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_第1页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_第2页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_第3页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_第4页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复习教案 一、基本信息 课 题 20 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学 科 历 史 授课班级 初三(1) 课 型 单元整合复习 上课地点 五楼 授课时间 二、中考考试说明 基本要求单元复习 课 课题 知识内容 识记 理解 运用 凡尔赛和约的基本 内容 第 3 课: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九国公约的基本内 容 杜鲁门主义 第 14 课:冷战中的 对峙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 成 20 世纪以 来世界政 治格局的 演变 第 15 课:世界政治 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 化趋势 三、主干知识整合 复习导入: 1、小结: (1) 、 “世界格局”的含义: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国际力量结构或战略态势。 (2) 、 “极”的含义:指的是 ,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 或 。 2、按时间填写重大事件: 19141918 年: 1919 年 1 月: 1921 1922 年: 19391945 年: 1947 年 3 月: 1955 年: 1991 年: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 20 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哪些不同的政治格局? 3、小结:20 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的三次变动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 (3) 、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 ”的局面, 总体趋势是向 格局发展 (一) 、一战后的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会 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2 时 间 操纵国 目 的 结果以及 体系构成 实 质 确立确立 新秩序新秩序 确立确立 新秩序新秩序 影 响 一战后形成了一战后形成了 体系体系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领 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 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 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 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 殖民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苏州中考】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九国公约内容节录: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 “机会均等”的 原则。 据此请回答: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实质目的何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 九国公约签订 后,又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没有得到根 本改变。 毛泽东 中考试题回眸: 1、1919 年 1 月,27 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在 5 个多月的会议期间,多数国家的 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这些国家代表的素质不高 B会议主办国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C会议内容与这些国家毫无关系 D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2、19191920 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控制这次会议的国家是(10 苏州模拟) A英法美 B英日美 C英法日 D英美德 3、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10 扬州中考) 3 A雅尔塔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 D凡尔赛会议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10 苏州模拟) 材料一: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 。 军事:禁止该战败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 殖民地:该战败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几个战胜国瓜分。 材料二: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之原 则。 材料三: 在对材料二:条约评价时,毛泽东说:它“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的局面。 ”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条约的内容?其中领土方面法国除收回阿尔萨斯外还收回 了什么地方? (2 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判断材料二所签订的条约名称叫什么?(1 分) (3)因材料一中的战败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由此在中国引发什么事件?(1 分) ) (4)根据上述材料,战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2 分) 史料研读:各方对凡尔赛和约的看法 材料一:“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 材料二:“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 的。 ” -列宁 材料三:“这是胜利者所做的蠢事。 ” -丘吉尔 谈一谈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看法? 评价: 练习衔接: 1、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 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 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 “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南京 中考)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冷战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946 年 3 月 5 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 4 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 势力范围之内” (1) 、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1、丘吉尔演说公开而明确地发出了冷战的信号,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2、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把苏联看成是最大的威胁。 (二) 、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1、美国的“冷战”政策 含 义 目 的 政 治 经 济 美国冷战政策 的具体表现 军 事 中考试题回眸 1、小磊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 (09 扬州中 考)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 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政策史实的识记。结合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14 课冷战中的对 峙,第一子目冷战政策中的内容:“1947 年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 自由世界的 使命,以 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 ”可知,杜鲁门总统所划分的世界中, “极权政体”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国家, “自由国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国家社会制度的 性质, 过渡“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 (美苏关系转向) 国家利益 2、两极格局 形成的原因 国家 、 的冲突 5 形成的标志 20 世纪 50-6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 美 苏 争 霸 的 阶 段 性 表 现 20 世纪 80 年代 影 响 威胁 ,使世界 ; 两强 ,避免 中考试题回眸 1、右图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2010 苏州中考)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2、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解体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科索沃战争 3、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 年底) (三)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背 景 1、 ,2、 增强, 3、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暂时局面 决定因素 发展趋势 影 响 国际关系 ,有利于世界 ,是 历史的一个进步 中考试题回眸 1、下表反映了西欧国家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变化。从中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2010 南京建邺区一模) 朝鲜战争 (1950-1953 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 年) 伊拉克战争 (2003 年) 西欧(法国)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 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 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 对伊动武 A.美苏两级对峙,损害西欧利益 B.世界多极化趋热日益明显 C.西欧与美国反目成仇 D.冲突与战争成为世界主题 6 三次战争西欧国家对美国的态度变化从参加不支持甚至批评明确反对,说明了 西欧各国对美国从最初的“唯美国马首是瞻”到不再听从美国。反映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 加快,西欧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也反映了两极格局后世界多极 化趋势日益明显,西欧成为了重要的一极。 2、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2010 宿迁中考) A.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对峙 B.多极化趋势发展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制 (四) 、小结:现代世界经历了以下不同时期的政治格局: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 (3) 、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四、实战模拟训练 1、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 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中考题)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三国同盟 D三国协约 2、对美国“冷战”政策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A B C D 3、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无数不平等条 约的签订,充分表明了这一深 刻道理。在九国公约中 体现弱国无外交的是 A中国赔款 2100 万元 B中国各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确定列强在华“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原则 4、小亮准备找“冷战”的相关知识,可以用那组关键词在网上搜索: (2010 无锡中考) A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 、苏联解体 B 北大西洋公约 、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 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5、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历史话语。下列语汇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冷战 美苏争霸 一超多强 东欧剧变 A B C D 6、小张探究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美苏“冷战” 始末 B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 C. “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 D.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7、20 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 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 比,不同点是(08 南京中考) A.合作与对抗并存 B.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C.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D.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超多强”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15 课世界政治格 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子目“一超多强”中的内容:“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 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格 局多级化趋势不是在世界大战后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分别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7 后形成的,故选 C。ABD 选项都是三次格局的相同点。 8、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2010 宿迁中考) 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对峙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多极化趋势发 展注意题干中的时间“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此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中,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材料题 9、仔细观察下面三幅示意图,它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爆发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图二反映的是二战以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格局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3、图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如何?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但是世界还存在一些威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你认为 有哪些因素。 二、材料一:大国关系仍保持既竞争又合作的总体态势,大国关系继续深入调整,双边、 三边和多边互动更趋频繁,复杂性增强。美俄明争暗斗,欧俄关系趋冷,美欧联手制俄趋 势加强。美印日澳协调加强,企图在亚太地区建立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亚洲版北约,防 范我一面突出。 2007 全球热点盘点 材料二: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同时,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国际安全形势更加 复杂,人类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