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医学_第1页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医学_第2页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医学_第3页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医学_第4页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泌乳素血症 临床诊疗共识 1 提纲提纲 n 泌乳素生理 n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n 高泌乳素血症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n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 n 妊娠期甲磺酸溴隐亭的应用 2 泌乳素 n 泌乳素( PRL)垂体前叶分泌 n 多肽蛋白激素 n 其基因在人类第 6号染色体上 3 PRL的分子结构 n “小 ”PRL:分子量为 22000: n 单节型激素,具有高亲和性与高生物活性 n “大 ”PRL:分子量为 50000: n 为二节或三节型结构,低亲和性、低生物活性 n 转化成单节型 “小 ”PRL n “ 大大 ”PRL: n 分子量更大,为 100000,与受体结合力差,属低亲和性 n 异型 PRL:分子量为 25000: n 比 “小 ”PRL的免疫反应差,但是大量存在于血浆中 4 PRL的生理作用( 1) n 对乳腺的作用 :促进乳腺发育、乳汁生成、泌乳的启动 和维持 n 女性青春期:促进乳腺的发育 n 妊娠期: PRL与雌激素、孕激素使乳腺组织进一步发育,具备泌乳 能力却不泌乳,原因是此时血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浓度过高,抑制 PRL的泌乳作用。 n 分娩后:血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大大降低, PRL才能发挥始动 和维持泌乳的作用。 注:这些作用必须有雌激素( estrogen E)、孕激素( progesterone P)、生长激素( growth hormone GH)、胰岛素等的 协同作用 5 PRL的生理作用( 2) n 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作用 n 中枢作用(短路负反馈调节) n PRL 下丘脑 DA n PRL GnRH FSH、 LH n 直接抑制 LH的释放的频率和振幅 n 性腺作用 n 生理剂量 PRL有营养黄体的作用,高水平 PRL产生 抑制作用。 n 男性在睾酮存在的条件下, PRL促进前列腺及精 囊腺的生长,还可以增强 LH对间质细胞的影响, 使睾酮的合成增加。 6 PRL的生理作用( 3) n 参与应激反应 n 在应激状态下,血中 PRL浓度升高,而且往 往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和 GH浓度 的增高一起出现, PRL可能是应激反应中腺 垂体分泌的三大激素之一 n 其他 n 调节渗透压 n 调节羊水成分和量 n 调节免疫 7 PRL调节 多巴胺 DA -胺基丁酸 GABA + TRH, 组织胺 , 5羟色胺 , 去甲肾上腺素 , 雌激素 , 前列腺素 , 血管活性肠多肽 血管紧张素 II - PRL 刺激因子 抑制因子 下丘脑 垂体 神经元 合成并释放 垂体后叶激素 垂体柄 垂体 前叶 垂体后叶 8 调节 PIF n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双向调节 n 催乳素抑制因子( PIF) n 多巴胺( DA) n 下丘脑结节漏斗 DA神经原产生 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 与 催乳素细胞上的 D2受体结合 张力性抑制 PRL分 泌 (抑制催乳素 mRNA表达、 PRL合成及分泌) 保持 生理性 PRL低水平 n -胺基丁酸( GABA ) n 正中隆起 GABA 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 抑制垂 体对某些释放因子的反应 抑制 PRL分泌 9 调节 PRF n 催乳素刺激因子( PRF) n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n TRH刺激 PRL转录 n TRH刺激 PRL分泌 n 组织胺 n 5羟色胺:刺激 PRL分泌 n 血管紧张素 II PRL n 血管活性肠多肽:干扰 DA的抑制作用 n 去甲肾上腺素 10 调节 3 n 激素调节 n PRL:短路负反馈调节 n PRL 下丘脑 PRL受体 促进 DA释放 n GnRH:促进 PRL分泌(通过 LH) n 雌激素:促进垂体 PRL合成与释放(抑制 PIF) n 孕激素:促进 PRL分泌(通过 GnRH ) n 甲状腺激素:抑制 PRL分泌(垂体) n 糖皮质激素:抑制 PRL合成(干扰蛋白合成) 11 PRL正常值 n 一般低于 1.14 1.37nmol/L ( 25 30ng/ml) n 有的实验室正常值设为 500mIU/L n 月经周期各期变化不大 12 PRL随年龄的变化 13 泌乳素的 24小时节律变化 14 从妊娠至产后的从妊娠至产后的 PRL的变化的变化 足月 孕 8周 15 提纲提纲 n 泌乳素生理 n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n 高泌乳素血症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n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 n 妊娠期甲磺酸溴隐亭的应用 16 HPRL诊断时要注意的问题 n 实验室的检查变异性很大,应在同一实验室测定 n 大 “大 ” PRL的存在 n PRL过高超过实验室测定范围 n 重复测定 n 除外原发甲低、妊娠、肾衰、肝硬变等 n 测定要求 n 患者早晨进食糖水化合物 n 10点来医院 n 静坐 40分钟到 1小时,避免入睡 n 11点前后取血 17 HPRL的流行病学 n 在非选择的正常成人中发病率为 0.4 n 在一个家族为单位的流行病学调查中 HPRL发 生率为 5 n 在育龄妇女中为 9-17 n 闭经患者中发病率 9 n 泌乳患者中发病率 25 n 闭经泌乳患者中为 70 n 有性功能减退和不育的男性患者中为 5 18 诊断 n 首先确定存在高泌乳素血症 n 确定病因 n 生理性 n 药理性 n 病理性 n 特发性 19 高泌乳素血症病因 n 药理性:任何影响 DA代谢的药物, 1cm,蝶鞍 扩 大,无侵 蚀 3级 弥漫性 肿 瘤,直径 1cm,蝶鞍 扩 大,局灶侵 蚀 /破坏 4级 侵 蚀 性腺瘤,直径 1cm,广泛骨 结 构破坏, “幻影 ”蝶鞍 鞍 上 延 伸 只延伸到鞍上池 延伸到第三 脑 室 隐窝 延伸到整个第三 脑 室前部 37 药物治疗适应症 n 微腺瘤在生长( 7可生长为大腺瘤) n 大腺瘤 n 局部或向周围的侵蚀,或对相邻组织的 压迫 n 高 PRL血症引起的性欲减低、月经失调 、溢乳、不孕、多毛、阳痿和过早的骨 质疏松 38 甲磺酸溴隐亭 ( 佰莫亭 ) n 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n 对功能性或肿瘤所引起的 PRL水平升高均可抑制 n 使正常排卵、月经恢复 n 副作用甚少(如恶心、眩晕和便秘) n 缺点为停药后或妊娠结束后又出现复发现 象,再用药仍然有效 39 甲磺酸溴隐亭 ( 佰莫亭 ) 效果 n PRL恢复正常占 82 n 90的患者可恢复月经 n 5的患者不能耐受甲磺酸溴隐亭 n 10患者应用甲磺酸溴隐亭无效 40 甲磺酸溴隐亭 (佰莫亭 ) 用法用量 1 n 从小剂量开始渐次增加, 1.25mg/日开始,递增 到需要的治疗剂量 n 常用剂量为每天 2.5mg15mg,分 23次服用 n 大多数病例每天 7.5mg已显效 n 达到疗效后可分次减量到维持量: n 通常每天 1.25mg2.5mg 41 n 在初始治疗血 PRL水平正常、月经恢复后,原剂 量可维持不变 36个月: n 微腺瘤患者即可开始减量; n 大腺瘤患者此时复查 MRI,确认 PRL肿瘤已明显缩小( 通常肿瘤越大,缩小越明显), PRL正常后也可开始减 量; n 减量应缓慢分次( 2个月左右一次)进行,通常每次 1.25mg, n 用保持血 PRL水平正常的最小剂量为维持量; n 每年随诊至少 2次血 PRL以确认血 PRL正常。 42 甲磺酸溴隐亭 (佰莫亭 ) 用法用量 2 甲磺酸溴隐亭 (佰莫亭 ) 的维持和停药 n 大量的文献报道都认为难以避免终生用药,是否 能够停药的问题文献不多 n 甲磺酸溴隐亭治疗 PRL腺瘤是使肿瘤可逆性地萎 缩,并不能消除肿瘤细胞, 需长期维持 n 小剂量溴隐亭维持治疗 PRL水平保持正常、肿瘤 基本消失者 5年后可试行停药 n 若停药后血 PRL水平又升高,仍需长期用药 43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n 常见有恶心、呕吐、头晕 n 直立性低血压通常只发生于治疗初期 n 当剂量大于每日 7.5mg时,偶有手指 血管痉挛、鼻充血和抑郁 44 外科治疗 n 是药物治疗外的选择 n 对于不能耐受或对多巴胺激动剂没有 反应的患者 n 肿瘤伴有精神病的患者 n 对于有压迫症状的 PRL瘤患者: n 过去认为应考虑手术治疗 n 药物研究证明,在几周内甚至 24-72小时内视野有显 著变化 45 PRL微腺瘤术后预后结果的演变 作者 研究方法 研究 结 果 PRL 正常化 复 发 率 术 后 患病率 术 后 死亡率 Serri,1983 50%(5年 ) Serri,1993 75 20 40 Gokalp 2000 550个 PRL瘤 术 后患者, 81得 到随 访 1 10年(平均 7.2年) 64.3% ( 7.2年) Mark2001 对 34个研究的 荟 萃分析, MIC 患者中 973/1321肿 瘤被有效切 除 73.7% (1 12周 ) 50 60 ( 1年) 21 ( 1年) 0.4% ( 1年) 0.3% ( 1年) Molitch 2002 74 Robert2002 262位 MIC患者 225位 术 后 PRL恢复正常 85.8 0 Liu JK,2004 90 46 PRL大腺瘤术后预后结果的演变 作者 研究方法 研究 结 果 PRL正常化 复 发 率 术 后患病率 术 后死亡率 Serri 1993 26 Gokalp 2000 550个 PRL瘤 术 后患者, 81 得到随 访 1 10年(平 均 7.2年) 6.7% ( 7.2年) Mark 2001 对 34个研究的 荟 萃分析, MAC患者有 415/1279的 肿 瘤被有效切除 32.9% (1 12周 ) 25% ( 1年) 19.8 ( 1年) 6-20% ( 1年) 0.9% ( 1年) Robert 2002 130位 MAC患者 63 位 术 后 PRL恢复正常 49 0 47 药物维持 手术治疗 并发症 15.78% 有效 95 无效 5 溴隐停维持到 74岁 微微 腺腺 瘤瘤 PRL 正 常 化 84.62% 复发 13.64 无并发症 84.22% 治愈 86.36 药物维持 PRL 未 正 常 15.38% 手术治疗 甲低 5.26% 癫痫 垂闭 10.52% 并发症 25% 无并发症 75% 药物维持 并发症 33.33% 无并发症 66.67% 甲低 药物维持 药物维持 48 药物维持 手术治疗 有效 95 无效 5 溴隐停维持到 74岁 大大 腺腺 瘤瘤 PRL 正 常 化 45.2% 复发 31.58 无并发症治愈 68.42 激素替代 PRL 未 正 常 54.8% 手术治疗 并发症 无并发症 手术治疗 并发症 无并发症 CB154维持 药物维持 放射治疗49 其他治疗 n 放疗 药物和手术治疗无反应的 有较大病变的患者的辅助治疗 n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刀和直线加速器 ) n 基因治疗 动物研究阶段 50 促排卵治疗 n 克罗米酚( clomiphene) n 用于经溴隐停治疗后,虽 PRL已经下降 ,雌激素正常,但仍无排卵希望的生育 患者 n 给药法:自然或人工诱发月经周期的第 五天开始服用, 50mg 150mg,每日一 次,共五天 n 促性腺激素:用于手术或放疗所致垂 体功能低减 51 提纲提纲 n 泌乳素生理 n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n 高泌乳素血症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n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 n 妊娠期甲磺酸溴隐亭的应用 52 甲磺酸溴隐亭对发育中胎儿的影响 n 基本原则: 将胎儿对药物的暴露限制在 尽可能少的时间内 n 建议在开始 DA激动剂治疗到月经周期建 立采用工具避孕 n 当妊娠是治疗的主要目的时,应使用甲 磺酸溴隐亭 ( 佰莫亭 ) 53 妊娠对 PRL瘤大小的影响 n 雌激素对 PRL合成和分泌有明显的刺激 作用,妊娠的激素环境能够刺激 PRL细 胞增生 n MRI扫描发现在妊娠过程中垂体的体积 逐渐上升 54 妊娠过程中管理的建议 n 对于想妊娠的女性基本上选用溴隐亭 n 有微腺瘤或小的鞍内大腺瘤而只用溴 隐亭治疗的患者应在整个孕期内随访 n 周期性的复查 PRL没有益处 n 视野检测和扫描只适用于有症状的患 者 n 对于肿瘤增大,并对再次溴隐亭治疗 没有反应的患者,应手术治疗或早期 结束妊娠 55 服甲磺酸溴隐亭中发现妊娠 n 无必要行治疗性流产 n 可在妊娠诊断后终止甲磺酸溴隐亭 的使用 56 大腺瘤 n 应在药物治疗使肿瘤体积缩小至正常 后才能妊娠 n 妊娠前的放疗很少能够治愈,还可导 致长期的垂体功能低下 n 在整个孕期持续给予甲磺酸溴隐亭 n 对于有肿瘤增大症状或进展性的视野 缺损者需重复 MRI n 分娩后需重复 MRI 57 妊娠过程中管理的建议 n 假如使用这些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