。 根据题目所说,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可知 M、N 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M 板带正电,N 板带负电。由小球静止时受力可知小球带正电,故 A 错; 烧断细线后,小球将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B 错; 根据电容决定式 、定义式 以及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4SCkdQCU 可知,当两板带电量不变时,只稍许改变两板间距离,电场强度 E 不发生变化,UEd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保持不变,故 C 错; 根据电容决定式 、定义式 ,减小两板的正对面积,电容降低,两板间电k 势差增大,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可知电场强度 E 增大,故小球Ed 受到水平方向电场力应增大,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变大,故 D 正确。 10.【答案】 【解析】时间 t 在 0-1s,B 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线框中的电流的方向为 abcd,所以是相 反方向,BD 错误; 1-2s 感应电流为零,2-3S,B 减小,根据楞次定律为 adcb,为正方向, 且变化的速率是 0-1s 内的两倍,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电流是 0-1s 的两倍 【考点】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1.【答案】:B 【解析】: A: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即 = 而 31.1V 为最大值,故 A 错。= 231.12=22, B: 因为电热丝的额定功率为 44W,根据 可得 R=11,由 ,可得电热丝上的电= 2 = 流 ,所以电动机的电流 ,由此可求电动机的总功率热 =2 动 =1 ,又因为电动机的内耗功率 , 所以小电总 =221=22 内 = 2=121=1 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22-1=21W。故 B 正确。 C:因为变压器不改变功率,所以变压前后功率相同 ,故 C 错。=44+22=66 D: 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通过保险丝接在一个交变电源上,电流自然也是交变的,不可能是 30A 恒定不变的。所以 D 错。 【考点】: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 【总结】:熟悉变压器的结构和各参量的比例关系。 12.【答案】C 【解析】因为小球 Q 在 P 的正上方做往复直线运动,所以两个小球必然带同种电荷,A 项 错误;小球 Q 在往复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大小,不正比于其位移,所以带 电小球 Q 做的不是简谐运动, B 项错误;当 Q 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时,速度最大,由 力的平衡条件 、能量守恒定律21mgkh 和4H 三式联立解得 P、Q 之间距离为2kkv 时,带电小球 Q 的速度最大值为 ,所以选项 D 错误,C 正2gH 确。 【考点】带电粒子在重力场和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总结】通过此题,要掌握的考点有:运动物体速度最大时的受力特点、能量守恒定律的 应用、简谐运动的判断标准。 13.【 答案】:(1)图:略(2)发生 (3 )发生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感应电流产生条件,当通过螺线管电流发生变 化时,穿过线圈的磁场也发生变化,就会在线圈中激发出感应电流。所 以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闭合或断开开关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14.【 答案】 (1)0.1s; (2)后 (3 )0.24 (4)0.8 【解析】 (1)0.02 5=0.1s (2)应当在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物体,所以先开打点计 时器再释放物体。 (3) 24.01.2)640.(24 TxVBDC (4)有图像知斜率为 40,又 ,所以 ,atS-1 故 8.0a 【考点】打点计时器 【总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加速度的公式的引用,为中等难度。图像斜率是对考生 应用性的考察,属于中等偏上难度。 15.【 答案】 (1)丙; (2)B; (3 )图像略 (4) 211-(IRRIrAA) 【解析】 (1)实验应取得多组数据求平均值,所以应选择滑动变阻器而不是定值电阻。 电源内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 ,为电源外接,故选丙。VAxR2 (2 ) 由测量范围和精确度知测量 1.5V 的电源应选用 3V 的量程。 (4)由图纵截距为 1.49,所以电源电动势为 1.49V.。斜率为 ,故83.061.-49K 内阻为 。83.0 (5)当电阻为 R1 时, ,当电阻为 R2 时, ,两)(1rRIEA )(2rRIEA 式联立解得 21-(IIrA) 【考点】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实验原理、电流表内外接的区别,及图像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 的题目。 16.【解析 】 (1 ) m g N f (2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kaasin 方向:沿斜面向下 (3 )小车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sin(22kgvx 【答案】 (1) ;(2) ;(3) =+ = 3(+)3 =( +) 22 17.【 解析】 (1 ) 卫星 A 和卫星 B 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MR2 =2 GM ( +) 2= 2(+) ,可得 =+ (2 ) 卫星 A 和卫星 B 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M R2 = 42 2 GM ( +) 2= 42( +) 2 . ,可得 = 3(+)3 (3 ) 卫星 A 和卫星 B 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MR2 = GM ( +) 2= ,可得 =( +) 22 【考点】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总结】题目很简单,主要考察学生对万有引力公式和向心力公式的记忆熟悉程度,属 于送分题目。 【答案】 (1)a、 b、6 ;(2)详见解析90/ms 18.解析 】: (1)a、物体受最大冲击力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Fga 解得 290/s b、物体下落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 21vgH 解得 13/ms 同理,离开地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时: 2vgh 解得 2/ms 物体从落地瞬间到反弹离开时,选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21()Ftgv 解得 F=510N 所以: 6mg (2)方法一:脚尖先着地然后在脚跟着地,延长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减小力 方法二:脚着地后身体下蹲,延长作用时间,减小力 方法三:地面铺一层沙子,延长作用时间,减小力 方法合理即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 【总结】综合考察受力分析与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以及动量定理的基本应用 19.【答案】 (1)v m=2.0m/s, (2)P=3W,(3)1c 【解析】 (1)金属棒 ab 受力分析如图,释放后开始做加速度剑匣 的加速运动,直到受力平衡,之后开始匀速运动。 在匀速时, sincosmggBIL 其中,电路中电流 EI=R+rmBLv 联立解得 vm=2.0m/s (2)求金属棒 ab 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定值电阻的电流最大时功率最大,即EI=R+rmBLv2PI 解得 P=3W (3)设从金属棒 ab 开始运动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向下滑动距离为 x, 由动能定理得 21sin-cosmmgxgxWv安 其中 Q=总 安Rr总 联立解得 x=2.0m 由电磁感应定律知 【答案】 (1) ; ;(2) ,轨迹见下面解析;( 3)qUvm12mUBdq 1.0qItERrtBIxLqCRr 。32+4mtdqU总 ( ) 20.【解析 】 (1)设带电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后,从极板 CD 正中央小孔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由动能 定理 2qmv 1 解得 U (2)带电粒子第一次从电场中射出后,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能够再次进入匀强电 场,求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运动方向改变 2700,由此可知在磁场中的 运动轨迹为四分之三圆,圆心位于 D 点,半径为 d,由点垂直射入电场。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由牛顿运动定律 2vqBmr 解得 1vUd 2 (3)带电粒子由 A 点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 若能射出电场,运动时间 1dmtvq 3 沿电场方向的侧移 2sat 4 qEUamd 5 解得 s 因此带电粒子恰能从 C 点射出。轨迹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