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以环境保护助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四川省夹江县陶瓷产业为例 周文慧 1,易敏 2,饶和斐 3 (1.四川省夹江县科学技术协会,四川夹江 614100;2.四川省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四川乐山 614000;3.四川省夹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四川夹江 614100)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经济的最直接的链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石。壮大县域经 济,优化经济结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破解“三农”难 题的必然实践。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占据经济科技制高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速夹江崛 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科学;经济转型;县域经济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ke Sichuan Jiajiang ceramic industry for an example ZHOU Wenhui1,YI Min2,RAO Hefei3 (1. Jia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Jiajiang 614100;2. Le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Leshan 614000;3. Jiajiang Peoples Government Office,Sichuan Jiajiang 614100) Abstract: As conn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the county economy is the direct chain and the co - rnerstone of promoting the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refore, expanding county ec- onomics and optimizing economic structure is the necessary practice of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scientif- ic development, speeding up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integration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 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 moting economy, adjust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Jia Jiangs rising. Keywords: environment scienc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ounty economy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包括经济体制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 结构的提升、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贯穿于经济发 展的全过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而是 “助推器” ;环境监管不是限制发展的“顶门杠” ,而是促进发展的“润滑剂” 。夹江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 建陶生产基地,2004 年 9 月 23 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授予夹江“中国西 部瓷都”荣誉称号。2006 年,夹江陶瓷业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纳入“十一五”重点发展的 20 个百亿产业 集群之一重点发展。夹江要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将“3553”发展思路转化为进步成果,就是要有高水平的 作者简介:周文慧,女,从事市场调控、特色经济研究。电话E-mail: 。 区域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能力,要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结构。因此,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破解“三农”难题的必然实践。 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占据经济科技制高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速夹江崛起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夹江县作为全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摸索改革与转型的有代表性的区县之一,其经验可推 而广之。 1 县域经济现状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截止 2011 底,四川省夹江县着力做大二产、做强一产、做优三产,在扩大增 量中优化结构,在优化结构中提升层次,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17:57:26,已形成“以规模经济为龙头, 以支柱产业为依托,以优势产品为重点,质态明显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总体格局,构成以建陶产业 为支柱,冶金机械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水电、新材料新技术等接续行业综合发展 的工业体系。 全县现有陶瓷企业 101 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 47 家) ,配套及相关企业 290 家,省外驻夹陶瓷配套 办事机构 540 个。陶瓷生产线 196 条,生产能力达 5.5 亿平方米,占全省的 80%,占全国的 8%。陶瓷企 业主要分布于黄土、新场、甘霖、甘江、中兴、马村、三洞、吴场等乡镇,集中于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 年陶瓷产业集群实现年销售收入达 110 亿元(规上陶瓷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 61.69 亿元) ,对全县税 收的贡献率达 60%,吸纳就业 6 万多人(县外人员近 1 万) ,拥有“新中源” 、 “万茂” 、 “树功”3 个中国 驰名商标,15 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 陶瓷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逐步萎缩 一是受新兴陶瓷产区的影响,江西、湖南、湖北、重庆、云南等陶瓷新兴产区对该县陶瓷固有销售 产区进行蚕食,形成合围之势。在区域产区上,2005 年,该县陶瓷产品川内销售占比 50%,2011 年,已 上升到 80%左右,省外市场在逐步退让和丢失。二是受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影响,目前该县中高档陶 瓷产品销售仍旧疲软。 2.2 单位能耗较高 2011 年,全县 101 户陶瓷企业总能耗 148 万吨标煤,占全县能耗总量的 93%,却只生产了 72%的工业 增加值,单位能耗达 4.1 吨标煤,高出乐山市 24%,高出全省 1 倍多,能源利用效率低。主要原因是该县 陶瓷企业生产线大多是已投入生产运行 10 多年,设备老化、窑炉短、能耗高、产量小,另外全县还有直 燃煤陶瓷企业 47 户,生产线 78 条。 2.3 生产成本增加 去年在物价指数屡创新高的趋势下,陶瓷原料和燃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通过提价转嫁成本的能力 不强,利润大幅缩水,加之招工难导致企业纷纷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如新中源、建辉等龙头企业仍无法 招齐工人,导致部分产能闲置,无法满负荷生产。 2.4 品牌意识薄弱 据不完全统计,该县陶瓷行业共有商标 320 个,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3 个、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 15 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 8 个,企业品牌意识还很薄弱,贴牌现象仍为严重。 3 国际国内清洁生产的趋势 3 陶瓷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由于耗用大量原材料也屡遭媒体诟病和人们指责。有报道称, 2010 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能耗将达 3500 万吨。超过全国总能耗的 1,数字可谓惊人。难怪中国建 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缪斌说,由于陶瓷行业是一个资源型、能源型的行业中国建筑卫生陶 瓷协会从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不主张中国的陶瓷大量的出口,尤其是低价大量出口。协会反对陶瓷产 品低价出口,要求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不贱卖“国土” 。 据测算,中国陶瓷生产每年消耗的能源折合 3000 多万吨煤,消耗的矿物原料大概 2 亿吨,陶瓷行业 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部分陶瓷企业每年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还造 成了水、空气及周围环境的污染。所以说,保护环境也是行业首要的任务 1。 4 陶瓷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方法 陶瓷业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全方位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学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 进程 2。一是上游原材料及化工生产企业,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做到采矿与修复同步,不能因采矿而破 坏植被和环境,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生产、环境两不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手抓。 二是陶瓷生产企业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能源,提高产品质量等级,减少废次品产生 3。 4.1 促进陶瓷生产中的降耗减亏 要实现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促进陶瓷工业的清洁生产。 4.1.1陶瓷原料制备过程中的节能降耗 坯料及釉料是陶瓷工业中主要的生产原料, 因此在其配方设计时应优先选用环境友好型原料,这对 于促进陶瓷产业的清洁生产来说尤其重要。例如在配方设计中可选用无硫或低硫原料, 以避免烧成过程 中因生成大量硫氧化物而造成环境污染;在既可满足坯釉料化学组成又能够保证其工艺性能的前提下, 尽量不用或少用含碳素和有机物较多的原料, 以免烧成过程中因大量碳氧化物的产生而影响环境。如用 硅辉石、透辉石、锂辉石等助熔性天然矿物原料替代碳酸盐类矿物如方解石、石灰石等 4。另一方面, 烧成温度与能耗关系极大:当烧成温度从1400 降至1200 时,能耗可降低3040。山东省硅酸盐 设计研究院研制的低温瓷的成熟温度都在11801200,国外尚有1000成熟的硬质瓷胎的报导 5。因 此,改进坯料及釉料的配方设计以降低陶瓷制品的烧成温度也是陶瓷工业生产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方 法。 4.1.2陶瓷制品干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 近年来,微波干燥技术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微波加热的特点在于它可以透入物料 内部,使内外同时受热,干燥时间大大缩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微波的能源利用率高, 对设备及环境不加热, 仅对物料本身加热。运行成本比传统干燥低。华南理工大学的曾令可、邓伟强指 出:在相同功率下,传统干燥时间是微波干燥的303 2倍、能耗为2.5倍,而生产能力仅为微波干燥的 一半 6。 4.2 加强对陶瓷企业的环境监管 围绕“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主题,夹江县环保、城管、农业、林业、发改、国土、教育、 工商、畜牧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夹江县成立了主要污染物 总量削减工作领导小组,将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任务分解到县级部门、乡镇和企业。对超标排污企业采 取坚决措施进行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关口,做到不欠新账。 切实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逐步实现所有排污企业持证排污,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 淘汰落后产能。对偷排、漏排和故意闲置污染治理设施的企业,环保部门坚决依法严管重罚。 4.3 扶植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2011 年,夹江县由县财政拿出 5000 万元设立“西部瓷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资金” ,用于引导和扶持 企业发展。一是鼓励扶持新万兴、米兰诺、建辉、威尼等龙头企业,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 业开展二次创业,走多元发展、集团发展之路;二是支持华宸、方正、华宏等企业加大收购兼并重组力 度,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三是引导燃煤企业转产或“走出去”战略,腾出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 源空间。 5 结语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我国绝大部分的土地在县域土地之内,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县域之内,全 国 2000 多个县、关系到 10 多亿老百姓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现 代化事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