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母婴传播预防指南的最新解读_第1页
hbv母婴传播预防指南的最新解读_第2页
hbv母婴传播预防指南的最新解读_第3页
hbv母婴传播预防指南的最新解读_第4页
hbv母婴传播预防指南的最新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BV 母婴传播预防指南的最新解读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14-06-11 发表评论 分享 作者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妇产科中心 李力 2012 年 7 月,我国传染病学与产科学专家根据国内外公认的研究结果,参考国际相 关资料,共同制订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 第 1 版)( 以下简称为指南), 并于 2013 年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中华妇产科杂志上颁布。该指 南规范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母婴传播预防措施,概括了合理预 防新生儿 HBV 感染的方法。2014 年我国儿童乙型肝炎防控成绩显著,并获得世界卫生组 织表彰。本文就指南所涉及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和补充。 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慢性 HBV 感染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持续 6 个月以上,若肝功 能正常,则诊断为慢性 HBV 携带者。对 HBV 携带者应每 612 个月复查肝功能和进行其 他必要检查,若肝功能异常,并排除其他因素所致,则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1.2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诊断 HbsAg 呈阳性孕产妇可将 HBV 传递给子代。其主要发生在分娩中和分娩后,而垂直 传播( 分娩前宫内感染)感染率80U/L,或胆红素升高,则需请专科医师会诊,严重时应住院治疗或终止妊娠。 3 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无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作用 对 HBV 感染孕妇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的研究显示 :对新生儿免疫预防作用明显低于公认保护率;对 HBV 感染 母婴传播诊断标准不正确,夸大 HBV 宫内感染率;研究对 HBV 感染孕妇自身前、后对照 结果矛盾;孕妇使用 HBIG 后,新生儿体内无抗-HBs 产生。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注射 HBIG200400U 不能降低 HBV 载量,目前亦无关于孕妇用药后可减少母婴传播的文献报 道。因此,对 HBV 感染孕妇在孕晚期使用 HBIG 无必要。 4 孕期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 降低孕妇体内 HBV 载量可减少 HBV 母婴传播,孕妇体内高水平 HBV 是发生母婴传 播的高危因素。对 HBeAg 呈阴性的 HBV 感染孕妇,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 也不能将孕妇 HBeAg 呈阳性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手段作为减少母婴传播的适应证。 HBV 感染孕妇所分娩新生儿经正规 HBV 预防后,仍有 5%15%发生慢性 HBV 感染。文献报道, 孕中、晚期采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疗可减少母婴传播,但这些研究设计有缺陷,将孕 妇 HBeAg 呈阳性列入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因此,是否对 HBV 感染孕妇孕期进行 抗 HBV 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尚待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孕期 HBV 感染合并肝功异常孕妇,并不增加 HBV 母婴传播风险,产后多数患者肝功能异 常,可恢复正常,应严格掌握 HBV 感染孕妇孕期抗 HBV 治疗适应证。 孕妇抗 HBV 治疗需慎重的依据包括:核酸类似物不能清除 HBV,停药后 HBV 载量 更高,甚至诱发孕妇严重肝功能损害;长期抗 HBV 治疗,可致 HBV 变异,产生耐药及其他 不良反应。长期抗 HBV 治疗,可加重孕妇经济负担。抗 HBV 治疗一般从孕中、晚期 开始,对孕早、中期的宫内 HBV 感染无效。85%95%HBeAg 呈阳性孕妇即使不进行 抗 HBV 治疗,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也可得到保护。 5 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率 不能以阻断 HBV 母婴传播为目的而让 HBV 孕妇选择剖宫产分娩。慢性 HBV 感染孕 妇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新生儿的 HBV 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 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 最有效的 HBV 母婴传播预防措施是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诱导机体主动产生抗- HBs,发挥抗 HBV 作用。开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3540d 机体对 HBV 有免疫力;第 3 针 疫苗接种可使抗-HBs 水平明显升高。新生儿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抗-HBs 阳转率高 达 95%100%,保护期可超过 22 年。 人体主动产生抗-HBs 后,具有免疫记忆功能,即使抗 -HBs 转阴后,再次接触 HBV 时,机体也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抗-HBs ,对非高危人群无需加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6.1 足月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病毒预防 足月新生儿的 HBV 预防(表 2)显示: 孕妇 HBsAg 呈阴性时,无论 HBV 相关抗体如何, 新生儿按照“0,1 ,6 个月 3 针疫苗接种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必使用 HBIG 治疗。 只要孕妇 HBsAg 呈阳性,新生儿须及时注射 HBIG 治疗和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0,1, 6 个月 3 针方案) 。HBIG 需在新生儿出生后 12h 内( 理论上越早越好) 肌内注射,其 产生的保护性抗-HBs 于 1530min 即可发挥作用,并可维持 4263d,无需再次注射 HBIG。若孕妇孕期未筛査 HBsAg 或 HBeAg 结果不明,有条件者须给予新生儿注射 HBIG。对有乙型肝炎家族史者,强烈建议对新生儿注射 HBIG。采取上述正规预防措施后, 对 HBsAg 呈阳性而 HBeAg 呈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 98%100%;对 HBsAg 和 HBeAg 均呈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 85%95%;若不应用 HBIG,仅应用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则总体保护率仅为 55%85%。 6.2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其他事项 若育龄妇女孕前筛查 HBV 血清学标志物均呈阴性,最好在孕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10g 或 20g)。该疫苗对孕妇和胎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接种期间妊娠可继续,并须完 成全程接种。对于 HBsAg 呈阴性孕妇,若其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 HBsAg 呈阳性,新生儿 最好注射 HBIG 治疗,因密切接触可增加新生儿感染 HBV 风险。精液不引起胎儿感染 HBV。HBIG 为血制品,必须在产妇分娩前(避免延误) 完成知情同意并签字后使用。妇产科 病房须备有 HBIG,使夜间、周末或节假日出生的高危新生儿能及时获得正规预防。HBV 感染产妇的新生儿皮肤表面可能存在 HBV,在进行有损皮肤处理前,务必对皮肤进行清洗 并充分消毒,预先注射 HBIG 后,再进行其他治疗等。HBV 感染孕妇羊水穿刺,若 HBeAg 呈阴性,并不增加新生儿 HBV 母婴传播风险;若 HBeAg 呈阳性,是否增加胎儿 HBV 感染风险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6.3 早产儿免疫预防接种 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通常需接种 4 针乙型肝炎疫苗预防。HBsAg 呈阴性孕 妇的早产儿,若生命体征稳定,出生体质量2000g,则可按 0,1,6 个月 3 针疫苗接种 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最好在 12 岁再加强 1 针接种; 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则应首先处理 其他疾病,待稳定后再按上述方案接种。若早产儿体质量100mIU/mL。 若检测脐带血或新生儿外周血中 HBsAg 和 HBeAg 呈阴性,不排除 HBV 母婴传播可 能,因为 HBV 感染的潜伏期较长;若 HBsAg 或 HBeAg 结果呈阳性,也不能确诊宫内感染 或围生期感染可能,因为 HBsAg、HBeAg 及相关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检测新生儿外周血的临床意义:HBsAg 呈阴性,抗-HBs 呈阳性,且血清抗体量 100mIU/mL,说明预防 HBV 感染成功;HBsAg 呈阴性,抗 -HBs 呈阳性,但血清抗体量 100mIU/mL,则表明预防 HBV 感染成功,但对疫苗应答反应较弱,可在个体 23 岁时加 强接种疫苗 1 针,以延长保护年限;HBsAg 和抗-HBs 均呈阴性 (或血清抗体量 10mIU/mL),说明无 HBV 感染,但对疫苗无应答,需再次接种全程疫苗( 按照 3 针疫苗接 种方案接种),然后再复查;HBsAg 呈阳性,抗-HBs 呈阴性,高度提示免疫预防失败,若 6 个月后复查 HBsAg 仍呈阳性,则可诊断为慢性 HBV 感染。对新生儿预防 HBV 感染成功 后,无需每年随访。对 HBeAg 呈阳性母亲的子女,每 23 年复查 1 次 HBV 血清学标志物;如 果抗-HBs 降至 10mIU/mL 以下,最好加强接种 1 针疫苗; 对接种儿童 10 岁后一般无需再随 访。 个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可产生足够抗体,即称为获得有效免疫应答;全程疫苗接种 1 个月后检测乙型肝炎 5 项,当抗-HBs100mIU/mL 为有效应答( 正常应答), 10100mIU/mL 为低应答,100mIU/mL 为无应答。低应答和无应答者对 HBV 感染无抵 抗力或抵抗不足。对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免疫接种疫苗 3 针(每次 10g),使个体达到有 效应答。 7 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预防要点 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预防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孕妇产前需检测 HBV 血清学标志 物:HBsAg 呈阳性说明 HBV 感染,有传染性;HBeAg 呈阳性,则传染性强;抗-HBs 呈阳性, 对乙型肝炎有免疫力。孕妇 HBsAg 呈阴性: 新生儿按照 0,1,6 个月(出生 24h 内、1 个 月和 6 个月)3 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必注射 HBIG。孕妇 HBsAg 呈阳性:新生儿出 生 12h 内须肌内注射 1 针 HBIG;同时按照 0,1,6 个月 3 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HBsAg 呈阳性孕妇母乳喂养: 对新生儿采取正规预防措施后,不论孕妇 HBeAg 是否呈阳 性,均可行母乳喂养。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 HBV 的母婴传播率。 早产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出生体质量2000g 时,按照正常处理;2000g 时,待体质量 达到 2000g 后注射第 1 针疫苗,然后间隔 1 个月后再按照 0,1 ,6 个月 3 针方案接种疫 苗。孕妇 HBsAg 呈阴性,早产儿健康状况良好时,按上述方案对其接种 ;身体状况不佳时, 则先治疗相关疾病,待恢复后再行疫苗接种。孕妇 HBsAg 呈阳性,无论早产儿身体状况 如何,12h 内须肌内注射 HBIG,间隔 34 周后需再注射 1 次,并于新生儿出生 24h 内、 34 周、23 个月、67 个月时,须分别行疫苗接种 1 次,并随访。 HBsAg 呈阳性孕妇是否行抗 HBV 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率 :孕妇 HBeAg 呈阴性时, 无需抗病毒治疗;HBeAg 呈阳性时,是否应进行抗 HBV 治疗尚待严格的多中心对照研究证 实。若其他家庭成员 HBsAg 呈阳性,并参与产褥期护理,则新生儿须注射 HBIG。 HBsAg 呈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随访: 新生儿出生 712 个月时,检测 HBV 血清学标 志物。若其 HBsAg 呈阴性,抗-HBs 呈阳性,则说明预防接种成功,有抵抗力;若 HBsAg、抗-HBs 均呈阴性,则说明预防接种成功,但需再接种 3 针疫苗巩固; 若 HB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