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法律法规摘录_第1页
2009法律法规摘录_第2页
2009法律法规摘录_第3页
2009法律法规摘录_第4页
2009法律法规摘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消防法 、 环境保护法 、 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条文摘录 一、童工 CL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15 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 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未成年工 YL 劳部发1994498 号第 2 条: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64 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坐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 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它禁忌从事的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65 条: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劳部发1994年 498 号第 6 条:用人单位应按下列要求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一)安排工作岗 位之前;(二)工作满年;(三)年满 18 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三、非志愿劳工 IL 劳部发1994118 号第 4 条:企业违反国家规定强迫职工加班加点,职工可以拒绝,企业不得因此扣发职工工 资,更不能以此理由解雇职工。 四、胁迫与骚扰 CH 劳部发1994118 号第 8 条:严禁企业对职工进行体罚、殴打、搜身和侮辱,以及锁闭工作场所和职工集体宿 舍限制职工人身自由。 五、不歧视 DI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12 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六、最低工资 MW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48 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 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部发1995309 号第 54 条:劳动法第 48 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 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 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 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劳部发1994409 号第 3 条第 3 点: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除企业最低工资规定 (劳部发1993 333 号)中列举的扣除项目外,用人单位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亦不包括在内。 劳部发1995309 号第 56 条: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条务的 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劳部发1995309 号第 57 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劳动者 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情况下,雇主必须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当地标准的最低工资。 劳部发1993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 19 条:实行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等工资形式的企业,必须进行合理 的折算,其相应的折算不得低于按时、日、周、月确定的相应的最低工资率。 劳部发1994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 16 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 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 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则须按最低工资标 准支付。 停工待料之工资支付方法: 全国范围:劳部发1994489 号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 12 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 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 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 动,应按国家规定办理。 七、加班工资 OW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44 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 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 ()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 ()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 劳部发1994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 13 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 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 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 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 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 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支付劳动者 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 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时间计件单价的,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 为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劳部发1995309 号第 62 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 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时,要依照劳动法第 44 条第(3)项的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 八、加班时间 OH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36 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 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1995 年 3 月 25 日国务院令第 174 号修正):职工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40 小时。本规定自 199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企业最迟应当自 1997 年 5 月 1 日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38 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41 条:在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班时间一天不超过 3 小时,一个 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 劳部发1997134 号劳动部关于推动企业全面实施新工时制度的通知:对极个别确实有困难,1997 年 5 月 1 日还不能实施新工时制度的企业,应按每周工作 40 小时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及加班加点报酬,同时要 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施新工时制度。 3 of 12 综合计算工时: 劳部发1994503 号第 7 条:中央直属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它工作和休息办 法的,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 时工作制等其它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 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劳部发1995309 号第 65 条: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九、社会保险 S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72 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 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十、福利 OC 1、 法定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51 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 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根据 2007 年 12 月 14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 2 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 1 天(1 月 1 日); (二)春节,放假 3 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 1 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 1 天(5 月 1 日); (五)端午节,放假 1 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 1 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 3 天(10 月 1 日、2 日、3 日)。 如法定节假日恰逢休息日,则休息日顺延。 2、 年休假和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45 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 休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62 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 90 天的产假。 劳部发1992309 号第 58 条:女职工在其享受法定产假期间,依法领取生育津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 业,由企业照发原工资。 3、 拖延支付工资和预留押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50 条:每月工资必须准时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劳动者。雇主如未能有恰当的理 由,不得预留部分工资或延迟支付工资。 劳部发1995309 号第 24 条:雇主不得以任何形式向雇员收取或预留工资作为保证金或其它用途。 劳部发1994118 号第 2 条:企业不得向职工收取货币、实物等作为“入厂押金” ,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职 工人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和其它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 劳部发1994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 7 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 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 小时支付工资。 4、 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16 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 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第 9 条:劳动合同签订后,应当于一个月内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鉴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21 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部发1996354 号第 3 条: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 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15 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 30 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60 日。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29 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第 26 条、第 27 条的规 定解除劳动合同: ()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十一、卫生与安全 HS 100 人以上每增 50 人,增设一个蹲位。小便器 7 of 12 的数是与蹲位数相同。 6.4.4.2 女厕所,100 人以下的工作场所,按 20 人设一个蹲位;100 人以上,每增 35 人,增设一个蹲位。 6.4.5 休息室内应设置清洁饮水设施。 6.4.6 生活卫生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6.5.2 妇女卫生室由等候间和处理间组成。等候间应设洗手设备及洗涤池。处理间内应设温水箱及冲洗 器。冲洗器的数量应根据设计计算人数计算。按最大班女工人数为 100200 名时,应设一具,大于 200 名时每增加 200 名应增设一具。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第 28 条:禁止在有粉尘或者散放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用膳和饮水。 第 31 条:工作场所应该备有急救箱。 第 68 条:工厂应该根据需要,设置浴室、厕所、更衣室、休息室、妇女卫生室等生产辅助设施。 第 74 条:有下列情况的一种,工厂应该供给工人工作服或者围裙,并且根据需要分别供给工作帽、口 罩、手套、护腿和鞋盖等防护用品: () 有灼伤、烫伤或者容易发生机械外伤等危险的操作。 () 在强烈辐射热或者低温条件下等操作。 () 散发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质或者大量粉尘的操作。 () 经常使衣服腐蚀、潮湿或者特别肮脏的的操作。 第 75 条:在有危害健康的气体、蒸汽或者粉尘的场所操作的工人,应该由工厂分别供给适用的口罩、 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 第 76 条:工作中发生有毒的粉尘和烟气,可能伤害口腔、鼻腔、眼睛、皮肤的,应该由工厂分别提供 给工人漱洗药水或者防护药膏。 第 77 条:在有噪音、强光、辐射热和飞溅火花、碎片、刨屑的场所操作的工人,应该由工厂分别供给 护耳器、防护眼镜、面具和帽盔等。 第 78 条:经常站在有水或者其它液体的地面上操作的工人,应该由工厂供给防水靴或者防水鞋等。 第 80 条:电气操作工人,应该由工厂按照需要分别供给绝缘靴、绝缘手套等。 第 85 条:工厂应该经常检查防毒面具、绝缘用具等制防护用品,并且保证它良好有效。 10、 车间通道宽度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第 10 条: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应该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道的宽度不能小 于公尺。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机械加工车间通道宽度 通道要求 最大宽度(m) 行人通道 电瓶车单向行驶 1 1.8 电瓶车对开 叉车或汽车开进 3 3.5 11、 车间空气污染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第 58 条:散放有害健康的蒸汽、气体和粉尘的设备要严加密闭,必要的时候应该安 装通风、吸尘和净化装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第 5.1.2 点: 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第 5.1.11 点: 空气中含有病原体(如毛类、破烂布等分选车间) 、极难闻气味的物质(如熬胶等)及有害物质浓度可能突 然增高的车间,不得采用循环空气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 12、 车间噪音 1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第 5.2.3.5 点: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 85db(A),但不得超过 90db(A)。规定接触不足小时的工作,噪声标准可相应放宽,即接触时间减半容许放宽 3db(A),但无论时间 多短噪声强度最大不得超过 115db(A)。本标准只于连续稳态噪声,不包括脉冲噪声。 14、 危险品储藏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第 52 条:各种气瓶在存放和使用的时候,必须距离明火 10 公尺以上,并且避免在阳光下爆晒;搬运时 不能碰撞。 第 53 条:氧气瓶要有瓶盖和安全阀,严防油脂沾染,并且不能和可燃气瓶同放一处。 工业安全与卫生第 6 章-危险物品储藏 易燃液体贮存安全要求: 易燃液体应储存于通风阴凉的处所,并与明火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严禁烟火。 有毒物品贮存安全要求: () 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干燥场所,要避免在露天存放,并且勿与酸类相近。 () 严禁与食品同存一库。 () 包装必须严密,无论是瓶装、盒装、箱装或其它包装,外面均应贴(印)有明显的名称和标志。 () 发现有包装破损和撒漏时,应尽快用土或锯木屑掩盖,然后消扫洗刷。 () 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防毒用具,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毒害物质。 () 储存毒害物质的仓库,应有中毒急救、清洗、中和、消毒用的药物等以备用。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 6.3 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 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6.4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贮存在一级建筑 物(见备注 XXX)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9 of 12 6.5 爆炸物品不准和其它类物品同贮,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仓库不准建在城镇,还应与周围建筑、交 通干道、输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6.6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易燃气 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贮存;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属压力容器的, 必须有压力表、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并定期检查,不得超装。 6.7 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6.8 有毒物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 6.9 腐蚀性物品,包装必须严密,不允许泄漏,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它物品共存。 7 化学危险品的养护 7.1 化学危险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7.2 化学危险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质量变化、包装破损、渗 漏、稳定剂短缺等,应及时处理。 8 化学危险品出入库管理 8.1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8.2 化学危险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 a. 数量 b. 包装 c. 危险标志 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出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消时不得入库。 8.3 进入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8.4 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 滚动。 8.5 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8.6 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 8.7 修补、换装、清扫、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它工具。 15、 仓库管理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第 18 条: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 100 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 1 米,垛与 墙间距不小于 0.5 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 0.3 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 2 米。 第 22 条: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 时,应当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严防跑、冒、滴、漏。 第 25 条:甲、乙类物品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其它库房必需设办公室时,可以贴邻房一角 设置无孔洞的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门窗直通库外,具体实施应当征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 的同意。 第 38 条:储存丙类类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 60 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当使 用日光灯等低温照明灯具和其它防燃型照明灯具时,应当对镇流器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确 保安全。 (丙类可燃固体包括: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织物;纸张、棉、毛、丝、麻及其织物;谷物、面 粉、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竹、木及其制品;中药材;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产品;计算机房已录数据的 磁盘;冷库中的鱼、肉) 第 39 条: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 间距不得小于 0.5 米。 第 40 条: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 第 41 条:库区的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禁止使用 不合规格的保险装置。 第 42 条: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第 44 条:仓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雷设计安装规范的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保证有效。 第 45 条:仓库的电器设备,必须由持合格证的电工进行安装、检查和维修保养;电工应当严格遵守各 项电器操作规程。 第 51 条: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设置、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 52 条: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 第 53 条: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由专人管理,负责检查、维修、保养、更换和添置,保证有效; 严禁圈占、埋压和挪用。 第 55 条:对消防水池、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经常进行检查,保持完整好用;地处 寒区的仓库,寒冷季节要采取防冻措施。 第 56 条:库区的消防车道和仓库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消防通道,严禁堆放物品。 16、 厕所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第 6.4.4 条:厕所与作业地点的距离不宜过远,并应有排臭、防 蝇措施;车间内的厕所,一般为水冲式;厕所的蹲位数,应按使用人数计算进行设计:男厕所 100 人以下, 每 25 人设一个蹲位;100 人以上每增加 50 人,增设一个蹲位。女厕所 100 人以下,第 20 人设一个蹲位; 100 人以上每增加 35 人,增设一个蹲位。 17、 厨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 6 章第 26 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 临时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十一、 监测与守法 MC 劳部发1994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 6 条: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员工的工资数额,时间,领取者 的姓名以及签名,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十二、 环保 PE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 33 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 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大气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4 月 29 日 第 28 条: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 定的排放标准。 第 32 条: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排放速率标准分级: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一、二、三级标准,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 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 ;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位于三类区 11 of 12 的污染源执行三类标准。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 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水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6 月 1 日 第 29 条: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第 30 条: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 33 条: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 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 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标准分级 (1)本标准按地面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对向地面水水域和城市下水道排放的污水分别执行 一、二、三级标准。 (1.1) 特殊保护水域,指国家 GB3838-88地面水环保质量标准I、II 类水域如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 源地一级保护区、国家划定的重点风景名胜区水体、珍贵鱼类保护区及其它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 水体保护区,以及海水浴场和水产养殖场等水体,不得新建排污口,现在的排污单位由地方环保部 门从严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1.2) 重点保护水域,指国家 GB3838-88III 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II 类水域,如城镇集中式生活饮 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经济渔业水域、重要风景游览区等,对排入本区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 标准。 (1.3) 一般保护水域,指国家 GB3838-88IV、V 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III 类水域,如一般工业用水区、 景观用水区及农业用水区、港口和海洋开发作业区,排入本区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1.4) 对排入城镇下水道并进入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2)对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污水,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按 (1.2)和(1.3)条规定,分别执行一级或二级标准。 固体废物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 第 9 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 17 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它防 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第 34 条: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 的,必须经所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