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 管理模式在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_第1页
6s 管理模式在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_第2页
6s 管理模式在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_第3页
6s 管理模式在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S 管理模式在 COPD 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 6S 管理模式在 COPD 合并肺性脑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取 2012 年 7 月-201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37 例 COPD 并肺性脑病患者为 对照组(常规管理),另选取 2013 年 7 月-2014 年 6 月就诊的 37 例 COPD 并 肺性脑病患者为观察组(6S 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血 气分析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1.89%与 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显著优于 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 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 COPD 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 护理中应用 6S 管理模式,不仅可显著改善疗效,还可促进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 理满意度,在临床管理中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关键词COPD;肺性脑病;6S 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COPD 即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当患者表 现出嗜睡、昏迷等精神障碍指征,则提示其合并肺性脑病。肺性脑病是导致 COPD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 COPD 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但在临床 治疗中容易由于仪器或药品的使用不当而影响疗效,导致严重后果。护理管理 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避免护理不当现象,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6S 管 理模式是一项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现已在医疗领域内得到广泛推广使用。本 文将 74 例 COPD 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及 6S 管理, 分析 6S 管理 在 COPD 并肺性脑病 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 COPD 并肺性脑病的诊断标准,选取 2012 年 7 月-2013 年 6 月于我院 就诊的 37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20 例,女性 17 例,患者年龄 52-75 岁, 平均年龄(62.064.13)岁。另选取 2013 年 7 月-2014 年 6 月就诊的 37 例 COPD 并肺性脑病患者为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 19 例,女性患者 18 例,患者 年龄 51-72 岁,平均年龄(61.343.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 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解痉祛痰、抗感染、机械通气等对症治疗,并采取 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按照 6S 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1)加强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多层次培训,掌握 6S 管理模式的相关理念、具 体实施方法、相应制度等,不仅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也要实现医 护人员相关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2)对 COPD 并肺性脑病患者成立专门 的质量监控小组,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定期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操 作的规范性及流程性,对于不合乎 6S 管理要求的行为加以警告并督促其改正, 尤其是机械通气操作及给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等。(3)在科室内深刻落实目视 管理,即使用一致性的标识牌标记仪器的放置位置、药品名称等。(4)对机械 通气治疗中涉及到的仪器或相关设备的消毒工作加强 6S 管理,并规范无菌操作。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意识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气分析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 有效:意识程度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好转,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 更接近正常值;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意识程度及血气分析指标等 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 好转率。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血气分析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19.0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 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表示,组间2sx 比较进行 t 检验;对比以 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疗效的组间比较有明显 差异(P0.05 ),详见下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7 15(40.54 12(32.43 10(27.03 72.97% ) ) ) 观察组 37 20(54.05 ) 14(37.84 ) 3(8.11) 91.89%2 / / / / 4.573 P / / / / 0.05 2.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肺动脉压(mPAP)与 CO2 分压(PaCO 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且观察组的氧分压(PaO 2)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下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比较分析( ,mmHg )sx 组别 例数 mPAP PaCO2 PaO2 对照组 37 36.485.29 55.306.43 65.317.46 观察组 37 30.164.79 49.337.18 78.136.09 t / 5.387 3.768 8.098 P / 0.05 0.05 0.05 2.3 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7.892.06)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13.16)d,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2,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7.30%(36/37 ),较对照组的 75.67%(28/37)有显著提高,组间比较有明显 差异( =5.472,P0.05)2 3 讨论 3.1 6S 管理模式的具体涵义 6S 管理模式是整理( sort)、整顿(straighten )、清扫( sweep)、清洁 (sanitary)、素养(sentiment)、安全(safety )的简称,是在各企业内得到广 泛应用的新型管理模式,目前已在医疗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满意效果。 应用 6S 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则为:效率化、持续性及舒适性。将这一管理模式应 用于医疗领域要求管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的理念,将患者需求作为各项 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 6S 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 3.2 6S 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 COPD 容易引起 二氧化碳潴留或缺氧,导致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等,加 之患者大多处于呼吸抑制状态,进而导致大量内啡肽的产生,抑制呼吸中枢, 进一步加重机体的缺氧状态,进而并发肺性脑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药物 错误使用或由于相关设备未得到有效消毒而引起肺部感染,进一步加重症状。 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对于 COPD 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康复有积极作用。 将 6S 管理模式应用于 COPD 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优势主要体现为:( 1) 从患者角度而言,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避免不必要的护理漏洞, 更好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目视管理的落实也会使护理人员更清晰 地了解到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及具体用法用量,避免错误用药;可增加护理人 员与患者的交流、接触,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病情的关心,形成良好护 患关系。(2)有研究证实,6S 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 使各项治疗操作更具规范性,并为各项操作提供可参考的具体流程,最大限度 地避免错误操作;且 6S 管理模式 可帮助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我效能 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 6S 管理模式下进行管理后,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 为 91.89%(34/37)和 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