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进展课件_第1页
高血压进展课件_第2页
高血压进展课件_第3页
高血压进展课件_第4页
高血压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CN.MKT.05.2017.2474 2017年高血压进展 L.CN.MKT.05.2017.2474 世界不同地区高血压患病率: 2000年的实际数据和 2025年的预测 高血压患病率 (%) 0 10 20 30 40 50 2025 0 10 20 30 40 50 男性 2000 女性 高血压患者 的数量 (百万 ) 116.2 40.8 60.4 60.0 35.9 98.5 38.4 38.2123.3 52.5 57.8 54.3 37.9 83.1 33.0 41.6 147.9 44.0 107.3 102.1 72.2 151.7 67.3 73.6161.8 59.7 106.2 98.5 80.4 147.5 62.1 77.1 中国 其它亚 洲国家 撒哈拉以 南非洲 中东 土耳其 拉美和加 勒比地区 印度市场经济 地区 前社会主 义经济地 区 Kearney PM,et al. Lancet 2005;365:217-23 高血压患者 的数量 (百万 ) L.CN.MKT.05.2017.2474 中国高血压现状 中国高血压负担和相关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Sarah Lewington, DPhil; Ben Lacey, FFPH; Robert Clarke, FRCP; et al. JAMA Intern Med. 2016;176(4):524-532. L.CN.MKT.05.2017.2474 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中国 50万 (35-74岁 )普通成年人 男性 41%,女性 59% 平均年龄 52(10)岁 记录 2004-2009年的血压测量 中国高血压现状 L.CN.MKT.05.2017.2474 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病率 总体高血压患 病率 33% 男性 女性 已控制 治疗但未控制 诊断但未治疗 未诊断 年龄 (岁 ) 年龄 (岁 ) 患病率 (%) L.CN.MKT.05.2017.2474 死亡率和高血压 RR (95%CI)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总体 年龄 (岁 ) 死亡例数 L.CN.MKT.05.2017.2474 血压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密切相关 L.CN.MKT.05.2017.2474 血压与脑卒中死亡率密切相关 L.CN.MKT.05.2017.2474 目录 降压目标值大讨论 尽早达标获益新证据 降压策略的选择 电子咨询助力高血压管理 L.CN.MKT.05.2017.2474 01 降压目标值大讨论 L.CN.MKT.05.2017.2474 血压目标值:降到多少合适 ? Mariampillai J, Kjeldsen SE et al. Prog Cardiovasc Dis 2016; 59: 209-218 随机研究 : HOT ACCORD SPS3 SPRINT L.CN.MKT.05.2017.2474 HOT研究中的心肌梗死事件 Hansson L et al. Lancet 1998; 351: 1755-62, Mariampillai J et al. Prog Cardiovasc Dis 2016; 59: 209-218 在 HOT研究随访期以及 1 年延长观察期间,患者未 治疗、根据研究设计进行 治疗后的预期,以及实际 观测到的发生 Q波心肌梗 死例数。来自关于 HOT研 究的论文 (n = 19.196) 心梗 /1000患者年 预期 (502例 MI患者 ) 实际 (215例 MI患者 ) 未治疗 (785例 MI患者 ) L.CN.MKT.05.2017.2474 ACCORD研究中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 平均值:标准降压 组 133.5 mmHg vs. 强化降压组 119.3 mmHg ; Delta = 14.2 mmHg Cushman WC et al. NEJM 2010; 362: 1575-85. 标准降压组强化降压组 随机分组后的时间 (年 ) L.CN.MKT.05.2017.2474 ACCORD研究中主要终点事件和所有卒中 Primary: MI, Stroke, CV death HR = 0.89 95% CI (0.73- 1.07) Total Strokes HR = 0.59 95% CI (0.39-0.89) NNT for 5 years = 89 Cushman WC et al. NEJM 2010; 362: 1575-85. 随机分组后的时间 (年 )随机分组后的时间 (年 ) 患者事件发生比例 (%) 患者事件发生比例 (%) 主要终点:心梗、卒 中、心血管死亡 卒中 L.CN.MKT.05.2017.2474 Wright JT Jr. et al. NEJM 2015: 373: 2103-2116 L.CN.MKT.05.2017.2474 SPS3研究中卒中存活患者的二级预防 Lancet 2013; 382: 507-515 随机分组后的时间 (年 ) 随机分组后的时间 (年 ) 收缩压 (mmHg) 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 高目标血压组 低目标血压组 高目标血压组 低目标血压组 卒中复发的相对风险 (95% CI)降低 (%) 危险例数 高目标血压组 低目标血压组 L.CN.MKT.05.2017.2474 SPRINT研究结果 平均 SBP (随访期间 ) 标准降压 : 135 mm Hg (平均使用 1.9 种降压药 ) 强化降压 : 122 mg Hg (平均使用 3种降压药 )收缩压 (mmHg) 标准降压 强化降压 年数 L.CN.MKT.05.2017.2474 SPRINT 主要终点 主要终点 心梗,急性冠脉综合征, 卒中,心衰或心血管死亡 的复合终点 强化 降压 组 标准降压组 强化 降压组 的危险比 0.75(95%CI, 0.64-0.89) 累积危险比 年数 危险例数 标准降压 强化降压 L.CN.MKT.05.2017.2474 血压降至多少合适 各项研究的总结 HOT (高血压患者 ): 舒张压控制在 80 mmHg 可预防心梗 (p=0.05) ACCORD (糖尿病患者 ): 收缩压控制在 120mmHg可预防卒中,主要 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 11% (n.s.) SPS3 (卒中存活患者 ): SBP 130 mmHg 时,卒中复发更少 (19%, n.s.) ,脑出血事件也更少 SPRINT (高风险患者 ): 最低目标血压组 (130-135 mmHg )获益 (自动化 诊室收缩压 ) HOT, ACCORD和 SPS3 数据统计不够充分 L.CN.MKT.05.2017.2474 02 尽早达标获益新证据 L.CN.MKT.05.2017.2474 EARLY研究 在中国轻度高血压患者中使用长效硝苯地平控释片 对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早期干预 一项 24周、单臂、开放标签的前瞻性研究 2013年 12月 -2014年 12月在中国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的一项 24周、单中心、单臂、标签开放性、前 瞻性、队列、 IV 期研究(中国临床试验登记: ChiCTR- ONC-13004063) ESH 2016 早期达标 -来自中国的证据 1 L.CN.MKT.05.2017.2474 硝苯地平控释片 4周即可达标 并降低 PWV,显著改善动脉硬化 BP 变化 (mmHg) baPWV与 BP变化的关系 时间 (周 ) 从基线到 第 4周 ,诊室血压下降并持续 24周( 154/95 vs 136/85 mmHg)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baPWV与 SBP, DBP, MAP显著相关,但与脉压无显著相关 Ba-PWV,臂 -踝脉搏波速度; BP, 血压; DBP, 舒张压; MAP, 平均动脉压; SBP, 收缩压; PP,脉压 L.CN.MKT.05.2017.2474 早期血压控制对心血管结局的益处 : FEVER试验亚组分析 Yuqing Zhang, Xuezhong Zhang, Lisheng Liu 和 Alberto Zanchetti FEVER 研究组 (中国北京和意大利米兰) ESH 2016 早期达标 -来自中国的证据 1 L.CN.MKT.05.2017.2474 发生事件的患者比例( %) 发生事件的患者比例( %) 发生事件的患者比例( %) 随访(月) 随访(月) 随访(月) 1个月时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 1个月时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 3个月时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 3个月时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 6个月时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 6个月时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 处于风险的患者数: 1个月时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 : 1个月时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 处于风险的患者数: 3个月时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 : 3个月时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 处于风险的患者数: 6个月时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 : 6个月时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 1个月, p=0.0007 3个月, p=0.7235 6个月, p=0.4099 治疗 早 期达标 结果 : 全因死亡 K-M 曲线 ( 方法 1) 血压早期达标( 1个月)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 L.CN.MKT.05.2017.2474 早期 晚期 访视(月) 发生事件的患者比例( % ) 处于风险的患者 数早期 晚期 血压早期达标( 1个月) 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 所有心血管事件 K-M 曲线( 界标 分析) 治疗 早 期达标 晚期 早期 发生事件的患者比例( % ) 访视(月) 早期 晚期 处于风险的患者数 全因死亡 K-M 曲线( 界标 分析) L.CN.MKT.05.2017.2474 03 降压策略的选择 L.CN.MKT.05.2017.2474 2013 ESH/ESC 指南 :降压药物的联合治疗 噻嗪类利尿药 ACEi 受体阻滞剂 ARB 钙离子通道阻 滞剂 其它 J Hypertens 2013; 31: 1281-1357, Eur Heart J 2013;34:2159-2219, Blood Press. 2013;22:193278. L.CN.MKT.05.2017.2474 ASH共识提出: 联合治疗是降压达标的重要策略 Gradman AH, et al. J Am Soc Hypertens. 2010 Jan-Feb;4(1):42-50. 至少 75%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 需要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L.CN.MKT.05.2017.2474 如何选择联合治疗方案 自由联合 or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优点优点 缺点缺点 简化服药方案,提高服药 依从性 剂量调整缺乏灵活性,多种 规格反而使调整更复杂化 可能掩盖部分患者对其中某 种成份的无效作用或升压效 应,导致过多用药 缺点: 如果多种药物每天给药次数 不同时,服药依从性略差 较适宜于起始治疗,灵活 调整剂量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治疗 优点:优点: Tocci G, et al. High Blood Press Cardiovasc Prev. 2011 Sep 6;18 Suppl 1:3-11. L.CN.MKT.05.2017.2474 自由联合治疗方便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 确保 24小时降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Tocci G, et al. High Blood Press Cardiovasc Prev. 2011 Sep 6;18 Suppl 1:3-11. 时间时间 (小时小时 ) 自由联合治疗自由联合治疗 第一次给药第一次给药 第二次给药第二次给药 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mmHg )、)、 心率(心率( bpm ) 自由联合治疗可在清晨及晚上自行调整剂量,确保了 24小时降压的有 效性和持续性,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图描述了采用自由联合治疗的门诊高血压患者在早晨和晚上服用降压药物后, 24小时的血压波动情况。可以看出,由于能够自由调节 剂量和给药间隔,白天及夜间的血压均比较稳定,尤其在凌晨的时候没有出现大的血压波动 L.CN.MKT.05.2017.2474 DISTINCT研究:硝苯地平 -坎地沙坦联合治疗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P0.05 所有积极治疗组 vs 安慰剂组 *P0.05 N20C4, N20C16, N30C16, N30C32, N60C16 vs 各自 单药治疗 *P0.05 N20C8, N30C8, N60C32 vs 硝苯地平控释片单药治疗 DISTINCT是一项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 12个国家, 131个研究中心的 1381例高血 压患者,基线平均 SBP/DBP为 156.5/99.6mmHg,随机接受以下降压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 8周:硝苯地平控释片 20、 30或 60mg,坎地沙坦酯 4、 8、 16或 32mg,或安慰剂,主要终点是第 8周时 DBP自基线的降幅反应率: SBP 140mmHg或 SBP降幅 20mmHg,或 DBP 90mmHg或 DBP降幅 10mmHg SE Kjeldsen, et 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4, 32(12):2488-2498 坎地沙坦酯 硝苯地平控释片 第 8周血压控制率 (BP 140/90mmHg) *(%) 坎地沙坦酯 硝苯地平控释片 反应率 *(%) *P0.05 C8、 C32、所有硝苯地平控释片单药、所有联合治疗 vs 安慰剂 *P0.05 N20C4, N20C8, N20C16, N30C16, N60C16, N60C32 vs 各自 单药治疗 *P0.05 N30C32 vs 硝苯地平控释片单药治疗 L.CN.MKT.05.2017.2474 硝苯地平 -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提高高危患者血压控制率 *Control rate 140/90 mmHg). Renal impairment (baseline eGFR 90 ml/m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o (n=955) Yes (n=426) No (n=1176) Yes (n=205) PLACEBO 8.5% 11.1% 6.8% 23.1% C4 27.9% 21.7% 26.1% 26.7% C8 51.7% 34.5% 45.9% 46.2% C16 26.5% 37.1% 31.0% 30.8% C32 51.8% 39.3% 48.6% 40.0% N20 27.6% 25.9% 26.7% 30.0% N30 35.8% 30.0% 34.3% 31.3% N60 39.2% 37.9% 40.6% 31.3% N20C4 39.0% 57.1% 45.6% 37.5% N20C8 55.7% 61.1% 56.8% 57.1% N20C16 56.7% 59.3% 61.4% 41.2% N30C8 50.9% 54.8% 50.0% 75.0% N30C16 51.5% 72.7% 58.7% 46.2% N30C32 63.3% 70.4% 64.1% 77.8% N60C16 56.1% 68.8% 62.1% 43.8% N60C32 62.7% 60.0% 63.0% 54.5%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16), 111 L.CN.MKT.05.2017.2474 C monotherapy (n=115) N monotherapy (n=86) NC combination (n=194) -20 -15 -10 -5 0 0 2 4 6 8 Change in BP (mmHg) from baseline SBP DBP 0 2 4 6 8 -20 -15 -10 -5 0 Time after baseline measurement (weeks) Change in BP (mmHg) from baseline Time after baseline measurement (weeks)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 -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可实现 更早的达标和更好的血压控制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16), 111 L.CN.MKT.05.2017.2474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不利于调整用药时间 可能无法确保 24小时的降压有效和持续性 Tocci G, et al. High Blood Press Cardiovasc Prev. 2011 Sep 6;18 Suppl 1:3-11. 时间时间 (小时小时 ) 固定的联合治疗固定的联合治疗 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mmHg )、)、 心率(心率( bpm ) 与两个或更多的日常为基础的治疗策略相比,使用固定的组合治疗,可能无 法确保 24小时的降压有效和持续性 本图描述了门诊高血压患者在早晨服用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后 24小时的血压波动情况。可以看出,在白天时血压控制情况良好,而到凌 晨时由于药物浓度降低,血压水平显著升高,波动幅度较大 L.CN.MKT.05.2017.2474 Ceral et al. 2011 N=84 TDM, blod 65.5 % Jung et al. 2013 N=76 TDM, urin 53.0 % Strauch et al. 2013 N=163 TDM, blod 47.0 % Strauch et al. 2013 N=176 TDM, blod 19.0 % Fadl Elmula et al. 2013 and 2014 N=83 DOT + 24t ABM 29.3 % Brinker et al. 2014 N=56 TDM, blod 54.0 % Tomaszewski et al. 2014 N=208 TDM, urin 25.0 % Florczak et al. 2015 N=36 TDM, blod 86.1 % Hameed et al 2015 N=50 DOT + 24t ABM 50.0 % Esks PA, Heimark S, Mariampillai JE et. al. Blood Press 2016; 25: 199-205. 依从性是 个主要的 问题 通过治疗药物监测 (TDM)或直接观察治疗 (DOT)监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不依从用药的比例 L.CN.MKT.05.2017.2474 起始自由联合治疗,患者依从性更好 起始两药自由联合治疗组的 4年治疗依从性高于起始单药治疗组和起始两药 固定剂量联合治疗组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 8032例在 2007年或 2008年起始新型降压药物治疗的高 血压患者,随访 4年,主要终点是治疗依从性 (定义为 180天内继续处方该降压方案 )Grimmsmann T, et al. BMJ Open 2016;6:e011650. 起始两药 自由联合治疗组 4年治疗依从性比例 (%) 起始两药 固定剂量联合治疗组 起始 单药治疗组 *P0.001 vs 起始两药固定剂量联合治疗组 Grimmsmann T, Himmel W. BMJ Open 2016;6:e011650. L.CN.MKT.05.2017.2474 04 电子咨询助力高血压管理 L.CN.MKT.05.2017.2474 电子咨询自我保健依从性 增加高血压治疗获益: REACH试验 Robert P Nolan, PhD, CPsych; Ross Feldman, MD, FACP, FAHA, FRCPC; Martin Dawes, MD, PhD, DRCOG, FRCGP; Susan I. Barr, PhD; Hazel Lynn, MD, FCFP, MHSc; Carolyn MacPhail, MHSc; Janusz Kaczorowski, PhD; Scott Thomas, PhD; Jack Goodman, PhD; Sam Liu, PhD; Rika Tanaka, PhD; and Jelena Surikova, BA (Hons)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Ontario. Peter Munk Cardiac Centre,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and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 Ontario, Canada L.CN.MKT.05.2017.2474 研究介绍 l 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推荐的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 因素的最佳策略; JNC8, JAMA 2014; CHEP, Can J Cardiol 2016; ESC, Eur Heart J 2016 l 高血压的背景:咨询运动 /饮食控制,可增强医疗保健 效果及降压幅度 12个月:收缩压: -4.47mmHg(95%CI, -7.91, -1.04); 12-24个月:收缩压: -2.29mmHg(95%CI, -3.82, -0.76) Lin et al.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US) 2014 L.CN.MKT.05.2017.2474 基于互联网技术干预高血压患者降压,在一定范围内可与传统的生 活方式干预措施相媲美 Burke et al. AHA Scientific Statement, Circulation 2015;132(12):1157-213 Liu et al, Can J Cardiol 2013;29(5):613-21 Neubeck et al., 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 2009;16(3):281-9 Beishuizen et al., JMIR 2016;18(3):e55 然而,临床试验之间治疗效果的多元化仍是一个问题 (i) 技术多样性 , (ii)行为改变的多重理论和 (iii)缺少行为咨询的特定模型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咨询 L.CN.MKT.05.2017.2474 REACH试验 : 目的 1. 评估电子咨询是否在 12个月内改善 1、 2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并 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依从性:运动,饮食,处方的药物和无烟生活 2. 电子咨询计划是 “以用户为中心 ”和协作性的 适用于以证据为基础的电子咨询模式 L.CN.MKT.05.2017.2474 方法 : 试验设计和方案 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基线、 4个月及 12个月的动机及认知行为技能 对照组: 电子信息 用于血压 管理 e- Counseling: motivational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sk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