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2006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2006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2006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2006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 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 I 卷 一、本卷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晋国 B齐国 C吴国 D宋国 2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导致的后果有 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承认了土地私有及其合法化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B C D 3“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典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 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4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商鞅变法内容的不同点是 A焚烧诗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B严刑峻法 C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D废分封行县制 5战国时期,墨子、韩非子思想的格似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 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 6秦汉时期,地动仪、九章算术、麻沸散、“蔡侯纸”的出现表明 A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我国封建文化具有浓郁的多民族色彩 C秦汉两朝是我国科学技术的成熟时期 D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7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建安文学的特点是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下列不是 建安文学代表作的是 A蒿里行 B七哀诗 C悲愤诗 D木兰辞 8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A鄱阳湖流域 B洞庭湖流域 C三吴地区 D闽江流域 9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0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事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 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部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C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工部 D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工部 12关于铁农具、翻车、曲辕犁,按出现时间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A春秋、唐朝、明朝 B春秋、三国时期、唐朝 C西汉、三国时期、唐朝 D战国、秦朝、唐朝 13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进步,以下表述全面准确的是 A开元通宝的流通和柜坊的出现 B全国货币的统一和柜坊的出现 C邸店经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D邸店和柜坊是最早的金融机构 14“檐剪新叶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 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A屈原 B陶渊明 C曹操 D白居易 15与昭君出塞相比,文成公主入藏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采取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C利用和亲的方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D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周边民族有巨大吸引力 16朝鲜与汉、唐关系的相同点是 A派遣大量留学生到中国留学 B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深受中国影响 C服饰、风俗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D多次通好于中国,双方经贸频繁 17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与印度交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佛教在唐朝时由天竺传入中国 B西汉天竺遣使送来菩提树 C玄奘翻译佛经保存了印度古代资料 D印度医学、杂技传入中国 18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宋 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 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 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 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19在王安石推行新法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当朝皇帝 B广大农民 C大地主、大官僚 D边患连绵 20藏文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 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 付于八思巴。”以上材料表明 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朝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八思巴 是本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八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 A B C D 21下列文学成就中,能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需要的有 汉赋的发展 宗教画的盛行宋词的繁荣话本的产生 A B C D 2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 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授时历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23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日趋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 24八旗制度不是 A蒙古族统一过程中推行的制度 B兵民合一的制度 C女真族统一过程中推行的制度 D努尔哈赤创立 25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度在不断发展,按照时间先后,应是 首创武举和殿试 命题范围仅限于儒家的四书五经 始建进士科 实行糊名法 A B C D 26清初,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加强经济掠夺 C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7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养活了众多人口 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 B C D 28识别下列各疆域图,其排列顺序是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图 3 图 4 A明朝、隋朝、西汉、秦朝 B秦朝、元朝、隋朝、清朝 C秦朝、元朝、明朝、西汉 D明朝、秦朝、西汉、清朝 29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 A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妥协 B使地方长官由世袭改为中央任命 C为平定“三藩之乱”奠定了基础 D使中原先进农耕制度传入西南地区 30清朝直接掌管蒙古各部军政大权的是 A乌里雅苏台将军 B伊犁将军 C盛京将军 D理藩院 31商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和黄宗羲“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其共同点是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32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它 A记载了外科手术的方法 B是第一部由政府制定颁布的药典 C记载了四诊法 D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 第卷 二、本卷 4 小题,共计 52 分。(33 题 12 分,34 题 12 分,35 题 14 分,36 题 14 分) 33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唐朝、 明朝主要手工业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请回答: 图 1 唐朝 图 2 明朝 (1)在唐朝和明朝时,除当时的都城外,城市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发 展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6 分) (2)明朝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明朝中后期,城市的发展又增加了什么新因素? 这些新因素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 分) 34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 扩及中原),官分南北(摘自辽史百官志) (1)占据幽云十六州后,辽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实行的原因是什么?(4 分)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 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 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 150)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2)依据材料分析这种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4 分)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俱贱,科役不烦故 也。 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 (3)材料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4 分) 35历史遗存是重要的史料,在古代中外交往史方面,保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 阅读以下材料: 请回答: (1)分别写出以上各文物所反映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4 分) (2)任选其中的一幅图,从内容、影响两方面,撰写 100 字以内的简要说明。(8 分)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对外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