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10平面向量)_第1页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10平面向量)_第2页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10平面向量)_第3页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10平面向量)_第4页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10平面向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 (10 平面向量) 一、选择题: 1(2009 北京文)已知向量 ,如果 ,那么(1,0)(,)(),abckabRdab/cd A 且 与 同向 B 且 与 反向1kcd1 C 且 与 同向 D 且 与 反向 1 【答案】D 【解析】.k.s.5.u.c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平行) 、向量的加减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 查. a 1,0,b ,,若 1k,则 c ab 1,,d ab 1,, 显然,a 与 b 不平行,排除 A、B. 若 k,则 c ab ,,d a b ,, 即 c /d 且 c 与 d 反向,排除 C,故选 D. 2(2009 北京理)已知向量 a、b 不共线,c a b R),d a b,如果 c d,那么 k(/ ( ) A 且 c 与 d 同向 B 且 c 与 d 反向1k 1k C 且 c 与 d 同向 D 且 c 与 d 反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平行) 、向量的加减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取 a ,b ,若 ,则 c a b ,d a b ,,0,1k,1 显然,a 与 b 不平行,排除 A、B. 若 ,则 c a b ,d a b ,1k,1, 即 c d 且 c 与 d 反向,排除 C,故选 D./ . (2009 福建理)设 a,b,c 为同一平面内具有相同起点的任意三个非零向量,且满足 a 与 b 不共线, a c a=c,则b c的值一定等于 w.w.w.k.s.5.u.c.o.m A 以 a,b 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 B 以 b,c 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 C以 a,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D 以 b,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析 依题意可得 故选 C.cos(,)sin(,)baSA . (2009 福建文)设 , , 为同一平面内具有相同起点的任意三个非零向量,且满足 与 不共 a ab 线, = ,则 的值一定等于 w.w.w.k.s.5.u.c.o.m accbc A以 ,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B. 以 , 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b bc C , 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 D. 以 ,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析 假设 与 的夹角为 , abb = cos= cos(90 ) cbcca0 = sin ,即为以 ,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故选 A。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分类整理 - 1 - . (2009 广东文)已知平面向量 =(x,1), =(x,x2 ),则向量abba A平行于 x 轴 B.平行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C. 平行于 y 轴 D.平行于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 解: ,故答 C。)1,0(2ba 6(2009 广东理)一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 (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123,F 成 角,且 的大小分别为和,则 的大小为12,F012,F 57 6.解:依题意,可知 ,所以 ,0321)(213 = =28.oFFF60cs)(212123 2142 所以,力 的大小为 , 答 D。3 783 6解法 2. D.结合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易知 的大小即3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的长度,根据余弦定理,可得O ,故 ,224cos120827O 从而选 D. (2009 海南、宁夏文)已知 ,向量 与 垂直,则实数 的值为3,1,0abab2 (A) (B) (C) (D)1717616 7 【解析】向量 (3 1,2 ) , (1,2) ,因为两个向量垂直,故有(3b2 1,2 )(1,2)0,即 3 14 0,解得: ,故选.A。 7 (2009 海南、宁夏理)已知 O,N,P 在 所在平面内,且ABC ,且 ,则点 O,N ,P,0OABCAPCPA 依次是 的 (A)重心 外心 垂心 (B)重心 外心 内心 (C)外心 重心 垂心 (D)外心 重心 内心 (注: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此点为三角型的垂心) 解析: ;, 0OBOACNABCOABC由 知 为 的 外 心 ; 由 知 , 为 的 重 心0, .PAPP, ,同 理 , 为 C的 垂 心 , 选 . (2009 湖北文)若向量 a=( 1,1) ,b=(-1,1) ,c=(4,2) ,则 c= A.3a+b B. 3a-b C.-a+3b D. a+3b F1 F2 F3 O A B C D 2009 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选编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王 生 E-mail: 第 3 页 (共 8 页) E FD CB A 【解析】由计算可得 故选 B(4,2)3ccb 1、(2009 湖北理)已知 是两|1,0(,),|(1,),)PamRQbnR 个向量集合,则 QI A 1,1 B. -1,1 C. 1,0 D. 0,1 1 【解析】因为 代入选项可得 故选 A.(,)(,)bn ,P (2009 湖南文)如图 1, D,E,F 分别是 ABC 的边 AB,BC ,CA 的中点,则【 A 】 A 0DBC B F C D 图 1 解: , ,ADBEDBEFC 得 0ABEF,故选 A. 或 0ADFCAF. (2009 辽宁文)平面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 ,a(2,0), | b |1,则 | a2b |6 (A) (B)2 (C)4 (D)1233 12. 【解析】由已知|a|2,|a2b| 2a 24a b4b 24421cos60412 ab 【答案】B 13. (2009 辽宁理)平面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 , , 则06(2,)a1b2ab (A) (B) (C) 4 (D)12323 13. 【解析】由已知|a|2,|a2b| 2a 24a b4b 24421cos60412 2ab 【答案】B 14. (2009 全国文)设非零向量 、 、 满足 ,则abccba|,| ba, (A)150 (B)120 (C)60 (D)30 14. 【解析】本小题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基础题。 解: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知 、 可构成菱形的两条相邻边,且 、 为起点处的对角 线长等于菱形的边长,故选择 B。 15. (2009 全国理)设 、 、 是单位向量,且 0,则 的最小值为 ( D )abcabacb (A) (B) (C) (D)2212 15. 解: 是单位向量 w.w.w.k.s.5.u.c.o.m ,c()cA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分类整理 - 1 - 故选 D.|12cos,121|ababA 16. (2009 全国文理) 已知向量 a = (2,1), ab = 10, a + b = ,则 b =52 (A) (B) (C )5 (D )2550 16. 解: 。故选 C2220|abbA| 17. (2009 山东文、理)设 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 ,则( )BAP A. B. C. D.PAB0C0P0 17.【解析】:因为 ,所以点 P 为线段 AC 的中点,所以应该选 B。2AB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加法运算和平行四边形法则,w.w.w.k.s.5.u.c.o.m 可以借助图形解答。 18. (2009 陕西文、理)在 中,M 是 BC 的中点,AM=1,点 P 在 AM 上且满足学 ,则科网ABC 2PAM 等于(PAB (A) (B) (C) (D) 49434349 18. 解析:由 知, 为 的重心,根据向量的加法, 则2PM pA2PBC = w.w.w.k.s.5.u.c.o.m 故选 A()PC 21cos09 19(2009 浙江文)已知向量 , 若向量 满足 , ,则(1,)a(,3)bc()/ab()cac ( ) A B C D 7(,937,97(,)97,93 19D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通过平面向量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考查, 很好地体现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不妨设 ,则 ,对于 ,则有(,)Cmn1,2,(3,1)acmnab/cab ;又 ,则有 ,则有3(1)2b307,93n 20(2009 浙江理)设向量 , 满足: , , 以 , , 的模为边长构a|a|4baba 成三角形,则它的边与半径为 的圆的公共点个数最多为 ( ) w.w.w.k.s.5.u.c.o.m 1 A B C D3456 20. 答案:C 【解析】对于半径为 1 的圆有一个位置是正好是三角形的内切圆,此时只有三个交点,对于圆的位 置稍一右移或其他的变化,能实现 4 个交点的情况,但 5 个以上的交点不能实现 21(2009 重庆文)已知向量 若 与 平行,则实数 的值是( )(,)2,)xaba+b42ax A-2 B0 C1 D2 A B C P 第 8 题图 2009 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选编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王 生 E-mail: 第 5 页 (共 8 页) 21. 【答案】D 解法 1 因为 ,所以 由于 与(,)2,)abx(3,1)42(6,),abxbaxab 平行,得 ,解得 。42b613(40 解法 2 因为 与 平行,则存在常数 ,使 ,即 ,根据向量共线的条件知,向量 与 共线,故 。()() 2 22(2009 重庆理)已知 ,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是( )1,6()2Aabaab A B C D w.w.w.k.s.5.u.c.o.m 6 43 22.【答案】C 【解析】因为由条件得 22, 3cos16cos,ababab所 以1cos23所 以 , 所 以 二、填空题: 1(2009 安徽文)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 和 F 分别是边 CD 和 BC 的中点,或AC =E+F,其中 , R ,则 + = _。 1. 【解析】设 、 则 , ,BbAa12ba12AaCb 代入条件得 【答案】4/343u 2. (2009 安徽理)给定两个长度为 1 的平面向量 和 ,它们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点 COAB120o 在以 O 为圆心的圆弧 上变动 .若 其中 ,则 的最大值是_.AB,Cxy,xyRy 2. 解析 设 C ,即,xyOBAB 01cos2()xy 02cos(12)cos3insi()26xy 3(2009 广东理)若平面向量 满足 , 平行于 轴, ,则 ,ab1abx(,1)ba 3。解:设 ,则 ,依题意,得),(yxa),2(yx ,解得 或 ,所以 或 。 011223),(a),3( 答: 或 。),(,3 4(2009 湖南文)如图 2,两块斜边长相等的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若 ADxByC,则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分类整理 - 1 - x 312 , y32 . 4. 解:作 DFAB,设 12ABCDE , 60E, 6, 由 45解得 23,F故 31,2x.y 5. (2009 江苏) 已知向量 和向量 的夹角为 , ,则向量 和向量 的数量积 = ab0o|,|ababab 。 5. 【解析】 考查数量积的运算。 32 6(2009 江西理)已知向量 , , ,若 ,则 = (3,1)a(,)b(,7)ck()acbk 6. 答案: 5 【解析】 3651k 7(2009 江西文)已知向量 , , ,若 则 = (3,1)a(,)b(,2)ck()acbk 7. 答案: 0 【解析】因为 所以 .,ck0 8. (2009 辽宁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四边形 ABCD 的边 ABDC,ADBC,已知点 A(2,0), B(6,8) ,C(8,6),则 D 点的坐标为_. 8. 【解析】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OBAC (2,0)(8,6)(6,8)(0,2)OAC 即 D 点坐标为(0,2) 【答案】 (0,2) 9(2009 四川文)设 是已知平面 上所有向量的集合,对于映射 ,记 的象为VM:,fVa 。若映射 满足:对所有 及任意实数 都有(fa:fabV、 , ,则 称为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现有下列命题:()bafbf 设 是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 ,则 、 ()()ffab 若 是平面 上的单位向量,对 ,则 是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 e,e设 M 对 ,则 是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 ,()aVf设 f 设 是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 ,则对任意实数 均有 。f aVk()(fkf 其中的真命题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9. 【答案】 【解析】:令 ,则 故是真命题1)()(bfbf 同理,:令 ,则 故是真命题0,k(akf 2009 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选编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王 生 E-mail: 第 7 页 (共 8 页) : ,则有af)(bf)( 是线性变换,故是)()()( bfafbab 真命题 :由 ,则有ef)( ef) effe )()()( 是单位向量, 0,故是假命题e 【备考提示】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对应及高等数学线性变换的相关知识,试题立意新颖,突出创 新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具有选拔性质。 10(2009 四川理)设 是已知平面 上所有向量的集合,对于映射 ,记 的象VMVaf,: 为 。若映射 满足:对所有 及任意实数 都有(aff: Vba, ,则 称为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现有下列命题:)(babf 设 是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则 w.w.w.k.s.5.u.c.o.m f 0)( 对 设 ,则 是平面 上的线性变换;w.w.w.k.s.5.u.c.o.m 2)(f 若 是平面 上的单位向量,对 设 ,则 是平面 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