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2012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2012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2012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2012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中高考试卷对初、高中教学具有权威性指导作用,试题内涵所指的方向就是老师今后教学 的重点。每一位老师对此都有清醒的认识,没有谁敢掉以轻心。这里,我对 2012 河北中考 语文试卷作一个分析,以期给同行们一个启示。不敢保证分析到位,仅作参考吧。 今年语文试卷的结构仍然分为三部分:基础知识(24 分) 、阅读理解(46 分) 、作文(50 分) ,共 24 个小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只有那些平时细致、扎实、知识面宽 的学生才可以从容地面对,获得理想的分数。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 此题跟 2010 一年样为 2 分,而且是在 “田”字格里书写。答案不难,一般都能写对:“谦 让是和谐的花朵,微笑的温馨的语言” ,重要的是“田字格”告诉我们的信息:写字要规矩, 书写要规范,书写潦草是对汉语的不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 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 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基本要求”远远没有落实到位,教师 常常忽视对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和指导,以致造成汉字书写错别字较多、字体不够规范的 情况出现,不注意书写的老师和同学大有人在。16 个字都不太难写,但只要有一点不规矩也 要减掉一分。 “朵”字的钩不要上调, “花”字的钩要上挑, “笑”字的下面是“夭”而不是 “天” , “言”字的最上面一横最长。这些地方,正是不少学生平时所不大注意的。 第二题是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共 6 分。6 个填空涉及 4 篇诗文,答案分别是“落红不 是无情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衔远山” 、 “横无际涯” 。要 想得到这 6 分,需要把新课标 要求的 16 篇文言文和 34 首诗词熟练背诵并且准确默写, 这里说的“准确” ,是对原文百分百的尊重,一点也不能错,具体要求:不错一字、不多一 字、不少一字、不颠倒一字。同时,还必须像对待第一小题那样书写规范,任何的一点小 错都会丢掉 1 分。 第三题是考察成语的运用。试题给出了四句话,每一句话的成语下面都加上了着重号,让 指出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3 分。这个题目不错,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低在这个题目 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很明显,是“C”项运用不当, “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齐策 一:“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意思是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 际来往的人很多。这个成语用在蔬菜批发市场显然不合适,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一个热闹的 市场,可换成“熙熙攘攘” 。汉语是非常精妙的, “门庭若市” 、 “熙熙攘攘”虽然都指人多, 但前者针对门口和庭院,后者针对街市。答出此题需要多读书,并对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的 词语细细品味,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就提高了。 第四题的排序,3 分。它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看看五句话的先后顺序还是比较明显 的, “(1)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2 )归结起来,有两种态 度是正好相反的。 (3)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4 )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 展。 (5)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选项是“B” 。需要注 意的是,第(5)句话,先说前者是错误的,再说后者是正确的,那么,必然地把(3 )排 在(4)的前面。此题要求大家细心,读懂几句话的意思,再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排列。 第五题涉及名著阅读,3 分。 有些难度的是第(2)小题,要求考生结合原著内容,说出保尔对神父如此愤恨的原因。如 果你没有很好地阅读原著,不清楚与之相关的具体情节,当然就不知道如何作答。此小题 的答案是: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因往神父的面包团里撒烟末而被他从学 校开除。 初中生必读的十部名著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鲁滨逊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繁 星春水 朝花夕拾 西游记 水浒传 骆驼祥子 名人传 童年 。实际上读这十 部还远远不够,我主张在初中阶段至少要读 50 部。大量的课外阅读要比做大量的卷子重要 得多,只做题不读书,不会的题目到时候还是不会。作为一名初中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在现在的体制下,为了得到这宝贵的 3 分,你必须认真地阅读这十部名著,要弄清楚它们 的作者、主人公、具体情节、思想内容等。 今年的第六题(7 分)让人耳目一新。 题干来自于生活,生活里包含着语文,命题人用心良苦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错误不少, 在大街上走一走,只要用心,你就会发现。 “体质改革” 、 “品位健康人生” 、 “帐号” ,很显 然,应为“体制改革” 、 “品味健康人生” 、 “账号” 。这里考察的是考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马虎大意要吃亏,细细甄别是正路。 第(2)小题要求考生编一条短信,更是贴近现代生活。一则卖药的店铺名出现了大笑话, “糖尿病”可不能“专卖”呀?“糖尿病”多少钱一斤啊?这就是答案。 最具语文含量的是第(3)小题。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句式整齐,意蕴丰富, 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 值。拟写对联是初中生的一个难点,它不但要求词性对仗,而且讲究平仄。人教版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最后一课是杜甫诗三首 , “研讨与练习”中有一 组仿写对偶句的练习,题干只是告诉学生“对偶 ,又叫对仗 ,俗称对子 ,是把两 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要求学生写对联。 如果老师不加以重视,这 2 分恐怕就得丢了。好在它不像高考试卷上的对联那么难, “规规 矩矩写字” ,可对“堂堂正正做人” 、 “认认真真作文” ,如果对“明明白白说话” ,那平仄就 不对了,上联的“字”是仄声,下联对平声才好, “话”是仄声,当然不合适了。 欣赏和探究汉语精华,领略汉语美妙,掌握汉语规律,是炎黄子孙之光荣使命。(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诗词和文言文阅读 第一大题是诗词阅读,计 6 分,包括三个小题,要求考生对杜甫的一首诗(节选)进行理 解。去年 4 分,今年 6 分,分值的加大说明了命题人对诗词的重视。当然,它也告诉我们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对诗词(34 首)的内容加强理解,包括背诵、默写、作背景、主旨、思 想情感和对一首诗的每一句作用的理解领悟。 第 7 小题的答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一分还比较容易,但第 8 小题就有难度了, 考生要对杜甫的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了解才行。公元 760 年,经亲友的 帮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这种表面上的 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 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他面对现实,感怀忧 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 染出暗淡凄苦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愁苦悲惨的心境,同时为下面的内容作了铺垫。要 理解到这个程度,不对此诗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做不到的。 对“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进行赏析,倒是有规律可循。一般说来,如果有修辞那就首先 指出来,再看具体内容写了什么。 “雨脚如麻”显然使用了比喻, “麻”是一种具有韧性的 纤维,既细又长绵延不断,把雨比作“麻” ,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的特点。这个意 思相信不少考生是可以写出来的。 对于重点诗词,不能只求熟练背过和准确默写,那只是第一步,还要进行全方位的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少丢分进而不丢分。 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包括 5 个小题,共 14 分。与去年一样,所选的内容一个是课内宋 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另一个选自课外颜氏家训勉学篇八 ,原文是“义阳朱詹,世 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 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 ”两段文字在内容是有相同之处,即使是 课外一段,考生结合注释也可以大致读懂。设计的题目有加标点、实词注释、翻译和对内 容的理解。 第 10 小题是断句。文言断句是判断是否理解文意的好方法,如果能准确地断开原句,那也 就说明对内容有了基本的理解。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乃和。 ”(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 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 )这一段文字不太复杂,只以逗号断开即可。它告诉 我们,学习文言文要注重理解,而且,要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第 11 题考查对古典词语的掌握。这是每年的必考内容,所不同的是今年考查了一个虚词 “以” 。那么,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就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实词上,对虚词也要有所 关注了。 “负箧曳屐”的“曳”字是“拖(拖着) ”的意思, “以中有足乐者”的“以”解释 为“因为” , “乃时吞纸以实腹”中的“时”字当“时常(常常、经常) ”解, “卒成学士” 中的“卒”是“终于(最终) ”的意思。 课本当中的每一篇文言文下面都有若干个注解,这些注解是理解文言文的一把把钥匙,它 们解释具有权威性,考试题目的答案就是基本以这些注解为依据。从赋分上来说,它与翻 译处于同等地位。学习古文绝不可以对此掉以轻心。 第 12 小题是翻译,4 分。这是每年文言文考试的保留题型。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 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严复天演论 ) 。这是翻译古文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 翻译追求的目标。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求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意译,即比较通顺地用 现代汉语表达出古文的意思。不建议学生对参考资料上的译文死记硬背,正确的做法是不 参考其他辅导资料,依据注释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原文,之后再与资料上的译文对照,仔 细斟酌,修改欠妥之处。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可译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致、大体)就是这样” 。 “嗜学,家贫无资。 ”译为“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 第 13 小题问 “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使用原文回答) ”,2 分。选文一 共 61 个字,译成现代汉语是:“义阳的朱詹,世居江陵,后来到了建业。他非常勤学,家 中贫穷无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充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 着狗睡觉。狗也非常饥饿,就跑到外面去偷东西吃,朱詹大声呼唤也不见它归家,哀声惊 动邻里。尽管这样,他还是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 ”读懂了这个意思,就不难判断 朱詹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了。 (1) “(乃时)吞纸以实腹 ”, (2 ) “抱犬而卧” 。这两点都是 常人所不为,朱詹这样做了,那就是他异于常人之处。吃透原文,逻辑推理,一般不难找 出答案。 第 14 小题,问“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 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也是 历来都有的必考题目,有时是问主旨,有时是问情感,今年的比较阅读更为精巧。甲段文 字大家都还比较熟悉,老师在课堂上早就分析过了。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 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 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 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 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写 的是宋濂贫寒的家境和求学的艰辛。从乙段文字看,朱詹同样家境贫寒求学艰辛,那答案 自然就有了: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的家境贫寒和求学的艰辛。需要指出的是,甲段文字 的最后有“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总结, “勤”指的是选文省去的那一段,选文内容只扣 “艰”字,如果答成“写他们求学的勤奋和艰辛” ,那就会被减分。 请注意初中语文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 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现代文阅读部分 今年的现代文阅读有两个,一篇为说明文,一篇为记叙文。记叙文每年都有,另外在说明 文和议论文中往往二选一。关于现代文阅读,考试说明给了一个大致的范围: 能够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我文章的中心。 理解段落之间的关心,理清思路。 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标等) ,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 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态度、观点和情感。 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不要认为这些都是理论上的表述,实际上它指出了考察的范围,而且也指明了学习的重点 和方向。照此去做会少走弯路。 第三大题是说明文阅读,4 个小题,计 11 分。选文的题目是植物的抗旱本领 。这是一 篇很好的说明文,没有特别难以理解的地方,内容新奇,读来很有趣味。开头写一项有趣 的实验:把一棵 37 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 还有 26 公斤。第 15 小题问这项实验的用意是什么,很显然是引出说明对象植物的抗 旱本领,同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弄清楚说明对象是阅读说明文的必须,只要平时意识 里有,这一题目是不难回答的。 第 16 小题是给第 3 段补写一句话。从内容上说,要看这一段写了什么;从形式上,要与上 下段落开头一句的表述方式一致。看看这一段主要写的是植物如何节约水分,上下两段开 头一句分别是“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和“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 保证” ,那么,所要写出的答案就应该是“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 。详 细的阅读思考和恰当的表述是得分的关键。 第 17 小题考察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 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 10 种。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会在老师 的带领下作充分的练习,所以一般不会丢分。本文很明显是大量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比较难一些的是第二问“有什么作用” 。答题一定不要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我们想一想为 什么要例举这么多事例呢?当然是为了说明植物具有神奇的抗旱本领。 第 18 小题是判断对错,3 分。这道题考查考生细读文本之后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只有细 读文本深入文章之后,才能确定文本中的答题区间,准确提取相关信息。细读原文是找出 准确答案的基础。不建议第一遍浏览,第二遍细读,第三遍查找答案的做法。考试时间有 限,考场气氛紧张,读三遍势必占用较多时间。正确的做法是第一遍就细读,尽量把握尽 量多的文本信息。这样,在看到具体题目的时候就心中有数了。此小题的前两项是对的, 第三项(C)是错的,第 4 自然段介绍沙拐枣时是这样表述的“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 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够充分吸收。 ”题干表述为“沙拐枣 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显然不对。 判断题是今年的一种新题型,相比较于简答题、选择题,判断题具有信息量大、区分度好 的特点。我省近十余年在中考中没有使用过这一题型,该题型的出现,丰富了我省中考的 考查方式。 对说明文阅读的总体要求: 能弄清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对全文有个整体上的感知;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弄清说 明顺序,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筛选并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理解并 欣赏语言的表达特点及技巧,准确地进行评析;可以进行主观题型分析和判断。 第四大题记叙文阅读选择的是胡适回忆小时候生活的一篇文章儿时的恶作剧 ,5 个小题 计 15 分。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学中有一种现象注重辞藻的华丽,青睐那些煽情的语言和内容。 这又自然导致学生在作文中单纯追求语句生动、文辞华美而编造情节,缺乏真情实感。孩 子们头脑里有了一个固定的印象:作文就是“做文” ,认为编得越离奇越吸引阅卷老师的眼 球。那些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含蓄深沉的文章反而遭到冷漠。一个时期内,连鲁迅也不那 么受欢迎了,像社戏 、 风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文章也不受欢迎了,说 是时代发展了,鲁迅过时了。这种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浮躁现象让人担忧啊! 看到今年的试卷不由心头一喜。胡适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阅读八十年前的 这篇文章,仍然可以感受其中无邪的童真童趣,浓浓的母子情意。文章既写出了少年时的 “我”不迷信鬼神和顽皮、机智的性格特征,又表现了母亲的宽容和仁慈以及“我”对母 亲的敬畏之情,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文章语言自然清新、平白如话、通俗易懂、朴 实生动。文章如行云流水,饱含真情实感。读儿时的恶作剧我想起了人教版教材中胡 适先生的我的母亲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 。 这些文章都以质朴真切的语言回忆追叙自己青少年时期的难忘经历,不但引导学生对人间 真情和生命意义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而且告诉大家,朴实无华、真切自然才是作文之正道。 第 19 小题问 “儿时的恶作剧”具体指什么事情,考察考生对全文的把握能力。如果答成 “回家途中毁坏神像”显然不符合要求。 “我”只是想毁坏神像,实际并没有付诸行动,它 是后面装作鬼神附身的一个由头, “我因喝醉酒怕母亲责罚,故意胡闹,装作鬼神附在身上” 才是“恶作剧”的内容。看来,只有对全文内容整体把握细细分辨才能提炼出题目要求的 正确信息。 第 20 小题问 “一个月以后我受到了怎样的责罚” 。 “责罚”是处罚、惩处的意思,指因 过错而受惩罚。一个月以后的责罚,当然不是指“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 责罚了一顿。”那又是什么呢?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应该指“我随母舅到三门亭 里谢神还愿”的事。不动脑子想当然是考试做题的大忌。 第 21 小题让概括“儿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这是一道很吃功力的题目,考察考 生的提炼概括能力,需要结合语境,在理解把握全文内容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 敢把神像毁掉可以看出“我”不信鬼神,喝酒和喊月亮看灯等情节表现了“我”的顽皮, 而怕母亲责罚故意装作神鬼附体,除了顽皮以外还可以看出“我”的(聪明)机智。这样 理解,答案就有了“他是一个不迷信(怕)鬼神,顽皮而又机智的孩子。 ” 第 22 小题问 “选文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前面说过,相对于那些辞藻华丽的文章而 言,本文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富于真情实感。这正是需要大力提倡的。文如其人, 有些人花枝招展妖里妖气、脸上头上装饰得看不出本来面目的人,看一眼觉得新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