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试题_第1页
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试题_第2页
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试题_第3页
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试题_第4页
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试题 姓名: 科别: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 ) A.恶寒的轻与重 B.发热的轻与重 C.咽喉肿痛与否 D.有无流行性 E.脉数与否 2.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 ) A.肝、脾、肾 B.心、肝、肾 C.心、脾、肾 D.心、肝、脾 E.肝、胃、肾 3.喘证的病变部位在:( ) A.心、肺 B.肺、肾 C.心、肾 D.脾、肾 E.肺、脾 4.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治法是:( ) 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B.宣肺化痰,止咳定喘 C.宣肺定喘,健脾益气 D. 健脾化痰,宣肺定喘 E.健脾化痰,补土生金 5.肺痨的外在致病因素是:( ) A.燥邪 B.瘵虫 E.痰浊 D.瘀血 E.水饮 6.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 ) A.玉屏风散 B.六味地黄丸 C.一贯煎 D.当归六黄汤 E.生脉散 7.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于:( ) A.尿色的深浅 B.尿量的多少 C.尿味的情况 D.有无尿痛 E.以上均非 8.胸痹重证,阴寒极盛者,其治法是:( ) A.散寒化痰通络 B.理气通阳化瘀 C.芳香温通止痛 D.益气温阳散寒 E.回阳救逆固脱医.学.全在线 9.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 ) A.心、脾、肾 B.心、肝、小肠 C.心、肺、大肠 D.心、脾、肝 E.肝、胃、心 10.气厥实证反复发作的原因,常是:( ) A.精神刺激 B.头部外伤 C.嗜食肥甘 D.思虑过度 E.先天禀赋 11.痫证风痰闭阻的治法是:( ) A.涤痰熄风,开窍定痈 B.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C.涤痰开窍,化瘀通络 D. 熄风开窍,化痰定志 E.化痰通络,镇心安神 12.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 A.调肝理气止痛 B.调肝和胃止痛 C.理气和胃止痛 D.调理脾胃止痛 E.调肝理脾止痛 13.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偏于肾虚者,应首选:( ) A.启膈散 B.五汁安中饮 C.通幽汤 D.右归丸 E.左归丸 14.呕吐的病位在:( ) A.肠、肝、脾 B.胃、肝、脾 C.脾、胃、肺 D.肺、胃、肾 E.肝、胃、肠 15.呃逆与干呕、嗳气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 ) A.胃气上逆 B.寒气上逆 C.肝胃气逆 D.肺胃气逆 E.积热上冲 16身体无病而月经2个月1次者称:( ) A季经 B并月 C漏胎 D垢胎 E避年 17崩漏的治疗原则是( ) A固气摄血,调理冲任 B求因治本,正本清源 C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D益肾固冲,止血调经 E辨证论治,止血为先 18 “经行吐衄”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A血热冲气上逆 B 脾虚不能统血 C肝郁化热,迫血妄行 19对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 A X线平片 B 核素骨扫描 C 查 ALP D 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E MRI 20.在骨折的急救中,哪项处理不正确?( ) A 首先抢救生命 B 可用当时认为最清洁的布类包扎创口 C 妥善的外固定十分重要 D 开放外露的骨折断端均应立即复位 E 病人经妥善固定后,应迅速转送运往医院 21.患者低热,头晕眼花;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其 治法是( ) A.益气养血医 B.益气健脾 C.滋阴清热 D.活血化瘀 E.疏肝清热 22.虚劳患者,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 舌红干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 A.肺阴虚 B.脾胃阴虚 C.肝阴虚 D.肾阴虚 E.心阴虚 23.引起沙跟的微生物为( ) A.衣原体 B.病毒 C.支原体 D.细菌 E.立克次体 24.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中没有( ) A.屈光不正 B.白内障 C.卡氏肉瘤 D.视网膜脱离 E.青光眼 25.听力损失为7190dB 是( ) A、轻度聋 B、中度聋 C、中重度聋 D、重度聋 E、极度聋 26.患者眩晕,精神萎靡,健忘多梦,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 脉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 ) A.左归丸 B.右归丸 C.大定风珠 D.大补元煎 E.附子理中丸 27.患者平素头痛眩晕,突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口苦,尿赤便于, 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 A.大秦艽汤 B.补阳还五汤 C.镇肝熄风汤 D.苏合香丸 E.地黄饮子 28.患者项背强直,头痛,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舌苔白腻,脉浮紧。其治法是 ( ) A.疏散风寒,调和气血 B.散寒祛风,解肌发汗 C.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D.辛 温解表,散寒止痛 E.疏风散寒,化痰通络 29.疟疾患者,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疫痛,口渴引饮,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 A.柴胡桂枝干姜汤 B.柴胡截疟饮 C.截疟七宝饮 D.小柴胡汤 E.白虎加桂枝汤 30.患者因皮肤疮痍破溃而引发水肿,肿势自颜面而渐及全身,发热咽红,舌红 苔薄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 A.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B.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C.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D.散风清热,宣肺利水 E.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31.患者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夹有血块,心烦,舌苔黄,脉滑数。其治法 是( ) A.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B.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C.化瘀通淋,凉血止血 D.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E.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32.患者小便涓滴不通,烦渴欲饮,咽干,呼吸短促,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其治法是( ) A.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B.疏调气机,通利小便 C.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D.清 热利湿,通利小便 E.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33.腰痛患者,腰疫乏力,喜按喜揉,劳则益甚,卧则痛减,反复发作,伴有口 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 A.癣血 B.湿热 C.寒湿 D.肾阴虚 E.肾阳虚 34.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每逢阴雨天加重,静卧时其痛不减,舌苔白 腻,脉沉缓。其治法是( ) A.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B.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C.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D.温补肾阳,补虚止痛 E.滋补肾阴,补虚止痛 35.行痹患者,关节疼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甚。治疗应加用( ) A.杜仲、桑寄生、巴戟天 B.独活、牛膝、防己、萆解 C.羌活、白芷、威灵 仙、姜黄 D.川乌、草乌 E.白花蛇、乌梢蛇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五行生克规律,针对肺肝脾三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而制定的相关治法有 A佐金平木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益火补土 E抑木扶 土 2以“比类取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归类,属于土的有 A六腑之胃 B五方之牛 C五志之思 D六腑之胆 E五味之 酸 3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哪些方面 A调畅情志 B调节血量 C促进消化 D贮藏血液 E防止出 血 4与呼吸运动有关的 A肾 B大肠 C汗孔 D小肠 E肺 5肾主藏精的功能关系到 A生长发育 B血液运行 C女子月经 D筋脉濡养 E髓海充 盈 6与肾密切相关的有 A脑 B髓 C胆 D齿 E骨 7下列脏腑组织中,与女子胞功能密切相关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E冲脉 8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9与气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心 B肝 C小肠 D脾 E肺 10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宣发 B温煦 C固摄 D防御 E推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何谓除中? 2.试述凉膈散的组成、功效及主治病证。 3. 试述什么叫“七冲门”。 四、病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1.许某,男,40岁,干部。素有“神经衰弱”症,经常失眠,近因每日开会至深 夜,病情更甚,自诉心烦不寐,有时彻夜难眠,纵然入睡片刻,亦是睡眠不实而 梦多:白天则觉头脑晕沉,心悸更甚,口苦咽干,饮食无味,大便干结,小便短 赤,诊见形体消瘦,舌红体小,舌苔薄黄,脉弦细而数。心率96次分,体温 375,血压14892mmHg。 2. 赵某,女,37岁。2008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 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 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 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 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 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 色斑块沉着。 2011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试题 答 案 1、单选题 1-5 DABAB 6-10 DDCEA 11-15 ACDBA 16-20 BCADD 21-25 ABACD 26-30 BCCEC 31-35 DCDAC 2、多选题 1ACE 2ABC 3BDE 4ABCE 5ACE 6 ABDE 7ACDE 8AC 9DE 10BCDE 3、简答题 1.除中是指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2.凉膈散,方名。由大黄、朴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组成,具有泻 火通便,清上泻下之功用;主治上中二焦积热证。因本方治热证,清上泻下并行,使膈热自 消,故名。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