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汉语史讲义(语序的发展)_第1页
42汉语史讲义(语序的发展)_第2页
42汉语史讲义(语序的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谓宾的发展(宾语是代词的情况) 1.原始时期的形式:主语+宾语+动词 2.先秦时期 2.1 没有任何限制的代词宾语:完全摒弃了旧的词序,仅留下来了若干残迹。 (一些凝固 形式) 2.11 代词“是”用在“以”后面构成凝固形式“是以” 2.12“是谓”凝固形式 2.1. 3“自”作为代词的宾语时,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 2.1.4“相”代词性副词,总放在动词的前面。 2.2 宾语是个疑问代词,有复指成分的句子,保存了旧的形式。 2.2.1 宾语是个疑问代词,前置。 “何以”为凝固形式。 2.2.2 宾语是个名词,有一个指示代词作复指成分。复指词包括:“是,之,焉”名 词宾语后面有复指成分,前面往往有词头“惟” ;代词宾语本身也可以用另一 个代词复指“是之谓”凝固形式。 2.3 否定代词宾语:旧的结构与新的结构同时存在。否定词是“莫,未,毋(无)”宾语 是“吾,余,汝,爾”动词后置比前置的要多。 “不之”有些结构表现为过渡状态“不 我” , “不已” 3.汉代: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的发展,否定代词宾语后置明显。 4.南北朝时期:疑问代词宾语后置,在口语中形成了。 处所状语的位置 1.殷墟卜辞:位置不固定,处所状语可放在动词的前面也可放在动词的后面 2.西周以后:处所状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后面 3.汉代:一般的处所状语渐渐可以移到动词的前面,从此它的位置在动词前后均可。 4.后代:动词“在”代替了“于”之后,位置才固定在动词前面。 “在家吃饭” 工具状语的位置 1.上古时期:放在动词的前后均可。如果活用表示原因,那么应该放在动词的前面。 2.近代:动词“拿”代替了介词“以” ,于是“拿”及其组成的工具状语固定在动词的前面; 一方面“以”工具状语的书面语在动词的后面。 可能式“得” 1.先秦:“得”字在动词的前面, 2.汉代以后:“得”可以移动到动词的后面去。否定式直接加“不” “买卖不得” 3.南唐:等到使成式普遍应用以后,又有一种新的可能式出现“打得破” 。其中的“得”已 经成为了词尾。否定式去掉“得”直接加一个“不” 五四以后新兴的词序 1.条件式,容许式后置均可 2.人称代词所代的名词本应在人称代词的前面,也有的可以放在后面 3.在叙述对话中,往往先把所要说的话写出来,然后指出是谁说的。 小组讨论,提出论点: (一)原始初期,代词作宾语的情况,并不一定是“主宾谓” ,如下面的例子: 1) 甲辰卜, 争贞我伐马方, 帝受我又?(乙,5408) 郭锡良远古汉语句法结构 2) 王勿其往从之? 刘一曼试论殷墟甲骨书辞 3) 河杀我, 不我杀。(乙,5046) 4) 王亥不我祟。(丙,3) 5) 帝不我降唤, (乙,7743) 6) 贞:勿伐邛, 帝不我其受又?(通, 366) 对比下列的例子: 7) 王其兕获?(粹,937) 王其逐兕?(屯南,2095)同是一个宾语“兕”一个放在谓语前,一个放在谓语后面。 结: 从以上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否定句中介词为宾语时,有的位置在谓语的前面。王立先生说可 能原始时期为“主宾谓”,那么可能性有多大呢?或者是否可以笼统地说原始时期的“主 谓宾”语序也是不固定的。 (二) 语序情 况 原始时代 先秦 汉代 南北朝 近代 主谓宾 主宾谓 三种情况 主谓宾发展 口语中形成 处所状 不固定 动词+0 动词+0;0+动词 “于” “在” 0+动词 工具状 不固定 “以” “拿” 0+动词 可能式 表示客观情 况的容许, 得+动词 可以移动到动词 后,动词+得; 动词+不(未) 得 新的可能式出 现,动词+得 注:1.主谓宾的语序中“宾”指的是代词宾语 2.“先秦”在此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 3“主谓宾”的语序在南北朝时的口语中形成,其中不包括一些强势的凝固形式。 思考题: 1.历史的那些凝固形式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比如“是以,是谓,何以”,为什么会消失 2.为什么“在”要代替“于”。为什么代替了以后,改变了语序。是词变化影响了语序, 还是语序本身的发展规律在起作用? 3.如果说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的话,那么固定的语序在上古时期(公元 3 世 纪以前)是否已经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