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_第1页
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_第2页
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_第3页
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_第4页
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 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 今年,我市在巩固、完善去年 10 个市级和 53 个乡级示 范新农村的基础上,又新启动了水观黄龙滩村、二龙仓房沟 村、柏垭富乐村、柏垭高观寺、文城大桥村、文城烂泥村、五 马董家营村、宝马古楼村、垭口高观山村、妙高滩口村、木兰 青龙近水村、木兰庙子岩村 12 个市级、49 个乡级示范新农 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因地制宜, 重点突出,狠抓了支柱产业的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 生的整治,农村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农民得到了实惠,新农 村雏形初步形成。 一、建设成效 1、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 标准化农业。今年示范村栽植、改良柑桔 2233 亩,栽植枇杷 170 亩、桑树 1.561 亩;种植西瓜 6000 亩;种植蔬菜 4650 亩; 建生猪小区 14 个、水观万头生猪养殖小区 1 个,肉(能繁)牛 小区 4 个,小家禽小区 2 个,家兔小区 4 个、水观万孔獭兔 养殖小区 1 个。 2、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利用“一事一议” 和“四权机 制” 修建、完善了基 础设施建设。新修村道水泥路 21.85 公里, 油路 107.9 公里,泥结碎石路 171.42 公里,修建便民路 134.4 公里。整治、修建排水渠 70.22 公里、蓄水池 244 口,整治、 新建山平塘 83 口。房屋建设,完成农户“五改” 1477 户,建沼 气 2069 口,新改、扩建支部活动室 156 个。 3、村容村貌得以改善。天宫乡天宫院村在道路两旁栽植 桂花树 600 株,杜英、含笑等风景树 1.5 万株。江南镇实施农 户五改 216 户,建设明清格调的农居 12 户,乡村别墅 47 幢, 安装奎星村路灯,村道两侧及堰塘周边栽植枇杷树 273 株、 实施 1200 平方米绿化景观带,设置 80 多个咏桃、咏荷等文 化标志牌、撰写奎星楼村赋,人居环境得到了美化和改善。 全市各示范村通过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以 及发展农村沼气,清垃圾、清路障、清沟排污、断墙残壁的拆 除,人畜分离,农村“ 脏、乱、差” 现象得到了 进一步的改变。 通过净化、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示范村群众庭院卫生意 识增强了,对公共卫生有了讲究,树立了讲卫生、美环境的 意识。 4、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实施“沃土工程” 、“农业科技 入户工程” 等,全面推广良种良法。实施 “农 村劳动力转移培 训阳光工程” ,扶贫劳务培训,使示范村 85%以上的在乡劳动 力每人掌握了一定劳动技能。开辟多渠道的综合素质培训。 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科技、妇联、农民工会、司法等部门的 培训优势,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法律、道德、健康等方 面的综合知识培训,全市进行相关培训 11.24 万人次,农民 素质有较大提高,尤其通过“五五” 普法教育, 农民的法律意 识明显增强。 5、文明风尚氛围正浓。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 泛开展“十 进村、十到 户” 以及和谐家庭、和 谐村组、和谐乡镇 创建活动,提高农民道德素质。建设村级文化大院和文体活 动场所,水观全镇开展的独具特色的“ 乡风文明” 宣传活动, 使全镇 2 万余群众受到了生动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示范新农村的参合率都在 95% 以上。 6、基层民主不断推进。今年 11 月份我市各基层党支部 相继进行了支部换届,各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 同时,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得到完善,村务公开和 民主管理得到推进,农民群众真正在村级公共事务管理中享 有了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建设新农村的作为 1、科学规划。一是统筹考虑。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 公室牵头,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级相关部门,从各 个示范村的实际出发,本着“缺啥补啥 ”的原则,分轻重缓急, 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统 筹规划。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 等条件,示范村分四种类型有所侧重进行了规划,江南奎星 楼村、沙溪洞子口村城郊型村发展农家旅游农业、设施农业 和生态农业;双龙许家桥村、彭城界牌村场镇型以场带村,加 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培育主导产业;三庙三 庙沟村、飞凤桥亭村产业基地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特 色品牌战略;木兰青龙近水、庙子岩村传统农业村重点发展 农村生产力,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行 路、吃水、用电等问题。四种建设模式编制了规划,做到了规 划建设模式多样、立村产业各具特色,既符合农民意愿、又 能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指导作用。三是稳妥实施。立 足村情,尊重民意,整合支农资金集中投入,重点解决群众 最急、最盼的问题,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和基础建设。 2、发动群众。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资金投入 到项目实施,都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我市切实按照“民愿、 民建、民筹、民监”的原 则,运用“ 四权”机制,充分调动群众 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一是加强党 组织的领导权,广泛集中民愿。村党支部在征求群众意见的 基础上,通过充分酝酿,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制定 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并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群众,使群众 实现从“要我建 ”到“我要建”的转变。二是落 实村民大会的决 策权,全面聚集民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事项,如建不建、建 成什么样的标准、怎样建、老百姓该集多少资,都由各村自 行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一改过去“村上定,干 部办,群众边干边埋怨”的运作模式,充分 发挥了群众的智慧, 体现了百姓的意愿。三是坚持村委会的执行权,大力发动民 建。村委会根据村民大会的决议,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搞好 宣传发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凝聚和发挥群众力量,推进 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和产业发展,并将建设实施 情况及时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和说明。四是体现人 民群众的监督权,严格实行民监。由群众推选出有能力、信 得过的代表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进度监督,负责 资金筹集、保管和按工程进度及时支付。建设资金实行“帐款 分离、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每 10 天或半月向群众通报一次, 有效杜绝了资金的跑冒滴漏,消除了群众对资金使用的疑虑。 “四 权 ”机制的运用,真正体现了“新村如何建,农民自己选”、 “项 目建不建,农民自己定 ”、“工程质量关,农民自己管”、“ 筹 集多少钱,农民自己算”的要求,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普遍高涨。 3、筹措资金。示范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和 支农资金“ 药引子” 作用,激活了大量民间资金建设新农村。 江南奎星楼村整合民间资金、项目资金 130 万元,硬化奎星 村道 1.3 公里,连通全部社道,确保了社道晴雨通车,人居环 境得到彻底改善。沙溪办事处洞子口村依托产业扶贫项目, 发展壮大了水果、蔬菜、生猪三大产业,初步形成了“带中有 园,园中有点,点园结合”的十里水果产业带。文成烂泥沟村、 大桥村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集 中供水站 23 处,打深井 186 眼,新发展场镇自来水 220 户, 解决了 2000 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 3 万余元对樟木村 小(一)型水库五一水库进行了彻底的漏水整治;人平集 资 500 元以上,修建村道油路。水观镇黄龙滩村运用“四权” 模式和“一事一 议” 政策村道建 设力度,培育壮大了蚕桑、水 果产业;木兰青龙近水村、庙子岩村利用库区扶贫政策优势, 发展壮大兔业,青龙近水新增獭兔建圈 2600 孔,新引种 26 只。 4、突出重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着重抓好了产业培育、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等示范工程建设。 突出产业支撑,江南奎星村的荷园生态观光业,飞凤桥亭村 的枇杷、蜜柚种植业,沙溪洞子口村的“ 猪沼菜” 、“猪 沼果”养殖模式,水观鲁家庵村、黄龙滩 村的蚕桑产业,三 庙三庙沟村、鹤峰金鸭子村的药材产业等等,一村一品、一 村一业,特色各异。突出基础建设,水观镇突出抓好了道路、 水利等基础项目的实施,建好了村办公室、图书室、卫生室、 活动室等,抓好了农户“五改” 、便民路修建和院 坝硬化等项 目。突出环境整治,江南镇奎星楼村狠抓了道路两旁、水塘 周边、农户庭院的环境绿化和农户周边环境的卫生整治,使 得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 资金,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我市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市只 对个别市级示范新村安排了少量启动资金,其他示范新村都 没启动资金。一是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化解难,历史的原因 造成两级组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基本的办公经费都靠转移 支付,更无力对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 金来源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了农田水利建设 和土地治理,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三是地方配套资金 少。我市属国家重点扶贫县(市),本级财力紧张,在新农村 建设上除中央、省补助一些项目资金外,本级财政难以给予 足额配套资金。 2、产业发展缓慢。我市产业基础薄弱,基层普遍存在着 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产业培育的问题,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 性高,工作力度大。但在如何搞好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方面,如何寻找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以项目拉动经济、 促进发展方面,研究的不够,投入的精力不多,缺乏扶持政 策,有的心中无数。总体看,我市农村种养业仍以传统技术 和零散种养为主,专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农民 致富的途径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艰巨。 3、社会事业滞后。我市农村的教育硬件差、教育水平不 高,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还很滞后。上学 难、看病难问题还较为突出。尤其我市农村养老保险、基本 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制度的缺位,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不健全,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这些都严重制约 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 1、工作思路: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 思路,深入 发动群 众,着力项目攻坚,突出公路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稳定、 繁荣、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奋斗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巩固深化 12 个市级示 范新农村建设,完善 49 个乡级示范村建设,重点建设 8 个省 级示范新农村,着力提升我市“北大门 ”沙溪洞子口村和“南 大门” 彭城界牌村、碑垭村、水观镇新农 村建设档次。 3、工作重点: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